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外阅读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 思考与实践

2019-11-09王丽玉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9年7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语文素养课外阅读

王丽玉

摘 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当下语文教师的重要使命。要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教师单靠教材内容组织教学是难以实现的,必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教师必须大力落实课外阅读实践,不断探索和研究课外閱读指导的策略,成为学生有效的课外阅读引领人。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素养;阅读兴趣

语文新课标明确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师必须大力推进课外阅读,笔者就如何“指导学生落实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养”进行了相关探讨。

一、教学生“喜爱阅读”为先

温儒敏教授提出:“把培养阅读兴趣作为小学语文头等大事。”学生的阅读兴趣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对其加以激发、培养、巩固。统编版教材每册教材都安排了“快乐读书吧”这一栏目,首次在教材中编入课外阅读栏目并将其纳入考试大纲中,旨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通过实践发现,以下几种方法能比较有效地激发、培养、巩固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坚持给学生情境朗读

坚持给学生进行情境朗读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激趣方法。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少,阅读课文比较困难。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或实物投影,与学生一起共读一本书,每天坚持给他们朗读至少10分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识字,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听力和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朗读时,教师要通过声音的变化,加上丰富的表情,用讲故事的形式;有时教师读到一些关键处,可以让学生猜猜内容,提一些相关的问题让他们思考,这样更容易吸引他们去阅读。

假如教师觉得自己朗读水平不够好,可以下载一些名师的朗读录音给学生听。这些朗读录音也可以发给家长,让学生在家也可以边听边看书。学生听,家长也可以听,这也是一种有效的亲子阅读。

随着年级的不同,朗读的内容及形式也有所不同。如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便可以由学生来朗读。朗读不仅对低年级的学生有效,对高年级的学生也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各个年级都要开展朗读活动。

(二)开展活动,使阅读兴趣更持久

每天进行课前一分钟演讲,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读物,或讲讲新闻趣事,或朗诵诗词等;在班级中经常开展阅读分享交流活动,如开展讲故事、表演小品、制作阅读卡、朗读精彩片断以及分享读后感受等丰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爱上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三)推荐读物,创设阅读环境

书海茫茫,学生犹如一叶迷失方向的小舟,这需要教师像灯塔一样为学生引航。教师必须熟悉学生每个阶段的年龄特点,为他们推荐读物。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所确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必读书目以及当册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制定出本学期学生必读的书目,并且在班级的图书角摆放这些必读的书。

为了让学生随时都能阅读,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室的每个角落摆放书刊、杂志等读物,把课室变成一个小型的图书馆。教师要求家长在家里为孩子设置书架及读书的地方,让学生在家里也可以随时阅读。

(四)保证阅读时间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是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阅读。教师安排学生每天早读10分钟,午读15分钟,将其作为课外阅读时间;晚上,教师少布置书面作业,要求每一个学生至少有15分钟的课外阅读。这样,学生每天至少有30分钟的课外阅读时间。

在实施之处,教师先让学生纯粹阅读,不布置阅读任务,以免让学生觉得阅读是件痛苦的事情。当学生形成了读书习惯后,教师这时可以适当布置抄写、背诵、摘抄、写批注等任务。保证每周语文课至少有一节是课外阅读课。教师在课前一定要选好阅读的书,让学生整节课能坐在自己位置上安静地读书。

二、教学生“如何阅读”为主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喜欢阅读,还要会读。统编教材的“快乐读书吧”栏目从一年级下册开始,都安排了具体的读书方法指导,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教材认真落实好阅读方法的指导,通过课外阅读训练,加强巩固,内化知识,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例如,指导低年段学生阅读绘本时,教师要教会他们先仔细看封面和扉页,然后细看书中的图,利用这些图看懂书中的内容;教学生阅读拼音读本时,可以利用拼音阅读识字。到了小学中年级阶段,教师着重教会学生默读、边读边想象、猜读、读中质疑解疑等读书方法;小学高年级学生必须掌握浏览、跳读、快速阅读、精读等阅读方法,保证课外阅读量。

三、培养“阅读习惯”为重

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因此,教师应从一年级开始就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读书时要注意距离、安静阅读、爱护书籍、读完后要把书放好、与同学分享阅读的收获等好习惯。

到了小学中高年级,要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文章中画出好词佳句并摘抄在作业本上,写批注、写读后感或故事梗概等;对于写得好的地方,还要让学生背下来,积累语言;遇到不会的字,要让学生主动寻求帮助,如查阅工具书或问同学;让学生每天都至少阅读半个小时的课外书。

学生的好习惯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教师的耐心与恒心。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和渗透,不断给予学生鼓励、提醒和督促。此外,语文教师应该成为爱读书之人,为学生做好榜样。笔者希望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重视课外阅读指导,为提升学生语文的素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美]吉姆·崔利斯著;沙永玲,麦奇美,麦倩宜,译.朗读手册[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2]曹利娟.让语文课更有魅力——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语文素养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