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党报党刊的叙事变迁与思考
2019-11-11张馨
张馨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作为舆论主阵地的党报党刊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发展和壮大,并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语境的变迁呈现出典型的叙事特征。本文运用新闻叙事学理论,通过系统分析总结党报党刊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呈现出的代表性叙事特征,从宏观上整体展现了70年来党报党刊的叙事变迁,以及内在的规律。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党报党刊;新闻叙事
作为一种典型的真实性叙事文体,新闻叙事就是通过判断、选择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并与舆论导向要求的配合等,产生出一个有意义的有关国家和社会的符号世界。党报党刊作为党的机关报刊,其叙事活动的开展总是与国家意志、社会变迁产生密切而深人的勾连,在传播党的声音、构建新闻真实、引导社会舆论的同时显现出独特的叙事特征。本文旨在以新闻叙事学的研究视角探寻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间党报党刊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语境的变迁,在叙事模式、叙事功能、叙事策略等方面呈现出的不同时期的时代性特征及历史变迁及对当下党报党刊新闻叙事活动的开展产生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叙事呈现以政治话语为主导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新闻事业进人了新的历史时刻。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在短短的几年中形成了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各省市机关报的党报群。这一时期,党报主要围绕社会重大议题,展开了积极的议程设置和叙事呈现,政治话语、宣传话语占据主导地位,这主要体现在党报着力开展对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反”运动等的强力宣传报道当中。
从1949年9月的第一次政协会议召开一直持续到10月初中央人民政府向全世界宣告成立,《人民日報》对新中国成立进行了全面的叙事聚焦,除了发表政协会议系列的通讯特写外,还专门开辟了《中国人民政协代表访问记》专栏,以人民政协代表们的叙事声音多角度报道政协会议的情况。10月1日,《人民日报》又增设两版并发表了重要社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10月2日起开始大规模报道开国大典的消息。
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朝鲜战争爆发,为了配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宣传,党报党刊刊发了一系列的战地报道。由于战争环境下的通信、交通不便,时效性强的消息与电讯无法及时传达,党报党刊顺势而为,改变叙事策略,派出了一批批的战地记者,主要以战地通讯和报告文学的叙事形式细致深人地开展报道,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新闻叙事作品。其中,发表于《人民日报》1951年4月11日头版社论位置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由特派战地记者魏巍以第一人称当事人为主的叙事视角写作而成的一篇报告文学。
1950年5月,全国新闻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全国报纸应当用首要的篇幅来报道人民生产劳动的状况,宣传生产工作和经济财政管理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和错误的教训”1。此后,党报党刊的新闻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了对生产建设与经济财政方面的报道,特别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与成就、经济建设中涌现出的典型先进人物的宣传与报道。在土地改革运动开始后,党报又集中精力刊登土地改革的相关文件及社论,宣传土地改革的法规与政策。在“三反”运动(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中,党报进一步广泛宣传其重大的社会意义及政策实施的具体步骤。因此,这一时期的新闻话语主要围绕着政治性的指示、文件政策的宣传展开,“强调国家的利益多,注意个人的利益少……习惯于从领导角度看问题,指示、教训的口吻多,很少从群众角度提问题,满足读者需要和兴趣的报道少”[3]。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叙事功能展现教化、愉悦色彩
进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后,我国党报党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虽然全国报刊从整体上压缩了发行规模,一些报纸或缩减版面或合并,有的甚至停刊,但部分党刊的创办与发展、晚报的兴起、报纸副刊及星期天版的创办与改革,都开始意识到叙事话语的表达方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软化了强势的政治话语表达,使这一时期的党报党刊叙事功能展现出了教化与愉悦的色彩。
(一)新闻宣传工作中的教化功能凸显
新闻叙事的意义在于建构社会知识,形成社会共识。理论队伍的建设、理论知识的普及在这一时期得到重视。1958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了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加强理论队伍建设,倡导创办时事政治以及理论刊物的通知。全国从中央到地方,涌现了一批承担政治理论宣传的党刊。其中,中共中央创办的《红旗》杂志、北京市委主办的《前线》等成为这一时期发展较好、影响较大的刊物,积极开展对各学科的理论研究与学习。
1962年起,为了配合在农村开展整风整社以及社会主义教育,各省委机关报纷纷创办了农村版或农民报,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通俗易懂、文字浅显、形式活泼、字大画多。这种亲民的叙事风格的出现正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对广大群众进行教化及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是党报党刊进彳新闻叙事意义建构的重要创新途径。其中,《南方日报·农村版》成为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一份农民报。该报是在时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的直接领导下创办的,他在给《南方日报》总编辑的信中也说道:“大队和生产队必须阅读农村版和读给农民听。我认为,农村版是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经常教育的有效的一个工具。
(二)晚报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以往党报的强势话语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只有《新民晚报》和《新生晚报》两家晚报,这种局面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有所改善。1958年3月5日《北京晚报》在北京创刊,1957年10月1日《羊城晚报》在广州创刊,分别以“移风易俗,指导生活”“面向基层,补日报之不足”为办报方针,引领了我国这一时期晚报的发展。晚报作为日报的重要补充,重视专刊、专栏与副刊的经营,开辟了许多文艺性、综合性副刊,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的文章,不论是从内容还是题材上,都进一步软化了以往党报党刊生硬、强势的政治话语表达。到了60年代中期,全国的晚报数量已将近二十家,也形成了这一时期党报党刊发展的独特时代烙印。许多省会城市将机关报由日报改为晚报,使晚报成为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打破了党报发展只有日报这一报类存在的孤立现象。
(三)趣味性、可读性强的专版不断壮大
60年代初期,党报党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有针对性地改革了星期天版及周末版,增强了报纸的趣味性与娱乐性,其叙事功能上呈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愉悦色彩。《人民日报》从1961年的元旦开始,把星期天版的第八版开辟为《星期画刊》,整版刊登新闻图片、漫画、摄影作品以及美术作品等内容,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大胆地集中运用图像这一叙事媒介进行社会知识的呈现,愉悦功能凸显。文字作为党报党刊长期固定的叙事媒介,其强势的意识灌输无法与图像丰富绚丽的色彩、空间性思维与视觉化呈现相比拟,因而更容易走进读者,愉悦读者,进而建构社会知识,形成社会共识。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叙事策略注重对“典型”的塑造
从1966年5月开始,我国进入了长达十年的特殊历史时期,也给党报党刊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1966年5月,《前线》杂志停刊整顿、《人民日报》领导班子改组。全国范围内的报刊规模也急剧缩减,1965年我国的报纸总数为343种,“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报刊的数量开始逐年减少,到了1970年,报纸仅剩42种旧。
“文化大革命”初期,党报党刊主要围绕“文化大革命”的开展进行新闻报道。《解放军报》率先以头版,大字号的通栏标题的形式刊登“文化大革命”标语、口号等,其他党报也纷纷效仿。这一时期的党报工作出现了一系列的“典型”报道,宣扬“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
1969年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央提出了“一定要抓好典型”。10这种注重抓好典型以带动全局的方式在这一时期的党报工作中也得到了延续与贯彻。由此,“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党报党刊逐渐形成了以典型人物、典型经验的报道与推广的叙事策略,形成了党报党刊史上典型报道的特殊历史时期。
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80年代:新闻接受及叙事交流得到重视
70年代末,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迫停刊的一些报刊陆续复刊,饱受摧残的中国报业逐渐得到恢复。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报业的蓬勃发展,迎来了我国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党报党刊也从政治宣传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主的新闻叙事阶段。197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的第一张子报《市场》(1989年1月起改名《市场报》)创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创办的第一家经济类报纸,也是最早以大版面、大篇幅刊登商业广告的报纸之一。该报的创办也在全国掀起了经济类报刊的创办热潮。同时,伴随着我国整体报刊规模的逐渐扩大,报刊之间的竞争显现,直接促进了党报党刊对于传受关系的重新思考以及读者意识的觉醒,党报党刊的叙事风格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具有时代特征的转变。
(一)读者意识的觉醒
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以及我国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报刊读者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充实业余休闲生活的需要大大提升。在报刊市场竞争日益显现的大环境下,党报意识到了读者对报刊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并转变了与读者的关系建构,为了迎合读者的接受期待,党报党刊不再一味地专注于宏大的政治叙事,也不再以指导、教化的叙事者身份进行强势灌输,开始从报刊内容、题材、风格上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促进了党报党刊读者意识和服务意识的觉醒。因此,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符合读者迫切信息需求的文摘报以及能够满足读者休闲娱乐需求的报纸周末版。
1979年11月,《甘肃日报》创办了《文摘》专刊,这是新时期报纸上最早出现的文摘版。这一时期的第一张文摘报——《报刊文摘》由上海解放日报社于1980年1月1日创办,其办报宗旨可以概括为“博采众家报刊之新,为读者提供方便”,创刊一年期发行量即达26万份。这种文摘报主要从国内外报刊中摘选精华、简要汇编而成,虽然制作成本不高,但能够及时满足读者了解信息、增长知识的迫切需求,因此深受读者喜爱。《人民日报》从1981年12月31日起,增加休闲娱乐版面,在第五版开辟了《文化生活》专版,设置了《文艺杂谈》《艺坛新风》《游记》《今日舞台》《新书架》《电视之窗》等栏目,满足了读者对信息的多元化需求及业余生活的丰富,带动了整个党报系统的改革。
(二)叙事交流的开展
在新闻叙事过程中,叙事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叙事人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伴随着党报党刊读者意识的觉醒,新闻传播者(集体叙事人)也意识到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党报工作者要心系读者、尊重读者、研究读者、服务读者”8,认为“要和自己的读者交心,和他们成为知己”[9]。党报党刊在这-时期对叙事交流的重视主要体现在打破了以往“一言堂”的舆论格局,开始呈现群众言论,直接促进了读者意见的碰撞与交流。
从1980年1月2日起,《人民日报》在头版右下角开辟了名为《今日谈》的群众性小型言论专栏,刊登三百到五百字的短评。这一专栏写作者来源广泛,包括中央领导、基层干部、专家学者、部队官兵、普通工人农民等,进一步拓展了党报党刊新闻叙事中叙事声音的多元化,写作内容上也更贴近群众生活和社会实际,成为当时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的著名专栏。到了80年代后期,党报中又出现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小言论专栏。其中,《解放军报》创办的《集思广益》、《河北日报》创办的《杨柳青》、《河南日报》创办的《纵横谈》发展较好。
五、不断改革与发展的90年代:多侧面叙事聚焦广泛运用
90年代,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定并不断完善,进一步促进了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特别是199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產业的决定》,确定了我国的报刊经营归人第三产业的范围,此后的新闻传播行业步人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企业化管理”时代。在90年代的报刊竞争中,都市报晚报发展势头迅猛,其可读性强的社会新闻、内容丰富的副刊、不断创新的版面设计、服务性强的经营策略等满足了各个阶层及群体的阅读期待,带动了我国报刊业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党报党刊办报观念落后、内容更新不足、市场适应力不强等发展短板,也使得这一时期党报党刊面临着严峻的生存现状。
这一时期的党报党刊直面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逐步扩大报刊规模,建立报业集团,从办报模式、传播理念到新闻叙事策略都发生了具有时代性的转变。各地党报不断改版、扩版以增加新闻信息量、增强新闻可读性、创造更多的广告版面。同时,党报党刊掀起的特刊热潮也成为这一时期党报新闻叙事的一大亮点。
在新闻叙事过程中,叙事视角与叙事聚焦主要作用于故事(新闻事实)的构建,但两者并不等同。由不同的叙事者去看同一社会事件,会由于所代表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不同方位的叙事聚焦,包含了对于新闻事件的不同情感态度与立场。而同一叙事者对某一社会事件也可以从多个侧面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叙事聚焦,以体现其新闻呈现的多样与客观。90年代中后期,党报特刊的发展热潮正是党报党刊开始集中于某一重大社会事件进行的多角度、多侧面叙事聚焦的展现。
作为一种竞争策略,也为了进一步加大报道力度、深度吸引读者,每逢重大节日及重大社会事件,一些党报党刊以精心策划富有创意的特刊进行新闻叙事聚焦。这一叙事热潮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之际逐渐显现出来。其中,《人民日报》推出过丝绸版、小型微缩金箔版,《解放日报》推出过我国第一张彩色微缩金报,《浙江日报》也推出了丝绸版特刊。除了这些具有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的特刊,《广州日报》推出的香港回归特刊创造了当时内地报纸印章数量最多的纪录。
六、21世纪以来:多元叙事媒介拓展叙事新框架
21世纪以来,从报网融合到三网融合再到全媒体平台建设的媒体深度融合进程中,文字、图像仍作为新闻叙事的主要媒介形态发挥着重要作用,音频、视频、超链接的多媒介呈现以及大数据、可视化、传感器、VR、AR、AI等技术的参与应用也不断变革着当代的新闻叙事呈现,促使传统党报党刊的新闻叙事打破了传统叙事框架,叙事呈现向多样态、跨媒介的融合趋势发展。
21世纪初期,国际国内都发生了一些重大事件,美国“9·11”事件,我国加入WTO非典爆发、汶川地震、北京举办奥运会等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中,我国党报党刊在新闻传播及舆论引导中发挥了主流媒体积极作用并总结了新闻报道的宝贵经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新闻传播事业也在稳步发展,党报集团纷纷建立,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促使新媒体的不断涌现。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新媒体建设,加大对中央和省级主要新闻媒体的扶持,加大发展新闻传播载体等。由此,在顶层设计和媒介技术的驱动下,党报党刊也加快了新媒体建设及报网融合的步伐。2007年10月26日起,《南方日报》进行了第六次改版,成立媒体发展部,打造南方报网站,实现报网互动以及新旧媒体的融合。2009年7月1日起,《人民日报》进行了第十三次改版,改版的重心之一就是推出报网融合、报网互动的栏目,进一步扩大《人民日报》及“人民网”的覆盖面、影响力。2010年,《人民日报》再次改版,每周增设一个新媒体版。
2014年,我国迎来了“媒体融合发展元年”,中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再次对媒体融合发展做出了明确的部署和具体的要求。2015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的全媒体新闻平台“中央厨房”第一次运行,这种“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传播模式意味着互联网思维和用户思维下的多元叙事模式、跨媒介叙事呈现的开启。此后,每逢社会重大事件,“中央厨房"都会进行“报、网、端、微”一体联动,推出了许多制作精美、转载量高的新闻产品,有效带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全媒体平台的多樣化新闻生产。特别是在一些时政新闻的策划与生产中,《人民日报》的全媒体平台在技术依托下不断尝试全新的新闻叙事模式,综合运用多元叙事媒介的融合新闻呈现:打破以往时政新闻严肃化、程式化叙事风格,从宏大叙事走向日常叙事,叙事视角更加平民化,如采用网络流行语,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发布的《有一种演讲,叫习近平范儿》,运用漫画、图解的形式呈现《人大代表咋排座,有讲究!》,视觉化呈现了两会排座情况;增强用户体验,开启沉浸式叙事模式,如运用VR,全景观看的模式直播2015年“9·3”阅兵;注重叙事交流,打破单向叙事,以用户参与叙事过程的方式共同完成交互性叙事,如运用H5互动形式在2017年建军节推出的《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等。
近年来,在顶层设计和技术驱动下,党报党刊作为传统主流媒体,根据不同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与用户特点尝试全新的叙事模式综合运用多种叙事媒介为受众带来更优质的信息服务与体验,以适应全新的媒体格局与舆论生态,发挥着主流媒体的社会使命。
七、经验与启示
党报党刊作为主流舆论阵地的坚守者、新中国历史的重要书写者,在各个历史时期有力传达党的声音,重视新闻舆论工作的有效开展,承担主流权威媒体的社会责任,逐步形成了与时俱进的新闻传播模式与叙事框架。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间的历史变迁,党报党刊的新闻叙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强势政治话语的“舆论一律”表达,逐渐摸索出新闻叙事功能在实际教化、愉悦读者方面的探索,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叙事策略一味注重“典型”塑造中的曲折与盲从后,在80年代和90年代逐步回到新闻本位和受众本位,注重新闻接受与叙事交流的开展以及多侧面叙事聚焦的广泛运用,并在进入21世纪以来积极拥抱新媒介技术、不断创新传播手段,以多元叙事媒介的融合呈现构筑新时代的新闻叙事框架,对今后党报党刊新闻叙事的开展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一)叙事原则的不变坚守应对多变媒体格局
党报党刊新闻叙事人是由记者、编辑、摄像、制作等组成的集体叙事人,传达党的声音,代表党的立场与整体形象。新闻叙事人在一致的立场与观念下,建构新闻叙事。新闻的本质决定着新闻叙事的基本原则,其核心就是新闻叙事的真实、客观与准确,这也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遵循的基本规律。纵观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党报党刊叙事活动的开展,“文化大革命”时期存在严重新闻失实的新闻叙事活动,不仅脱离了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损害了党报党刊的权威性与公信力,更无法凝聚人心、达成社会共识。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新闻叙事活动的经验教训应被铭记,并警醒新时代的党报党刊新闻传播者应对当今纷杂多变的媒体格局时,坚守新闻真实,既要兼顾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的统一,又要把握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对叙事原则不变的坚守是新闻传播者不忘初心的职业操守与社会责任。
(二)叙事手段的日益创新拓展多元传播方式
70年间,社会深刻变迁、技术日新月异,在不同时期党报党刊都不断强化自身的传播意识、受众意识和效果意识,在新闻叙事手段上不断创新,《人民日报》从创刊至今,经历数十次的改版,1974年1月1月结束了黑白印刷时代,开始初版彩色印刷报刊,1981年12月31日开始增加休闲娱乐版面,开辟《文化生活》专版,2009年进行第十三次改版,推出报网融合、报网互动栏目,又在2015年开启了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2006年又启动了“融媒体工作室”计划,创办了侠客岛、麻辣财经等具有品牌效应的工作室,生产融媒体产品。这些举措都体现了党报党刊与时俱进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手段,拓展了党报党刊的新闻传播方式。在5G时代即将到来的当下,党报党刊的新闻叙事必将进一步深化叙事手段与VR、AR、AI等技术的融合创新,在个性化叙事、可视化呈现、场景化服务等方面走得更远,拓展新时代多元传播方式。
(三)叙事交流的深入开展构筑良性舆论生态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读者意识的觉醒,到21世纪以来受众本位的回归以及当下用户思维的确立,党报党刊一直致力于互动化传播,加强新闻叙事交流的开展,这一叙事策略对新时代的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当下网络传播环境的移动化、社交化进一步激发了受众更多的主动性,在复杂多变的网络舆论场开展深人有效的叙事交流是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构筑良性舆论生态的主要途径,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时代意义。
新时代,为积极应对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及舆论生态发生的深刻变化,我国党报党刊将坚守叙事原则、创新叙事手段、注重叙事交流,继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叙事道路,讲好中国故事,“让党的聲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人”。
(本文为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舆论学的本土化理论体系建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双一流”科研项目“中国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何纯.新闻叙事学[M].长沙:岳麓书社,2006:36.
[2]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
[3]经济建设通讯报告选(第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
[4]南方日报社史[M].广州:南方日报社,1992:183.
[5]中国报刊出版统计[G].中国新闻年鉴,2000:567.
[6]迎接伟大的七十年代[N].人民日报,1970-01-01(2).
[7]解放日报、新闻日报报史资料(1997年1月内部出版资料),1997:376.
[8]安岗.研究我们的读者[G].中国新闻年鉴,1982:173.
[9]安岗.新闻事业的春天[G].中国新闻年鉴,1982:序.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2017级博士生、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编校: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