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导游英语》课程教学实证研究

2019-11-07赵宇

校园英语·下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

【摘要】信息化技术正在快速融入现代化教学之中,高效利用信息化技术为教学服务是当前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文章在《导游英语》教学中引入恰当、科学的信息化“微”手段,从多个维度破教学重难点,达到“著”的效果,即学生个体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和学生整体英语交流能力的提高。 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向教育领域的多学科推广。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见微知著;英文讲解

【作者简介】赵宇,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学院。

【基金项目】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規划课题“基于大数据的高职英语教学研究: 角色定位、 评价定量以及策略定制”( 编号: XJK016CZY103) 的成果。

一、引言

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正对社会各领域产生深刻影响。教育行业也迎来一场前所未见的伟大变革,短短几年,全球在线教育呈井喷式发展。在这种形势下,高职教学面临着全新挑战,以传统教学为主的高职英语正站在这一变革的浪潮之巅。

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实施积极的旅游外交战略,大力提振入境旅游,深化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旅游合作,有序发展出境旅游,提高旅游业开放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到2020年,出境和入境旅游人数规划均达到1.5亿人次。因此,随着出入境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全国对涉外导游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值此良机,高职导游英语教学应该如何顺应信息时代发展,为旅游市场输送高素质的涉外导游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提出,综合运用多种信息化“微”手段,从课前准备、课上实施、课后评价多个维度提升学生的英文讲解能力、景点讲解技巧,从而使学生具备涉外导游的基本语言、技能、素质要求。

本文以《导游英语》具体一单元的一个章节“张家界天子山英文讲解”为案例,整合信息化技术和高职《导游英语》课程知识进行教学,探索信息化环境下高职《导游英语》教学如何突破传统教学的瓶颈,使学生提高英文讲解能力、灵活运用讲解技巧、声情并茂推广中国文化。

二、教学设计

教师在上课前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进行深入了解和把握之后,确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选取恰当的和科学的教学策略、信息化教学手段。

1. 教学内容。本课选自旅游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导游英语》中的第二单元Guiding Work(导游讲解工作)之中的任务4——自然景观的英文导游讲解,学时为2课时。教学内容选取张家界景区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天子山。

2. 学情分析。本课面向旅游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善于利用互联网、手机等信息化工具,但主要是刷微信玩游戏,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爱旅游爱自然,经过《导游实务》《导游基础》等课程学习,累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英语解说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将知识和应用有机结合。

3.教学目标。翻转课堂专家托德说“要让学生们参与制定学习目标”。我们在课前号召学生开展微信投票,对于用英文讲解,你最担心的是什么?结果表明最关心的问题依次为:讲解词汇不丰富、讲解技巧没掌握、讲解不生动、景点不熟悉等。我们将这些问题与教学大纲、学生学情相结合,提炼出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掌握天子山景区讲解的词汇和句型;掌握天子山景区知识点和讲解方法。能力目标:具备生动、流利的英文讲解能力;具备用英文推广景点和民俗风情的能力。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传播优秀中国文化的责任感。

其中,教学重点是掌握天子山景区的词汇、句型,以及讲解方法;难点则是具备用英文推广景点和民俗风情的能力。

4.教学策略。本课教学策略称为见微知著,用微视频、微课、微景观、微群组、微信、微访谈等信息化的“微”手段,从多个维度一点一滴地攻破教学重难点,将它们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最终达到“著”的整体效果,即具备流利的英文表达能力和灵活运用导游讲解技巧。

三、教学实施过程

课前,学生登录课程教学平台,领取任务:天子山英文导游词创作。教师在教学平台发布天子山景区相关资料和英文解说“微”视频,推荐学生浏览张家界英文官网,感受美景,熟悉景点。针对学生爱玩游戏这一特点,教师选择乐词APP向学生推送 “微”词汇,里面的连连看游戏和看图猜词让学生爱不释手。学生通过微信群秀出单词游戏成绩,互相竞争。上述训练为掌握教学重点:掌握词汇和句型打下基础。

课上环节从润语言、学技巧、融文化到抒感情逐一展开。

1. 润语言:课上展示学生作品,学生已经尽可能用优美的语言来赞颂天子山的奇、险,但词汇句型单一;景点翻译呆板。课前同学们只会用beautiful形容景美,所以教师展示几个有趣的单词“微”视频,讲授更丰富的表达方式,还可以用fabulous,fantastic等表达。让学生分为“微”群组,举一反三,为天子山不同的景点找到最合适的词汇和句型,并互相润色组员的导游词语言表达。

学生对极具中国特色的景点翻译也颇为头疼,御笔峰、仙女散花两大标志性景点如何用英语形象贴切地表达呢?教师展示几个备选翻译,“微”群组讨论选出最佳选项,教师点评几种翻译的优劣,学生领悟景点翻译的精髓。

2. 学技巧:学生的英文导游词平铺直叙,很难抓住游客的心。主要原因是没融入适当的讲解技巧,因此,结合教学团队自制的“微课”,教师列举几处适合自然景观讲解的技巧:虚实结合法适用御笔峰;用画龙点睛法总结天子山美景;用比较分析法突出天子山的奇景。学生自省导游词,将之修改得更有血肉。本课教学重点:掌握讲解的词汇和句型,以及讲解方法已得到内化。

3. 融文化:一说到天子山,学生多想到那里的峰、谷、林,但是仅仅将讲解停留在自然景观上,那是不够的。那里的土家族农耕文化、兵战文化、土司历史、建筑艺术是一块美丽的瑰宝。教师展示一段土家文化“微”视频,让学生们的头脑中烙印下这些热情的土家姑娘、壮观的吊脚楼,对土家文化感兴趣。针对土家特色民俗风情,教师用英文总结说明,学生学以致用,探索天子山民俗风情之美。

课程进行至此,学生的导游词早已脱胎换骨,景点表达形象、描述生动传神、各种讲解技巧贯穿其中。就算纸上一览,也能体会到字里行间的奇秀之景。

4. 最后,课上进行模拟导游,面对实景抒感情:学生用英文讲解往往不鲜活,讲解变背诵。学生以“微”群组为单位,使用张家界旅游APP,利用3D实景“微景观”,直观了解各景点,比如这组同学选择贺龙公园、另一组同学选择西海石林,3D实景让学生触景生情。现在学生的讲解变得声情并茂。课上环节到此结束。

但这远远不是学习的终止,课后,学生自主设计旅游线路,对景区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进行推广,录制英文解说,上传至微信公众号。我们邀请行业人士参加微访谈,由旅行社的一线导游和线路设计师,从最专业的角度进行点评。本课程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

四、结语

本课的特色在于见微知著,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层,微课、微视频、微景观等统称微手段,将这些碎片化应用整合成系统化的教学资源库,也就是著,突破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第二层,学生的各阶段表现是微,我们的考核评价贯穿教学全程,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得到学生学习状态库,也就是著,便于跟踪每个学生的学情,做到因材施教。

见微知著教学法理念清晰,信息技术运用得当,已在本专业推广,学生在词汇、句型、翻译准确率、技巧使用度、感情饱满度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信息化教学手段辅助《导游英语》课程教学,从课前准备、课上实施到课后拓展,可实现多维度实时反馈,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导游英语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务院,2016-12-27.

[2]孙川,杨红玉.信息技术与告知英语课程教学整合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2(11).

[3]曹小芹,刘淑义.信息技术辅助的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探索—以导游英语为例[J].海外英语,2015(11).

[4]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6(4).

猜你喜欢

信息化技术
论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信息化技术
网络安全技术与公安网络系统安全研究
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
信息化技术应用及风险防控
信息化技术在中职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化技术与城市公园的融合形态研究
珠海市物流现状问题与发展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受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和对策
浅析信息化技术在一体化手术室建设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