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教育: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与目标追求
2019-11-11管晓蓉尹兆青
管晓蓉 尹兆青
摘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基于办学初心,依托地域文化,结合教育发展,创造性地提出“美好教育”并进行实践探索,形成以“美好教育”为统领,“美雅校园”环境文化、“美丽教师”教师文化、“美好少年”德育文化、“美合课程”课程文化、“美妙课堂”教学文化五位一体的学校文化体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关键词:美好;美好教育;学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9B-0022-04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其最终目的应当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核心,这是需要从哲学高度给予认真思考的重要教育问题。新时代的教育正在进行一场伟大变革,努力追求与探寻一种“美好教育”,一种符合新时代社会客观发展规律的教育。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人若受过真正的教育,他就是个最温良、最神圣的生物。”[1]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认为: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2]。教育专家张楚廷指出,教育要以人为核心,以生命为基础,让教学更美好,课程更美好,让接受过教育的人们确实因教育而变得更美好[3]。由此,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审视当下的教育,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研究并科学认识教育的真正价值。学校围绕美好教育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研究美好教育的本质内涵与外显特征,探索美好教育的育人路径与实践框架,初步形成了美好教育的基本构想与实践体系。
一、美好教育的提出背景
1.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教育共识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4]。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教育本质的探索从未停止,对教育功能的认识逐步深入,让教育更好地服务与引领人类社会发展,已成为当下社会的普遍共识。教育要科学发展,要“让人民满意”,核心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美好教育的提出,正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切实为学生美好人生奠基,为学生美好未来服务。
2.人的生命发展的客观需要
生命是教育思考的原点,教育应从人的生命成长自然规律出发。新时代教育更关注人的生命成长、人的美好生活、人的存在价值。美好教育正是基于学生未来的美好发展,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为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基,遵循学生的生命成长规律,充分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内在需求,美好教育是基于人的生命发展规律的教育发展建构。
3.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应然方向
教育是继往开来的事业,既要体现时代性又要具有前瞻性。当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多地表现在对美好教育的需求上。教育改革既是教育实践的探索创新,也是教育理念的变革提升和教育文化的塑造发展。基于新时代“向往美好生活”的重大历史方位的判断和人民对新时代教育的新要求而提出的美好教育,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的应然方向。深入开展美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对学生、教师、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
二、美好教育的本质内涵
学校基于办学的初心、地域的红色文化与教育的未来发展需求,明晰“美好”和“美好教育”的本质内涵,深入探索和实践美好教育,从而真正使美好教育成就学生的美好人生,使学校真正成为“美好事物的圆心”。
1.“美好”的教育哲学意蕴
“美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追求,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追寻美好、实现美好的历程。在当下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美好”已成为新时代教育思想的一个关键词,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美好期待、一种崇高理想、一种终极追求。“美好”作为教育的新追求、新理念、新思想,是新时代教育哲学的集中体现。
2.“美好教育”的含义
学校认真探寻美好教育的本质,认为美好教育是一种唤醒心灵、润泽生命的教育。美好教育以充分尊重学生生命成长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为前提,以人的美好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致力于为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基;以“美合课程”为载体,以“美妙课堂”为途径,以打造“美雅校园”为抓手,以培养“美好少年”、成就“美丽教师”为目标,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追寻美好、体验美好、创造美好、释放美好的情感与能力,真正让教育过程成为师生与美好同行的生命历程。
三、美好教育的实践探索
学校核心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文化的发展决定学校的走向。作为新时代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与目标追求的美好教育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在实施美好教育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其育人路径,建构美好教育实践体系,创新新时代学校内涵发展新模式,打造新时代学校特色发展新样态。
1.建“美雅校园”:打造高品位环境文化
“美雅校园”既是育人的物质基础,更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学校建筑、文化景观是重要的隐性课程,是鲜活的“教科书”。学校本着“托起明天的太阳”的办学初心,整合地方教育资源,结合学校办学特色,赋予校园环境文化以育人功能,精心建设了以“八园四楼一场馆”为主体,“十塑三廊一中心”“三院两墙一红塔”点缀其间的现代人文校园。
周恩来红军小学校名来源于“周恩来”和“红军”两个元素。主体建筑翔宇楼、崛起楼和腾飞楼命名分别来源于周恩来的字“翔宇”以及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两句名言;植美楼、周恩来精神主题展馆、红军娃剧场等校园建筑命名都内蕴着学校精神文化,彰显学校办学品位。
学校大门东西横跨49米,高27米,外框是一个“周”字,寓意周恩来在1949年当选开国总理,担任总理27年。俯瞰“恩来园”也是一个“周”字,園中矗立周恩来汉白玉像,周围古色古香的长廊里悬挂周恩来的名言,园中还有“飞飞亭”等景观蕴含周恩来元素。由红军长征途中的著名战役的微缩景观构建而成的“长征园”,让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战斗场景再现。“民防国防教育园”模拟巷道战、少年军校等场景,设置辽宁舰、坦克、大炮等微缩景观。“文学园”“科学园”等八大园处处体现学校文化标识。体育馆远看像一只儿童玩的纸折飞机,设计灵感来源于周恩来的乳名“大鸾”,寓意孩子们插上梦想的翅膀展翅飞翔。学生的红军服、校徽,大课间活动游戏“地道战”、红绸舞《映山红》等也是学校流动的物形文化风景。
2.塑“美丽教师”:建构高品质教师文化
学校建构高品质教师文化,构建“美丽教师”发展体系。
一是精心设计新时代“美丽教师”标准。新时代“美丽教师”要做到政治坚定、绝对忠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工作中能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要“像周恩来总理那样工作、学习和生活”;要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争做“四有好教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坚持“四个相统一”。
二是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探索“1+X”教师发展模式,“1”即以教师发展为主体,“X”即搭建多种平台:教育部国培计划领航名校长工作室、省名师工作室、特级教师工作室、区域协作片等。打造“三大工程”,即名师培养工程、骨干提升工程、青蓝结对工程;建立“四大团队”,即“领雁团队”“攻坚团队”“学术团队”“知趣团队”;创设“五大途径”,即学历进修、跟岗学习、挂职锻炼、外出交流、海外游学。
三是开展了“美丽教师”形象设计与塑造工程。首先是设计形象。教师对照“美丽教师”标准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设计美丽形象。其次是塑造形象。教师对照自己设计的形象,工作中践行,实践中创新。再次是完善形象。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剖析,找不足抓整改,实现“美丽教师”形象再完善。最后是展示形象。搭建“美丽教师”形象展示平台,展现“美丽教师”形象。通过“设计形象—塑造形象—完善形象—展示形象”,“美丽教师”形象设计与塑造工程有力推动了高品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3.育“美好少年”:建设新时代德育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美好品德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学校整合地域红色资源,充分发挥“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三个结合”,探索“文化德育”模式,把中华传统文化、地域红色文化、学校特色文化融为一体,系统构建学校德育文化体系,培育“美好少年”。
一是坚持红色主题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把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主题教育活动(“大事德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与学生身边的“小事德育”相结合,开展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看红色影片、唱红色歌曲、演红色经典、创红色作品等活动,促进学生品德的自主建构。
二是坚持精神文化建设与物质文化建设相结合。突出校园“红色”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建设,打造红色物型景观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廊文化、楼道文化等,让红色元素遍布校园,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文明、进步、蓬勃、健康气息弥漫整个校园,引导学生以“身”体之,以“心”悟之,学生在“育”和“化”的过程中形成美好的品德。
三是坚持德育载體建设与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相结合。编写独具特色的《一代伟人周恩来》《沿着周爷爷的足迹前进》《我们的课堂在长征路上》等红色校本教材,建设好恩来园、长征园、国防园、周恩来精神主题展馆等校内德育活动阵地,利用好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车桥战役纪念馆、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等区域红色文化基地,依托红色书籍和红色基地,真正形成红色文化德育,构建新时代的红色德育文化体系,把学生培养成坚毅进取、乐学善思、德美体健、勇于担当的新时代“美好少年”。
4.研“美合课程”:创设整合性课程文化
课程是“规约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和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5]。学校整体构建美好教育课程体系,以国家课程为核心,做好三级课程的实施,实现各种美好元素的有机整合,凸显“以人为本”课程价值体系,建立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美合课程”。“美合课程”追求的是“自我实现的人”和“美好完整的人”,它以学生的美好和谐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顺应儿童向善向美的天性、激发儿童发展的潜能为目标,以红色美德课程、绿色美智课程、金色美行课程为基本内容,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实现课程学习活动与学生美好生活的有机融合,让儿童在真实的学习与生活中历练、成长,成就学生的多彩美好人生。建设内涵丰富的“美合课程”体系,形成“美合课程”文化,实现学生因美好教育而变得更加美好的课程目标。
一是精心整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并依托特有的红色资源,把“周恩来”元素、“红军”元素、“国防”元素融入育人全过程,系统开发红色美德课程,构建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特色红色美德课程体系。围绕“周恩来”元素,开发“沿着周爷爷的足迹前进”校本课程;围绕“红军”元素,开发“永远的长征”校本课程;围绕“国防”元素,开发“国防民防教育”校本课程。
二是依据学校资源与教师特长,开发绿色美智课程,形成发展学生特长的课程体系。美智课程主要分为文化拓展类、手工制作类、艺术特长类,如“悦心阅读”“创想智能”“艺术审美”等课程,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与艺术特长。
三是依据学生自主发展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开发金色美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美行课程主要包括自主管理类、实践创新类,如自主管理课程、寻访课程、劳动实践课程等。
以上三大领域课程根据学校教学需要,还分为学校必修、学校选修、年级必修、年级选修四个类别。“美合课程”打破儿童学习的边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让教育变得更美好,最终实现人的美好发展。
5.铸“美妙课堂”:构筑主体性教学文化
课堂是实施美好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打造“美妙课堂”,精心构筑高品质的课堂教学文化。“美妙课堂”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以学生的长远发展、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是学校美好教育体系和美好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从能动课堂、创新课堂、实践课堂三个方面切实构建“美妙课堂”文化。
一是打造能动课堂——回归教育的本质,关注学生的学习力提升与主动发展。学校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从“知识本位”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能力本位”的“能动学习”,重建课堂的学习体系,保证学生的学习空间。在能动课堂中,学生学习从“是什么”即“知其然”,到“为什么”即“知其所以然”,再到“怎么办”即学习类似知识点,实现举一反三。
二是打造创新课堂——体现人的价值,注重学生的深度理解与创新思维。课堂教学从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传统思考”,转变为关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学生深度理解與创新思维的“创新思考”,鼓励他们“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
三是实践课堂——尊重学习的规律,关注过程体验与知识建构。课堂由“讲堂”转变为“学堂”,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实践,真正做到“知”与“行”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福禄贝尔.人的教育[M].孙福复,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20.
[2]蔡元培.何谓文化?[M]//蔡元培全集:第四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739.
[3]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3.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9-05-21].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5]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1.
责任编辑:杨孝如
Abstract: Based on the original aspiration of schooling, the local culture,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our school creatively suggests the idea of good education and makes a practical exploration, having formed a five-in-one school cultural system guided by “good education”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culture of beautiful and elegant schoolyard, teacher culture of beautiful teachers, moral culture of good children, course culture of beautiful and harmoniou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culture of wonderful classroom teaching, so that we can develop students core accomplishments,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school cultur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Key words: goodness; good education; school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