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诀在于勤奋
——专访文有仁
2019-11-08罗婷
文/罗婷
无法采访,没有现代的资料查询手段,一个配合“规定动作”的应景之作,一篇科普人物综述……这对大多数记者多多少少有些棘手的“难题”,在任务下达后的半天时间内,就被新华社记者文有仁一一化解,稿件写得活灵活现,生动有趣,第二天即走上了《人民日报》显著位置,此后被列入初级中学语文课本,被无数中学生广为阅读……这个看似简单的采写故事背后反映的是新华社老一辈专家型记者深厚的业务功底和扎实的业务成长之路。
一、秘诀在于勤奋
伊林是有名的科普作家,他编写的《人怎样变成巨人》《10万个为什么》等书籍,在世界许多国家翻译出版,是最受欢迎的科普著作。文有仁说,“当时伊林逝世30年,国内科普界大规模纪念伊林。发表纪念文章的任务布置下来,我半天就写出来了,因为我平时勤于积累,资料很多,很多伊林的书我都看过,对他的生平很了解。”
事实上,《科普创作的巨匠——伊林》创作之时,文有仁从事科技报道领域已30余年,作为新华社长期从事国际科技新闻报道的资深记者,文有仁同时也是著名科普翻译家、科普作家。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资讯还很闭塞,新华社编发的国际科技新闻报道,可以说是国人了解世界科技发展动态的唯一窗口。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59年苏联向月球发射3个探测器,1961年苏联实现人类第一、第二次宇宙航行,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宇宙探索新闻,都是经文有仁和同事之手编发,成为举国关注的科技新闻热点。
长期从事科技新闻报道,文有仁对科普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他发表了大量有关天文、宇宙航行等方面很有分量的科普作品,涉及的都是当时的科技前沿,1964年出版的科普读物《答幻想飞向星星的孩子》(再版时更名为《飞向星星》),更是深受孩子们的欢迎。而他写的《病毒的话》《征服超低温世界》《科普创作的巨匠——伊林》等几篇文章都被选入了教材,广为传播。
这个笑称一辈子都在“跛鸭子上架”的老记者,自称秘诀无它,只在勤奋:勤于积累资料、勤于观察、勤于写作。“积累资料,有助于观察,理解事物价值。积累多了有助于理解东西写出东西来。”
二、与国际科技报道结缘
解放前读过一年数学系的文有仁,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记者,而“那点儿数学知识”竟阴差阳错地让他与科技报道结下了不解情缘。
1956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我国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国家科委制定了1956年到1967年的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各有关部门特别希望了解国外最新科技成就,及时引进,以促进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在这之前,新华社也发过一些国际科技新闻,但量少面窄,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为此,新华社1956年底开始加强国际科技报道,1957年初在国际部设立了文化科学体育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系统地、大量地采编国际科技新闻,发给国内媒体。
文科体组成立时,新华社国际部贴出了“招贤榜”,希望有人自动报名到该组去。但一直无人“揭榜”。5月,组织上决定调原在国际部俄文组做俄文翻译的文有仁到文科体组。原来,由于长时间无人“揭榜”,组织上查看人事档案,发现文有仁曾在数学系就读,决定调文有仁当科技编辑。当时没有选择工作一说,都是服从组织分配。就这样,文有仁当上了科技编辑,从此一生与科技新闻结下不解之缘。
三、走上专家型记者成长之路
“刚开始,并不知科技报道这条河的深浅,可一旦踏进去,才发现这条大河深不可测。我那点数学知识同门类众多的科技领域知识简直搭不上界。”文有仁说,“然而,既服从了组织分配,就没有回头路了,只有奋力前进。”
文有仁回忆,1957年10月4日,文化科技体育组遭遇了建组以后的第一次“考试”。这天,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无疑是十分重大的科技新闻。但怎么才能报道好呢?当时很多人对什么是人造地球卫星还一无所知。因此,组里决定在转发塔斯社公报的同时配发一条解释性背景资料,这个任务交到文有仁手上。时效是新闻的生命,必须争分夺秒完成这个任务。文有仁用半小时突击写出1000多字的新闻资料《人造地球卫星》。在这以后的几个月里,科技组大量、详尽地转发了塔斯社关于卫星运行情况的公报,苏联科学家有关卫星和宇航的文章和谈话。
最大的困难就是新闻太“新”。由于当时我国很多工作尚未开展,许多专业术语还没有相应的中文译名,外国专家文章中有不少论点也是我国书刊所未见,文有仁说:“以翻译‘人造地球卫星’这个词语为例,我们找国内有关部门,国内当时没有研究卫星的部门,找航空学院的教授,教授说我们没研究这个,也不知道怎么译。你们根据俄文意思该怎么翻译就怎么翻译吧。以前译名很混乱,‘人造地球卫星’和‘地球人造卫星’什么译法都有,后来我们定下来‘人造地球卫星’,并沿用至今。当时我们就这样搞科技报道。”
这种让编辑一切从零开始学习的时候很多,今天我们看起来很平常的科技名词背后甚至都有诸多故事。文有仁回忆,1960年5月15日,美国科学家梅曼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laser):“对我们说来,这又是一项前所未闻、新而又新的新闻,谁也弄不懂它是什么玩意儿。我们集中了西方通讯社全部有关报道加以研究,并与我国专家联系,终于写出了有关新闻。当时国内对laser没有现成译法。我们按照外文意思译成‘受激光发射器’,并简单介绍了它的原理、构造和在科学上的意义。我们定的这个译名太罗嗦,没有被普遍接受。港台音译为‘莱塞’‘雷射’,也难于理解。我国某些人又改为‘镭射’,更易使人误解。1964年10月钱学森建议将‘受激光发射’改译为‘激光’,从此这个译名广泛流传开来。”
长年从事科技报道,使文有仁对伪科学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堵住了许多伪科学新闻的传播。“关于流传一时的‘百慕大魔鬼三角’,我们就没有去报道各种‘事故’,后来查明,这些‘事故’或者是编造的或者是讹传。西方传媒报道的发现《圣经》上所说的亚当和夏娃的‘伊甸园’所在地、‘诺亚方舟’遗迹等等,我们也未作报道。”
多年的科技报道工作使文有仁对科普产生了一种难舍情结,只要遇到有利于科普的事他就会不顾“常规”放手去做:“1982年2月,我从中国科技馆筹委会田良木、葛霆、桑素贞等同志那里了解到我国科技馆事业严重落后状况及科技馆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尽管这不是我的‘份内事’,我还是写了内部报道,也被采用了。其他同志也是这样做的。”
正是对科普事业的热爱、长期的知识积累和勤奋执著,文有仁成长为著名的科普翻译家和科普作家。
作者简介
文有仁 1930出生,原籍湖北荆门,出生于上海。
1948年进入湖北师范学院数学系学习。1949年3月参加工作。1956年调入新华社,历任俄文翻译,国际部科技编辑,苏联东欧组编辑、组长。华沙分社首席记者,新闻研究所所长,1995年起任顾问。
1983年加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1988年获波兰知识普及协会科塔尔宾斯基奖章。1990年起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兼科普翻译委员会主任委员。1992年起,任苏联东欧学会东欧中心委员。1993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990年获中国科普作协授予的“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荣誉证书。2007年获中国科普作协授予的“在科普编创工作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普作家”证书。2001年获波兰共和国外交部长颁授“向世界宣传波兰做出突出贡献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