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9-11-07张晨董晓君傅丽菡郑宝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36期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互联网+

张晨 董晓君 傅丽菡 郑宝红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大量的创新创业引导政策为我国创新创业活动营造了前所未有的利好环境,但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情况未呈现良好的态势。论文分析发现新时代创新人才应具备跨学科知识结构、自主学习能力、深度思考能力和信息分析及处理能力四个素质特征。基于此,论文从创新课程体系设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人才质量控制四方面提出了“互联网+”创新创业背景下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改进的建议,为完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高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6-0214-03

一、引言

2014年,李克强总理首次公开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3月,“互联网+”行动计划正式开展,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逐步渗透于传统行业,与传统行业完成深度融合,推进了各类新应用、新产品的出现,大批创新行业涌现,为“双创”释放了巨大的蓝海。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后续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一系列推动创新创业的战略规划,从国家层面构筑了全面的创新创业生态机制。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的强力政策的双重动力为我国创新创业活动营造了前所未有的利好环境。

《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的调研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了创业潮流,毕业创业比例已从2011届的1.6%连续5年上升到2017届的2.9%。同时,《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项能力的关注度中,创新能力已由2015年的第11位上升至2017年的第4位。面对高校学生日渐强烈的创业意愿以及社会增加的创新人才需求,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素质需求,思考人才培养方式的改进。

二、“互联网+”时代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特征

国内学者认为创新人才应具备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观,也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创新精神与思维,以及极易被社会接受的品质。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创新人才的内涵也在不断更新进化,蕴含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的素质特征。

(一)跨学科的知识结构

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不同行业的市场相互独立,即便相关、相邻,也有明确的界限。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深入到各大行业之中,行业间的壁垒逐渐瓦解。各行各业都开始在“互联网+”市场内做买卖。各类资源不断跨界流通,不同领域间的交流频率也显著提高,涉及的知识门类趋向多元化。社会更加重视人才知识面的广阔性,寻求具备跨学科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

(二)自主学习能力

“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变化速度快。新科学技术发展飞速,职业转换和知识更新频率加快。一个人仅依赖于学校所学知识已不能满足时代进步的需求,而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加强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储备。而终生学习的实现必须依靠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当人的活动转变为自主活动时,人的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在“互联网+”时代,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型人才才具有竞争力和潜力。

(三)深度思考能力

“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十分强大,执行能力远超人类。许多基础性的从业人员面临被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取代的风险。但是机器不会思考,只会执行固定命令,即使能实现自主优化,也只是基于固定程序的学习。而人类可以运用独有的深度思考能力做出创造性的工作。这种深度思考能力是最不容易被机器替代的优质素质。在智能化的时代,创新人才的定位已不仅是能完成单纯工作任务的工作人员,还要具有深度思考的能力,是综合化的思考者。

(四)信息分析及处理能力

“互联网+”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类信息技术强化了信息存储功能,提高了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便利化,信息量呈现几何级别增长。海量的网络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却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从庞大的信息库中准确而迅速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一方面需要自身的信息分析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具备运用云计算等“互联网+”时代新兴技术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应对过量、复杂的信息是这个时代下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

三、“互联网+”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互联网+”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我国高校应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革新。

(一)金字塔型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

针对创新教育资源错配问题,国外高校利用差异化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将教育资源合理分配。国内少数高校也进行了类似改革,如华南理工大学设置了“差异化、递进式”创新创业课程,针对所有学生开设创业体验班等培养创业意识;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设创业实验班等小班课程培养创业技能;对有初步体验的学生开设创业班实行创业实践。通过全面覆盖的基础课程和递进的教学深度保障创新人才培养的覆盖面和质量。

但“互联网+”时代下的万众创新,需要的不是部分高校的改革,需要各高校把控时局,共同为社会输送大量创新人才。因此,我国高校应推广金字塔型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递进地开展创新课程,使不同学生接收到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创新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面向大一新生开设创新创业基础类必修课程,普及创新精神、创业机会、创业者特质等基础知识,培养创新创业意识;面向有创业潜质和意向的大二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开设产品开发、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风险投资、财务等技能性知识,培养创新创业思维;针对大三、大四年级有意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实践類选修课程,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实践能力,助其成为具有创新创业理念的企业家(如图1)。

(二)自由选择的跨学科交叉培养模式

针对专才式教育问题,国外高校设置跨学科课程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国的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学习外国的跨学科培养,但还需改进。一方面,中国的交叉学科多固定化,学生只能接受学校开设的跨学科教育,不能自主搭配,缺乏个性化教育。高校应该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特别是信息分析及技术类课程应向全体学生开放,由学生自由决定实现跨学科知识结构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在不了解本专业知识结构时进行的跨学科自主选择可能并不适合与本专业进行交叉。高校可以尝试“2+2”教学模式(两年专才教育,两年跨学科),前两年的专才教育能给予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的时间,包括本专业以后的就业方向以及与专业内容有交叉的学科,使学生更好地筛选相关学科,进行后两年的跨学科学习。

(三)多元化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硬环境。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经验式授课问题,构建一只具备创新创业知识及实践能力的高教学水平教师队伍尤为重要。

首先,改革教师招聘制度。一方面,招聘专业知识型教师时,除了考虑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外,也要综合考量实践经验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增加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比例。从实践经验、创新能力、创业指导水平等方面严格选拔创新创业专职教师,以提高高校的创新创业执教水平。可以聘请创业企业家等社会成功人士担任创新创业兼职教师,定期开办讲座、短期讲学等,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时刻与社会保持联系。

其次,落实教师队伍培训。①提升教育水平。开办高校教师进修班,教师定期进修,学习先进的教育方式和多样的授课形式,使他们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征开展个性化教育,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也可以开办区域教學法中心,提供各高校教师交流前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平台。②加强实践能力。学校应执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一方面积极聘请创新专家、创业企业家等为专业知识型教师分享创新创业最新动态,进行创业体验等培训。另一方面,也要定期组织创新创业教师外出参加专业培训或到企业挂职锻炼。

最后,注重教学成果评价。①专业知识型教师评价。目前高校对于专业知识型教师的评价学术性偏向严重,教学质量所占比重非常低。为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可以尝试将教学质量评价成果与职称、工资等挂钩,将教学评价的侧重点转向教学成果。考虑中国高校评比“重学术,轻教学”的现实情况,改革初期可以适当增加教学成果比重,后期逐步增加以适应高校改革的步伐。为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建立以学生为主,学院、同行专家及教师自身共同参与的综合评价模式。学生作为教学质量的直接感受者,最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和能力。同行专家可以帮助考核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教学方式的启迪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以及教学氛围的互动性。学院主要负责把关教师是否遵守教学规范、开展教学改革。而教师自身的评价可以提醒教师定期反思,继续坚持优点,及时弥补缺点。②创新创业教师评价。与专业知识型教师相比,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更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具备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创业实战的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实践的能力。因此,应将教师的创新创业指导工作、创业项目及创业培训参与度等以折算成教学课时量或其他方式纳入创新创业教师评价体系中,尽快落实高校创新创业教师资格认证及职称聘任等关键举措,认真思考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职称晋升制度,调动创新创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四)基于PDCAn环的创新人才质量把控

针对评价滞后的问题,我国高校应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动态修正,时刻保持着对社会创新人才需求的敏感性,积极收集创新人才培养成效的各方反馈信息,特别是事中反馈信息,及时跟进社会对创新人才的新需求。

为此,我国高校首先应构建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流程,通过“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环节的不断循环,将与时俱进的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贯穿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首先确立符合当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并落实到教学体制设计等具体环节,然后基于构建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培养工作,并采用可反映社会人才需求的多种评估方式对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周期性评估,然后基于评估结果及时修正原有体系,并持续不断地进行循环,使处于学习进程中的学生享受到创新教育改进的成果,成功获取“互联网+”时代下社会需要的创新特质。其中,评估环节为最重要的环节,决定着高校培养体系调整是否与社会需求同步。我国高校一方面应学习国外高校的评估理念,从注重教学条件转向注重教学成效,既要重视“投入”性评估,更要重视“产出”性评估,填补或加强评估创新人才培养“产出”评价。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情境构建的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方式,利用事中反馈评估学生的各种创新学习成效。构建与企业等社会群体接洽的创新活动情境考核,由学校教师及企业人士共同担任考官,通过观察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表现,考核学生在创造性思维、创新创业实践等相关创新教育培养成果以及自主学习、深度思考、信息分析等时代素质能力,评价结果作为社会给予学生和高校的事中反馈信息,帮助高校及时修正培养体系,保障在校学生受益于创新教育的新一轮改革,紧跟时代变化。

猜你喜欢

高校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互联网+
高校师生/党群共建路径设计及实践探索
中国梦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