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2019-11-11温莉莉
温莉莉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剖析我国高校课程在课程理念上要改变传统地知识观;课程设置上课程内容要综合化,课程结构多样化、个性化、均衡化,管理体制要更有效;课程实施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在大趋势下对我国高校课程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课程理念;课程设置;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026-01
引言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我国高校课程改革一直有序开展,尤其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进入大学的人数逐年增长。根据教育部网站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高校研究生在读人数达264万,普通本专科人数达2753.6万人次,面临如此庞大的群体,研究如何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在大课程论理论下,把教学归人课程实施问题暗含了这样一种看法:课程不仅要解决教学内容问题,也要解决教学的策略和路径问题。[1]课程作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担任着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责任,但课程又不仅仅传递知识,在当代人们对它寄予了更多的期望。
一、课程理念引领改革方向
课程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大学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学校设立的课程。大学作为传递高深知识地场所,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地,更是知识的创造天堂,在这里课程不是简单地将知识陈述罗列重复,而是探索高深知识。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高等教育课堂基础教育化,不可否认,对于一些基础性的知识确实需要教师步步讲解,耐心传授,但若每一课程,每一节课堂都如此,则是对大学资源的一种浪费。
大学是传递高深知识的场所,但传递知识是否就是大学的目的?“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2]。高校除了传递知识,更是育人之地,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育人,而不是简单地知识灌输。让“高等学校课程回到人类活动的出发点或‘原点,为学生建构个性化的世界图景提供更加开放的探究空间,通过更为合理的高等学校课程群或课程体系,寻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平衡。”[3]为学生构建个性化地世界图景时,需要高校展现真正实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选择性,从学习兴趣、专业倾向、学习能力到学习风格等,给以学生极大地自由进行探索。
二、课程设置把握改革命脉
课程设置向上是课程理念的体现,向下是课程实施的蓝图,作为中间桥梁的课程设置可谓把握着改革的命脉。我国近年来存在三种课程改革:学术精英主导的大学人文教育课程改革、大学主导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和政府主导的大学素质教育课程改革。[4]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必须要思考的是学生需要学习什么,如何组织学生需要学习的一切,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各种知识以怎样的比例呈现更为合理。
首先,课程内容综合化,拓宽专业口径,专业互相渗透,以应对社会飞速发展和终身教育的思潮;其次,课程结构多样化,将学科资源重新整合,增加个性化课程,课程结构均衡化,把基础专业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等结合起来,互相渗透,将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理論与实践相结合,选修课与必修课并存;最后管理体制有效化。课程设置中除了市场、社会需求、学生需求等影响因素外,高校的财政政策、师资力量、历史文化等也会成为影响课程设置的因素[5]。在进行课程设置时,高校将更多的精力财力放在课程改革上将会是课程改革的强大后盾,让教职工更积极地考虑课程改革,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高校间可取长补短,开通校际间的选修课程,以地域为依托允许各高校间学生互相选课,让高校的优势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利用。
三、课程实施是落实改革的关键
课程实施是执行课程理念、课程设置的手段,课程理念、课程设置的预期效果能否如期实现,课程实施是关键一步。课程实施有三种基本取向:一是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应该忠实地执行课程设计方案,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课程实施过程中实现预定的课程方案的程度;二是相互调适取向,该取向认为课程设计方案可在课程实施中进行修正调整,以适应特定情境地课堂;三是课程创生取向,该取向把课程实施视为师生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共同合作、创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强调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创造性。
在课程改革实施中,首先强调教学观念转变,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其次,教学方法改进,改变传统的讲授法,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目标,让学生再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者,教学手段创新,运用信息化科技,让教学更加灵活、直观形象生动,可使用MOOCs、翻转课堂等形式,促进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融合[6],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总结
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象征,也时社会进步的推力,有计划、有系统地推进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社会变革的需要。高校课程改革需要在实践中探索,不断修正调整,才能找到适合学校、学生、教师以及时代的课程体系。课程不仅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同时课程也应该是有前瞻性的,我们要站在面向高等教育大众化,面向高等教育国际化,面向高等教育本土化的高度上对课程理念、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进行重新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竞争中掌握教育主动权。
参考文献
[1]江峰.客观与主观:当代课程哲学的两种知识观评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1991.3.
[3]母小勇,薛红霞.后现代高校课程:回到人类活动的“原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7(7).
[4]朱晓刚.我国大学三种课程改革之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
[5]王颖,陆昉.本科课程设置与改革的关键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0(8).
[6]徐苏燕.在线教育发展下的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J].高教探索,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