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高校开展大学生红色历史文化教育的调查与分析

2019-11-08代玉良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温州红色历史

代玉良

(温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新时代的高校教育必须“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红色历史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必然也必须成为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重要教育因素。新时代对大学生开展包含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等内容在内的红色历史文化教育,让其自觉践行革命精神是我国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勇担使命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温州素来重视对大学生的红色历史文化教育,为了解温州高校开展大学生红色历史文化教育的现状,选取温州地区4所高校进行调查,重点分析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以期为推进温州高校有效开展红色历史文化教育提供借鉴。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选取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大学、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4所高校部分教师和在校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6份,有效回收率为93%。其中,温州医科大学43份,温州大学50份,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46份,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47份。

2.方法

(1)问卷调查法。自编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大学生对红色历史文化的认识、高校实现红色历史文化教育的途径及高校开展大学生红色历史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等。考虑获取调查结果的便捷性,采用电子调查问卷和纸质问卷相结合的办法。

(2)访谈法。对部分教师和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当前温州高校开展大学生红色历史文化教育采取的主要方法,分析主要问题及原因。

(3)统计法。样本收集并进行有效性筛选后,采用Excel 2010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红色历史文化教育成效显著

(1)高校对大学生红色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视度提高。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温州高校积极践行,在教学实践中愈加重视对大学生红色历史文化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据调查,大学生认为温州高校对红色历史文化的宣传力度很大的占37%。此外,在大学生红色历史文化教育频率方面,大学生选择“经常”的占65.05%,选择“偶尔”的占25.27%,选择“不会”的占9.68%(见表1)。这说明高校对大学生红色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视度加深,在大学生中的认知度也得到极大提升。访谈过程中,部分教师与学生提及所在高校已建立有关红色历史文化教育的网站或微信公众号。

表1 大学生红色历史文化教育频率

(2)大学生对红色历史文化教育的认同度提升。由于社会和学校对红色历史文化宣传的双重用力,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学习中国历史、认识英雄人物、体会革命文化的过程中开展红色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在对红色历史文化教育认同度方面,大学生认为,开展红色历史文化教育“非常必要”的高达77.96%,“一般”和“没必要”的仅占8.6%;红色教育网站对开展大学生红色历史文化教育的作用“很大”或“较大”的占80.11%,“一般”的占11.83%,“没用”的仅占8.06%(见表2)。这说明大学生已能正确认识红色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表2 大学生对红色历史文化教育认同度

(3)大学生红色历史文化教育形式日趋多样化。近年来,温州高校开展了多形式的红色教育活动,各级党委、党支部积极贯彻中央精神,不遗余力地丰富红色历史文化教育形式,成效显著。在高校开展大学生历史文化教育活动方面,大学生“唱红歌”的占45.16%,“看红色电影”的占65.05%,另有“参观红色教育基地”(27.96%)、“开展主题班会宣传教育”(11.29%)和“其他”(19.35%)形式(见表3)。此外,最为突出的当属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党员之家的建设,他们将中国革命历史巧妙地融入党员之家的建设中,采用新媒体手段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党员之家,得到温州市委领导的高度赞赏。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党员之家分批次组织大学生参观学习,使大学生从中汲取红色文化的营养。这些形式大大丰富了红色历史文化教育形式,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表3 大学生红色历史文化教育形式多样

2.大学生红色历史文化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红色历史文化教育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不相适应。一是教育内容枯燥无味。据调查,温州高校均未开设专门的红色历史文化教育课程,只是将红色历史文化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过于单调,教育形式单一,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学生认为,红色历史文化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是,“内容枯燥无味”的占63.98%,“教育形式单一”的占78.49%(见表4)。这说明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不相适应,而教育形式单一使大学生更失去学习的兴趣。二是榜样教育运用不当。温州高校在长期开展大学生红色历史文化教育过程中,时常运用榜样教育法,这也是全国高校开展大学生红色教育时常选择的一种重要方法,实践证明确有成效。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更加活跃,那些过于完美化的人物形象让大学生缺少亲近感,加之有些大学生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让他们无法理解过于完美化的人物形象,从而使得他们缺乏学习的动力,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于榜样的学习热情。历史英雄有其存在的特殊历史背景,新时代下运用榜样教育法,发挥历史英雄的引领作用需要通过新颖的途径,进行全新的展现和阐释,而高校在教育过程中显然并未完全注意到这一点。

表4 大学生红色历史文化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

(2)教育方式方法缺乏创新性。一是教育流于形式。据调查,温州高校红色历史文化教育存在重布置、轻落实的现象,上面布置轰轰烈烈,但真正得以落实的红色历史文化教育活动较少。红歌比赛只是在特定年份举行一次,不能形成惯例;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也只是部分大学生,多数大学生不能参与此类活动。在参观学习红色教育基地频次方面,大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5次以上”的占1.6%,“2~5次”的占12.9%,“1次”的占51.08%,“没有”的占34.41%(见表5)。需要说明的是,大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1次,也是学校统一组织的,并不是自愿行为。没有真切去感受革命先辈的艰辛历程,自然会影响大学生感悟历史的效果。此外,温州高校开展主题班会宣传教育也是只注重形式,忽视了实效。这些现象让大学生得不到长久稳定有效的红色历史文化熏陶,教育成效甚微。据调查,在温州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红色历史文化教育方面,大学生认为,“很好”的占29.13%,“一般”的占60.19%,“较差”或“很差”的占10.68%。二是重理论轻实践。温州高校红色历史文化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存在简单说教的现象,这种单轨制教育形式早已不适应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需要。纵使举办活动,大多是报告式、开会式的活动偏多,不能让学生躬身实践[3]。另外,一些教育工作者对红色历史文化教育内涵理解不够深刻,致使大学生的理解也只能停留于表面,对革命先辈的可贵精神品质、丰富精神内涵理解不够。因此,高校应注重实践,改传统的偏重理论学习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注重实践,让大学生自身感受红色历史,学习红色历史文化。这就要求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多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让大学生有亲身实践的机会,提高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表5 大学生参观学习红色教育基地频次

(3)教育与本地红色历史文化结合不够。温州市红色教育基地甚多,其中全国示范基地1个,省级教育基地15个,市级教育基地47个[4]。这是温州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红色历史文化教育的巨大优势,这些红色教育基地遍布温州市4个区、2个县级市、5个县,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红色教育资源,可为温州高校开展红色历史文化教育提供缤彩纷呈、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然而,温州高校却极少利用这些红色教育资源,教育范围局限于学校或学校周边,未能有效组织大学生到各县(市、区)实地参观学习。大学生不能掌握第一手红色教育资源,没有了“亲眼所见”的感觉,自然不会有深刻感受。

三、建议与措施

对大学生进行红色历史文化教育是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新时代面对新问题、新挑战,温州高校应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寻找一条红色历史文化教育之路,打造新时代红色历史文化教育的温州模式。

1.更新教育内容,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

(1)教育内容与时俱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应与时俱进,使教育与时代接轨,教育内容与实事相连,让大学生听了有感觉,思后有想法。高校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精神融入红色历史文化教育,课堂上可列举现实社会中的新闻、八卦等例子,既可正面论证,也可反面警醒,教会大学生利用红色历史文化知识剖析现代社会,让红色历史文化与新时代发展相衔接。红色历史文化中,既有壮烈牺牲的英雄,也有可歌可泣的爱情,教学过程中可掺杂一些革命爱情故事,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教授一些与英雄人物有关的轶事,让大学生从轶事中感受英雄人物的伟大,学习其高贵品质。

(2)剖析革命榜样,提倡参照学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人物,他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心血甚至生命,他们是最可亲、可敬的人,也是过去、现在、将来都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深入剖析革命榜样,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剖析多种多样的革命榜样,学会对比参照,取彼之长,补己之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文化和道德素质。此外,高校在引导大学生学习革命榜样时,还要注意革命榜样的多样性,不仅要有勇敢、忠心的革命榜样,也要有机智、敏锐的革命榜样,不仅要学习革命榜样的无私无畏,还要学习他们的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2.创新教育模式,提高红色历史文化教育实效性

(1)丰富课外活动。新时代大学生性格独特,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由于他们年少,未曾经历世事磨练,缺少沉稳和耐心,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课堂说教式教育效果往往不佳。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红色历史文化教育时一定要抓住他们的心理,掌握教育方式方法,减少单纯说教式教育,多增加一些课外实践,多组织活动,提高大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自觉参与其中,亲自去体验、实践、感悟,增加对红色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丰富课外活动,如开展红色历史文化知识竞赛、红歌比赛,到当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上级组织的红色教育活动等。这些活动切实可行,行之有效。如“传承井冈山精神”系列红色教育活动,已在全国有了较大影响力,温州高校参与其中;温州大学瓯江学院以“欧江红”为主题的党员之家建设,正在持续有效开展。大学生对这类教育活动有极大的兴趣,都积极争取名额参与其中,高校应多组织类似活动,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此外,各式各样的比赛也将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温州市高校统一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必将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2)建立考评机制。高校应将红色历史文化教育纳入教学系统,建立考评机制,将大学生学习红色历史文化的成绩、参加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的积极程度与评优评先、入党挂钩,或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另外,教师也可对大学生参与红色历史文化教育的结果进行现场评价,同时将大学生参与行为与考核灵活相结合,进一步激励大学生参与红色历史教育活动的积极性[5]。这样既给予大学生一定的压力,又给予大学生一定的动力,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红色历史文化教育活动中去,激发大学生学习红色历史文化的热情,提高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3)建设校园文化。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文化具有感染人、教育人、影响人的功能。高校营造红色历史文化环境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将红色历史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之中。高校应注重红色历史文化校园硬环境的建设,在校园内建一些伟大历史人物的雕像、将新建筑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建立革命遗物纪念馆、在建筑物上铭刻革命先辈的名言警句等,这样可充分运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赋予校园一定的文化色彩,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文化的熏陶,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的红色历史文化知识水平。二是将红色历史文化融入校园学术氛围之中。高校越来越重视学术交流活动,会经常邀请专家开讲座、举办学术论坛,尤其应邀请红色历史文化专家为大学生作专题报告,或专门设立红色学术论坛,让切切实实的红色历史文化知识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6]。

3.注重本地特色,提高教育与本地红色历史文化的结合度

温州是浙南革命斗争的中心区域,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在这里建立,中国革命在南方的第一个战略支点——浙南游击根据地也在这里建立,平阳和温州市区曾是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所在地,温州一度成为浙江省党组织领导全省革命斗争的中心;抗日战争时期,浙南抗日游击区在这里建立;解放战争时期,浙南党组织重建革命武装,坚持斗争,并于1949年4月至5月解放温州全境。红色历史赋予了温州独特的红色印记,如温州市区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纪念碑亭、红十三军和红军挺进师纪念碑、浙南游击纵队纪念碑、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瓯海温州和平解放谈判旧址、永嘉红十三军军部旧址,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旧址、红军挺进师纪念馆、浙南平阳革命根据地旧址,雁荡山烈士纪念馆,文成珊溪革命历史纪念馆、苍南朱程将军故居等[7]。这些红色旅游胜地都是绝好的红色历史文化教育资源,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些红色教育资源,多组织大学生到这些地方参观学习,高校党支部、团支部也可组织大学生到这些地方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主题团日活动。此外,高校应与这些红色旅游景点开展合作,鼓励、支持大学生在课余、假期到这些红色旅游胜地参观学习,鼓励大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课题调研等活动;同时,高校也可定期开展“红色小讲堂”——让大学生自身去了解红色历史文化,轮流宣讲不同的红色历史文化,增进对红色历史文化的了解,发挥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大的效用。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以其敢创新能吃苦的精神闻名全国,新时代温州高校更应充分弘扬温州精神,勤于发现红色历史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更新红色历史文化教育内容,优化红色历史文化环境,充分发挥本地特色及其人文优势,书写新时代温州红色历史文化教育的华丽篇章,为高校开展红色历史文化教育提供温州范本,为国家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温州智慧、温州力量。

猜你喜欢

温州红色历史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红色是什么
温州,诗意的黄昏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