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方中黄芩-甘草不同配伍比例对黄芩苷溶出的影响

2019-11-11吕志阳杨雨微顾雪梅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表面张力甘草酸黄芩

吕志阳,单 聪,杨雨微,顾雪梅,陈 璟,魏 颖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黄芩Radixscutellariae是双子叶植物唇形科黄芩Scutellar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凉血止血、泻火解毒等功效,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芩苷。甘草RadixetRhizomaGlycyrrhuzae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和根茎,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

黄芩与甘草是经典药对,黄芩汤、葛根黄芩黄连汤等方剂出自《伤寒杂病论》,其中黄芩-甘草配伍比例是3∶2,其功效是清热止利、和中缓急,用于湿热下注所导致的痢疾,现代中医临床常用来治疗下利热痢等病证。或以此方加减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如热泻腹痛、急性肠炎、流行性腹泻、急性菌痢、痢疾及病毒性肝炎等湿热内盛病证。黄芩汤的抗炎解毒作用是黄芩、甘草配伍比例变化所产生的协同结果[1-4]。中药方剂的最大特点就是按照一定的组方配伍规律应用于临床,同样中药由于组方配伍比例不同,其主治和功效都会有所差别,根本原因在于其中药的有效成分配伍比例关系发生了变化[5],黄芩苷的溶出率,甘草酸的浓度,样液表面张力都会随配伍变化而改变。本实验采用不同浸泡时间回流提取,考察一定比例黄芩-甘草对黄芩苷与甘草酸的溶出率、固含物的影响,同时研究在最佳浸泡时间的实验参数下黄芩-甘草不同配伍比例对黄芩中黄芩苷溶出的影响[6-7]。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实验用药材饮片黄芩(江苏徐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中药饮片厂,批号为20161228),炙甘草(江苏徐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中药饮片厂,批号为20161228);黄芩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为PS0912SB13);甘草酸铵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为1107311-201619);乙腈、甲醇(美国Fisher公司,色谱纯);磷酸(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责任公司,分析纯);纯净水(娃哈哈牌);高纯水(自制)。

1.2 仪器

安捷伦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中国有限公司);TGL-18C高速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FA1204B万分之一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有限公司);CAP225D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BZF50型真空干燥箱(上海博讯)。

2 方法与结果

2.1 黄芩苷与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2.1.1 色谱条件 (1)黄芩苷:Merck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水-磷酸(40∶60∶0.2)为流动相;柱温:25 ℃;检测波长:250 nm;流速:1 mL/min;进样量:10 μL。

(2)甘草酸:Merck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05%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25 ℃;检测波长:240 nm;流速:1 mL/min;进样量:10 μL。梯度洗脱程序,见表1。

表1 甘草酸的梯度洗脱程序

2.1.2 对照品的制备 (1)黄芩苷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5.20 mg,加甲醇定容于25 mL的容量瓶中,超声溶解,当浓度为208 μg/mL,即为黄芩苷对照品溶液。

(2)甘草酸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甘草酸胺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3.50 mg,加70%乙醇定容于25 mL的容量瓶中,超声溶解,当浓度为137 μg/mL,即为甘草酸对照品溶液。

2.1.3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量黄芩苷对照品、甘草酸铵对照品分别制成浓度为1.38 mg/mL、2.75 mg/mL、5.50 mg/mL、11.00 mg/mL、22.00 mg/mL的黄芩苷、甘草酸的标准品溶液,过0.45 μm微孔滤膜,滤液在“2.1.1”色谱条件下,进行测定,以对照品质量浓度(mg/mL)对测得的峰面积进行线性回归,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表明:甘草酸在0.2~1.0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y=2 430.7x+4.552(r=0.999 97)。黄芩苷在1.38~22.00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y=12 198x+159.58(r=0.999 99)。

2.2 不同浸泡时间对黄芩-甘草回流提取中各成分的影响

2.2.1 供试品的制备 称取黄芩-甘草(3∶2)三份,用8倍量水,回流2次,每次回流1h,单因素考察最佳浸泡时间,分别按0 h、0.5 h、1.0 h浸泡,滤出,合并每次滤液,放置至室温,离心样品溶液,取上清液,备用分别编号为供试品溶液A、B、C。

2.2.2 黄芩苷、甘草酸溶出率及固含物测定 取供试品溶液A、B、C,过0.45 μm微孔滤膜,用高效液相测定(黄芩苷含量测定色谱图,见图1),并计算提取液中黄芩苷、甘草酸的溶出率;精密称取供试品A、B、C溶液50 mL,置于已经干燥至恒定质量的蒸发皿中,在电炉上蒸干,于105 ℃的烘箱内干燥3.5 h,置于干燥器内,冷却30 min至室温,精密称定质量,并按照取样体积与样品总体积比例折算样品固含物总量。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浸泡时间黄芩苷、甘草酸溶出率及固含物结果

图1 黄芩苷对照品(A)、供试品A(B)色谱

结果表明:浸泡0~1 h内,黄芩苷、甘草酸的溶出率、固含物的含量均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其中黄芩苷溶出率由97.376 mg/g下降至64.968 mg/g,甘草酸溶出率由3.382 mg/g下降至2.256 mg/g,固含物量由20.96%下降至16.88%,故在以下不同比例配伍实验回流时,药材无需浸泡。

2.3 黄芩-甘草不同配伍比例对黄芩苷的溶出影响

2.3.1 供试品制备 分别按黄芩-甘草配伍比例1∶6、1∶5、1∶4、1∶3、1∶2、1∶1、2∶1、3∶1、4∶1称取黄芩-甘草药材饮片,加8倍量水,加热回流2次,每次1 h,合并2次滤液,放置至室温,离心样品溶液,取上清液,备用。

2.3.2 黄芩苷、甘草酸含量测定 取在“2.3.1”项下制备的9组不同配伍比例供试品样液,过0.45 μm微孔滤膜,滤液分别按“2.1.1”项下色谱条件,行高效液相测定,并计算9组样液中甘草酸浓度、黄芩苷的溶出率和相对溶出率。结果见表3。

2.3.3 黄芩与甘草不同配伍比例表面张力测定 取“2.3.1”项下制得的9组供试品溶液采用wilhelmy吊片[8]测定表面张力,采用盖玻片插入液体,使其底面与液面接触,测定吊片脱离液体所需与表面张力抗衡的最大力(F)。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配伍比例黄芩苷、甘草酸溶出率及表面张力实验结果

结果表明:在黄芩-甘草配伍比例1∶1~1∶6时,黄芩苷溶出率随着甘草比例的增大可以达到最大值。当黄芩-甘草配伍比例为3∶1时,甘草酸的浓度达0.193 mg/mL,黄芩苷的相对溶出率最大,溶出率为86%,表面张力最小,张力值为50.76 mN/m,故此时的甘草酸浓度是最佳的临界胶束浓度。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黄芩苷的溶出率、固含物的量均降低,可能因为自身的酶分解黄芩苷,而导致黄芩苷的溶出率降低,印证了《伤寒论》原文的煎煮方法(没有提及浸泡)。在黄芩-甘草不同配伍比例实验中,合提液中黄芩苷的相对溶出率随着甘草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提示黄芩苷的溶出与甘草酸在溶液中形成胶束有关。

甘草中的甘草酸具有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当黄芩-甘草按不同比例配伍时,溶液的表面张力出现一个拐点,达到最小值50.76mN/m,此时为甘草酸最佳的临界胶束浓度,形成胶束后使难溶性的黄芩苷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达到最大。通过测定,经典方黄芩汤(黄芩-甘草:3∶2)的相对溶出率略高于(黄芩-甘草:3∶1)的溶出率(86.06%),由此证明黄芩汤经典药对黄芩-甘草(3∶2)也是有科学依据的,但根据实验结果,临床使用时可以相对降低甘草的使用比例但不应低于3∶1,也可以达到较高的黄芩苷溶出率,并节省中药材。

4 结语

黄芩与甘草作为经典药对普遍应用于临床,但若组方配伍比例不同,导致中药的有效成分配伍比例关系发生了变化,其主治和功效都会有所差别。本实验通过采取不同的浸泡时间、黄芩-甘草的不同配伍比例进行研究,以表面张力、相对溶出率为评价指标,最佳配伍比例为3∶1,此时表面张力最小,黄芩苷相对溶出率最大。

猜你喜欢

表面张力甘草酸黄芩
黄芩苷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张永新:种植黄芩迷上了“茶”
黄芩使用有讲究
Al-Mg-Zn 三元合金表面张力的估算
黄芩苷脉冲片的制备
神奇的表面张力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背部超长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中甘草酸铵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