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复合型图书馆建设步伐

2019-11-11陈美贵

卷宗 2019年29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摘 要: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获取的多媒介化,使图书馆在读者心中的地位日益下降。适应时代的变革,加快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向复合型图书馆迈步是图书馆生存发展的需要。而只有加大资源整合与优化的力度,提高资源质量,才能使数字图书馆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本文,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工作体会,对数字资源的整合提出一管之见,以期得到共鸣。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复合图书馆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学生越来越不以图书馆为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传统图书馆“知识守门人”的地位在动摇,因此,重视数字图书馆建设,加快向复合型图书馆转型的步伐成为图书馆管理者的共识。所谓复合型图书馆也称混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并存的形式。在复合图书馆中,信息资源、信息载体、技术方法、服务规范、服务对象、服务手段、服务设施、服务产品等都是复合的,即传统与现代并存。追随时代的步伐,高校图书馆加快了数字图书馆建设步伐,朝着复合图书馆的目标奋进,然而,现实中,数字图书馆的作用并未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笔者认为,加大数字资源整合与优化的力度,可打破瓶颈,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教学科研中的智力支撑作用。

信息资源的整合是数字资源优化组合的一种存在状态,是依据一定的需要,对各个相对独立的数字资源系统中的数据对象、功能结构及其互动关系进行融合、类聚和重组,重新结合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形成一个效能更好的、效率更高的新的信息资源体系。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有了丰富的信息源作为文献服务的基础,但网络信息数量巨大,质量参差不齐,且分散无序,内容分布不均,作为知识中转站的图书馆有责任对海量的信息知识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把用不同技术开发的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起来,以达到最大的利用价值。资源整合涉及信息检索、描述、整序等方面,是复杂且需长久坚持的过程。一直以来,因涉及资源的版权保护及本身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高校图书馆对数字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工作重视不够,而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存在数字资源重复订购率高,专业覆盖率较低,外文文献严重缺乏等弊端,不能完全满足教学及科研的需要。“读者至上”是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帮读者快捷、准确地查找信息资源,满足读者信息需求是图书馆的职责。因此,加大数字资源整合与优化的力度是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推进复合型图书馆建设的关键所在。关于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整合,笔者认为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运用多种整合技术模式,提高信息资源整合效率

网络时代,数字资源的大量涌现对图书馆人员的专业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人才的专业性不仅包括文献的整理与录入,而且包括对网络的认识以及对电子图书馆系统的操作。图书馆人员不仅是纸质资源的守护者,更应是数字资源的管理者和导航者。图书馆人员要与时俱进,具有自觉学习的意识,掌握数字资源的操控技术,提高资源整合效率;图书馆管理者要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活动,请相关专家进行资源整合的技术指导,为馆员数字资源专业素养的提高保驾护航。图书馆员还应了解相关学科信息,了解学生需求,善于从海量信息中捕捉出有价值的、有针对性的信息,为教学科研服务。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时代的变迁迫使图书馆人“活到老,学到老”,向復合型人才转变,图书管理员也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的“闲职”了。

让读者第一时间快速、准确获取所需资源是图书馆的职责,图书馆要善于创新资源整合方法,采用多种整合技术模式,提高资源整合效率。目前,信息资源整合主要有四种模式,即基于OPAC的整合模式,基于跨库检索的整合模式,基于链接的整合模式以及基于导航的整合模式。[1]要使数字资源整合工具得到充分利用,将资源整合工作做得更加全面,满足学科“大而全”以及“专、精、深”的要求。

2 重视特色数字资源的整合,打造特色数据库,有针对性地为教学科研,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高校图书馆储存的数据库大多是向社会机构直接购买的,往往价格昂贵,且不能完全符合学校的教学科研需要,针对性不强。收集体现本校办学特色的及地方经济文化的数字资源,经鉴别、剖析、总结,打造特色主题数据库,能提升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价值。如师范院校图书馆可打造“师范生特色资源数据库”,把从各信息平台及相关机构、专家处收集的关于师范教育的讲义、课件、讲座、论文整理在一起,形成特色数据库,通过网络形式向学生开放。地方高校图书馆与地域经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打造符合地方特色的数据库,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职责所在。如温州大学借助地方优势及行业优势,建立了皮鞋特色数据库、服装特色数据库,三峡大学借助区域水利水电数据优势,建立水利水电数据库、移民处理专题数据库。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2]黄冈师范学院图书馆建立了“苏东坡在黄州”特色数据库,助力于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信息瞬息万变,数据不断更新,“特色资源数据库”关键在“特色”,在整合资源过程中,除注重定位特色,凝聚特色外,还需不断完善特色,补充新资源,定期更新数据库,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

3 合作共享,加强与相关高校图书馆及社会机构的联系,共同对相关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共同打造数据库,共同享用

教育部2015年12月31日印发的《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第五章“文献资源建设”第二十四条指出:“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国内外文献资源建设的馆际协作,实现资源共享”。联合整合,共同开发,共同享有,能弥补资源整合过程中技术、资金、人力的不足,达到互利双赢。如医科大学图书馆间可联合整合与医学相关的数字资源,开发相关数据库;师范院校图书馆间可联合整合与师范教育相关的数字资源,联合开发相关数据库。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与地方公共图书馆合作,共同整合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作为各自的特色馆藏,共同享用。当然,各图书馆间在整合资源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利益纷争及各馆信息系统及馆舍管理的安全问题。

传统图书馆在信息网络时代已不具优势,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步伐,建设复合型图书馆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资源整合水平,是使数字图书馆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关键。高校图书馆要重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资源整合工作,为建立全面满足需求的复合型图书馆的美好目标努力!

参考文献

[1]高晓英,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探析,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8(12):138-140.

[2]王显燕,黎菊,广西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研究,河南图书馆学刊,2012(32):87-88.

作者简介

陈美贵(1967-),女,汉族,湖北黄冈市人,黄冈师范学院图书馆。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当代高校图书馆“大阅读”服务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