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阈下文化强省的路径探究

2019-11-11陈欣张巍

今传媒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

陈欣 张巍

摘 要: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纲领,对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确立了美好愿景和行动指南。安徽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如何在新时代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用文化积淀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凝聚最广泛的共识、树立最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思想引领、精神动力和人才支撑是我们必须要直面的课题。

关键词:文化自信;文化使命;文化强省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10-0136-04

一、文化强省的历史内涵

《辞海》对文化的注释为人类社会历史事件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机构。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人与人之间交互作用的产物,其实文化也是人与人之间交互作用的产物。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人际之间交互频繁,文化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文化学者费孝通称:“由于文化的巨大隔阂而引起的矛盾,会威胁人们的共同生存[1]。”习近平主席称传统文化是“国魂”,是“一切观念的总和。” 可见文化在凝聚共同价值观,协调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安徽襟江带淮,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的重镇。淮河以北阡陌纵横、沃野千里,有距今四千五百多年的尉迟寺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大禹治水大会诸侯的涂山、卞和得玉之所荆山,有以三朝古都、中华药都和曹操、华佗、陈抟故里而闻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亳州;江淮之间丘陵绵亘、水系众多,有和县猿人遗址、距今六千年开始一直延续至唐宋时期的薛家岗古文化遗址,有周武王分封之古皖国、汉武帝分封之南岳天柱山,又因晋元帝司马睿做琅琊王时在此避难而得名、经欧阳修作《醉翁亭记》而声名远播的琅琊山,有传说时期舜禹重臣皋陶之墓、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之墓、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之墓及西汉淮南王刘安之墓,有被誉为“地下博物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和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的芍陂,有明皇陵和明中都城遗址;长江以南山清水秀、重峦叠嶂,有相传中华人文初祖轩辕皇帝曾在此炼丹并羽化升天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黄山,新安江、青弋江一南一北宛转流过,神奇的山川钟灵毓秀,孕育了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商、徽剧、徽菜、徽派建筑、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派盆景等一大批地方特色浓郁的文化奇观,孕育了陈翥、王祯、朱熹、梅尧臣、朱升、戴震、梅文鼎、王茂荫、程大位、胡适、陶行知、钱杏邨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在不同的地域内生成、演化和发展,并由此形成了淮河文化圈、皖江文化圈和徽州文化圈,这些文化圈在安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都曾经并且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一个地区的发展战略中,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是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的协调统一体。安徽省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建设文化强省”的文化发展战略,并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在坚持创新推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传承优秀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盘活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繁荣艺术创作、讲好安徽故事;加强交流互鉴、树立安徽文化品牌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统筹构建了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五级服务体系,被文化部列为全国2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试点省之一。9个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和示范项目通过验收,12个省级示范区启动建设;淮北、宿州大运河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总数居全国第4;2017年省属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40亿元,利润总额20亿元,资产总额达614亿元,较2012年底分别增长3.2倍、1.6倍、2.7倍;先后推出《杨善洲》《大黄山》《小乔初嫁》等一大批优秀作品。11部作品在第13、14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评比中获奖。其中《邓小平登黄山》被中央确定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三大影视项目之一;打造“中外记者看安徽”“五大发展行动看安徽”等品牌宣传活动,展示了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崭新形象。

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兴盛;一个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也必然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作为中华文化一个分支,安徽地域文化是几千年来安徽人民创造的精神财富总和,是每一个个体的身份认同和情感寄托,是文化自信的底色,更是安徽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的底气。近年来,安徽省不断加快创新型文化强省建设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增强了安徽人民的文化自信。

建设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是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确立的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战略任务之一。安徽省第十次党代会又做出 “建设创新型文化强省”的重大决策,在文化强省的征途上吹响了新的冲锋号,建设文化强省其势已成、其时已至。

二、文化强省的重要意义

(一)文化强省是新时代赋予文化的新使命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强调要坚持文化自信,拓展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范畴。坚定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应有之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愿景和文化目标,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十九大报告重大的理论创新之一在于,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崭新论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又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2]”这句话,既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突出强调了建设文化强省、推动文化发展进步的责任与使命。新时代要求我們坚定文化自信,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创造与新时代同步的文化业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

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从发展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做出安徽步入新时代的论断,并提出要聚焦“文明”,牢牢把握文化自信这个精神力量,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安徽文化软实力,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的战略任务。

《论语》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3]”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只能属于“器”的层面,而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属于“道”的层面。文化使命即文化责任与担当,是主动作为并力求实现的文化愿景和文化目标。新时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要求我们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高度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态。高校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理应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引领者,自觉承载起安徽文化强省建设的担当。

(二)文化强省是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内在要求

十九大报告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对丰富和高质量精神文化的需求更为强烈,这要求我们在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更高水平的文化公共服务,释放文化创造活力,不断推出文化创新成果,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文化的力量既表现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作用上,又表现在对社会的规范、调控作用上,还表现在对社会共识的凝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上。201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十次党代会描绘了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新蓝图”:新常态下发展由追求速度向质量和效益转变,更加重视协调和可持续,重视人们的“获得感”,实施共享发展行动,加快建成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美好家园。“获得感”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文化软实力将是未来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围绕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目标要求,安徽将以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强省建设、强化文化使命担当、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三、文化强省的实践路径

建设文化强省,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以满足人民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走安徽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安徽明确做出建设文化强省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出台《文化强省建设实施纲要》,明确了文化强省的建设战略目标、建设路径、重大行动和保障措施。《文化强省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到2020年,努力建成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文化事业服务力和产业竞争力、文化发展保障力强的文化强省,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徽风皖韵的文化强省建设之路。

(一)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树立区域性文化品牌标杆,让文化更有厚度

十九大对文化发展的新部署,为建设文化强省确立了方向;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引领的新要求,为建设文化强省注入了动力;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为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力量源泉。

2012年,省委、省政府出台《文化强省建设实施纲要》,细化了文化强省建设战略目标、建设路径、重大行动和保障措施。近年来,安徽省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起点,围绕加快推进“八个强”建设,加快建立区域性文化品牌,逐渐走出一条独具徽风皖韵、体现时代特征的文化强省之路。其中,话剧《徽商传奇》、黄梅戏《小乔初嫁》双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泗州戏《绿皮火车》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潜山县黄梅戏剧团演出的《榴花不开盼哥回》在全国基层院团戏曲汇演中备受好评。大禹文化产业园,合肥、芜湖国家级动漫、数字出版基地,阜阳柳编等手工艺品远销欧美……一个个精品项目和品牌园区,有效提升了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也增强了安徽人的文化自信。

(二)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筑牢共同思想基础,让文化更有温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2]”自强、拼搏、进取、团结、开放、奉献的黄山松精神;爱国自立、吃苦耐劳、诚信致远、勇于致胜的徽商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小岗精神;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革命精神,都是安徽人民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经过历史积累和长期孕育积累起来的文化内核和精神追求,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安徽的人文特征、地域特色和时代特点,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安徽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被赋予的新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创新型文化强省建设的精神指引。我省深入开展 “践行核心价值 打造好人安徽”“做文明安徽人”活动,在全国率先出台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率先建成开放首家省级好人馆,推出网上好人馆;率先编撰出版首套好人志書《安徽好人志》,创办安徽好人网、道德建设基金会,开设“道德讲堂”、安徽好人剧场;率先推行道德信贷,设立道德基金,常态化帮扶资助先进人物,“好人安徽”现象引发广泛关注。2018年5月31日,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走进安徽大学,师生们通过现场收看、分会场收看和网络直播收看的方式,感受“最美人物”和“平凡英雄”的高尚精神,激励大学生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力量。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必须从践行和培育核心价值观抓起,将其作为一项有全局意义的重要任务,始终贯穿于建造文化强省战略目标的各个阶段,通过打造“美好安徽·圆梦中国”主题教育活动、深化拓展“践行核心价值打造好人安徽”主题实践活动,评选“心动安徽·最美人物”等一系列品牌文化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不断巩固全省上下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

(三)加快科技运用,创新文化表现形式,让文化更有热度

文化在被人类代代相传地创造出来之后,有其相对独立的品格。人类之于文化是在继承中进行创新的。继承是指文化对人的影响,创新是指人对文化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把坚定文化自信作为执政的文化根基,意味着他要把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他要勇立文化的潮头引领文化前行的方向,文化创新便成为其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秉承人文精神,以创新为手段,推进“文化+”发展战略,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与新技术相结合,推出更多跨界融合、科技引领的文化产品,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实现地域文化在新时代的新生,以更加开放包容、从容自信的姿态,铸就文化新的辉煌。如故宫的VR数字博物馆,只要带上VR头盔,便可以穿越到过去,看历朝历代的文物,沉浸在“真实”的文化中。数字版的《清明上河图》,向受众提供简单全面的数字化解读方式,帮助受众知晓画作的细节以及背后的故事。交互数字产品《祭孔大典》,将传统仪式转化成可交互数字产品,运用交互技术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让文化遗产生动化;动态交互绘本《孔子学堂岁时记》,以交互绘本为载体吸引青年群体,让用户自己参与到节气创作中,更深入理解古今时令、生活的变化,让产品在具有传统基因的同时也焕发了现代生命力。

在2018年安徽省省级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项目中,3D电视动画片《大禹治水》,把蚌埠当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奇佳话用3D技术进行还原演绎;徽州中国传统村落文化大数据库示范点项目,用大数据的形式对徽州文化进行梳理……这都是探索先进数字技术在地域文化保护、研究和展示领域的应用范式,开发创制具有前瞻性和示范性的数字技术应用实例。

同时,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互联网和移动网络迅速崛起,开拓出一片特色鲜明的新兴舆论场,新媒体的开放性、互动性、超文本性为地域文化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中华传统文化的隐性融入方式是以内隐、渗透的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5]”在麦克卢汉看来,新媒介是新环境,新的媒介技术应用会形成新的媒介环境,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媒介化社会强调的就是媒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受众对媒介的高度依赖使得环境建构成为可能,手机党、微信控、微博控……新媒体正以其大信息量、强个性化、高互动性等特点重构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和意识形态,创造出新型的跨地域的“拟态社会”,而技术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把握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的环境,充分发挥新媒体特点,创新文化表达方式、整合文化表达渠道、强化文化发声能力,增强区域文化的吸引力、传播力和竞争力,用新媒体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人的研究在中国[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2] 習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3]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万光侠.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哲学审视[J].东岳论丛,2017(9).

[责任编辑:艾涓]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三喻
为何要坚持“文化自信”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自信,登高望远
网络文学 很有“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