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难忘的人生经历
2019-11-08王军刘江
文/王军 刘江
记者的责任与幸运
我们相信,时间永远无法冲淡我们对2001年7月13日的记忆。当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消息传来,长安街顷刻成为一条狂欢奔腾的河!
“北京万岁!北京万岁!北京万岁!……”一群青年高举横幅,出现在南长街口,向天安门广场迈进。这冲天呐喊使我们的双眼变得潮湿。
过去,在个人崇拜达到顶峰的年代,我们山呼“万岁”;可今天,为这个伟大的城市,我们高喊“万岁”!虽同是“万岁”,其中的内涵却是那么的不同。北京如此伟大,难道我们还感受不到吗?
当7月13日22时30分,吴锦才同志在发稿中心签发了凝聚社领导和编辑们大量心血、由我们执笔写下的“新华视点”稿《世界选择北京——写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胜之际》之后,我们无法抑制激动的心情,走出新闻大厦,成为长安街欢涌大潮中的一滴水,这滴水随着浪涛飞舞,融入了天安门广场——无比欢乐的海洋!
与身边的兄弟姐妹们一次次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我们的喉咙有些沙哑,我们已无法像一个记者那样冷眼旁观这一切。虽然在激动之余,我们仍尽力保持“冷静”——通过移动电话,把所看到和采到的生动新闻素材传递到分社。在那里,分社许多同事正在挑灯夜战……
在这不眠之夜,我们是如此真实地感受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我们还真切体会到,这一夜,中国走向世界的脚步是如此的响亮。长安街已拥挤了太多的欢乐,交通变得拥堵起来。但是,人们礼貌地谦让着,爱与理解使一切变得有序……
这激动人心的事实,这奔涌不息的思绪,正是我们在《世界选择北京》的报道中倾力揭示与表达的。
作为一名记者,理应在国家、民族、人类发展的关键时刻,留下一份真实的历史记录。而我们又是那样的幸运,社领导把如此重要的报道任务交给我们这两位年轻记者。
在这里,我们想说的话是,这篇报道凝聚了最真实的集体智慧,在完成这篇报道的9天9夜里,我们得到了那么多可贵的启发、指点与帮助,我们也感到手中的笔越来越重……
“我们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北京会成功吗?会不会又跟8年前一样?成功了将会如何?失败了呢?这是曾让无数中国人魂牵梦绕的巨大悬念。
7月13日之前,我们与分社的同事们紧张地关注和报道着北京申奥的各项进程。13亿人与一场运动会的关系是什么?成为大家经常讨论的话题。
在奥委会评估团抵京以及后来的报道升温期间,我们各自或合作完成了关于北京城市建设、“三高”音乐会、民间环保等一批稿件,丰富了我们对这次申办活动的认识。
“新华视点”的这篇报道,是冯瑛冰同志提议的。他说:“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个想法得到了“新华视点”采编室与时任副社长何平的认同,并就这一选题的报道思路进行了研讨。由于申奥存在成与败两种可能,大家认为应预制A、B两套报道方案,一套为成功,一套为失败。这虽是两篇文章,但精神内容应该是一样的,即爱国、强国、走向世界、贡献人类文明。同时,稿件预制时间排定:7月9日至10日交稿。
▲ 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北京在第二轮投票中以56票超过半数的优势,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图为北京申奥代表团欢呼庆祝。(新华社/发)
回到分社,冯瑛冰、徐江善同志把任务交给我们俩。说实在的,当时感到很大的压力。一是时间短任务重,二是要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完成两篇情绪完全不同的报道,能够成功吗?
但是,这样的报道题目对于一个记者来说是多么巨大的“诱惑”啊——能够参与并记录这个伟大的时刻,无论是喜是悲,这本身已经包含了职业的至高荣誉。
7月6日下午,分社召开申奥报道务虚会,大家畅所欲言,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发言中,我们提出对这次北京申奥活动的三个视角——
▲ 2001年7月13日,欢庆北京申奥成功的礼花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上空绽放。(新华社记者 戚恒/摄)
一是“奥运情,强国梦”。我们注意到,西方许多运动员在淡化国家意识的时候,中国运动员的国家意识却是如此之强。为什么?因为我们这个民族,近代以来的苦难太沉重了!“东亚病夫”这个帽子曾压得我们直不起腰来!随着体育的强盛,是国家的强盛。今日之时过境迁,寓示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因此,我们不能庸俗地理解爱国这个主题。
二是伴随着北京申奥的进程,是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我们注意到,8年前北京申奥的口号是“开放的北京迎奥运”,而在今天,北京提出的口号是“新北京,新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8年间,中国的改革开放大业已取得质的飞跃,市场化进度惊人。而在开放方面,加入WTO在即,中国正在从单方面对外开放走向与国际社会的互相开放。中国与世界正在走上一个平等对话的舞台。种种迹象表明,这一次北京申奥的姿态已与8年前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已能够更加平静与自信地等待可能发生的一切。
三是如果北京申奥成功,将是人类的一次智慧而诗意的选择。中国有着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举行,将给人类如此巨大的一个空前发展的良机。在这个意义上,这既是中国的一次机遇,也是人类的一次机遇。因此,我们又不能单纯地从民族的角度看待申奥,还须站在人类的终极层面进行思考。
我们的想法得到了分社领导的认可,愉快而紧张的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对新闻敏感与现场意识的真切体会
我们首先达成的共识是:在强调主题升华的同时,写作方面要进行大胆的尝试与突破。行文要注重节奏与韵律,诗化的抒情要与凝重的思考相得益彰;史实陈述应富有情节,理性阐述应平实自然。要多用短句与动词,尽量做到文约而意丰。
话是这么说,可要把这种感觉通过有形有体的文章来表现是不容易的,而我们的时间已不多了。
我们想到了建筑师,他们经常要把业主提出的美丽、雄伟、巍峨之类的要求,通过实实在在的建筑来表达,而任何一项细节设计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为了稿件的开篇,我们拟就多个初稿,均觉不满意而推翻,最终选择了一个平实、自然的开篇:
“北京成功了!”
“我们赢了!”
北京时间7月13日22时11分,本社赴莫斯科记者发来急电:2008年奥林匹克盛会选择了北京。
瑞士奥委会主席沃·卡奇当即向北京奥申委表示祝贺:“现在应该是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了。”加拿大体育部长丹尼斯·库珀说:“结果就是结果,今天北京很幸运。”
这是世界对北京的选择。
天安门广场,人潮欢涌,其情撼地震天;中华世纪坛,鼓乐高亢,其势排山倒海。
很明显,这样的开篇突出了新闻性、现场感与时效性。同时,首先突出了本社赴莫斯科记者发来的急电及两位国际友好人士的现场评论,又具有独家性。
7月9日,经过再三切磋、反复修改后,我们终于把预备成功的稿件传往“新华视点”编辑室。我们的感觉是,文章的材料与语言的组织,基本达到了预想,特别是铺陈史实大胆运用了结构式的排比,比如第一部分的三个“让时光倒流”,即增添了文章的气势,又营造出独特的历史情景,让历史事件不断与狂欢情绪“交响”,能够自然地升华出文章主题。
说不出的感动
7月13日早9时,新华社北京分社召开“7·13”报道动员大会。大家各就各位,进入极其紧张的状态。
冯瑛冰同志突然向我们传达南振中同志的指示,要求我们将预备成功的稿件从5000字迅速压缩至3000字以内。我们必须对原有内容作出取舍,这样更加深了我们对典型材料的认识与把握。我们还必须把语言组织得更加严密,用一句话把一个历史事件交代清楚;我们还必须在如此大幅度删改的情况下,不伤文气与原有的风格。
□高中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2006年版
显然,这是对我们新闻写作能力的一次历练。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我们成功地“超额完成了任务”,把文章压缩至2800字。
而在这过程中,我们俩是如此的投入,经常为用一个逗号或句号、要不要一个“的”或“地”,讨论得面红耳赤……
下午,我们赶至总社,准备一边观看电视直播一边反复推敲调整稿件。经过陈芸同志的努力和南振中同志的修改,稿子已被成功压缩至2500字。
万事俱备了。我们焦急等待着投票结果与前方记者的消息。
新闻大厦三层大平面。体育部的同仁们紧张忙碌着,大量稿件不断传来并需要及时处理……
北京成功了!!我们赢了!!
欢呼声将整个大平面(编者注:“大平面”为新华社新闻大厦发稿中心办公区)淹没。这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一个历史性时刻!
陈芸同志与我们一起迅速将前方传来的材料补充到稿件中,吴锦才同志迅速审阅稿件并作最后的微调后迅速播发。
这篇报道虽然只署了我们的名字,但它是集体创作的结晶。为使这篇报道获得成功,那么多的同志甘当“无名英雄”,他们包括新华社总社与分社的领导和编辑们、体育部的前方记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