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与现代字词教学
2019-11-09程国煜赵俊龙
程国煜 赵俊龙
摘 要:黄侃先生指出:“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训诂学,它主要的就是解释古代典籍中的字词。从最常用的运用角度来说,高中《语文》文言文是其最基本的领域。不仅如此,训诂学还对中学《语文》现代词语的教学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利用训诂学知识可以纠正错别字,可以指导现代词语学习。这样使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关键词:训诂学;纠正错别字;指导现代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9-0157-03
黄侃先生指出:“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1}训诂学,它主要就是解释古代典籍中的字词。从最常用的运用角度来说,高中《语文》文言文是其最基本的领域。不仅如此,训诂学还对中学《语文》现代词语的教学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试作论述。
一、利用训诂学知识纠正错别字
中小学生常常会写一些错别字,语文教师采取了许多对策来纠正其错别字。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四:即辨别字形;辨清字音;辨析含义;辩记口诀。应该说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这在短时期内也会收到一些成效。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来解决错别字问题。
从根本上来解决错别字的问题,是要进行字理教学。所谓字理,正如李运富先生在《汉字汉语论稿》中指出的“就是汉字形体的所以然,也就是反映在汉字形体上的客观理据”,“如果我们在汉字教学中把汉字的构形理据或变形理据分析出来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某个形体的构造原理及其演变过程,这就是字理教学。”{2}这样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印象深刻,记忆牢靠,自然而然地就会消灭错别字。纠正错别字主要是运用文字学知识,我们不展开讲,仅从训诂方法中的因形索义的字“形”来分析几个汉字。
“采”(cǎi),一般常会误写作“釆”(biàn)。二字可从古字形上辨析。
“采”是会意字,从爪,从木,本义是摘取。甲骨文为 、 ,小篆为 ,甲骨文正是会以手采摘树上果实之意。徐中舒《甲骨文字典》:“采, ,从 (爪)从 , 或作 (木),同。罗振玉释 为果,故谓采象取果于木之形。”
“釆”(biàn),是个象形字,甲骨文为 ,金文作 ,小篆作 ,本义是兽蹄的脚印,是番、蹯的本字。《说文·釆部》:“釆,辨別也。象兽指爪分別也。”
(采)、 (釆)小篆形体明显不同,这就是楷书写法有区别的原因。“釆”(biàn)如今只作偏旁,凡从“釆”取义的字皆与兽蹄、辨识等义有关。如“悉”“释”“番”“釉”等字,从“釆”不从“采”。在现代汉字中,只有“悉”“释”“番”“釉”等字的部件从“釆”(biàn)。其余的“采、菜、睬、彩、踩”等字从“采”(cǎi),与“爫”(爪)相关的还有“妥、觅、乳”“孚、俘、浮”,“舀、韬、滔”,“奚、蹊、溪、傒”,“受、授、绶”“爰、援、猨、媛”等字。我们可以记少不记多。
“步”一般常会在右侧中间误加一点,误写成“歩”。在对联上也常见到这种错误的写法。从“步”的字体演变上可以纠正其错误写法。“步”甲骨文為 、 ;金文作 ;小篆作 ,楷书写作“步”。可见,从小篆的“ ”到楷书的“步”,在“步”的右侧中间加一点“丶”,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电视剧连续《雍正王朝》的片头字是用小篆书写的,“雍”字写错了,小篆中根本没有那个字。小篆“雍”字的正确写法是“ ”,可看此剧片名。雍,本为“雝”。《说文·隹部》:“雝,雝 也。从隹,邕(yōng)声。”雝,本义是一种水鸟,“雝”隶变为“雍”,用小篆字体书写电视剧《雍正王朝》的“雍”,就要写作 “ ”,而不是另造一个小篆“雍”字。原电视剧小篆书写的《雍正王朝》片名中的“雍”字,属生造小篆。
四川绵阳有“九州体育馆”,馆名的“州”字,书法家误写为“洲”。“州”与“洲”常会写错。“州”,甲骨文写作 ,金文写作 ,小篆写作 ,甲古文、金文均像河水中有小岛之形,本义是水中的陆地;后来“州”又用来指行政区划,上古有“禹别九州”之说。这样“州”就有了两个义项,一个是指水中的陆地;另一个是指行政区划。而且后来“州”就专指行政区划,为引申义所专用,这样“州”的陆地之义便又另造一个新字加义符三点水“氵”,写作这个“洲”字。通过这样的字理分析,“州”与“洲”就区分就区别开来了。不加“氵”的“州”,专指行政区划。加上“氵”的“洲”,指水中的陆地。“九州”是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用作“中国的代称”。所以“九州”决不能写作加三点水的“九洲”。
而“五洲”又不能写作不加三点水(氵)的“五州”。“五洲”,可以说是世界大洋中的陆地。“五洲”,即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美洲。“五洲”,原不包括南极洲。后来“五洲”代指世界各地。我们知道,地球表面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这其中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71%,而陆地面积仅占其总面积的29%,所以,可以说“五洲”就是大洋中的陆地,所以写作带有三点水(氵)的“洲”。明乎此,“州”与“洲”两字就不会用错。这样区分,比用其他方法来区分“州”与“洲”字,效果要好得多。
二、利用训诂学知识指导现代词语教学
(一)利用训诂方法、训诂方式来探求双音节词和成语中的语素义
利用训诂方法、训诂方式来探求、表述双音节词和成语中的语素,以便准确把握词语的含义(解释加点的字,加点的字为笔者所加,下同)。例如:
“粪除”“笃学”“丰登”“烦人”“汇兑”“圆场”“附丽”“败火”“蚕食”等双音节词中加点的语素,有的保留了古义,有的保留了古代语法现象。
“粪除,〈书〉扫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373页)。其中“粪”是何意?在现代汉语中,“粪”指的是粪便;而在古汉语中,“粪”并不指粪便,而是扫除,这样我们就知道“粪”“除”两个语素同义,都是扫除的意思。“粪”保留了古义,不明此“粪”字是古义,就只能是对“粪除”一词进行机械的记忆了。“粪”为何有扫除义?由古字形可知,甲骨文作 ,是会意字,从廾(gǒng,指双手),从其(即“箕”),三个点表示尘土脏物,是手持箕扫除收取尘土脏物之意。本义是扫除。徐中舒《甲骨文字典》:“糞(粪),象双手执箕弃除秽物之形。”字形讹变和引申的原因,使“粪”又有了粪便义。
“笃学”,专心地学。“丰登”,“丰”与“登”同义,丰收。“烦人”,使……烦。“汇兑”,“兌”,凭支票支付或领取。“圆场”,使……圆。“附丽”,丽,附着。“败火”,败,消除。“蚕食”,像蚕一样吃。
再看成语中的语素义。
“莫名其妙”,莫,没有人。“付诸东流”,诸,之于。“形影相吊”,吊,慰问。“不刊之论”,刊,消除。“始作俑者”,俑,古代用以陪葬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耳熟能详”,详,详尽地说出来。“匪夷所思”,匪,通“非”,不是。“矢口否认”,矢,通“誓”,发誓。“感激涕零”,零,落。“登峰造极”,造,到达。“若即若离”,即,靠近。“澄江如练”,练,白绢。“罪莫大焉”,焉,于此。这些加点的成语语素有的保留了古义,有的保留了古代语法现象,我们可用训诂学知识加以分析解释。如:
成语中保留古义的语素很多,我们再试举几例:
“求全责备”,“责”保留了古义。“责”“求”为对文,二字同义,是求、求取的意思。注意:“责备”不是今天的双音节词,不能理解成今天的“责备”,而是文言中的两个单音节词,是“要求完美”之意。
“伤风败俗”,“败”保留了古义。“败”“伤”为对文,二字同义,是败坏、破坏的意思。注意:“伤风”不是今天的“感冒”,而是文言中的两个单音节词,是“败坏风俗”的意思。
这是运用对文例来求得“责”“败”的词义。“求全责备”的语法结构为并列关系。“求全”与“责备”并列,它们又都是动宾关系,两部分意义基本一样,是一种重复性的强调。“伤风败俗”与此结构相同。
“若即若离”,“离”,指离开。这个成语最关键的一个语素是“即”。“即”的本义是接近、走近。这从“即”的古文字形可知。“即”,甲骨文为 ,金文为 ,小篆为 ,是一个会意兼形声的字。“即”,甲骨文从皀(盛满食物的器具)从卩(跪坐的人),会人走近就食吃饭之意。金文大同,篆文整齐化。本义是靠近、走近。这样我们通过古字形就可形象了解“即”的意义,印象深刻,记忆牢靠,而不是机械的记忆。
我们举几例保留古代语法现象的例子。
“烦人”和“含糊其辞”中的“烦”“含糊”均具有使令义,属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一古汉语语法现象。“烦”是“使……厌烦”“含糊”是“使……模糊不清”的意思。
“要领”的“要”,属于古汉语古今字语言现象。要,同“腰”,本义就是指人的腰。小篆的“ ”,象人两手叉腰的样子。《说文·臼部》:“要( ),身中也。象人要自臼之形。”腰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后比喻重要之处。
“匪夷所思”,此成语的意思是,比喻超出寻常,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匪夷所思”中“匪”,屬于通假字语言现象。匪,通“非”,不是。“匪”和“非”上古同属帮纽微部,同音通假。{3}《诗经·卫风·氓》:“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
“瓜分”和“星罗棋布”中的“瓜”“星”“棋”均属于名词作状语的古汉语语法现象。意思分别是,“像切瓜一样”,“像星星似的”“像棋子似的”。
此外,现代词语中还保留了其他古汉语语法现象。这类例子非常多,稍加留意就会发现。
(二)利用古人连詞成文的文例——连文、对文,推断成语的语素义
连文,古文法术语,指同义、近义或同类属的词语按习惯连在一起,叫连文。对文,也是古文法术语,它是指在相同或相近的语法结构中的语句,处于相对应位置上的词或词组,叫对文。一般来讲,所对之文应该是结构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同、相似或者意义相对、相反。
成语“恶贯满盈”“万事亨通”“投畀豺虎”“天理昭彰”等,后两个语素为连文。
“恶贯满盈”,盈,即满。《说文·皿部》:“盈,满器也。”引申为满。
在成语中,对文例子很多,指一个成语中的两个语素相对,这是对文文例在成语中的遗留。如:“文过饰非”。
“文”与“饰”两个语素相对,均为“掩饰”之意。“过”与“非”两个语素相对,均为“错误”之意。上海教育出版社《汉语成语词典》:“文、饰:掩饰。过、非:错误。”在成语词典中,这类的成语很多,如“家喻户晓,登峰造极,深思熟虑,如狼似虎,冗词赘句,失魂落魄,狼吞虎咽”等。
掌握了连文、对文文法,对于我们准确理解成语的字面意义与整体意义大有帮助。
——————————
注 释:
{1}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81.
{2}李运富.汉字汉语论稿[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215.
{3}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15—216.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徐中舒.甲骨文字典[M].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
〔3〕陆宗达.训诂简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4〕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5〕周大璞.训诂学初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6〕陆宗达、王宁.训诂与训诂学[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7〕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8〕宋永培.当代中国训诂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9〕方述鑫等编著.甲骨金文字典[M].巴蜀书社,1993.
〔10〕西北师范学院.汉语成语词典(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11〕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責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Exegesis and Modern Word Teaching
CHENG Guo-yu1, ZHAO Jun-long2
(1.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2.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Abstract: Mr. Huang Kan pointed out: "The exegesis, uses language to explain the language." "The real exegetics, which is, using the language to explain the language. In the beginning, there is no limit of time and place, and as to its legal style, clear its meaning, and the system and root of language is also the same." Exegesis, its main purpose is to explain the words in ancient boo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ost common application, the high school "Chinese" classical Chinese is its most basic field. Not only that, the exegesis also has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in the teaching of modern Chinese words in the middle school. The use of exegetical knowledge can correct typos and guide modern word learning. This allows students to know what they know and why.
Keywords: Exegesis; Correcting Typos; Guiding Modern Word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