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应用背景下媒体融合发展的前景
2019-11-11张明新常明芝
张明新 常明芝
[摘要]站在技术的角度看,移动通信技术从1G到5G的每一次迭代升级,都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5G在当前和今后的许多应用,与未来媒体的业态和生态有着密切关联。5G技术将改变人们对媒体、内容和用户的理解,改变媒体和相关产业的关系。这些改变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媒体渠道的泛在化、内容生产的数据化和智能化、用户产品体验的极大优化、产品分发的场景化和精准化、媒体业加速跨界发展与传播无界化。
[关键词]5G;媒体融合;智能化;用户
2019年“两会”期间,5G网络的全覆盖及其在新闻传媒领域的率先使用,让公众对5G技术有了更多的想象力,对5G的认识也从抽象到具象化。5G(5th-Generation)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一般认为它具有1-20Gbps的峰值速率、10-l00Mbps的用户体验、1-10毫秒的端到端延时、1-100倍的网络能耗效率提升。目前,中国、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正在投人巨大资源加紧研发5G网络。在信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5G技术的全面商用化近在咫尺、指日可待,与此同时,关于5G技术对社会生活领域的变革和影响的种种想象,更是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相对于此前的通信技术,5G具有革命性的迭代意义。因此,5G對新闻传播业的影响,自然是引人注目的课题。在媒体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当前,无疑需要深人探索5G对媒体融合趋势的影响。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习总书记所讲的“四全”媒体,就是对5G应用背景下媒体融合发展所做的方向性判断。
一、5G作为媒体融合发展的技术环境
在41年前,“媒体融合”的概念被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葛洛庞帝提出之时,研究者们就已认识到,技术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性推动力。尼氏认为,在技术进步中,计算机工业、出版印刷工业和广播电影工业正在趋向融合。在新闻传播领域,媒体融合是数字化时代媒体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呈现出媒体形态、媒体格局、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范围以及用户体验的变化。媒体融合这种“沿着传播技术变化”的演进轨迹,近来尤其被传播学者们所充分认识到。”[1]
从2014年媒体融合被作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提出至今,已经走过了五年时间,媒体融合的发展则经历了多个关键性阶段。中国传媒大学詹新惠教授将其总结为四个阶段:最初是围绕渠道加大投人建设,即传统媒体“两微一端”的建设时期;然后是内容形式创新,如央广网的“王小艺的朋友圈”及人民日报的“军装照”等H5作品,都引发了刷屏效果;接下来是推动平台化发展,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全国智慧县级融媒体平台”,带动了县级媒体的融合发展;当前是跨行业跨界融合,如新闻媒体与房地产游戏、电商等多领域的合作。[2]总结过去媒体融合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可以发现,技术是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以“两会”报道为例,2015年的HTML5技术,2016年的VR沉浸式报道,2017年的微视频报道,2018年的人工智能和竖视频,2019年的Vlog、人工智能合成主播、VR和AR报道B,都带给用户完全不同的全新体验。
当前,5G的演进和应用是媒体融合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技术环境。“2019年4月2日,美国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协会(CTIA)发布调查报告称,在引进新一代通信标准5G的竞争方面,美国和中国并列第一。而在2018年度CTIA的调查中,中国居首,美国排名第三,这扩大了美国对其5G竞争力的担忧”。[4]我国在5G领域的领先优势,为媒体融合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站在技术的角度看,移动通信技术从1G到5G的每一次迭代升级,都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在1G时代,人们只能通过通信网络打电话,这个时期称之为“语音时代”;在2G时代,互联网发展刚刚起步,人们只能打开简单的网页查询信息,可称为“文字时代”;在3G环境下,用户除了拥有PC电脑,还有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可实现图文信息的传输,称为“图片时代”;在4G阶段,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及其他APP迅速崛起,成为新的信息分发渠道,平台类及传统媒体的短视频产品极大发展,可谓“视频时代”。相较于前四代通信网络,5G具有高速度、大容量、泛在网、低功耗、低时延特点,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广泛连接,使得人类社会进人真正的“万物互联”时代,即物联网时代。
即使保守估计,在未来三到五年里,5G将会全面进人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领域。在5G时代,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联网无人机、无线家庭娱乐、车联网等各项主要应用,将会深人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5G时代的媒体融合:媒体、内容与用户
媒体融合主要是传统媒体转型升级为新兴媒体的进程。在5G应用背景下,传统媒体格局将加速解构与重构。这种格局的变迁,可以从媒体、产品、用户、产业等多个不同的角度来透视。概言之,5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改变我们对媒体、内容产品和用户的理解,改变媒体业和相关产业的关系。
第一,媒体渠道的泛在化。在5G时代,随着物联网的普及化和商用,将真正实现人们日常所言的“万物皆媒”,媒体泛在化将成为现实。在这样的时代,媒体产品的接收终端将会更加多元化、多场景化。目前,已经出现了5G折叠屏手机、AR眼镜、智能投影仪,5G网络的常用终端有“5G智能电脑”“5G智能手机”和“5G智能电视”等。5G技术在物联网、智能家居等方面的应用,使得人们在各种各样的生活和工作场景中,包括车里、厨房、起居室、商店、医院等场所,都能借助于各种电子终端实现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呈现、提取和传输,它们都具有媒体属性。未来,人们可以在客厅看电视剧,也可以在厨房的冰箱上继续收看;人们可以在手机上观看综艺节目,也可以在私家车上接着收看这个节目。
第二,内容生产的数据化和智能化。5G技术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在5G时代,人类将产生大量的用户数据,数据越多,机器通过深度学习就会越理解人类的需求和喜好。李开复据此推断,中国会在未来的人工智能领域领先世界,因为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也就拥有最大量的用户数据信息。5G技术促进了大量数据的生产和获取,进一步促进了新闻内容生产的数据化和智能化。首先,新闻采集将实现高效化。目前,部分媒体的新闻采集已不再仅通过记者和编辑完成,而改以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来抓取数据,通过对用户搜索、浏览的分析,对热门搜索词排序,抓取热门话题呈现给用户,如新浪微博的热搜榜,就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完成。在5G时代,用户将会生产更加丰富的数据和内容,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可被获取,为从业者获取新闻线索和信息提供便利。同时,媒体监视环境的能力、舆情监测能力大大增强,这将进一步促进新闻采集的高效化。其次,新闻生产实现智能化。5G技术将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新闻业将实现“人机共生”。5G+AI不仅能提升媒体的技术能力,还会给整个媒体行业带来变革。目前,已经出现了新闻采访机器人、新闻写作机器人、新闻聊天机器人、人工合成主播等,未来传媒业将有更多人工智能应用。媒体更能根据用户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规律来生产内容,实现高度数据化(依靠大数据的证据和资料讲新闻故事)和智能化(智能机器人辅助记者写稿、制作视频音频等)。
第三,用户产品体验的极大优化。从技术角度看,一部媒体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信息传播技术的进化史。自古至今,人类永远在探索和追求更完善、更理想、更具人性化的传播境界。在5G时代,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不断接近更高的传播境界。5G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的媒體产品体验极大优化。这种优化体现在如下三方面:首先,媒体内容生产形成以视频为主的模式,并借助于泛在化的终端能实现随处上传、传播和收看。孙玮教授谈及融媒体生产时,曾引用雷吉斯.德布雷的“媒介圈”(媒介圈包括话语圈、图文圈和视频圈)概念,认为“视频圈,以及正在形成的数字圈,就是我们当前身处的整个世界”。IS在5G时代,视频将是媒体产品的最主要表现形态。其次,在媒体产品使用过程中,可以实现真正的“多媒体化",人类的各种感官如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甚至完全展开,相互配合,形成“沉浸式”的媒体应用。在此意义上,如同一些观察人士所说,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等传统媒体的概念已不复存在,只有放大了的“媒体”概念,上述称谓仅有机构名称的意义。再次,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被打破,传播过程中“真实场景”的建构得以实现。从理论上讲,最好的传播状态必然是基于真实场景。如看球赛,理想情形是在球场上亲身观看。在5G技术支持下,VR技术、AR技术、超高清4K以及超超高清8K技术及“3D”技术,建构无限逼近真实的传播场景将不再是梦想,而成为现实,用户能在立体化、多感官接收情境中成为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和“实地观察者”。
第四,媒体产品分发的场景化和精准化。上文述及,在5G时代,媒体将更加懂得用户,更加全方位地了解用户,懂得和了解用户的方方面面,为媒体内容的准确营销奠定了基础。技术的发展使传播渠道和载体越来越人性化,当用户处于不同场景,媒体就会提供不同产品以满足其需求。“场景"本是影视用语,指在特定时间、空间内发生的行动。移动互联时代的场景传播正是基于特定时空下,也即具体场景下的个性化传播和服务。间在5G时代,随着“万物互联”的实现以及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的结合,媒体将能全方位地了解用户需求和兴趣,实时描绘其立体画像,用户场景感知及信息内容服务的适配度会非常高,媒体产品的分发就更具精准性和人性化。2014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研究所联合腾讯“企鹅智酷”对移动媒体的用户进行调查,显示“卫生间”和“床上”(晚上睡前或早上醒来)已成为移动传播非常重要的场景。这自然也是用户通过移动设备阅读新闻的重要场景,传统媒体可进-步了解用户在各种场景中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出相关新闻和内容产品。当前,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每天晚上10点左右会推出一篇“睡前聊一会儿”的评论推文,就是贴合用户睡前使用移动设备阅读新闻的场景需求。在5G时代,基于工作和生活场景的媒体内容精准化分发将成为常态。
第五,媒体业加速跨界发展与传播无界化。在5G和AI的“双核”驱动下,各个行业正在不断转型升级,媒体业亦不例外,而媒体与相关行业更是持续实现跨界融合,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就目前可见的趋势,伴随着5G技术的应用,电商、财经、娱乐、体育、政务、交通等行业,将与媒体业的跨界融合越来越紧密。这些行业能为媒体业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媒体则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和研判,不仅能生产优质的内容产品,向用户分发以满足其场景化的需求,也能服务于这些行业,实现跨界的合作共赢。另外,这些行业与媒体业往往都是基于相同或相近的平台而运营,因而具有密切的联姻关系,这也是在行业之间跨界融合发展的重要原因。从内容传播的范围来看,媒体业的传播范围也将跨越文化和语言的界限。媒体产品将在5G和AI技术不断进化的前提下,尤其是随着语音识别、文字转化、机器翻译等技术的发展,内容传播可以突破语言和文化的藩篱,人们不再由于语言的鸿沟而存在于各自的世界里,能够真正实现生活在一个“地球村”的生态体系中。当我们收看一个小语种的视频节目,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辅助下,将能够直接听到纯正的中文解说词。2019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中的海外“合作供版”与定制推送,就是传播无国界的体现。
三、结语
5G技术的诞生、发展和应用,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面貌,推动全新的信息革命。在这场信息革命中,媒体无疑将受到更为深刻的影响。2014年,媒体融合被定位为国家战略举措,得到学界和业界的普遍关注。媒体融合的进程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在2019年2月25日的媒体深度融合工作推进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明确指出,媒体融合是一场不容回避的“自我革命”,要强化技术创新的引领驱动。2019年作为“5G元年”,也必然成为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当5G与媒体融合相遇,让我们对媒体融合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多的想象力和期待。
由于媒体融合发展的技术依赖性,当今我们基于5G技术的演进和预期,需要对媒体融合的未来布局和设计拥有前瞻性、预见性和想象力。自然,我们无法基于当今的技术坐标体系去畅想未来的媒体、内容、用户和产业格局,但怀有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憧憬美好的前景,无疑是有必要的。当然,技术也不应该被盲目崇拜,5G的全面应用也可能给媒体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对此,管理者和从业者需要以坚定的勇气和高度的智慧,加以不断应对和克服。
(本研究受“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专项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1]吕尚彬.媒体融合的进化:从在线化到智能化[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24):50-59.
[2]詹新惠.媒体融合进入下半场[J].青年记者,2019(12):107.
[3]曾祥敏,刘思琦,唐雯.2019全国两会媒体融合产品创新研究[J].新闻与写作,2019(5):22-29.
[4]刘瑞生.5G时代的媒体融合新趋势:由2019年“两会”新闻传播看中国媒体融合的创新发展[J]出版参考,2019(4):47-50.
[5]孙玮.融媒体生产:感官重组与知觉再造[J].新闻记者,2019(3):27-31.
[6]梁旭艳.场景传播: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新变革[J].出版发行研究,2015(7):53-56.
(张明新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院长;常明芝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生)
编校: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