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学和科研的角度探究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成长

2019-11-07张小波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36期
关键词: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人才培养

张小波

摘要:教师的成长来自多个方面。就工作而言,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和科研,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高低體现教师成长的高度。文章从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出发,探讨如何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以促进教师自身成长,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

关键词: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6-0019-02

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主导者是教师。高校教师的素质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关键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高校教师的成长,给出好教师的标准,即教师要成为“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坚持“四个相统一”。其中,“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和“有扎实学识”等论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要求。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如何根据实际,不断促进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以适应时代要求呢?笔者将从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实际状况、教师个体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实际以及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宏观氛围和教师个体教学科研能力间的关系等,探讨高校教师的成长。

一、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实际情况

由于较早成立的本科院校已经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本文所述的地方本科院校为2000年左右以及后来的专科高校升格而成,后面简称为地方本科院校。这些学校经过努力,已经通过2006年和2017年左右的教育部教学水平评估,教学与科研工作已经得到全面检阅,本科教学体系业已形成,科研体系已正常运转。然而,它们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多。(1)就教学而言,尽管各高校的多媒体设备已经普及,但是利用率仍然不够;尽管开发了许多精品课,也研制了微课视频,但并未得到广泛应用,这些成果大多停留在完成任务阶段,束之高阁;尽管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很多,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系列完备,但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并未真正融人创新训练项目的学习过程中去,论文撰写等工作不得不由教师代劳,创新训练的主体并未得到有效锻炼,故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效果有待提高。虽然有一定数量的教学团队,共同撰写一定数量的教材,但是教材质量大都有待提高,教学团队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还不够。(2)就科研而言,尽管厅局级、省部级和国家级项目立项数量有提高、有突破,但总体而言,数量和质量还很有限,高水平的项目数量仍有待提高;尽管横向项目立项数有所增加,但真正能够服务社会、产生效益的项目不多,即有效横向项目稀少,质量有待提高。就论文而言,数量增加有目共睹,但是潜心研究的高质量论文稀少。有一定价值的论文大都为教师博士在读期间所发表,以所在高校为第一单位,为本高校所有的高质量科研论文仍旧不多;科研团队虽已建立,但是实质性合作不多,并未形成科研工作的坚实堡垒。科研对教学的反哺作用并未得到明显体现,教学对科研的支撑落实还不够。

总的来讲,学校在管理上要进一步向质量要效益,鼓励出高水平论文,拒绝低水平重复,倡导教师用心教学,形成更加有效的教学和科研管理体系。

二、教师个体教学和科研工作实际状况

教师个体随着学校的发展也有很大进步,具体表现在:教学方面,能够在教学竞赛上取得一定的奖项,一些资深教师获得省内教学名师的光荣称号,一些教师主持教学改革项目并获取教学成果奖,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并获得一些奖项等。这属于地方本科院校的一些较有代表性的教学业绩。科研方面,部分教师的科研成果获得省级和厅局级等各项奖励;部分教师参加不同层次的会议,报告论文获得会议的优秀论文奖等;个别教师在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时,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出版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方面的专著。尽管一些优秀个体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一定的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仍然模糊不清,从而导致能力不足,进一步造成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低层次重复。许多教师把教学和科研仅作为任务完成,失去了工作激情。部分教师习惯于一门课程,一本教材,永远不变的教案,恐惧新课,没有做学术科研的耐心和兴趣。地方本科院校也有部分教师科研十分突出,但在教学投入上,个别教师不是十分重视。

总的来讲,教学与科研相互影响。教师要边教学边科研,不断思考、总结,在教学科研上不断提高。比如,笔者的一个同事,教学十分认真,常年主讲《数学分析》和《分析选论》等课程。这直接助推他科研的进步。正是基于教授这两门课程,他攻克了优化理论上悬而未解的问题,得到国际同行的大力赞赏。这就是身边教学科研结合的一个典范。也有同事科研很不错,发表了系列高水平论文,他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整理成书出版,作为一门选修课,很受学生欢迎。另外,笔者的一位同学,专心科研,在讲授与他研究方向一致的《数值分析》课程时,热情饱满,游刃有余,很受学生认可,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总之,教师在成长时要特别注意调整教学和科研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在教学和科研等主要业务上取得实质性成长。

三、学校对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影响

学校的培养和教师自身的努力是相辅相成的。对一所学校而言,如果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学术氛围,教师在这种氛围的烘托下必将不断进步。学校从源头上鼓励教师用心教学、潜心科研,注重质量的提高,并形成政策导向,此时教师也将具有较高教学和科研工作站位的外部基础。学校在管理上用心促进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提高,教师用心教学、科研的成绩也将反馈学校,使学校形成更好的教学科研环境。反之,如果学校鼓励数量的增长,漠视高质量教学和科研工作或者对高质量教学和科研支持不够,必将引起不良影响,迟滞学校发展,从而更大范围地影响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师成长。在教学方面,在举办各种教学竞赛的基础上,也有不少单位在脚踏实地地关注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因为若仅是一两节课认真准备,竞赛获奖,而日常工作敷衍了事,则是作秀行为,是不可行的,这将影响其他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将在日常教学中持续有为、默默奉献的教师立为典范,广为宣传,更能调动广大教师务实进取的积极性。在科研上,就科研基金申请而言,国家相关部门比以前更加注重质量。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个人简历中的代表作数量填写已有上限规定,这就是鼓励质量的一种体现,此时评审人将有更加充分的时间评价申请人自身科研能力的高低。

总之,学校要立足宏观层面,教师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切实关注教师自我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形成良性循环,才能为合格的人才培养提供优秀的师资力量。

四、总结

笔者认为,高校教师的成长主要体现在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方面。要促进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就必须形成良好氛围,给予教师个体良好的外部条件。另外,高校教师要管控自我,追求上进,积极发展,从而形成教师和学校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此外,在教师自我成长中,教师个体必须及时调整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使教学科研相长,才能有效促进高校教师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人才培养
运城学院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我校召开科研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怎样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