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生动力视角下创业培训助推皖北乡村振兴研究

2019-11-07陈旭阳王冬梅宋陶鹏

关键词:皖北人力资源农民

陈旭阳,王冬梅,宋陶鹏

(1.阜阳师范大学,安徽 阜阳 236037;2.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1)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和挑战并存:从国际环境看,全球经济复苏有望持续,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空间可望得到拓展,但中美贸易摩擦及美国单边贸易主义新情况的出现导致全球经济变数增加;从国内情况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基于扶贫攻坚的战略导向,乡村变革与转型步入关键时期;城镇化建设加速与质量提升同在,城市辐射带动乡村发展有望增强并改变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编制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优化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安徽省2019年继续实施就业创业促进工程,开展“创业江淮”行动计划……。

皖北是安徽的人口大区,人口资源到人力资源的嬗变需求紧迫,制定、出台针对性较强的系列政策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同时,也助推了农民群体就业创业培训的全面开展:有关部门提前谋划,了解需求,实施精准培训,提升培训实效;优化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有效解决农民群体就业创业中的困难和问题,激发农民创业的内生动力,发挥农民在创业中的主体作用,提升创业绩效,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势在必行。

一、创业培训类型与现状

创业一般指创业者及时捕获机会,通过个人或团队的不懈努力,对拥有的所有资源进行重新组合,挖掘利用,创造出新的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它既是机会识别、开发和实现的过程,也是价值发现、创造和获取的过程。创业及创业培训的相关研究大多来自西方;狭义上理解,创业 (Entrepreneur-ship)就是创办企业,实现经营利润的最大化;广义而言,创业就是创办自己的事业,既包括通过生产、经营和服务实现价值的增值,也包含以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为目标而创办的事业,包括社会创业、公益创业、岗位创业等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为了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的行为过程。

为了进一步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针对有创办企业意向的人员、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系统开展市场经营、管理,创业实务与创业精神等方面的学习与培训,对参训者在企业开办流程、企业运营过程给予一定的政策指导;使其了解、掌握国家有关经济法规和创业扶持政策,学习工商、税务、金融、科技、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学习发散和创新思维,学会捕获商机。通过有目的的引导,系统的学习,强化学员创业理念,坚定创业初心,树立创业信心,扫除参训者心理障碍,提升创业者管理、经营、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等方面能力,增强参与市场竞争和驾驭市场的综合素质;帮助选准经营方向,减少经营投资盲目性,提高创业成功率。使参训者在有效提升创办企业成功率的同时,解决自身就业问题,创造和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就业或再就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创业培训有着不同的模式:

SYB培训模式。SYB就是“start your business”,即“创办你的企业”;是国际劳工组织针对培养小、微型企业开发的培训项目,于2001年引入中国。通过SYB培训,受训者完成创业需要经历的各个环节和步骤,学会衡量企业开办可行性、可靠性,激发创业灵感;通过练习,用培训所学知识将创业构思进行整体谋划,分步计划,进行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以创业计划书展现最终成果。

三段式培训模式。将创业培训分为理论学习、咨询辅导和后续扶持三部分,分别进行创新创业意识、创业基础知识和有关经济法规教育;开展分类指导和具体咨询,帮助选定有发展前景、符合市场需求的创业项目;起草、修改和完善《创业计划书》;为受训者在档案存放、开业登记、缴纳保险、调整策略、申请贷款等方面提供便利;开展后续的跟踪服务,对初创企业通过咨询、会诊等不同形式解决企业的相关难题。

远程培训模式。通过电视、网络等远程方式向受训者开展创办企业的相关知识培训,了解企业创办的流程和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政策,培养开拓精神,提升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创业绩效。

各地自创模式。针对不同地域和行业、岗位的不同需求,开发精准教学内容,制定针对性教学计划,组织开展补缺补差式的、短平快或者模块化的创业培训,提升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上述模式尽管在培训内容和方式上各有特点和不同侧重,但都有一个共性特点:将创业培训与企业创办流程、成本核算、经营策略等活动有机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场景模拟,给创业者经营和管理提供全方位指导与服务,提升创业成功率,促进小微和初创企业快速、稳步发展。

在实操层面上,因政策落实程度有限、资金划拨手续繁琐,条块分割,信息不对称;培训师资力量薄弱、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受训群体基础参差不一、受训者职业发展规划不明晰,后续指导服务不到位等多种主客观原因,导致培训实效与预期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形成“上热下凉,外热内凉”“外热有余,内热不足”等现象,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皖北乡村人力资源诉求

目前,我国乡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粗放型发展现象仍然存在,乡村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人口素质偏低、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土地无人耕种等原因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1];而乡村发展的前提在于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并能够发挥出典型和带动作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对乡村人力资源开发都有较完整的体系:德国通过农业职业学校对农民开展培训[2],美国政府要求农民必须接受免费学习和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从事农业生产;日本通过农民组织团体开展培训[3]。由此来看,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引导农民创业特别是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对产业转型升级起着较大促进作用:一是可以实现农民自我就业,提高收入,促进家庭稳定与发展;二是能够吸纳乡村闲置劳动力,在一定区域性范围形成有活力的“造血功能”;三是能够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产业合理分工与集群发展[4]。所以,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不同区域具体情况,可以实现乡村从人口资源优势到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性转变。

从我国乡村现状来看,乡村振兴依然要依靠农民。但是,目前多数农民远离家乡,外出务工;不少人结合自身情况开展生存型或者机会型创业,逐渐步出生存困境,有了一定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重要性愈发凸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需求激增,特别是在乡村,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以安徽省皖北地区为例,皖北属于平原地区,长期以农业耕种为主,无工业优势,剩余劳动力流出较多,传统农村结构受到较大冲击。该地区占有安徽较多的人口和土地资源(见下表),但是经济发展优势并不明显,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当地人口资源没能通过系统的教育培训,及时实现质变,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2017年皖北6市人口及土地情况

历史积淀和多种主客观原因导致了我国农民就业创业信息的捕捉和学习、培训知识筛选能力不够[5],自我效能感不强,尚未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专家学者也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理论研究和相关阐述。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乡村生态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坚持农业乡村优先发展,巩固完善乡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6]。2018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就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2018年9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年)》构建了乡村振兴新格局,农业乡村经济发展迎来新机遇。乡村振兴战略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需要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乡村人才队伍作为支撑[7];将人力资源建设提上重要日程势在必行。

限于皖北农民工输出大区的现状,不仅需要充分吸引乡村现有中青年劳动者、外出务工者,还需要类似阜阳“接你回家”等系列优惠政策和相关活动,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充实到就业创业队伍中;根据外出农民工、当地农民的不同需求和皖北土地流转、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制定针对性方案,选准、选好培训内容,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激发受训人员的内生动力,增强培训实效。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同时,解决区域性发展难题,满足皖北乡村振兴必需的人力资源需求;把皖北乡村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特色,促进良性循环。

三、以培训促皖北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关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正是对应于乡村的生产、生态、文化、社会和生活等方面价值的高质量实现。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进入新时代的乡村建设迫切需要能够平衡外援与内生发展、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优化结构,提高生产率的新思路和新举措[8]。

皖北人口众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创业的理想场所;阜阳是具有全国性影响的人口大区和农民工主要输出地之一,每年外出打工农民工200余万人,返乡就业创业的近10万人;返乡就业创业群体在外地多数历经不同岗位的锻炼,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阜阳自2008年实施的“接你回家”等系列活动,已经成为区域性品牌活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被家乡政策吸引,融入返乡创业就业大军,助力阜阳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截至2018年初,已吸引66万人在县域内转移就业,3.1万人返乡创业,创办各类经济实体2.9万个,年产值约200亿元。除了政府引导、倾斜政策的鼓励外,如何根据皖北的经济发展现状和人文特点,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和教育力度,发挥当地农民的自身优势,充实内涵;聚集现有农业的产品和产业优势,激发农民特别是返乡农民工的内生动力和创业潜能,提升创业意识和综合技能,使创业成为农民的自发行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落实,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体系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是实现不同区域城乡协调、融合发展,实现乡村、农业内涵发展,农民整体致富的重要抓手。通过健全皖北区域性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消除阻碍要素下乡的各种体制机制性障碍,开展精准帮扶,解决乡村现实问题,从政策层面催生农民创业的内生动力。

1.以培训了解需求。这是制定针对性政策的前提;针对皖北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创业意愿不强的现状,通过培训了解其真实需求,畅通信息渠道,完善政策体系,促进城乡资源要素良性互动;让乡村能够分享到优质资源,使城乡整体迈向现代化。

2.让培训宣讲政策。除了正常的技能和知识传授外,就业创业培训还有宣讲政策的职责和义务,通过宣传,让农民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了解强农惠农制度,了解皖北发展远景、高铁开通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发展需求;用完善的政策体系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用法律法规保障自身权益,提升乡村的社会治理水平。

3.靠培训落实政策。建立培训的正向激励机制,引导农民积极参加就业创业培训,优化乡村人力资源结构。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掌握金融保障、财税和政府兜底等政策,提升创业成功率;让人们熟悉阜阳等皖北区域关于稳就业的经济补助、免费培训等系列政策,引导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9]。

4.用培训促进创业。虽然皖北区域的城镇化建设成效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在一定程度制约着劳动力市场的正常流动,削减了农民的创业激情。用培训成效和成功的就业创业缩短差距,用扶持政策促进创业,用交通、公共设施,电力、水利、文化娱乐等方面投入改善现有条件,能够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二)协同创新造就培训新平台

目前皖北的农民就业创业培训多以行业开展为主,缺乏横向交流与合作,条块结合不足,整体性不强,尚未形成有效合力,培训内容与农民需求错位,培训成效亦不明显。这些虽然是长期历史积淀形成,原因复杂,主客观因素并存,但整合后的资源更丰富,实力会出现倍增效应;再辅以优质的服务、美好的远景吸引,在操作层面能激发农民创业的内生动力。

1.加强横向协同创新。不同培训主体充分利用皖北创业政策利好,从工作职责出发,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强横向协同发展,开展教学研究;顾及皖北农民的差异化需求,完善培训体系;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培训实效,提升农民群体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2.优化培训平台结构。各培训主体结合自身情况错位发展,搭建网络信息、法律援助、远程教育、金融支撑等系列平台,形成目标一致的动力推动。用差异发展,产业带动等方式,解决皖北农民就业创业的现实需求;降低农民生存型创业比例,有效提升机会型创业的人数。

(三)创新方式方法满足农民需求

作为提升人力资本的重要途经之一,创业培训的作用、地位日益凸显;通过教师调研开发的教材,灵活机动地参与式培训,可缓解培训资金不足、培训场地设施陈旧、没有针对性教材等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创业培训效能;加快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完善城乡人力资源互助平台,用外生动力引导农民创业的内生动力。

1.加大个性培训。开展农民技能和就业创业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不仅能够尽快完成人口资源到人力资源的嬗变,而且还是吸引皖北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关键[10]。可以此弥补城乡发展差距,避免教育资源的局限和部分学校、培训机构办学的盲目。

2.做好后续指导。利用皖北平原的交通便利和发达的信息网络优势,加强创业实习、创业咨询等后续指导与服务,加大横向交流合作力度,邀请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现场指导;定期开展创业经验分享,提升受训者的创业动力和创业成功率。

3.创新培训形式。加强创业培训的师资建设、课程建设,优化教学方式方法,针对皖北各县、市、区乡村的不同产业发展需求,精心选定主题,完善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升培训满意度,扩大人力资本外效应,发挥培训的累加效用。

4.丰富方式方法。加强教学针对性,以技能培训为主,以案例分析为辅,学会换位思考,有的放矢,学以致用,满足不同农民、不同类别的就业创业需求,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接受培训的满意度。

(四)提升技能助推皖北乡村振兴

引导、鼓励和支持农民创业,既能有效扩大社会就业,还能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检验内生动力提升后的创业绩效。

1.发挥带动作用,激发更多农民的创业激情。用乡村的生态、交通、旅游等自然资源增强归属感,吸引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成果解决人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缺乏,创业意识淡薄,能力缺失、创业实战缺位等现象,提高创业培训的主动性,提升培训效果。

2.挖掘资源禀赋,增强受训人员的内生动力。加大皖北本土创业典型的激励作用,激发创业潜能;综合施策,转变农民创业观念,拓展创业视野,提高创业境界,坚定创业信念,增强接受培训的主动性。因地制宜,发挥当地创业集聚优势,扩大产业影响力,增加人们参与培训的主动性。

3.降低成本支出,提升农民受训的自我效能。把农民培训费用与政府补贴合二为一;把创业培训后期服务的精细化与农民创业成功率的增加有机结合,把提升创业培训的短期效果与长期职业发展整体谋划;将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大胆创业深入融合;使农民创业绩效的提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齐头并进。

4.加强素质教育,发挥乡村人力资源的优势。在进一步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乡村经济结构基础上,结合乡情,营造皖北乡村创新型文化,加大人力资源综合开发力度,促进区域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做好受训人员职业生涯和心理健康咨询,优化乡村人力资源结构。

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充分利用创业的政策、文化、经营等方面的良好环境,通过强化需求导向,开展针对性较强的综合性、多元化、重实践的创业培训,解决皖北农民就业创业中的困难和问题,主动开展创业实践,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增强工作稳定性,提升职业成熟度;统筹谋划,分步实施,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化农民;使乡村从劳动力输出地转变为人力资源输出地,造就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猜你喜欢

皖北人力资源农民
摄影·美好安徽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皖北小麦病虫害防治
饸饹面“贷”富农民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皖北区域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实证分析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