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课程中进气温度传感器检修的探究
2019-11-11娄云飞
娄云飞
[关键词]柴油機电控系统;进气温度传感器;检修作业;实践教学
引 言
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逐步兴起,实训课程的规范化、正规化尤为重要。基于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中实训课程比重逐步增加,实训课程的门类增多,课程的深入程度提高。柴油机电控技术课程中检测、维修部分尤为注重实践,其中进气温度传感器是常见损坏、维修部件之一。电控柴油机进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维修,也随之日益趋于重要。
一、进气温度传感器的简介
柴油机电控系统中,对于柴油机的热工状态及热工性能的实时监测,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电控数据环节。由此基于柴油机的电控系统中会大量使用温度传感器,并精准控制温度变化。其中进气温度传感器就是一个典型部件,该部件安装在进气歧管空气滤清器上,起到对进气温度进行测量,ECM则通过进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精准测定进入汽缸中空气的温度,并进一步调整柴油机的运行状况。
主要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热敏电阻遂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依据其使用性能分类,可划分为:正温度形式,即环境温度变化与电阻阻值变化成正比;负温度形式,即环境温度变化与电阻阻值变化成反比。
为了防止传感器元件其连接电路损坏,传感器需用外壳对其保护。其外壳采用绝缘、绝热材料,以防止安装座的温度对热敏传感器的测定工作造成影响。
二、进气温度传感器检测与维护
电控柴油机热状态,包含冷却液温度、燃油温度、进气温度、大气温度、机油温度等。其中进气温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对柴油机冷启动、喷油正时等起到一定影响。该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为-40℃~120℃。
当传感器的环境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会增大,由此造成输出的电控模块的电压值会增大,充当执行器的柴油机电喷系统则会增大喷油量。与之相反,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传感器的热敏电阻阻值降低,进而输出到电控模块的电压值会减小,柴油机电喷系统随之较小喷油量。当进气温度传感器传递到ECM/ECU的信号值出现偏差时,则会造成汽缸内雾化的油气混合物空燃比不合理,柴油机工作不稳定现象。为了更好地保证柴油机电控系统及整体运行稳定,必须对进气温度传感器进行日常维护和维修。
(一)进气温度传感器通路及阻值的检测
具体可分三部分:外观检查、通路检查和功能检查。
(1)外观检查。取下进气温度传感器,首先观察传感器的外壳是否有破损,线束连接器的接触片是否锈蚀、是否折损等。接下来观察传感器热敏电阻的连接电路是否完好。
(2)通路及电阻阻值检查。将万用表调整至欧姆挡,使用红黑表笔分别连接传感器的两个线束接触片,如果万用表有阻值,且阻值在2.2~2.7kΩ,则说明传感器通路,传感器初始阻值正常。
(3)功能检查。进气温度传感器的最大功能就是,热敏电阻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且这种变化大致呈现线性正比趋势。在温度传感器与万用表连接情况下,将传感器的热敏电阻部分放入热水中,或者在放至于热源附近,此时传感器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
以上三部分检查共同表征进气温度传感器工作性能是否正常。
(二)进气温度传感器连接电路电压测量
(1)测量电源电压。取下进气温度传感器的线束连接器,将万用表调整至电压挡。负极表笔(黑色)搭铁,正极表笔(红色)连接线束连接器接口,测试得到电压值为5V,则为电源电路电压。
(2)测量信号电压。以测量电源电压为范例,测试得到电压值为0.2~3.4V,则为信号电压。
三、教学设备整备及文件策划
职业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检修探索能力,设备整备和相关文件的整理就尤为重要了。
(一)设备整备
关于设备的整备,首先要做到设备本身功能正常,留有备用设备,数量充足。设备配套工具齐全,工具的申请使用严格化、规范化,做到人到设备齐,人走设备全。
(二)相关文件
由于设备的使用需要在教师的指导进行,实训教师人数、精力有限,且设备数量不足等,不能进行大量人员同时操作。更为主要的是实训课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不仅包括设备整备、教师备课等,还包括学生知识准备等。学生实训前必须熟练了解设备的规范使用,课程设置的意义,以及单节实训课程与整个知识体系的关系。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实训工作页,要求学生在实训中有思考、有认知、能做书面报告、可交接工作。
本课程工作页主要以任务式工作页为主,内容依据设备可能存在的故障而设置,形式多样,定义概念与图画原理结合。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精准定义和定位,能够看懂原理图,将抽象的原理文件与实际设备对应匹配。
参考文献:
[1] 郝军 ,张立涛 ,吕纪平.电喷发动机传感器检测大全(续)[J].汽车维修与保养,2000(10):39-40.
[2] 许佳云.进气温度传感器的识别与检修[J].科技风,2013(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