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科普教师队伍建设途径研究与实践

2019-11-11黄瑞芬

卷宗 2019年29期
关键词:中山市科普科技

摘 要:学校是科技知识传播,科学精神弘扬,科学方法、技能普及和科学思想启迪的主渠道。职业学校在科普教育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培育科普教师队伍,让职业教育与科普相结合,可以更大程度地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一个社区”的目标,研究职业科普队伍的培养途径,并开展相应的实践至关重要。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科普教师

科学技术普及(science popularization ),简称科普。是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1]科普工作的关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已有的科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二是传播方式和途径。随着科普法的普及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普活动获得了普遍认可。 但科普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现象仍然存在。目前,包括教师在内的专业技术人员是科普工作的主力军,职业学校的办学性质,决定了学校的培养性质,借助自身优势,加大老师队伍建设,可以实现科普和技能训练两不误。中山市坦洲理工学校是中山市科普示范学校,近几年在科技创新、队伍培养途径多样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建立了一支水平较高科科普教师队伍。

1 借助继续教育,拓宽培训范围

职业学校内能承担科普工作的老师很多,但就一个整体来讲,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知识结构窄,知识片面,综合知识基础差,工作虽扎实,但不能与时俱进;二是工作热情高,专业能力强,但欠缺科普知识和科普方法。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科普工作的成效,这类人群数量大,需要相应培训。目前,中小学普遍都在开展继续教育,并且有72学分的指标任务,教育主管部门、科协、高等院校等均是培训者。

借助继续教育,可以较好的利用现有资源,拓宽科普培训人群的范围。一是充分利用高校和科协的资源优势,将科普纳入继续教育培训。比如中山市每年都有一次为期3天的科普教师培训,并已纳入继续教育;二是职业学校定制普培训课程。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地域需求和行业需求,明确培养目标和定位,根据培训者的级别和层次定制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与内容,在培训时注重培训质量和力度,提高人才质量。 如中山市坦洲理工学校,近5年,定制了3期工业机器人培养项目,并纳入继续教育;三是鼓励教师选修科普类专项培训。中山市的继续教育,选课资源丰富,要引导老师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网络科普课程,有的放矢,实现 科普培训科普实际无缝对接。

2 立足课堂教学,任务驱动成长

学校科普工作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职业学校专业性较强,我们认为课堂即科普。为此,学校可以以专业课老师和科普辅导教师为骨干,以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备课形式,组织教师分学科、分专业、分层次整理出学科和专业科普教育的知识点,使科普教育在各学科和专业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制定任务并相应的表演和考核,达到有机渗透有目的。如2015年,学校理科教研组组织的《扔鸡蛋》项目,通过从五楼扔鸡蛋的形式将物理知识趣味化,达到了较好的科普效果。学校每年一届的科技节,就是以科组为单位,分专业部举行,科普教育的成果通过每年一度的校科技节的形式来展现。

选修课,可以成为职业学校重要的科普课堂。以中山市坦洲理工学校为例,每年的选修课约有32个项目,其中科普类的12个。学校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组织一批对科技活动兴趣浓厚,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具有一定个性特长的科技苗子,开设了相应项目的科技选修课。老师有任务,学生也在任务。学校要求指导老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发展,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完成一定的比赛和作品任务,使学生的兴趣爱好获得满足,每个学生的个人潜能得到和谐、自由发展。

科普课堂是有收获的。如中山市坦洲理工学校近三年有3个一等奖的科技创新作品来源于课堂。学生林水清的《双线梯形螺纹车刀》获市科技创新一等奖,并获省第28届科技创新二等奖,这一创新成果来源于车工的实习课,洪伊菲同学的《一种简易便捷的砂轮修整器》,来源于机床维修课,获市一等奖并获得两项专利。《自动排球发球机》是由体育老师联合电工专业的学生共同研发成功的,目前已投入使用,这一成果同樣是来源于排球课堂。

3 同步科研项目,形成中坚力量

科研是科普的现场课,公开的科研过程就是生动的科普课程。所以,在做科研的同时,同时科普,尽量做到科研和科普同时进行。职业学校设置有不同的专业,技术性强,大部分中职学校都有不同层次的科研项目,如教科研课题、技术改造项目等。中等职业学校有一支较为稳定的专业教师队伍,所以立足科研,利用科研已有成果开展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是一个科学合理的、快捷可行的方法。如中山市坦洲理工学校将科普与科研同步一做,培养出了一批科普中坚力量。主要做法是,一是设立了管理机构,制定规划。由学校主管科研的研部门牵头,从学校科研队伍中选出科研能力突出、工作能力突出的教师作为学校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骨干,负责学校科普人才队建设的全面工作,制定学校科普人才队伍建设长期规划和发展目标,并负责组织实施。如学校设有科普与科研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加强了对科普和科研工作的协调。学校制定了“科普与科技100计划”,并将计划摆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配套制定《100科普科研工作实施方案》。在学校高度重视下,学校成功创建了中山市科普示范学校和中山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科研成果获得了省市多项奖励;二是加强与科协之间的联系,了解新政策、新规定,获取政策支持、项目支持和资金支持,提高科普工作的能力。如坦洲镇科协非常重视学校的科普与科研工作,双方合作有科普100计划及多个技改科研项目。截止2018年底,镇科协已投入经费总计40多万元,新建了科普制作室、活动室、科普图书室等,开展了两个技改专项。此外,镇科协还制定了科普奖励制度,对在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取得成绩的学生和老师进行奖励,激发了全校师生的创新热情。

4 借力校企合作,培训与时俱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企业是生产的第一现场,企业是科普的重要场所,和企业合作,才能培训出与时俱进的科普和科研人才。一是可以通过校企互动开展现场培训。比如学与当地企业,如自来水公司、污水处理厂,通过参观和讨讲座,使学生们开阔视野,丰富科普知识,在参观过程中安排科技辅导员给学生解释有关科学现象,回来后要求学生写心得、写观感。学生和老师都通过现场切实提升科学能力和科普能力。二是校企合作创新项目,通过项目培训人才。如学校联合佳一电子(中山)有限公司设立了“中山市坦洲理工学校佳一创新奖”,用于奖励师生的创新项目。师生提出创新项目,需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可以从企业获得,奖励金额为3万元由个人获得,项目完成后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组成5人评审组评定一二三等奖,如首届奖项共有11个创新项目分享全部奖金,师生共38人。通过这些项目培养了一批具有科普和科研能力的师生。项目还具有一定的价值,如《一种自动贴膜机》被企业采用,并已投入到生产中。

参考文献

[1]蒋宏.科普、传播、教育:时代赋予的使命——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J].新闻记者,2005,(6).

作者简介

黄瑞芬(1970-),男,汉族,江西南康,教务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大学学历,任职单位中山市坦洲理工学校,研究方向: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教研。

猜你喜欢

中山市科普科技
中山市威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科普达人养成记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