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产、监管、审计对农产品质量的三方博弈推判与仿真

2019-11-11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9年11期
关键词:违规概率农产品

李 静

(榆林学院 管理学院,陕西 榆林719000)

一、引 言

规范和提升农产品生产质量一直是学界的重要课题。农产品质量事故频发已然引起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与担忧[1]。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强调提升农业生产质量的重要性与关键性[2]。对此,学者和专家们纷纷采用理论、实证等多种方法,从产品生产、流通领域、管理体制、监管机制、市场体系等方面着手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深入研究[3-4]。其中,博弈论是经济管理问题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5],它在部分假设前提下,通过构建命题中各参与人的行为策略模型,模拟参与人在不同收益域下的策略选择,以此来判断满足假设前提的各参与主体的相互作用机理[6]。

在影响农产品生产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政府监管是公认的重要因素[7]。一般认为,政府监管行为越严格,企业生产质量越高,政府监管行为越宽松,企业出现生产漏洞的可能性越大。对企业的审计行为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作为独立监督的实体,第三方审计行为是否严格将直接影响企业对标准生产和违规生产的认知与态度[8]。审计严格,则促进企业执行生产标准,保证生产质量;审计不严格,则纵容企业违规生产,产品质量下降。然而,政府监管与审计行为对企业生产质量的影响并非相互独立的:一方面,政府监管同时作用于审计单位,通过监督审计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来间接提升企业生产质量;另一方面,审计结果必须报送有关部门备案,以此作为政府监管调控的参照依据。换言之,监管、审计、生产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了深入探讨生产、监管、审计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明确不同行为选择下对企业生产质量的影响模式,本文借助了动态博弈有关理论,构建了政府监管部门、农产品生产企业和第三方审计单位之间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验算各行为主体的动态演化方程,查找具体行为影响因子,以期进一步明确农产品生产质量提升的渠道和方向。

二、演化博弈的行为主体

本文构建的演化博弈模型有三个行为主体:农产品生产企业、政府监管部门和第三方审计单位。

1.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生产是以农业物料为原料进行的全部生产作业活动的总和,是连接农户与市场终端的中间环节[9]。其生产进程的标准化与安全性是保障人们农产品消费体验的条件。但是,农产品生产企业的盈利性不可忽视,这也正是众多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爆发的根本原因[10]。因此,单纯依靠企业自身进行生产质量监督尚不能完全确保农业市场质量安全,必须依靠外部的监督力量。

2.政府监管部门。依照中国目前的组织机构设置,对农产品生产负责监督的政府部门主要包括三种类型[11-12]:一是具体政策制定与质量管理部门,例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等,主要负责起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等,拟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战略、规划与计划并组织实施,牵头农业标准化工作,包括质量认证管理等;二是具体实施产品质量抽查与检测型部门,例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主要承担农业部门制定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优质产品甄选与复查、产品定级与质量仲裁等检验工作;三是辅助农产品质量管控型部门,例如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等,这些综合型职能机构,执法职责中涵盖农产品质量监管,一旦出现质量安全事故,就会参与其中进行调查与处罚。

3.第三方审计单位。第三方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行为,是由除被审企业和政府部门以外的第三方企业专职人员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财务收支及有关资料等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等进行的审查与监督[13]。审计行为表现方向与强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生产策略选择。根据参与人员对《审计法》和有关条例的执行情况,可以将其审计过程划分为规范行为和不规范行为(寻租行为)两种。规范行为下,审计人员获取正当利益,对被审企业实行严格且独立的经济监督,发现问题上报有关部门获取政府奖励;审计寻租下,审计人员违反有关法律规定与企业沆瀣一气,帮助企业隐瞒、谎报甚至虚假捏造生产事实,并获取额外经济收益,获得违法所得。

三、博弈模型构建与推论

演化博弈由传统博弈延伸而来,并不要求参与人是完全理性的,也不要求信息的完全传递性,强调的是各参与人之间如何形成一种动态均衡,目前常被应用于社会习惯、制度或体制等方面的研究[14]。

(一)理论基础

1960年演化博弈理论就已经出现了,之后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多种领域,用来研究群体行为的动态演化过程及博弈结果。

传统博弈理论中常常假定参与人是完全理性的、参与人的行为选择是在完全信息条件下进行的,但是考虑到现实经济活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这是很难实现的。与传统博弈理论不同,演化博弈认为群体间的各参与人决策是通过模拟、借鉴、突变等动态过程来实现的,有一定的变动趋势,因此,演化博弈并不要求参与人是完全理性的,也不要求信息的完全对称。

演化博弈通过定义一个竞争策略和分析的框架,关注各参与人在不同策略变化中的动力学特质。与传统博弈将重点放在静态均衡和比较静态均衡上不同,演化博弈更强调动态均衡,即无论是哪种竞争策略,最终都会在众多策略中趋向于一个稳定的比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在求解动态均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量各种策略本身的优劣势影响,还需要注意各种策略在群体中出现的频次效果。换言之,演化博弈就是一个探寻参与人策略、演示策略动态变化、寻求策略动态均衡结果的过程。

(二)博弈前提假设

该模型包括政府、审计单位和农产品生产企业三个行为主体,并对三方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农产品生产企业为参与人1,有权选择农产品生产水平;对企业执行审计行为的第三方单位为参与人2,有权选择审计行为的严格程度;有关政府监管部门为参与人3,有权选择对产品质量和审计结果的监管强度;本文假设上述三个参与人都是有限理性的。

假设2: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博弈行为选择空间α= (α1,α2)= (标准生产,违规生产)发生概率分别为[x,1-x];第三方审计单位的博弈行为选择空间β= (β1,β2)= (审计寻租,审计严格),发生概率分别为[y,1-y];政府监管部门的博弈行为选择空间θ= (θ1,θ2)= (常态监管,宽松监管),发生概率分别为[z,1-z]。由此形成的三方博弈行为组合为:

假设3:企业正常的农产品生产利润为B;若持续进行标准生产,将获得政府部门质量奖励J;若进行违规生产,能够节约成本C,但被有关部门发现后需要支付质量处罚F;若与第三方审计单位寻租,需要支付寻租成本Q。

假设4:正常审计利润为R;政府宽松监管下可节省审计成本D;企业标准生产下的审计腐败,能够节省审计成本E,同时获取寻租收益Q;企业违规生产下的审计寻租,为了确保账面均衡,将多支付审计成本E;若被有关部门查处,须与企业同时缴纳审计罚金K。

假设5:政府部门在日常监督中获取的社会收益为S;正常监管下监管成本不变,宽松监管下监管成本节约W;政府依据审计结果对企业发布奖励或进行质量处罚,并纳入社会收益核算;审计单位发现问题后上报,将获得政府奖励H。

(三)博弈模型构建

基于上述假设,对三个主体进行演化博弈模型构建,形成的策略矩阵如表1所示。

表1 农产品生产质量的三方博弈策略矩阵

(四)博弈结果演化

各行为主体将根据既得信息进行对应策略变化与选择,直至达到动态均衡。求解各参与人的复制动态方程并得出相关推论[15]。

1.农产品生产企业的稳定策略。两种行为策略的选择收益为:

两种行为策略的平均选择收益为:

由此得出的行为策略方程为:

由此得出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因此,农产品生产企业的演化稳定策略见图1。

图1 农产品生产企业的演化稳定策略

推论1:农产品企业生产策略的选择除了受政府监督行为、审计企业行为的影响,还受到违规收益、质量奖惩的影响。

推论2:农产品生产企业选择进行标准生产的比率随着有关部门监管严格程度和奖励额度的提升而增加。

推论3:政府部门正常监管时,随着对企业生产处罚力度的增加,企业选择进行违规生产的比率下降。

推论4:有关部门进行宽松监管时,随着审计行业内愿意寻租比例的提升,企业选择违规生产的比率增加。

推论5:当第三方审计企业愿意寻租,且政府部门监管宽松时,企业必然选择进行违规生产。

2.第三方审计单位的稳定策略。两种行为策略的选择收益为:

两种行为策略的平均选择收益为:

由此得出的行为策略方程为:

由此得出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第三方审计单位的演化稳定策略如图2所示。

图2 第三方审计单位的演化稳定策略

推论6:第三方审计企业的策略选择除了与农产品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有关以外,还受到寻租收益、寻租行为成本、寻租处罚和审计奖励等的影响。

推论7:农产品生产企业与第三方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寻租的概率随着寻租行为成本的增加而降低。

推论8:随着农产品生产企业选择标准生产行为概率的提升,与第三方审计进行审计寻租的概率降低。

推论9:第三方审计企业愿意与农产品生产企业寻租的概率随着政府监管程度的提升而降低。监管越严格、审计处罚额度越高,审计企业选择寻租策略的概率越低。

推论10:若农产品生产企业确定违规生产,第三方审计单位进行审计腐败的概率随着政府部门给予的问题上报奖励的提升而下降,随着寻租收益的增加而上升。

3.政府监管部门的稳定策略。两种行为策略的选择收益为:

两种行为策略的平均选择收益为:

由此得出的行为策略方程为:

由此得出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因此,政府监管部门的演化稳定策略如图3所示。

图3 政府监管部门的演化稳定策略

推论11: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随着农产品生产企业标准化生产概率的提高而降低,主要体现在生产监管方面。

推论12:政府监管行为选择与监管成本有关。若宽松监管下节约的成本较大,有关部门更倾向于进行宽松监管。

推论13:随着政府部门宽松监管节约成本的增加,第三方审计单位愿意寻租的概率有所提升。

推论14:当企业确定进行违规生产时,政府监管力度随着第三方审计单位寻租意愿的提升而增加。

四、博弈结果仿真与分析

为了进一步推断三方主体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关系,运用Matlab2016b软件对博弈结果进行了仿真分析[16],与博弈有关的仿真参数设定如表2所示。

表2 仿真过程的参数设定

(一)对农产品生产企业的仿真分析

结论1:监管部门的行为选择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具有直接正向影响。相关政府部门正常监管的概率越高时,农产品生产企业越倾向于采取标准生产的行为策略;相关部门进行宽松监管的概率越大时,农产品生产企业越倾向于采取违规生产的行为策略。

图4 政府监管对农产品生产企业的仿真结果

结论2:产品生产质量与政府部门的质量奖励之间具有正相关性。随着政府部门质量奖励力度的提升,使企业可获取的额外收益和市场口碑增长,企业更倾向于进行标准化生产,保障产品质量。

结论3:产品生产质量与政府部门的处罚额度之间具有正相关性。违规处罚额度的提升造成了企业违规生产成本和不当得利风险的增加,必然使企业更加倾向于进行标准化生产。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强化对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处罚力度。

结论4:第三方审计单位的行为选择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具有直接负向影响。第三方审计单位拒绝审计腐败的概率越高,企业选择生产标准化行为策略的概率越大;第三方审计单位同意寻租的概率越高,企业进行违规生产的倾向性越大。

图5 第三方审计对农产品生产企业的仿真结果

结论5:第三方单位是否愿意寻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监管力度、罚款额度和寻租成本。若政府部门对审计行业实行严厉监管,且制定高额度的腐败处罚标准和问题反馈奖励,将导致审计企业寻租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失衡,再加上企业红黑榜的品牌效应,从长远发展考虑,审计企业将大幅度缩减寻租事件发生的概率。其充分履行经济监督职能,将敦促生产企业强化生产质量。

(二)对第三方审计单位的仿真分析

结论6:审计单位寻租行为的发生概率,受违规生产收益与寻租成本之间的差值是否足以弥补政府部门监管风险的影响,若违规生产利益显著超过监管风险损失,则生产企业寻求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寻租的可能性将显著提升。

结论7:审计单位是否选择配合生产企业寻租,还考虑寻租行为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的收益风险比。若能控制收益,提升风险,则有助于降低双方的寻租意愿。

结论8:农产品生产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的比率越高,则第三方审计企业进行审计寻租的可能性越小;随着农产品生产企业选择违规生产行为比率的提升,委托第三方审计企业进行审计造假的可能性越大。

图6 农产品生产企业对第三方审计单位的仿真结果

图7 政府监管对第三方审计单位的仿真结果

结论9:政府监管强度对审计行为选择具有直接负向影响。有关政府部门的监管行为越严格,第三方单位发生审计腐败的概率越低;有关政府部门的监管行为越宽松,第三方审计单位同意配合企业进行审计腐败的概率越高。

结论10:审计企业是否愿意寻租,除了考虑寻租收益外,严格审计下可能获取的政府奖励和寻租行为下可能支付的政府处罚,以及由此引发的市场口碑效应等,都是需要衡量的因子。加大审计奖惩额度,拓宽红黑信誉效应,将推动审计企业重新核算寻租行为的风险成本,降低寻租行为的发生概率。

(三)对政府监管部门的仿真分析

结论11:农产品企业生产质量管理对政府监管力度呈负向影响。农产品生产企业选择标准生产策略的概率越高,有关政府部门进行严格监管的概率越低;农产品生产企业选择违规生产策略的可能性越大,有关政府部门实行严格监管的概率越高。

图8 农产品生产企业对政府监管的仿真结果

结论12:政府监管行为选择与监管成本呈负相关性。若企业能够自觉管控生产行为,与监管部门之间形成质量默契与信任,降低监管部门的监管频率和监管成本,有关部门更倾向于宽松监管。但这也正是很多品牌农产品发生质量事故的原因之一。多年的标准生产换取了监管部门的质量信任,于是出现监管松懈,反而给企业违规生产创造了机会。因此,对于“问题企业”应当持续监督,而对于“信任企业”也必须松紧相间,管理有度。

结论13:第三方审计单位行为选择对监管部门具有直接正向影响。第三方审计单位产生寻租行为的概率越高,有关部门的监管越严格;第三方审计单位拒绝与农产品生产企业发生寻租的概率越大,有关部门的监管行为越宽松。

结论14:第三方审计行为的本质是一种市场经济监督行为,其与政府监督是相辅相成的。审计行业行为越正规,审计单位主体行为越严格,对政府监督的辅助力度越大,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监督的强度与频率。若审计行业自身存在较为严重的腐败问题,监管部门将同时面临企业生产监管与审计主体的行为监管,必然扩大监管范围与提高监管强度。

图9 第三方审计单位对政府监管的仿真结果

五、结论与建议

博弈论是衡量行为主体之间相互作用机理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影响农产品质量的监管部门、审计单位和生产企业进行三方演化博弈,能够推断出农产品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结合农产品质量及行为主体现状,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与调整:

首先,强化有关部门的监督职责与监管力度。演化博弈结果显示,政府部门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作用是正向且多样的,与监管成本、宽松监管收益、奖惩额度等因素有关,一方面表现为通过产品抽检、监测等行为的直接监管,另一方面表现为通过把控审计行为进而了解农产品企业的间接监督。强化监管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纪检、监察等部门的行政监管力度,降低渎职、徇私等不当行为的发生概率;充分调动社会群体监督,在降低政府监管成本的同时拓宽监管渠道;与主流媒体深入合作,不仅可以增加信息来源,还可以借助口碑效应打造社会公信力,提升监督积极性;将部分抽检职能推向市场,把政府监管负担转移给农产品企业,敦促其进行标准化生产。

其次,降低审计单位寻租行为概率。博弈结果显示,第三方审计单位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水平与寻租收益、寻租行为成本、政府处罚力度等因素有关。因此,要想充分发挥第三方审计单位的经济监督职能,就必须尽量降低其与农产品生产企业间的寻租意愿,这将直接推动农产品生产企业维持生产标准与质量水平。具体措施包括:提高第三方审计单位的准入门槛,以此控制审计单位质量与数量;增加对审计单位的行政监察频次与范围,敦促其认真履行经济监督职责;借助更高处罚金额和更长退市时间来提升审计寻租成本,降低其与农产品企业的寻租收益比;鼓励审计检举工作,并通过保护、奖励审计人员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与职业信仰。

最后,提升农产品企业的标准生产积极性。博弈结果显示,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行为选择直接决定了农产品质量水平,主要受违规生产收益、政府监管强度、第三方审计寻租意愿等因素影响。若企业选择标准化生产,寻租行为也不会发生;若企业选择违规生产,在加强监管、严格审计情境下也会被及时发现、及时止损。因此,提升农产品企业标准化生产可以采取“边扬边抑”的方式:“扬”时让企业看到标准生产带来收益,“抑”时让企业明白违规生产损失,以此诱导其自觉提高产品质量。“扬”的策略包括: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产品质量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强化政企联合,推动市场发展,用可预期的未来收益诱导企业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模范企业奖励力度,打造标准生产样本。“抑”的策略包括:加大产品抽检频次和范围,增加不合格生产处罚额度,使违规损失显著高于违规收益;加强对终端消费者的知识普及,使其学会鉴别不合格产品,缩短违规收益周期。再加上严格的审计监管,将引导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企业自觉实行标准化生产。

猜你喜欢

违规概率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违规借调的多重“算计”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概率与统计(一)
概率与统计(二)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违规动火作业致9死18伤
违规试放存放 爆炸5死1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