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农耕文化之根 育现代学子之德

2019-11-07王斌揭希望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农耕南瓜农场

王斌 揭希望

江苏张家港市德积小学在校内开辟了一处微缩版“农耕园”,经向师生征集命名为“儿童农场”。目前,“儿童农场”里农耕大门、田间垄头、农舍小屋等乡村小景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已由最早的一块几百平方的菜园地发展到如今2500多平方米的农场,种植了枇杷、桃、梨、枣、柿等果树,喂养了兔子、羊、鸡、鸭、鹅等动物,已将原来单一的蔬菜种植扩展为多种蔬菜、果树、花草等农作物种植,小动物养殖、阳光大棚。近年来,学校依托“儿童农场”,从小到大、从浅到深,实践育人、活动育人、课程育人,立德树人,传承农耕文化,让每一个生命个体自然、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我们的愿景

(一)优化劳动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把劳动教育与课程、活动、实践相整合,与中华传统农耕文化学习传承相融合,与现代农耕技术体验、未来农耕技术创新相结合,把劳动的理念和行为渗透到师生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二)提升学生品格

农耕文化中所包含的自强不息、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应成为学生在现代社会中生活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品格特质。学生通过农耕项目式学习,加深对农耕文化的学习和了解,被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所打动,进而在文化的熏陶和现实的体会中,逐步丰富和深化其价值认识,增强对自我发展以及成功体验的审美意义,健全品格人格。学生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劳动传统的同时掌握新时代劳动基本技能,树立现代劳动观念,使劳动意识和行为与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三)形成特色办学。

“儿童农场”,不仅是一块场地,一种活动,还可以依托其由点到面,上升到提炼学校精神理念、促进学校特色文化发展上来。我们把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农耕文化理念渗透到育人全过程中,且其所孕育出的自强不息、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农耕文化传统与当下提倡的和谐、生态、低碳等绿色发展理念、价值追求是不谋而合。我们将继续深化“儿童农场”项目式学习空间,营造以尊重学生生命,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教育规律的和谐教育环境,完善“绿源”农耕课程体系,构筑“积学”课堂,让“儿童农场”真正成为学校特色办学的发展之源。

二、我们的实践

(一)营造农耕氛围——冶德

1.“儿童农场”持续升级

我们在保证现有种植养殖等资源稳定的同时,建造传统农具馆,收集古农具,供学生游览;建造传统农具用具体验区,将传统石磨、风车等收集其中,供学生活动体验;改造竹篱笆,增设草垛粮囤……

2.新建“快乐工坊”

利用学校空地,开辟厨艺、编织、木工、陶艺等实践区,既丰富原有课程资源,又使“农场”与“工坊”有机整合,相得益彰。

3.校园环境持续改造

将原读书长廊改造为农耕文化长廊,既有农谚、农诗等布置,又有作学生作品展览区。道路边增加古代农书、农祖的雕刻塑像;花坛内增加稻草人、茅草亭等景致;楼梯踏步以及走廊墙面上布置与农耕文化密切相关的图文……不断浓郁校园农耕文化氛围。

(二)建构校本课程——孕德

我们把“教学做合一”作为我校“绿源德育校本课程”理念。以“儿童农场”“快乐工坊”资源为依托,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有传统文化根和现代文明魂的新农村学生,推动教师育人观、课程观、教学观的全面提升,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富有生命力的育人资源。

1.课程框架图

2.课程内容安排

3.课程实施策略

(1)丰富多彩的校内实践活动

以“儿童农场”为依托,我们每年均开展各种各样的种植农作物、养殖小动物活动,开展枣子嘉年华、开心枇杷节等果实节等活动,一年四季开展“春耕节、夏耘节、秋收节、冬藏节”活动。如“春耕节”活动:咏农耕,传文化;识农具,知农事;种农桑,悟农情;学农艺,享农趣;品农味,忆传统……丰富多彩的春耕节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春耕文化的博大、现代农业的飞跃,体验春耕劳动的艰辛,享受参与的快乐。

(2)项目学习的学科统整活动

德育课程是“跨学科实践性课程”,理应可以与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科学等学科活动进行整合实施,而“项目式学习”则是学科整合实施的有效抓手。

我们开展了“秋收节——南瓜大狂欢”活动:数学课上,比一比、量一量谁的南瓜最大,称一称谁的南瓜最重,赛一赛谁的南瓜最奇。美术课南瓜创意灯笼悬挂起来,南瓜涂鸦作品美丽又精巧。英语课上,中年级的学生一起研究了外国人的南瓜节,举行了创意南瓜秀,美美地装扮起来,结伴一起去讨糖果,教师们用英语与学生交流,大家一起学起了英语。综合实践课,南瓜美食最受欢迎,原汁原味的蒸南瓜,香甜可口的多彩南瓜丸子,造型别致的南瓜包子,学生们揉、搓、包等各种动作从一开始的生疏到越来越熟练,自己做的南瓜美食特别香甜;低年级学生们在体育课中的“南瓜保卫战”更是妙趣横生,在运输过程中,南瓜不能掉落,他们紧紧地抱着怀中的南瓜,灵巧地通过各种障碍。

项目式学科统整活动,打破了学科壁垒,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不同学科或领域的知识贯穿起来,了解彼此之间的关联,建立起融合一致的关系,并综合运用以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实现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素养、提升学生品德的目的。

(3)寓教于乐的社会体验活动

我们还将“儿童农场”的特色资源向家庭、社会延伸,激励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学会交往与合作,遵守社会规范与公德;培养关心他人社会意识、社区服务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精神。如将采摘的果实放在自己设计的水果包装箱中,慰问孤寡老人;举行爱心义卖活动,所得款捐献给贫困家庭;结合家庭实际,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种植花草树木、养殖小动物;常阴沙花海畅游等乡村研学旅行、参观张家港市富美实公司、收集农谚农具等等。

(三)实施“绿色评价”——促德

(1)加强“绿源学习社区”建设

利用“互联网+智慧校园”互动平台,鼓励学生们将活动的过程、收获、感悟用小报、绘画、日记、书签、视频等形式记录下来,并上传“绿源学习社区”,使之成为作品交流、特色宣传、资源建设、精神激励的平台。同时开辟特色课程文化微信公众号,学生作品成果及时上传发表,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随时欣赏、点评、指导,随时分享学习资源,以快捷的方式互動交流、展示宣传。

(2)落实“知行”争章评价机制

对学生参与“儿童农场”活动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品格的提升、能力的发展、获得的成果等,分别给予“绿之叶、学之花、特之果”章,对积满一定数量的学生,分别评比为“小达人”“小标兵” “小天使”等,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物质奖励是到“绿之树小超市”兑换各种学习用品,精神奖励是与喜欢的老师、校长合影,做一次升旗手、护旗手,等等。

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校初步形成了农耕文化教育特色,以“儿童农场”为载体,以实践、体验为途径,陶冶心灵和志趣,内修外塑,学生在情感、能力、成绩、特长等方面都有了可喜的收获,校园充满了温暖、充满了生机、充满了幸福感。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探索,在实践中调整,在反思中前行,相信一定能在“儿童农场”这片肥沃的田野上迎来金色的收获季。

猜你喜欢

农耕南瓜农场
农场假期
农耕旧事十二韵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农场
南瓜灯
一号农场
丰收的农场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