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族铜鼓音乐的发展现状及其策略研究

2019-11-07陈红

艺术评鉴 2019年18期
关键词:壮族发展策略

陈红

摘要:壮族铜鼓音乐是一种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以表庆贺或悼念之情的音乐,这一音乐沿袭至今,是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研究价值。但在继承发扬的同时,铜鼓音乐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壮族铜鼓音乐的现状及其发展与传承瓶颈,探究制约其发展的原因所在,并进一步尝试探索其发展策略,希望能为壮族铜鼓音乐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壮族   铜鼓音乐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8-0028-02

一、广西铜鼓音乐的现状及使用场合

广西铜鼓音乐流传地域广大、使用范围较广、演奏形式多样。现存铜鼓音乐主要用于以下节日庆典或祭祀等场合。

(一)螞拐节

蚂拐节又叫蛙节,蛙婆节,是河池壮族洪水河畔的天峨、南丹、东兰一带的壮族节日,它是壮族击打铜鼓最主要的场合之一。由于此节日是通过祭祀青蛙的活动,预测吉凶,祈求蛙神保佑全村寨人畜平安、五谷丰登。所以壮族先民通过对祭祀蚂拐来求得风调雨顺。同时,壮族先民认为铜鼓是神器,敲打铜鼓是向雷神传送祈求雨水。

(二)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悠久、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家人团聚,亲友互访,阖家同享天伦之乐、共商一年大计的最好时机,壮族人称之为“年节”。同时,春节也是铜鼓使用较重要的场合之一。打铜鼓过春节是流传于河池东兰县隘洞、长乐乡一带的壮族习俗,分别在春节期间比赛打铜鼓。以往过春节打铜鼓是各村的人自行组成铜鼓队,随之把铜鼓搬到的高山顶上,第一轮是击鼓祭祖,紧接着是开展敲击铜鼓比赛。敲打铜鼓的要求是以打的响亮动听和节奏明快,还有一点重要的是耐力持久为胜,比赛往往会通宵。在比赛结束后,大家会分享从家里带来的年货,欢歌笑语响彻山谷。

二、铜鼓音乐困境产生的原因

虽然壮族铜鼓音乐的发展与传承在近些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某些问题。通过此次的调研,搜集和整理了以下几个制约发展的因素:

(一)铜鼓音乐受众面狭窄

目前,铜鼓音乐大多数出现在寻常百姓的视野中,如壮族节庆表演活动和特定场合。铜鼓音乐作为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却没有很广泛地深入基层群众生活中。

(二)铜鼓音乐传承受限

铜鼓音乐受众和传承范围不够广泛,且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逐渐降低。加之许多广西年轻人对铜鼓音乐只知其名,并不明白演奏方法,这使得铜鼓的音乐传承受限。

(三)铜鼓音乐传承人才缺乏

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广西壮族本土会打铜鼓音乐的几乎都是老年人,会打铜鼓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年轻人对打铜鼓音乐的兴趣不大,对于击鼓、赛鼓习俗习惯更是知之甚少,所以铜鼓音乐将面临失传危险。另外,铜鼓制作的技艺也面临失传的考验,铜鼓文化的传承发展万分危急。

(四)铜鼓音乐的自身缺陷

铜鼓音乐的缺点是音域窄、音阶不全。另外,铜鼓音乐没有形成系统的音乐文化去深入挖掘、开发、传承和发展。传统铜鼓音乐文化需要更好地继承下去,就必须将其打造成音乐文化品牌,让他人说起铜鼓,即会想到铜鼓艺术,想到铜鼓音乐文化品牌。

三、广西铜鼓音乐的发展策略研究

(一)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和提高经济的支持

政府应该对铜鼓音乐的发展加大力度扶持和扩大经济支持,从各方面鼓励和支持铜鼓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工作。第一,如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规定每年由教育局和各级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包含幼儿园、中小学生及大学生)观看一两场铜鼓音乐的音乐会。同时,要求各企业单位也统一组织观看,并在演出的场地摆展板、有奖相关铜鼓音乐的知识竞赛等,通过此类活动,让观众在观看一些铜鼓音乐的同时,还能够了解铜鼓音乐的发展来源和历史;在各地承办铜鼓音乐的培训机构,让大众能够有机会参与学习铜鼓音乐,这将有利于文化技艺的渗透与传承,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铜鼓音乐的受众面。总之,在铜鼓音乐发展“奄奄一息”之际,政府应该大力扶持和传播。

第二,政府应当统一整编现有的所有的铜鼓音乐,将各地散乱的铜鼓音乐艺人进行整合,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鼓励出演,使铜鼓音乐重整旗风。在政府、企业及回乡成功人士的经费支持下,鼓励铜鼓音乐乐手参加各地区的器乐比赛。一来可以通过比赛让各铜鼓音乐的成员们团结起来,在短期内将赢得比赛作为大家的共同目标;二来通过比赛能够让参赛队伍和获胜的团队得到一定的名气,更加有利于各乐手们将来的发展与传承。并且比赛本来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演出,如果有政府、企业和回乡成功人士的经费支持将比赛办的好、办的正式,就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前去观看比赛,关注度提升了,文化的传播、传承与发展之路就成功了一半。综合各方的实力共同为铜鼓音乐谋发展,这也有利于对铜鼓音乐进行统一的管理与发展。

(二)加强与学校联盟

加大地方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系。首先作为地方高校,较难和大城市高校竞争大类专业,很难在专业的办学上有重大突破。因此,融入地方音乐作为高校的必修课程,就形成了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寻求新的思路;另一方面本土非遗也能够得到更多高等学历人才的了解和传播。如此一来,铜鼓音乐能够进入高校受到专业的培训,提高综合艺术修养。其次,地方中小学可将铜鼓音乐加入音乐课堂,并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情况,创作相应的乐曲,学生将从小接触和学习铜鼓音乐的技能。学校还可以组织铜鼓音乐的排演,对已经基本成熟的节目可参加演出,使学生进一步对铜鼓音乐加深认识,增强学生们对铜鼓音乐的热爱。最后,在中小学和地方高校的文艺晚会中增添铜鼓音乐的节目,如此一来,既可丰富节目的类型,又可使学生领悟铜鼓音乐的魅力。

(三)培养和提升大众的铜鼓音乐文化意识

我们需要从培养和提升人们的意识来进一步拓宽铜鼓音乐的受众面,让百姓从根本上对铜鼓音乐产生喜好,从而主动为其做贡献,为其开辟传播路径,以此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我们要倡导大众去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掌握文化的本质,才能领悟到其最精髓的精神特质,树立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

四、多层面推动铜鼓音乐的发展

(一)规范现有铜鼓谱:结合各界力量,搜集和记录那些还未规范成册的谱面,并对现有谱面进行归纳整理,将现有的纸质谱子电子化。同时,成立相关机构对铜鼓谱按照铜鼓类型、记谱方式或演奏形式等进行统一汇总、分类、编号,方便演出、研究及其传承工作。

(二)创新铜鼓音乐的编曲:鼓励艺人们及社会各界人士都可来参与铜鼓音乐的编曲。可以根据国内外流行音乐移植改编大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根据观众们的年龄阶层分析,将相对应的音乐加入铜鼓音乐表演中,致力于校园生活与音乐内容相贴切,以此拓宽铜鼓音乐的题材内容和受众面。

(三)丰富表演形式:铜鼓的表演可以不必拘泥于传统形式,加入一些现代的元素,让整个舞台和表演形式更加丰富。另外,借鉴一些其他乐器的音乐元素,使内容更加丰富而充满艺术性。

(四)丰富音乐素材:铜鼓作为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它的创新不仅能够在作曲上进行,还能在乐队进行创新。将铜鼓自身的音乐和伴奏乐器方面进行进一步拓展,在乐器上进行创新,在演出乐队中融入近现代西方乐器,提高听觉和音响的饱满度,以此满足观众的审美视听。比如在表演乐队中加入钢琴伴奏,使钢琴与铜鼓音乐有机地融合,给观众们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铜鼓音乐现状的搜集整理,对制约其发展的原因做了初步探究,并尝试性地从政府扶持、高校联盟、提高铜鼓音乐文化意识,旅游业与铜鼓音乐的融合五个方面探索铜鼓音乐的发展战略,并就规范曲谱、编曲创新、丰富表演形式、丰富音乐素材等五方面,对铜鼓音乐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此文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更多的人了解铜鼓音乐、喜欢铜鼓音乐,促进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强我国民族文化意识。

參考文献:

[1]蒋廷瑜.铜鼓艺术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2]梁杨帆.“互联网+”时代下的广西民族艺术传承与创新——以广西铜鼓艺术为例[J].大众科技,2016,(06).

猜你喜欢

壮族发展策略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黄翠崇、刘丽华
《Cat’s book》
壮族迎客歌
壮族山歌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