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构建历史高效课堂

2019-11-11胥雪平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0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

胥雪平

【摘 要】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教学上要更加的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交流互动的过程。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展现的生动有趣,在轻松的氛围下,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理解所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性的作用,而教师则是指导者、引路人。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更有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主动学习,实现课堂高效。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教学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要求一线历史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课堂教学规律,运用科学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单位教学时间内提高课堂效率。这就给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等。故而,当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不应再以满足于应考、备考为目标,而应该以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才为己任。

一、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增强学生主体地位

我在网上观摩了很多全国优质课,同时也温习了自己曾经用过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设计,并写了一些听课记录和心得体会。我在观摩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共性的规律特征,那就是每节课都是学生学习、发现、思考、训练、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发现、反思、总结、改进和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突破传统的许多固定的形式,譬如课堂教学活动可能没有完全按照原来预设的程序进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能没有想到,对老师课堂把握能力要求极高。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新课标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教学其实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只有师生转换角色,摒弃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陈旧教学模式,教师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师生之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才能真正实现互动学习、教学相长。

二、多管齐下,提高课堂效益

1. 重視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新课程标准下,全国卷高考题尤为重视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这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历史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例如,教师在讲红军长征时,可以用地图或者多媒体展示出来给学生直观的空间感受;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历史问题,比如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从革命史观看,新航路开辟伴随着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促使亚非拉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解放;从全球史观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从文明史观分析,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交融,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从现代化史观看,新航路的开辟为西欧国家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开展近代化;从社会史观看,有利于世界各地物种交流,丰富人类的生活。要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 链接学生的生活。在新时期背景下,链接学生的生活是一种非常有效且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有效的连接学生的生活,实现历史知识的生活化。所以教师要认真的观察学生的生活,在教学当中构建能够链接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考察家乡的历史遗迹和风俗文化,了解乡土历史;从老人口中了解中国社会变迁;带领学生参加历史博物馆,在历史博物馆中深刻地感受历史事件,通过博物馆中陈列的许多具有历史代表意义的物件,让学生的思维能够通过这一物件对整个历史事件进行回顾。同时,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墓园,缅怀先烈,懂得感恩,加强学生的历史认知,构建高效教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三、优化整合资源,构建高效课堂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立足于课标、教材、历史学科自身特点和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规律,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建立高效的历史课堂。1. 运用教材宏观比较,深化史学思维。为了拓展学生的史学思维,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历史的纵横比较,特别要把历史背景相同、相近的历史素材放在一起比较,学生在比较中找出联系与区别,思考为什么改革措施要这样制定,任何历史革新措施的产生都有着不平凡的历史原因,更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通过比较学生掌握得更加全面,思维更加深入,在比较中找出最佳的结合点。   2. 聚焦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社会的焦点问题常常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因为是价值多元化的问题,这些问题常常与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用这些问题来注入史学知识,学生非常感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历史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适时把当前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从而有效地激发起同学们积极关注时事、探索历史的兴趣。

四、课堂之后及时反思,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反思作为一种研究课堂教学的方法之一,其目的是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探讨“如何上好一节课”的策略。近年来,学界有关“好课标准”的讨论和“高效教学”标准的研究,也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更多的参考。我特别强调反思课堂教学的语言问题。我觉得教学语言准确精练,关系到课堂高效与否。历史课堂教学不是说书,不能一个人在那儿包场,老师讲得过多,那么课堂上留给学生的时间就少了,这样学生就没有自主性,这样的课堂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如果老师的语言不够简洁,学生就很容易精力分散。心理学表明:如果课堂教学语言这一项环节做到准确生动,那么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就能使学生产生愉快、高兴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参与这项活动的积极性就高,兴趣也浓郁,活动的效果也突出。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素养;积极响应新课改提出的要求,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组织开展研究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应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在不断探索与探究的过程中,创新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实现高中历史课堂高效。

参考文献

[1] 彭海涛.构建高效课堂,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果[J].散文百家·下旬刊,2011(05).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