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场所精神”解读传统街巷对步行街设计启示
——以徽州古村落为例
2019-11-07袁媛方群莉叶建伟
袁媛,方群莉,叶建伟
(1.黄山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2.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3.黄山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1 “场所精神”的概述
1.1 “场所精神”的含义
场所精神是由诺伯格舒尔茨于1979年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提出,他指出“场所就是具有特殊风格的空间”[1]。而场所精神的体现就是存在于人们不断对环境的认知并且认同上,简单的理解就是场所于人情感上的感受,人于场所情感上的认同,场所和场所之间的联动升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交流。总而言之,这种精神就是环境反应其本质特征,若引起了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那么就产生了“场所精神”。
1.2 具有“场所精神”空间的构成要素
空间若具有“场所精神”,那么它具有不断延续的传统记忆、丰富多样的空间结构和适宜的尺度与围合感,所以区域若具有自己独树一帜的地域文化,并且象征着传统记忆的延续,那么它就有了塑造“场所精神”特征的内在基础。其次,空间结构的多样性丰富了场所的趣味性,从而构成了“场所精神”的必要因素。另外,适宜的空间尺度与围合感可以使人群聚集交流,这是塑造“场所精神”的外在条件。
2 丧失“场所精神”的现代步行街分析
中国步行街是由宋朝的市肆街巷发展而来,据《燕翼诒谋录》记载“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出,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它物者,必由于此”[2]。这句话描绘了宋东京城中熙熙攘攘的市肆风貌。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现代步行街呈现出地域特征丢失,空间结构紊乱、空间尺度感以及围合感的缺失等弊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传统记忆的丢失
城镇化与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导致人们问田要地、问湖要地,城市变得趋同化发展,步行街正是急速发展社会中的“牺牲品”,它由原来是地域特色的承载物变得追求商业化,人们不断寻求现代化的设施与技术,摒弃先人们遗留下的匠人精神,于是产生历史的断片与文化的断层,使步行街失去了之前供人们生活、憩息、交谈、游憩的动力,“场所精神”也就失去了塑造的内在基础。
2.2 空间结构的紊乱
街道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交通作用,它包括通行街道和街道两边的建筑物,通过建筑物的界定,形成建筑围合的空间,并且具有延伸的连续性。但是由于现代行业内部的竞争,很多建筑一味的追求造型的奇异,使建筑出现与整条街道形式完全迥异的风格,导致街道视觉与竖向维度紊乱,如位于河北省三河市的福禄寿大厦,奇异的外形使它被评为全球最丑建筑。另外,在水平维度上,笔直化的沿街建筑缺少变化,使街巷失去了趣味性。街巷空间结构在竖向和水平方向上的紊乱,导致其缺失了空间的多变性,从而丧失了塑造“场所精神”必要因素。
2.3 空间尺度及围合感的缺失
街巷作为以交通与交流为主要功能的构筑物,需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当人们心理得到慰藉时,才愿意在街巷中停留。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论述:“如果设街道的宽度为D,建筑外墙的高度为H,则当D/H>1时,随着比值的减小会产生接近之感,超过2时则产生宽阔之感;当D/H<1时,随着比值的减小会产生接近之感;当D/H=1时,高度与宽度之间存在着一种匀称之感。显然,D/H=1是空间性质的一个转折点”[3]。但是现代很多开放空间大尺度放开,如沈阳工业展览馆前广场,改造过后展览馆缺失四周适宜的建筑围合,与附近高耸的立交桥格格不入,空间失去原有尺寸,从而失去生动性,人在其中感受不到标志物的存在,在空间中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也就不会进行停留,进而塑造“场所精神”的外在条件也缺失了。
3 基于“场所精神”的徽州古村落街巷分析
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在地少人多的徽州,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徽派街巷空间,使得徽州古村落的街巷在我国古代街巷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3.1 地方记忆的延续
随着历史的发展,由数代人的智慧一起打造出来的徽州可谓是人杰地灵,不论是徽州村落,还是村落中的街巷都具有不可磨灭的匠人精神,后代人对先人们智慧的保护与延续,在历史文脉的传承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宏村与牛形水系结合的街巷可以延续600余年的历史,至今仍在使用。宏村在600余年的历史里,由于各种原因,不断经过改造和扩建,却一直保持着最原始的街巷肌理,虽然建造技术不断革新,但是整体的村落形式仍保持最朴质的徽派风格,宏村中传统记忆的延续形成了当地“场所精神”的内在基础,也是宏村独一无二的原因之一。
3.2 以人的感知为向导的空间结构
3.2.1 具有连续性与韵律感的空间
对宏村中的街巷肌理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围合出街巷的建筑并不完全处于一条直线上,建筑的外立面凸出得错落有致,走在街巷中不难感受到相似风格的建筑和和谐的空间尺度,以及较好的街道连续性,这种具有连续性与韵律感的街巷空间形成的图底关系,体现了“场所精神”中空间的连续性与变化性,承载着“起承转合”的韵律,人在其中不断的感知街巷的变化,使街巷空间具有趣味性(图1)。
3.2.2 具有标识性的节点空间
图1 西递街巷
与现代仅作为休息使用和缺乏围合的节点空间不同的是,徽州古村落中的节点空间特别丰富,不仅包括由建筑放开形成的“坦”节点,而且在家家户户门前,由于建筑错位或街巷空间变化,都能形成一个个小节点。如在宏村中,没有两家的门是正对着的,一方面是出于风水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这样在每家门前形成了一定大小可供自家人在门前活动的空间。在“坦”的节点处,徽州古村落有牌坊、码头、桥梁、井口、拱门等起到装饰和使用功能的构筑物,这些构筑物不仅起到了丰富空间的作用,同样也具有很强的标识性,预示着空间结构在此发生转换,是带来空间多样性的重要方式,而空间具有识别性就是人感知“场所精神”的必要因素。
3.3 适宜的空间尺度及围合空间的使用
在西递敬爱堂两边有两条连通前边溪街和后边溪街的街巷,其中一条街巷两旁的建筑是现代修缮的,所以两条街巷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行街体验,未重建建筑的街巷D/H有0.195与0.125、0.4与0.432等,新修缮建筑的街巷D/H有0.525与0.412、0.465与0.206等(图2)。可以看出未修缮建筑的街巷沿街立面的起伏变化较为明显,而新修缮建筑的街巷沿街立面起伏变化较为平缓,所以原始的街巷有很强的韵律感与围合感,但走在街巷空间中,不会使人感受到压抑,因为街巷空间中不断变幻的高低建筑和不断被建筑外立面打断的韵律感,使人们感受到街巷空间的变化,以及徽派建筑白色外立面对光线的反射,使得幽深的街巷可以得到充分的光源。
徽州古村落中建筑的门由于开口较大,人们在建筑一层内部的活动,如吃饭、闲谈、游戏等与街巷空间相融合,人们在建筑内部的活动,也类似于在街巷中的活动,形成了空间的延续,带动了街巷的活力。现存主要的徽派建筑多以清朝时期为主,清朝时期的徽派建筑一层与二层的比值多为2∶1,加上D/H<1,使得街巷中人的视线可以达到建筑二楼,建筑内的人也可以观看到街巷空间中的活动,这就使得建筑内的活动与街巷中的活动可以联系起来。以上两点使得建筑内部的界面空间得以延续到街巷中,将内外场所联系起来,得到空间界面的延续,丰富了街巷中的氛围。
图2 未修缮的街巷
图3 西递街巷
4 对现代城市步行街的启示
现代步行街是城市的一种线性开放空间,承担城市繁忙的交通需求,也为居民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所以步行街设计对城市面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1 记忆的延续
现代城市土地的有限性要求人们更多的对街道进行保护与改造,这不仅是保护街道的外观,更多是保护街道的原始肌理与历史文化,历史的断片和文化的断层是导致历史文化遗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新区域的街道设计应注重地域“场所精神”的延续,将历史与现代相结合,打造既新型又符合历史文化意蕴的街道,让在城市中生活的原始居民也能感受到历史的传承、文脉的延续。
4.2 空间结构的规划
竖向维度上,变幻的街道建筑与街景设计会引起人们心理的变化,建筑的高低、具有标识性的建筑外墙和景观小品,又往往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在现代城市街道的设计中,我们可以尝试摒弃原始设计中沿街建筑完全同一的特点,增加沿街建筑的变化,营造变化的空间界面,形成打造“场所精神”的必要因素。
在水平维度上,徽州古村落中的街巷具有连续性与韵律感的特点,丰富了走在其中人的视觉享受,在现代城市街道设计中,我们可以增加沿街建筑界面的凹凸变化,使沿街立面具有韵律节奏感,体现“场所精神”中丰富的空间结构。
4.3 适宜空间尺度的打造
保持传统街巷空间的尺度是城市街道设计中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点,私人汽车的增加,丰富了街道的交通活动,也导致了人行与车行之间的矛盾。所以在现代城市街道设计中,分析城市原始的街道特点,进行街道肌理的合理分析,实现适当人车分流,在人行路段进行适宜尺度的设计,保持人行空间的趣味性,车行路段进行合理交通组织,形成塑造“场所精神”的外在条件。
5 结语
在现代不断趋同化的社会中,我们进行城市街道设计时,要不断考虑到为步履匆忙的人们打造适宜停留的空间,让人的心理回归原始自然,而徽州古村落中的建筑与规划艺术在我国历史中独树一帜,不论是在结构、形式还是文化流传中,都对我们有着极大的导向型作用,我们只有在不断汲取先人的智慧,加上对现代技术探求,才能打造适宜人类居住的“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