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防护
2019-11-11冉淑红
冉淑红
摘 要:档案管理工作是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并向有需要的人提供信息服务的各项业务的总称,在社会生活中充当着信息服务的角色,服务于社会实践活动。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在时间的推移下不断优化。进入新时期,互联网一方面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新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它也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一些难题,比如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问题。因此,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做到既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为档案管理工作服务,又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防护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档案管理工作;安全防护
在新时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种互联网创新成果逐渐融合到社会经济发展领域,网络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正逐步影响和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这对有关工作人员提出了转变传统档案管理思维的要求。
1 档案管理工作概述
档案管理即是针对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历史记录信息的收集、整理、保管、统计以及提供利用的活动。在社会生活中,档案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记录着社会生活发展过程中的点滴变化,从而为单位以及个人提供有价值的凭证依据及解决问题的参考办法等等,在每个时期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助力。新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时代,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当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2 目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2.1 政府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推进力度不足
现阶段政府部门的工作主要以经济建设为主,缺乏对公共服务管理部门发展的重视。由于档案管理工作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长期以来未能引起人们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足够重视,导致档案工作监督不善的问题,人员团队的建设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这必然会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近年来,通过档案管理信息开发,独立管理、网络管理、电子档案管理和“internet+管理”,软件开发和共享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这意味着软件开发的彻底性、国家负责部门的集成标准和规范不足,以及更新时间的巨大差异,大大降低了数据平台的共享性。
2.2 档案的网络安全影响因素众多
档案的安全是档案工作的重点。首先,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档案工作的网络安全防御技术研究不到位,无法完全确保档案的绝对安全,时常发生网络被黑客入侵造成数字档案的泄露,一旦资料出现外泄会影响国家安全及公民的个人隐私,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现行的网络安全防御技术多是被动式的,只有在黑客进攻或者发生安全事件才会触发,因此存在被动性,无法主动应对安全威胁。其次,网络攻击的多样性导致网络安全防御技术经常出现失效,网络安全防御技术的更新无法赶上网络攻击的速度,这也是导致档案丢失和信息外泄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一些单位不注重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不主动更新系统补丁,给网络安全防御留下了巨大的漏洞,导致网络攻击者乘虚而入,因此网络安全意识淡薄也是导致网络安全问题的因素之一。
3 互联网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防护策略
3.1 加快新时期档案管理体制改革
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保护是建立灵活有效的运营机制和管理体系,从而使经营工作的责任和权利更加合理地划分。在“internet+”时代,我们不仅需要加快档案管理平台的部署,还需要强化档案服务功能,防止在传统管理方法中将部门或档案监督单位作为单位附属机构进行管理。这种状态只会导致效率低下,忽略档案管理任务的价值。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变革的需求,促进档案管理机构更好的自我管理、自主发展和自我约束。通过internet平台,应加强直接面向服务对象的能力,将深入的业务服务与服务对象相结合,确保档案利用平等和合理的利用权利,以促进档案业务的顺利和健康发展。
3.2 构建安全域和网络安全预警机制
要确保数字档案数据信息安全,首先,要构建安全域。构建一个符合安全和高信任的区域用于存储云数据,并且要利用基于LDAR和PKI用于强化病毒防御,以此建立一个足够安全的安全域。通过构建一个大的安全框架,可以分别授权安全域的访问等级,以及各个子云之间的联系。因为安全域的各个子云都是独立的存在,只有通过用户的授权才能具有访问修改权限,因此可以确保安全域中的云数据安全。其次,是网络安全预警机制,能够自动对侵略行为进行侦测并对有风险的行为进行预测和报警,这样能够及时地进行防御,具体方法是建立网络预警行为模型,对网络数据流实施监控和分析,确保能够及时扫描到系统漏洞和隐藏性网络进攻手段。最后,对云数据设置隔离区,可以避免遭受常规的针对数据的攻击手段,隔离区设置可以改变数据的结构模型,且这种方式是基于云计算系统与用户间数据传输的基础上,所以能够实现数据加密隔离非法访问的高度控制,确保云计算用户登录的安全性。
3.3 转变传统管理意识,提高人员素质
档案专业管理人员应改变传统思想观念,树立大档案的管理意识,不断创新档案管理方法,积极学习新知识和技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时俱进,尽快适应数字档案管理节奏,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档案专业管理人员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卓越的综合质量,需要加强档案专业管理人员培训,加快档案管理数字化部署,提高数字管理水平,组建强大的档案专业管理人员团队。
3.4 完善档案信息反馈系统
在改善相关管理系统的同时,完善的档案信息反馈系统也是不可或缺的。反馈信息通常对单位的下一项工作有一定程度的指向性意义,因此为了提高开发工作的科学性,单位必须通过internet网络及时获得有关开发、利用和传播存档信息资源的反馈。完成此系统后,档案开发人员和用户的交互式通信平台的构建、档案编辑和开发的目标的提高等等,将internet连接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便利性发挥到极致,档案开发人员能够及时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从而为构建归档用户数据分析引擎提此外,为了使单位的存档信息更具体,为了实施个性化服务(如对不同用户实施信息推送),您可以设置档案用户需求识别引擎,根据用户浏览数据、浏览时间等设置一系列分析机制。这种可定制的服务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用户满意度。与此同时,对档案机构建设的意见和建議也为单位档案部门未来的工作提出了方向,有效地促进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4 结束语
新时期,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有效的将互联网与档案管理相结合,不仅提高了档案管理质量,同时也保证了档案管理各项工作开展效率。为了进一步实践探索,在有效的分析过程,要重视分析互联网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要不断加强实践管理能力,从而才能促使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郭梅.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防护浅析[J].办公室业务,2018(19):57.
[2]刘艳英.档案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的保护问题探究[J].黑龙江水产,2018(04):27-29.
[3]柳淳萍.浅谈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档案,2018(04):59.
[4]谢庆华.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安全防护[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6):170-171.
[5]林丽君.浅析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安全问题[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07):187+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