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活性服务业配置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
2019-11-11文│康健
文│康 健
十九大报告上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完善生活性服务配置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方面。2015年起国务院和北京市政府出台改善和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的系列文件,包括2015年1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2015年7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提高生活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2017年5月北京市商务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共同印发《“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中完善便民商业设施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2018年3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的工作方案》,2018年5月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印发《居住配套商业服务设施规划建设使用管理办法(试行)》,2018年10月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实施北京市街区商业生态配置指标的指导意见》等等,多层面指导北京市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与提升。
一、北京市生活性服务业配置基本指标和要求
(一)基本指标
综合上述关于北京市生活性服务业的配置要求、标准各类文件,目前北京市生活性服务业配置基本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社区商业服务设施总体规模指标按600-700平方米/千人建筑面积配置。蔬菜零售网点按每个社区不少于2个配置。便利店按每个社区不少于1个配置。早餐网点按每3000人不少于1个配置。美容美发和末端配送网点按平均每个社区不少于1个配置。社区商业综合体每个街道不少于1个;原则上面积不小于2000平方米。家政、洗染、维修网点,暂不设实体网点建设任务,通过搭载服务点或网络服务站实现社区全覆盖。北京市各区县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基本指标基础上酌情调整。
(二)发展要求
生活性服务业配置作为北京市建设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方面,北京市生活性服务业配置应按足以下要求发展提升。
一是建设均衡完善的生活性服务网络。生活性服务网点布局均衡合理、功能完善,居民的生活服务需求几乎都可以在社区内得到满足。
二是提供品质优质的生活性服务。生活性服务网点品质优选,规范化、连锁化、品牌化、便利化、智能化、特色化水平不断提升,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性服务。
三是提供绿色低碳的生活性服务。生活性服务网点资源整合、集约利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居民提供绿色安全、节能低碳的生活性服务。
二、北京市生活性服务业配置现状
结合北京市生活性服务业配置的基本标准,在首都功能功核心区、中心城区、生态涵养区分别选取东城区、丰台区、门头沟区等几个城区为代表,重点调研蔬菜零售、便利店、早餐、末端配送、美容美发、洗染、家政等与北京市民日常生活最息息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配置情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总体配置情况较好,但网点布局不均,部分社区生活性服务不能得到有效满足
总体看,三个城区生活性服务各业态在总量和社区平均值上达标情况较好。据调研,截至2017年底,东城区便利、美容美发店网点平均值达到配置标准,蔬菜零售面积总体规模达到蔬菜经营面积低限标准,洗染、家政实现全区互联网+到家服务实现覆盖,早餐网点17个街道中9个街道达到配置标准。截至2018年底,丰台区蔬菜零售面积总量达到配置标准、早餐网点总数量超过标准,便利店总量超过全市标准2倍,美容美发、末端配送总数量均超过标准,洗染、家政实现全区互联网+到家服务实现覆盖。门城地区便利店(社区超市)、末端配送社区平均值均达到配置标准,蔬菜零售网点平均每个社区1.85个,接近配置标准。
从各社区具体指标看,网点分布不均,各街道(镇)均有社区有生活性服务网点未达到配置标准,生活性服务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是所有区县的共性问题。东城区北新桥街道北官厅社区各类生活性服务网点均较少;崇文门外街道有5个社区无蔬菜零售网点;安定门街道的商业服务网点集中在“一纵三横”沿线,其他社区网点相对较少。丰台区生活性服务网点分布主要集中在河东地区,约占总量88%;河西地区仅占总量的12%。门城地区社区平均值达标的便利店和末端配送网点也分别有68个和29个待达标社区。
(二)大部分中心城区和新城区空间资源有限,增设新网点难度较大
北京市首都功能核心区、大部分中心城区,以及新城区空间资源有限,增设新的生活性服务网点有很大难度。以东城区为例,东城区地处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老社区较多,分布着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四合院,增设新网点难度大。安定门、交道口等老旧胡同、平房较多的街道,生活性服务业网点多以沿街商铺为主,或是平房住宅改建,房屋密集、胡同道路狭窄,生活性服务设施相对落后且租金高,缺少引入生活性服务网点的空间资源;东直门街道部分老旧小区也缺乏进一步发展生活性服务网点的空间资源;东花市街道以规划完毕的成熟社区为主,也缺少引进生活性服务网点的空间资源。丰台区有很多老旧小区未配建商业用房,多数生活性服务网点由违章建筑或一层穿墙打洞而来,还有一些老旧小区配建的商业网点被转包挪作他用。一些新建回迁房、限价房社区未预留商业用房,无法设置固定网点。还有一些商业用房缺少商业用电以及符合标准的上、下水管道等,也限制了早餐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三)生活性服务品质不断提升,但在品牌化、连锁化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近年各区县在提升生活性服务品质方面均做了很多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东城区搭建5种蔬菜供应模式,保障蔬菜的稳定供应,积极推进北京早餐示范工程试点区建设,打造四级早餐经营格局。丰台区大力吸引创新业态,2018年吸纳2家盒马鲜生,1家小象生鲜(全国首店)、1家永辉会员店落户丰台,欧尚无人便利店、点乐购蔬菜自动贩卖机等智能便利设施也在丰台区得到快速发展。门头沟区引进首家缤果盒子自助智能便利店,智能自助快递柜也门头沟区快速布局,门城地区网点209个,平均每个社区达到2.15个。
但各区县生活性服务业在品牌化、连锁化和规范化建设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截至2017年底,东城区生活性服务网点中非连锁经营网点占比约为59.3%,交道口街道老旧平房社区较多,路边店、夫妻店多,存在规模小,形态落后、经营不规范等问题;景山街道大部分网点以个体经营者为主,连锁网点少;天坛街道的服务业网点存在业态雷同,与住宅混杂,设施陈旧等问题。丰台区生活性服务网点中非连锁经营网点占比约为57%,其中便利店网点连锁经率仅为36%。门头沟区生活性服务网点虽然连锁化率较高(达到50.53%),但小品牌多,国内外知名的大品牌少,全区共有80家连锁品牌,在区内设有3家以上网点的品牌多数是康依家、格林摩尔、鑫维康等区县品牌,以及丰巢、e栈等末端配送快递柜,国内外知名的大品牌极少。
三、北京市生活性服务业配置提升路径
根据北京市生活性服务业配置标准和要求,针对目前北京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升北京市生活性服务业配置需要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缺多少。梳理北京市各区县各社区各缺少多少生活性服务网点。二是怎么补。缺的生活性服务网点怎么补,在哪儿补。三是补什么样的。补什么品质的生活性服务网点。其中“缺多少”的问题,可以根据对北京市各区县街道社区的摸底调研,比对配置标准,梳理出来,本文重点解决后两个问题。
(一)整合现有网点资源,搭载补充完善生活性服务功能
整合现有网点资源,尤其是连锁经营的网点资源,引导搭载所在社区缺失或不规范的生活性服务功能,减少新增服务功能对社区空间资源的依赖性,集约使用现有网点资源,降低增设服务功能的成本,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引导现有连锁便利店和社区连锁超市搭载多元生活性服务功能。推进落实《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引导现有连锁便利店和社区连锁超市搭载或增加蔬菜零售面积,搭载或增加早餐经营,搭载家政、洗衣代收、维修、末端配送等多元生活性服务功能,在不增设网点的条件下,补充所在社区的生活性服务功能,以连锁店牵头推进生活性服务的规范化、品牌化、连锁化、便捷化水平,集约高效高品质地完善所在社区生活性服务功能。
引导现有规范的、品牌连锁的餐饮服务网点,增加早餐服务功能。尤其早餐服务功能有明显不足的社区,引导未设早餐服务的现有餐饮网点增设规范安全的早餐服务功能,在不增设网点的前提下,完善所在社区的早餐服务功能。
以现有或在建基础较好、1000平方米以上的超市、商场、小型购物中心为基础,构建社区商业综合体基础格局。社区商业综合体重点针对所在社区欠缺的生活性服务,搭载、引进相应的服务功能。
鼓励发展到家服务、“互联网+”生活性服务,降低相关业态对空间资源的依赖。未开通相关到家服务的街道所属区县与京东到家、美团外卖、饿了么星选等O2O生活服务平台,每日优鲜等生鲜电商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区内全面铺开到家服务。洗染、家政、维修等居民日常消费频次不高的业态,未开通相关服务的街道所属区县与e袋洗、管家帮等洗染家政服务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发展“互联网+”生活性服务。
(二)统筹各类网点资源,进一步补充完善生活性服务功能
现有网点资源整合集约使用后,仍不能达到配置标准的,需要统筹其他各类网点资源,进一步补充完善生活性服务功能。
新建住宅区必须预留充足、集中的生活性服务商业用房。新建住宅区3000户以上的,按600-700m2/千人建筑面积预留社区商业综合体用房,各类生活性服务网点在综合体内集中配置,并与派出所、社区图书馆、体育健身等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考量,一站式满足社区居民生活性服务需求。
盘活各区县区属闲置和改变使用用途的空间资源。统筹各区县疏解腾退空间,梳理可用空间资源,优先用于补足生活性服务网点的配置。全面梳理各区县区属网点国有资源,充分挖掘区属可用的原锅炉房、煤场、奶站等空间资源,尤其对变更经营内容、改变使用用途的商业用房,进行清理腾退,“腾笼换鸟”,优先补足生活性服务网点。
深入挖掘可用社会化空间资源。在生活性服务功能缺失,且无可用区属国有网点资源的社区,深入挖掘其他可用的社会化空间资源,通过回租回购等方式取得空间资源,保障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性服务需求。梳理可供利用的地下室、人防工程等地下空间资源,支持引导产权单位合理利用地下一层空间建设生活性服务网点。
在商业设施严重不足,且发展空间极其有限的社区,鼓励引进无人智能便利店、自动贩卖机等无人终端,以及直通车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满足生活性服务需求。
委托专业运营公司,对统筹的区属生活性服务网点及其他社会网点资源进行统一招租,统筹管理。
(三)高品质引进新网点、品质化提升老网点,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品质
新增设的生活性服务网点必须引进连锁品牌,或创新型生活性服务企业,符合规范化、连锁化、品牌化、便利化、智能化、特色化“六化”要求的企业和品牌优先,保障新增网点的品质优质,推进北京市生活性服务规范化、连锁化、品牌化、便利化、智能化、特色化发展。
选择有条件增设社区商业综合体的高品质社区,打造北京市生活性服务示范项目,构建社区居民多元生活消费和文化休闲空间,一站式满足居民社交、文化、休闲、服务等多元需求,带动所在区域生活性服务品质提升。示范店引进盒马鲜生、小象生鲜、永辉超级物种、7FRESH、万物市集等创新店为核心店,确立示范项目的品质定位,提供品质消费需求满足。配置书店、品质餐饮、咖啡厅、面包店、花店、健身、教育培训等品质提升业态,有条件的社区商业综合体配置儿童娱乐、电影院等休闲娱乐业态,满足多元复合消费需求。鼓励发展社区共享厨房、共享会客厅、共享书房、共享洗衣房等家庭共享生活空间,延展居民家庭生活空间,引领共享空间生活方式。
现有社区生活性服务网点不能满足居民品质化生活服务需求的,鼓励现有网点通过改造升级、加盟、置换、合作经营等方式,引入连锁品牌,规范网点建设,引导现有网点品质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