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驱散内心阴霾 重塑阳光心态

2019-11-07韩莉莉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小可闪光点阳光

韩莉莉

摘要:在班级中,遇到性格暴躁、待人粗鲁、不肯吃亏、容易冲动,有缺点或错误难得承认,还喜欢把所有的错误和责任都推给别人这样的问题学生,作为班主任可通过“指导家长改变教育方式,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缓解不必要的冲突”“发掘学生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等策略,驱散其内心的阴霾,使其建立自立、自强、自尊、自爱和自信的人生信念,从而阳光地学习、阳光地处事、阳光地生活。

关键词:家庭氛围    换位思考    闪光点

自从我接手四(5)班班主任兼语文教师一个月以来,有关于小可的负面“新闻”频频传来:

他多管闲事

“韩老师,小可跟小袁吵架,拉也拉不开?”“什么,才隔一天又吵架?”我急匆匆地跑进教室。见两人还“难分难舍”地纠缠在一起,我连忙拉开两人,大声斥责小可:“小可,怎么回事?”“他多管闲事。我跟小涵好好地在下象棋,而他却老是教小涵一会儿这样走,一会儿那样走,我已经提醒他好几回了,他还无法管住自己的破嘴……”他振振有词地辩解道。“老师,刚才我跟小涵走棋的时候,他也说了的。”小袁争辩道。“我才说两三次,他却一直说个不停。”“没有的,他刚才也说了很多次。”……

撕,撕,撕

“韩老师,英语老师请您到教室去一趟。”英语课代表急匆匆来报。我心急火燎地向教室走去。只见小可吹胡子瞪眼地站在位子上跟英语教师对峙着。经过大概了解,才得知小可不但上课不专心听讲,而且还因为把ABC前面该做的作业做得一塌糊涂,后面还没教过的作业竟提早涂鸦完毕。英语教师一气之下撕了他多做的那几页。他不但不自我反省,竟拿起ABC作业本撕了个稀巴烂,并摆出“我才不稀罕上你的英语课”的架势。

从上述的几个事件中,不难看出小可不但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不及时认真完成,而且性格暴躁、待人粗鲁、不肯吃亏、容易冲动,有缺点或错误难得承认,还喜欢把所有的错误和责任都推给别人。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我尝试着采取了以下这些策略:

一、指导家长改变教育方式,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孩子的品质、心理出现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方式。当我发现小可的心理有问题时,我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了联系。首先是电话联系,然后是家访,结果从与小可妈妈的交流中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后,又电话邀请工作繁忙、很少在家的爸爸到校面谈,终于从性格直率的爸爸那儿找到了可能造成孩子目前这种性格特点的原因:小可的爸爸平时教育孩子,总是喜欢用打骂的简单方式来解决问题,哪怕孩子无意犯下的小错误,他爸爸不是大声斥责,就是揪耳朵,甚至有时还会递上几个巴掌,很少静下心来跟孩子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更不用说促膝谈心了。孩子呢,从来也都是在家庭的暴力下稀里糊涂地承认自己的过错。再加上妈妈缺乏主见,看到孩子被爸爸教训,虽感到心疼,但又无可奈何,事后又不会正确引导孩子明辨是非。久而久之,小可潜移默化地受其爸爸的暴力影响,但凡在学校里遇到不顺心的事,都很少静下心来多角度分析或换位思考,总是不问青红皂白向对方一顿拳打脚踢,把平时在家“被打”的角色嫁接给同学。当他打了同学后,很多时候又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和正确的引导。渐渐地,“强者打人”与“弱者挨打”的体验在认知上使他强化了这种行为的合理性。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对小可家长婉转提出:父母长辈固然要在孩子面前树立自己的权威性,但父母权威的树立不是靠压制、强求、主观臆断,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应该采用刚柔相济的方法。 除此之外,我还建议爸爸妈妈双方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必须协调一致,并相互配合,应宽则宽,应严则严,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个慈祥而威严的家长形象;平时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让孩子在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中快乐成长。

二、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缓解不必要的冲突

换位思考是融洽人與人之间关系的最佳润滑剂。但当今的小学生总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小可就显得尤为明显,明明是同学从他身边快速走过时无意碰下了东西,而他却“咬定青山不放松”,硬说是别人故意而为之;明明知道平时自己也很喜欢观看别人的棋局,在观看时也会时不时地插上几句,但当自己与别人下棋时,就容不得别人多说一句;明明知道餐巾纸借不借给他是别人的权利,而当别人解释餐巾纸已经用完时,他却自发脾气,竟还怀疑别人对他不友好……小可的这种“对己宽松,对别人严格”的处世态度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晦暗心理,使得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也使得自己的性格变得更加暴躁。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如何经常性地进行换位思考:当你不小心把别人的脚踩得生疼的时候,对方不等你解释,直接把拳头伸向于你,你会怎么想?当别人向你借笔,但这位同学曾经与你有过别扭,你会毫不犹豫地借给他吗?……通过这样经常的开导,我发现小可的胸襟开阔多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融洽了。他似乎还渐渐地发现,同学原本是如此的可爱,教师原本是如此的可亲,生活原本是如此的美好。

三、发掘学生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

自信心是激励学生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须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对于小可这样的问题学生来说,闪光点肯定不明显,于是我就抓住政教处最新推出的“集‘美言美行大拇指卡  领校长红包”的契机,给他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每天找优点”。让他用放大镜寻找自己一天中的优点及长处,并及时记录在一本笔记本上,找出一处优点就可以获得一颗小星星,当然我还会不失时机地在他叙述的优点右边或下面适当加上一些鼓励语。如果获得20颗小星星就可到我处换取一个大拇指卡。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就会激起百次的创造意识。在活动初期,我不断地运用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去奖赏去吸引小可进步。只要他集齐5个大拇指,即使领不到每月一次的校长红包,也可以到我处换取自己心仪的小礼物:或一本课外书,或一件学习用品,或半小时的上网时间……经过这样不断地鼓励,我欣喜地发现小可身上的缺点慢慢地变少了,做事情变得更稳重、更自信了。

近两年来,在家长的密切配合下,在所有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小可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观:类似于四年级开学初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少,由一开始的几乎每天一闹腾,减少到一个月一二次,到后来的一学期一次,直到这个学期一次都没发生过。即使中途偶尔遇到不顺心的事,他不但会静静地思考,有时会主动找你倾诉;上课基本上也能做到专心听讲,课外能及时完成作业;同学们也都愿意跟他一起讨论问题,一起玩耍嬉戏。

通过这个问题学生的成功转化,我深深地懂得:针对像小可这样的问题学生,我们首先得找出他们的症结所在,然后通过各种方式指导家庭教育,给孩子构建一个健康成长的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其次作为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格外有爱心,要有耐心地开导学生,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优点和特长,要讲究评价的艺术、评价的角度,多关心、多鼓励,使之打开心结,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并接受引导。最后通过多方指导、参与活动,驱散其内心的阴霾,使其建立自立、自强、自尊、自爱和自信的人生信念,从而阳光地学习、阳光地处事、阳光地生活。

【参考文献】

[1]蒋玉燕.如何预防和减少学生问题行为的反复[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3(05).

猜你喜欢

小可闪光点阳光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李小可作品欣赏
Constructing refined null models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igned networks∗
走,出发!
浅谈唤醒学生“闪光点”的方法
Tea
抓住闪光点,“流水账”也能翻出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