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微课程主题式教学模式建设之探研

2019-11-11莫林青梁灿庞莉韦敏敏

卷宗 2019年30期
关键词:微课程评价

莫林青 梁灿 庞莉 韦敏敏

摘 要:本文以如何构建对外汉语主题式教学微课程为目标,简述了微课程的特点、主题式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分析了微课程应用于对外汉语主题式教学的优势所在,对如何构建对外汉语主题式教学微课程提出了建议,包括站位、教学目标、构建管理体系等。

关键词:微课程;主题式教学模式;评价

基金项目:本文系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微课程——网络时代下针对留学生的主题式辅导教学”(项目编号:201810603269)。

1 微课程特点

自从微课程传入我国,在教学领域开始运用,一时之间,微课程短小精悍、主题突出、填补性强、学习碎片化的特点刺激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神经,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浓厚的研究与学习兴趣。尤其对于学生而言,长时间、高强度、模式固化的课堂教学很难刺激学生的味蕾,而微课程特点正好合了他们的胃口,就像看抖音小视频一样,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高效率的学习,很好地解决了课堂教学带来的学习兴趣不浓厚的现状,这种新模式适应了时代的特征,让学习无处不在。

2 主题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主题式教学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特征,通过塑造情景如外国留学生看故事、听讲解、记忆场景,视频画面的记忆是十分牢固的,而且回忆起来通过故事就能够很快想起这个字。除了记忆牢固外,主题式教学主题突出,更具有针对性,而不是课堂教学的大覆盖面、大章节教学,对于外国留学生而言更容易把握重点,一击即中,与全部学比起来找准突破口是打破僵局的好方法。而主题式教学主张的情景教学正是微课程的特点优势,主题式教学将对外汉语教学与微课程的优势连贯起来,将对外汉语教学的需求、主题式教学优势、微课堂教学优势串联起来,形成了对外汉语主题式微课程教学模式,可谓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3 应用微课程主题模式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优势

1)用故事说文解字,一个场景一个字。微课程以某一学习主题为核心组织起来的相关活动,变被动为主动,这对于地外汉语的学汉字教学十分合适,学习汉字是需要分开学习,大篇幅、大容量的学习往往效果不好。汉字是一个场景一个字,因此要想记住汉字必须制造场景,人的图像记忆是比较有效的,更容易使学生记住。

2)寓文化于情景之中,让学生过目不忘。对外汉语教学,学的是字、词、句、文章,但实际上学的是一种文化,如果不学习、不了解汉文化是无法学好汉语言的,特别是外国留学生成长环境不同、生活习惯、意识形态、习俗文化都不同,不同语言与不同文化的融合是难题。平面教学是不能或者说很难实现的,用视频实现情景教学效果很好。微课程正是具有这个特点,视频教学,而同时如果单单是视频教学有缺陷,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加入正是弥补了不足,将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分开有主题、有重点地教学,利用微课程碎片化教学,都是寓教学内容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在情境交融之中,让汉文化融入到外国留学生的对汉语言的理解之中。

4 对外汉语教学微课程主题式教学模式建设建议

1)明确主题式微课程教学目的。微课程的载体可以是一封邮件、一则网络新闻、一个即时短信、一篇刚更新的博文、一句twitter里的碎语、一段视频讲解、一段汉文化故事视频、一段历史事件讲解、一段百家讲坛……但这些都是依据教学目的存在的,要做好对外汉语主题式微课程教学就必须首先明确教学目的。(1)构建情景,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通过构建的学习情境,针对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学的难点、重点展开主题鲜明、知识点突出的微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便于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进行自主的探讨和学习,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2)建立良好的师生互通关系。主题式教学要求师生既是学习情境的组织者,又是学习情境中的共同探讨者,这就有利于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3)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消化吸收。为学生创设了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斗志,促使学生以自有的文化去解读情境,帮助外国留学生对汉语文化理解的深入。(4)打破课堂教育单一的沟通方式,实现多方互通。主题式教学法可以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促使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2)构建微课程体系管理模式。(1)健全微课程的管理体系。建立微课程的管理体系刻不容缓,微课程的特点是碎片化的,但是针对于教学,微课程的教学安排、投放步骤、效果评价、融入课堂教学等方面都需要综合考虑。具体考虑的工作包括:班课组建、成员管理、学习签到、课堂表现、课堂提问与回答、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答疑讨论、课后作业、教师评分、教案管理,也就是要实现微课程的大数据管理,从课程推送、课程效果、课后作业、作业评审等方面都需要健全管理,让微课程设计合理、推送到位、学习有序、效果落地。(2)创建微课程评价标准。课程评价标准是很重要的,微课程可以从叙述性、创新性、艺术性、技术性进行评价,包括:时间不超过10分钟(5分钟左右)、知识点够细、主题明确、情景定位明确、知识准确无误、语言通俗易懂、音乐配合好、视频画质清晰。特别是微课程视频要图像稳定,色彩正常;声音清晰,声话同步;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自然;视频要有片头,显示标题、作者、班级等信息;主要教学内容和环节有字幕提示或说明;视频时间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配套教学资源要准备全面,有本节课或该课例片段配套的教掌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及专家点评。微课程应围绕教学或学习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的问题或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要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问题。

3)将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与微课程深度融合。(1)针对汉字主题微课程教学的建议。微课程简便、短小、清致、易操作,不受空间、时间的约束,主题突出、内容简洁、情景讲解、易于吸引人。可以针对对外汉语主题式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加以布局,由于汉字很多,同音不同字和同字不同音的字很多,正可以通过碎片化的视频展现出来,长时间、大范围的教学往往效果不好,而见缝插针的学习方式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这也正适合了对外汉语主题式教学的特点,每一个微课程都是主题明确的,而且小的主题正是为教学的大主题服务的。(2)针对汉文化主题微课程教学的建议。自古以来,不管是三字经还是论语、诗经,都是以小故事、历史案例教导人的,因此这种有主题的小故事可以作为制作微课程的内容使中国文化通过小故事的形式传递到留学生的身边。教科书的感染力是有限的,课堂教学是固化的,而微课程是灵活的,可以有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或是课堂教学的难点、重点,制作主题式微课程,由学生自导、自演,也可以邀请其他专业学生参加,形成微视频。任何外国留学生参与到其中一定是受益匪浅的。也可以是讲课式微课程,由主讲人教师或学生按照微课程要求,按照模块化进行授课拍摄,经过后期剪辑转换,形成微课程,时间为5-10分钟。也可以是PPT式微课程,PPT由文字、音乐、图片构成,设计PPT自动播放功能,然后转换成视频,时间在5分钟左右。我们所说的“情境”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情”,一个是“境”。

综上所述,以微课程形式实现对外汉语主题教学具有很多优势,短小精悍,應用灵活,可以弥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不足,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发挥主题式教学的优势,将微课程的优势与主题式教学模式将结合,根据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重点进行靶向教学,切实推进对外汉语主题式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志科.基于微课的高职教育改革初探[J].决策与信息,2015(35):110-110.

[2]徐秋红.以核心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变革途径发[J].好家长.2018.

[3]黄建军,郭绍青,HUANGJian-jun,etal.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5):31-35.

[4]高彩云.要把教学法纳入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中[J].学习月刊,2014(16).

作者简介

莫林青(1997-),女,汉族,广西桂平,学生,本科,南宁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猜你喜欢

微课程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微课程理念下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改创新分析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