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一个“点” 拉开一条“线” 形成一个“圆”
2019-11-09单明芳
单明芳
[摘 要]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本文着重探寻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即找准一个“点”,拉开一条“线”,形成一个“圆”。这个“点”,既要紧扣学校办学目标,又要密切联系师生实际情况,还要挖掘学校潜在的发展因子。围绕这个核心“点”,再把林林总总的校园文化,或按并列关系,或按递进关系,拉成一条“线”,有序地铺陈开来,然后不断地去完善、总结、提升、强化,形成一个特色显然的“圆”。
[关键词] 校园文化;找准一个“点”;拉开一条“线”;形成一个“圆”
一、何谓校园文化
从字面上解读,文化,就是以文化人。“文”是载体,指文字、文章、文学、文艺……“化”是过程,也是目标,指感化、浸化、德化、优化……“文化”就是以“文”来感染人、浸润人、熏陶人、优化人、提升人。《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解释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从大的方面来看,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从小的方面来看,诸如建筑文化、景观文化、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平台文化、活动文化等,凡校园内涉及育人的,都可称之为“校园文化”。
二、如何建设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内涵如此丰富,我们该如何建设校园文化才不会显得零敲碎打呢?根据大洋小学南、北两个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我试图提炼出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方法,那就是:找准一个“点”,拉开一条“线”,形成一个“圆”。
1.找准一个“点”
根据学校实际,为校园文化找一个核心“点”。这个“点”,既要紧扣学校办学目标,又要密切联系师生实际情况,还要挖掘学校潜在的发展因子。
这个“点”的找寻与确定,新学校、老学校是不一样的。对于一所老学校来说,在重新梳理校园文化时,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发展提高。一所老学校必然有其优秀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已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知不觉地融入师生的血液中,哪怕教师自己并不知道。老学校也必然有其需要调整、改变、发展、提升的地方,那么,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找准新的生长“点”呢?首先,需要广泛调研,全面梳理、分析学校原有的制度、行为,哪些是教师认可的,哪些是教师反对的,哪些是教师觉得无所谓的。在此基础上,进行舍弃、提取、综合、提炼。
比如,大洋小学南校区创建于2000年,对于我这个2008年8月到任的校长来说,那是一所老学校了。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拓展提升,我们反复地思考、讨论。大洋小学校前广场有一座“扬帆”雕塑,寓意很好。于是,我们就结合校名和“扬帆”雕塑,提出了“为幸福人生奠基,为快乐人生铺路”的核心办学理念。“幸福校园”,就成了大洋小学南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点”。平常,我经常和老师们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这件事我们必须要做,那么,与其苦瓜脸去做,不如鲜花脸去做”。
北校区于2013年开始建设,2015年建成。这是一所新学校,犹如一张白纸,可以任由我们画出美丽的画卷。那么,怎么画呢?这幅“画”的核心“点”又是什么呢?当时,我们有几条思路:(1)从大洋小学的母体上进行移植。但是,北校区在建校之初,是作为一个独立校园进行建设的。一所新学校,必须更有特色、更有文化品位。故而,从母体移植的思路被我们否定了。(2)挖掘当地可利用的教育文化资源,比如书院、教育名人等。我们通过查资料、访专家,查明了当地没有这类资源。于是,我们想到了从学校所处的“依山白云、拥水三峰”的地理环境入手,最后确定“天然图画”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点”。学校建成后,基于多种原因,这所新学校以北校区的身份融入大洋小学。也许是机缘巧合吧,两校区合在一起,正好是“天然图画”般的幸福校园了。
2.拉开一条“线”
确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点”,接下来就要围绕这个核心“点”,把学校需要建设的林林总总的校园文化,或按并列关系,或按递进关系,拉成一条“线”,有序地铺陈开来。
如何拉成一条“线”,老学校与新学校同样有不同的做法。如,在新建北校区之前,我们就已想好了“要建一所怎样的学校”,定好了以“天然图画”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点”,就可以在工程设计、建造以及后期的装修中,把“天然图画”的理念完全融合进去。因此,围绕着“天然图画”这个“点”,拉开了“理念先行——建筑融入——功能設计——命名丰润——故事渲染——课程推进”这样一条层层推进的校园文化线。根据这条线,学校有序地进行设计、建造、体现,于是,“天然图画”就成了一个会讲故事的校园,办学第一年,就承办了全国首届美丽学校文化建设现场会、浙江省转变育人模式现场推进会,受到了时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等领导的高度好评,并被评为浙江省美丽校园。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为一所老学校拉开一条“线”呢?首先,在理念体系的构建上,我们巧妙地做好“搭桥”工作。学校主道路的端点处有一面空白的墙壁,我们因地制宜,重新粉刷了这面墙壁,画上“蓝天、白云、绿草地”,写上“为幸福人生奠基,为快乐人生铺路”的标语,这面墙壁就成了非常漂亮、养眼的学校主题墙了。对学校前广场的主雕塑“扬帆”,我们进行了再解读:“让我们的老师、学生在大洋这块沃土幸福、快乐地扬帆起航。”主雕塑正对着学校大门,大门背面的红色大理石上刻着“努力今天,超越无限”八个鎏金大字,我们希望所有的老师、学生:每天努力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能超越无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努力今天,超越无限”成了大洋小学的学校精神。主雕塑的西面是学校的宣传橱窗,上面也立着一行字—“让教育充满爱”。“爱”是多向的、多元的、互动的。比如,老师要爱学生、爱学校、爱家长,家长同样也要理解、尊重、关爱老师。就这样,我们利用学校原有资源,巧妙地“搭桥”,让“幸福校园”的理念融入学校教职工的骨子里、血液中。重构好了理念体系,也使其巧妙地融入学校的建筑、景观中,接下来,如何让其真正融入师生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呢?我们开展了“教师幸福成长”与“学生快乐成长”两大“幸福校园”活动品牌建设活动,努力营造“幸福校园”的人文环境氛围。就这样,一所老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提炼出了新的校园文化建设核心“点”,并拉开了一条“线”:理念体系的构建与融入——活动品牌的提出与实践——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彰显。
3.形成一个“圆”
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三步,是形成一个“圆”。围绕一个“点”,拉开一条“线”,并不断地去完善、总结、提升、强化,让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互相联系、互相支撑、互相衬托,让核心“点”播种、长叶、开花、结果,根植在每一个老师、学生、家长的心中,犹如“天然图画”之于北校,“幸福校园”之于南校。找准一个“点”,拉开一条“线”,形成一个“圆”,这就是大洋小学一南一北、一老一新两个校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走过的路,所探索出的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何林辉.府城漫步[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
[2]项红专.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沈曙虹.打造学校文化的四大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6(1).
(责任编辑: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