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阿卡贝拉的发展与演唱变革
2019-11-07耿靖恒
耿靖恒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音乐文化越来越受人们的喜欢,一种新型的音乐表达形式“阿卡贝拉”也逐渐的进入大众的视野。本文主要针对阿卡贝拉的发展历史和演唱风格的变革进行了一些论述。
关键词:阿卡贝拉 发展 演唱变革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8-0052-02
阿卡贝拉起源于15世纪到16世纪的欧洲,它最早的时候是一种在教堂中轻声哼唱的音乐合唱形式。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各样的音乐形式的出现以及音乐多元化的发展,阿卡贝拉逐渐成为了一种比较新颖的合唱表演形式,其美妙的旋律和动听的歌声受到了很多艺术家和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和关注。
一、阿卡贝拉的发展历史
“阿卡贝拉”是由意大利语翻译而成,在中国被认为是无伴奏合唱的音乐形式,实际上它的准确的翻译方式应该是“教堂的音乐”。因为这种演唱方式是一种不需要乐器、仅靠人声哼唱而产生的一种奇妙的乐曲,所以自13世纪以来,教堂教会都采用这种合唱的方式来演奏音乐,有时可能也会加一点管风乐器来增加他的节奏感。因为无乐器的参与,只靠人声来演奏,人们就用无伴奏这个词来描述阿卡贝拉,其实大多数人都不明白,阿卡贝拉其实并不是完全没有伴奏,而是因为人的声音本来就是丰富多变的,有时也可以模仿一些乐器的发声模式来演绎乐曲[1]。
阿卡贝拉的出现和发展主要是因为人们对用声音表达情感的一种期望。在文艺复兴时期,具有教堂风格的阿卡贝拉演唱模式还只是用来表达文字的一种演唱形式,过于单一、朴实的音乐结构并不能吸引观众。在17世纪之后,出现了乐器的参与,但与此同时也替代了阿卡贝拉的主体地位,基本每一场与音乐相关的表演都离不开乐器的参与,不过这一时期同样也是阿卡贝拉开始发生变革的阶段。虽然阿卡贝拉这种表演形式暂时处于衰败期,但是这种音乐形式对当时的编曲和歌唱方法具有跨时代的意义。阿卡贝拉主要是通过把人声根据不同的音色分成多声部来进行演唱的,一般分为男高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低音四种,不同的音高和音色互相配合使乐曲的演唱变得更加丰富鲜明。其中,男高音在里面是像铜管乐器一样的地位,音色嘹亮而有劲,是整个乐曲的骨干部位;男低音就和低音小提琴一样,音色很低但又很稳定,可以清楚的表达出节奏感;女高音在阿卡贝拉里是管弦乐的代表,主要负责主旋律的表演;女低音就是木管乐器的存在,连接低频和高频的音色,是一个中和剂把声音打磨变得更加柔软细腻。总而言之,通过这个时期的变革,阿卡贝拉的编曲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严谨,更具有张力,可以真正的做到平稳、和谐。从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出了自己的特有的发展轨迹,受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阿卡贝拉逐渐的被我国人们所认识,而阿卡贝拉的扮演角色已经不只是上面所描述的几类。阿卡贝拉有自己的演唱技巧,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演唱的,但是它仍然还是受到了很多人们的喜爱。阿卡贝拉对演唱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要求演唱者有非常优秀的声线和出众的歌唱能力并可以模仿每一种声音,视唱练耳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配合其演唱的人员也需要很高的歌唱能力,并不是任何人可以代替的。
20世纪是阿卡贝拉的一个过渡期,后来随着电子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兴起,阿卡贝拉也逐渐顺应潮流,创造出一种属于自己的“电子”演奏形式。因为器乐和电音的效果已经让人们失去了好奇和兴趣,作为纯人声的新型演唱形式,又创造性的结合了“人声器乐”,所以阿卡贝拉更趋向于大众的审美和听觉,人们也通过各种各样的节目增加了对阿卡贝拉的了解,对于阿卡贝拉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效果。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阿卡贝拉在流行音乐中的发展,各种各样的乐器和人声表演模式层出不穷,这个时期的人们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自己的声音来模仿不同的乐器发声,让人声作为伴奏。进入到21世纪以后,阿卡贝拉得到了更好的宣传和表达,凭借着丰富充实的音色和独特的节奏感被广泛应用在流行音乐中。随着形式多样化的发展,人们渐渐的又研发出口技、B-BOX等特殊的音乐形式来表达音乐的美妙。阿卡贝拉在中国获得了很多创新,阿卡贝拉因为它的特殊的演唱方式,在流行音乐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给当时我国的审美带来了一次巨大的改变,同时还促进了我国在流行音乐方面的发展,也算是我国流行音乐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2]。
二、阿卡贝拉和传统合唱的區别
(一)表演形式的不同
阿卡贝拉是一种可塑性很高的音乐表演形式,不像传统的合唱团一样必须庄严的站在舞台上演唱,表演者是以一种比较放松的状态,根据乐曲的结构编排一些舞蹈或动作,有的甚至还可以演变成一个情景剧,可以充分的调动舞台气氛,和观众一起互动,更有利于乐曲内容的表达。而且阿卡贝拉的人数是比较少的,不需要和传统的合唱团一样进行统一动作并在指挥的指挥下完成表演。相反的,阿卡贝拉更注重于乐曲内容的表达,不能拘泥于统一的肢体动作,要有更为复杂的情绪表达和眼神交流,有时也可以通过表演者之间的互动(点头、摇手等)调节歌曲的旋律和节拍,不需要指挥的存在。
(二)对人声的运用方式不同
阿卡贝拉改变了传统合唱的人声局限性,根据每个人音色和音高的不同进行男女高低音的安排,充分利用每个人声音的优势将歌曲发挥到极致。比如将“海豚音”、“黑嗓”等各种特殊的声音发掘出来,然后运用到不同风格的音乐表现形式中。用有限的资源做无限的创作,不断激励自己,发现自己独特的声音,再一步一步的将这种独特传承下去,也可以把阿卡贝拉这种合唱形式广泛流传,作为一种传承文化。同时,阿卡贝拉将歌词的文字赋予了鲜活的生命,通过声音的艺术将文字和音符进行更高层次的结合。
(三)个体表现力的不同
传统的合唱形式是把所有人都集中在同一个声部,不管是否适合都是一样的演唱形式和方法,这样虽然保留了每个人的共性,但个性却被缩减。而阿卡贝拉却突破了这一点局限,利用不同的声部将乐曲分类,而每一个声部中都聚集了每个人的独特音色,让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好。虽然阿卡贝拉的人数比合唱团少很多,但在乐曲的表达层次上却比合唱团更丰满,节奏感也更加鲜明,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歌曲,阿卡贝拉的演唱形式可以表达出一种独特的魅力让人为之痴迷。
三、阿卡贝拉的流派与风格
阿卡贝拉作为一种新颖的无伴奏形式的合唱声乐形式,可以适应不同而又多样的合唱风格。在其中一些经典的阿卡贝拉演唱中经常会用一些经典的演唱风格,例如布鲁斯音乐风格、爵士音乐风格、雷鬼音乐风格等。布鲁斯风格最早起源于美国黑人奴隶在工作时的一种缓解疲劳的演唱方式,布鲁斯音乐风格整体分为五种声音,它的曲调非常的明快,基本上都是节奏欢快的曲子。爵士风格起源在10世纪的美国新奥尔良,这种演唱风格融合了两种音乐模式,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种乐音模式。最后一种就是雷鬼风格,这种风格是起源于牙买加,它的风格特别明显,让人一下子就可以听出来,它经常在反拍处加重音,这种风格也经常用在我国的阿卡贝拉的演唱中,也是我国流行音乐中阿卡贝拉的重要的形式。
关于阿卡贝拉的流派主要分为延续了SATB清唱团,运用传统美声的演唱形式表达诙谐幽默内容的古典派;被称为“人声音乐”但整体配置和摇滚类相似的流行乐派;将人声运用到极其精湛、毫无缺点的极限人声派三种。最让人震撼的还是第三种流派,演唱者必须有精湛的演唱技巧,而且还要经过非常严格的古典乐训练才可以入门学习,在演唱时对表演者的声音技巧控制的非常细腻,表演者必须要放松的去演唱,否则就会造成声带过紧导致演唱失败。虽然这种表现形式非常严格,但是仍然还有很多阿卡贝拉热爱者在咬牙坚持、不言放弃。
四、结语
综上所述,阿卡贝拉作为一种新颖的音乐表现形式,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它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和表演魅力。当所有的声音聚集在一起拼凑起一首歌曲的时候,是非常震撼人心、直击心灵的时刻,而参与演唱的每一个个体都是一个美妙的音符,通过自己的声音表达歌曲所想表达的一切,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的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唐文滔.阿卡贝拉演唱发声技巧的历史演进[J].当代音乐,2018,(05):84-86.
[2]張煜杨.浅谈阿卡贝拉音乐形式的历史变革与新时代发展[J].黄河之声,2017,(2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