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气和气候与旅游需求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9-11-07包战雄祁新华袁书琪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客源地目的地降雨

包战雄,祁新华,袁书琪

(1.福建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福州 350108; 2.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福州 350007)

作为全球热门的文化和经济活动,旅游业占全球GDP的10.4%,甚至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的支柱产业[1]。然而,旅游业深受气候和天气(以下统称为天气气候)的影响。天气气候景观不但是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基础性资源之一,同时天气气候本身亦可能成为影响旅游活动的促进因素或障碍性因素。比如,很多户外的旅游活动需要依托特定的天气气候条件,同时户外的旅游安全性和舒适性等亦受到天气气候的影响。其次,旅游客流的季节性波动亦与天气季节变化有关。此外,游客本身对天气气候十分敏感,天气气候影响其旅游决策和旅游体验。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气候变化不但可使气候资源进行全球性重新分配,还加剧了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最终都将影响旅游需求。在此背景下,明确天气气候对旅游需求的影响已经被当作旅游研究的优先领域之一[2-5]。然而,国内外目前鲜有系统梳理天气气候对旅游需求影响的研究成果,显然不足以理解与支撑当前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态势。鉴于此,将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述评,以期为国内旅游的研究和发展实践提供参考。

1 研究脉络

根据推拉模型(Push and pull model),目的地的天气气候被认为是拉力因素,而客源地的天气气候则为推力因素[2, 6]。目的地良好的气候或天气条件作为吸引要素(起正拉力作用),会影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出游时间以及旅游形式等决策;与此同时,目的地不利的气候或天气条件(起负拉力作用),亦会阻止游客到访或改变游客旅行计划[7-8]。客源地不利的气候或天气条件会推动其居民更多地外出旅游(起到正推力作用),但客源地宜人的气候或天气亦会阻止其外出旅游(起负推力作用)[2]。

研究者分别围绕目的地和客源地天气气候对旅游需求影响这两条主线展开。其中,目的地天气气候对旅游需求影响的研究最多且最为深入,涉及的气象因子包括气温、降雨(天数及降雨量)、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云量、热浪、霜冻等,且集中在温度和降雨等少数几个最重要的气象因子上。同时也关注目的地综合气象指标的构建,用以量测其与旅游需求之间的关系。而客源地天气气候对旅游需求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主要涉及气温、日照时数、降雨等少数几个气象因子。随着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加大,研究者亦开始关注极端天气事件(特别是目的地)对旅游需求的影响。

2 当前研究热点

2.1 目的地天气气候对旅游需求的影响

2.1.1 目的地重要气象因子的影响

目前目的地天气气候对旅游需求的影响研究涉及很多气象因子,其中最常被报道的是气温和降雨。

(1)气温的影响

气温是最重要的气候表征指标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旅游客流空间分布,并产生显著的季节波动性。研究发现,旅游目的地气温与游客量之间通常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在某个阈值以下,气温越高则其对目的地客流量的影响越强;超过阈值则影响降低。这从侧面上反映了游客对目的地气温具有偏好,即存在“临界温度”或“最适温度”[9]。当然,临界温度的高低并非绝对,与客源地、目的地、旅游活动类型有一定的关系,也可能与研究的时间尺度有关(表1)。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气候变暖也导致全球地表温度分布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客流量分布[6, 10-12]。而国际旅游客流对气候变暖的敏感性亦提高,最适温度会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而下调,从而可能导致地处温暖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逐渐丧失[9]。

也有学者持不同的观点。如Moreno等指出在荷兰海滩气温越高时游客量也越多,尚未观测到让趋势逆转的温度“上限”[23]。而这在西班牙地中海地区也曾有类似的研究结果[24]。吴普等对海南岛的研究也表明,夏季温度越高时到海南的游客也越多,并未发现存在温度上限[25]。这些研究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区域旅游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目前较温暖的旅游地来说,气温上升是否就意味着旅游吸引力的下降,抑或是保持较强的吸引力,这对其今后旅游业的开展方向具有指导性作用。

表 1 游客的气温偏好Table 1 Temperature preferences of tourists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2)降雨的影响

降雨量及降雨日数的增加通常被认为是抑制旅游客流的重要气象因素,特别是自然旅游地。降雨的季节变化亦是造成客流季节性变化的主因[26]。通常,游客更偏爱晴天、干燥的目的地[9]。降雨对海滩旅游有很大的影响,在早晨只要少量的降雨就会阻碍游客前往海滩[23]。降雨天数的增加亦使城市湖泊的游客减少[27]。Chen和Lin发现台湾自由行游客与团队游客的住宿需求均与降雨量呈负相关[28]。降雨对旅游需求的影响亦因不同季节及降雨量大小而异[22, 25]。另外,由于同时增加的降雨量的影响,全球变暖导致的春季温度升高可能并不会促进地中海地区游客量的增加[3]。当然,降雨对旅游需求是否存在显著影响以及影响的正负性仍有一定的争议。有研究指出,降雨量对旅游客流的影响不显著[29-30],因为游客对当地多变的天气有所预期[30]。另外一些研究表明,适量的降雨反而对旅游需求有促进作用[22, 25]。其原因可能与旅游地类型和季节有关,特别是在海滨/海岛旅游地,降雨对于旅游需求的影响较为复杂,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此外,还可能与研究的时间尺度有关,许多研究基于较长的时间尺度(如年度或月度数据),导致降雨的影响被掩盖或削弱。若从日时间尺度甚至更精细的日降雨时段进行研究,可能更能揭示降雨对旅游客流的影响。如万日金指出降雨对上海世博会日客流量的抑制是非线性的,不同时段以及不同降雨量的影响是不同的[31]。

2.1.2 目的地极端天气气候对旅游需求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增加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雪灾[32]、洪灾[33]、热浪、寒潮[34]等均对旅游需求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导致旅游目的地客流的季节性波动。如中国台湾地区的入境游客量受到不同季节性极端天气事件类型的影响:春季是大雨,夏季是台风,秋季是热浪,冬季则是寒潮的侵袭[34]。

潜在游客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风险感知,会影响其对目的地的选择,进而影响旅游需求。根据影响机制,极端天气气候对旅游需求的影响可分为3种类型:“气候舒适度降低,不愿去”、“出行及游览不便,不能去”和“人身安全无保障,不敢去”[32]。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雾霾天气也被认为与气候变化有一定关联,而雾霾天气提升了游客旅游风险感知,降低旅游满意度,并造成目的地潜在客源的流失[35-36]。旅客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感知受很多因素影响,如研究表明,适应、文化偏好、期望可能导致了不同气候区游客对极端高温的热感知差异[37-39]。首次游客与重游游客对极端天气事件的感知亦有显著差异,重游游客更有弹性,首次前来的游客则更易受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40]。

面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游客的行为响应方式各异。比如,游客可能取消或推迟原计划,而代之以对天气依赖性敏感性低的活动;或者缩短逗留时间;或者是忍耐[41]。游客也可能减少出行次数,甚至改变目的地[42]。但Windle和Rolfe发现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在经过 2010年底到2011年初的严重洪灾后,大部分游客并未改变旅游计划;而改变计划的游客也只是决定推迟行程,而不是改去其他的目的地[43]。Atzori等发现面对不同类型的天气气候事件时,游客的行为选择有较大的差异,当海滩大量消失时,大部分的游客会改变目的地;当目的地面临高温热浪时,大多数游客会选择更改出游时间;而当全年暴雨加剧时,选择更改出游时间和更改目的地游客人数相当,均在40%~50%之间[44]。游客的应对方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风险感知、信息获得、逗留的时间长短和目的地性质、旅游动机、兴趣、文化背景、个人经历等[18,45-48]。

2.1.3 目的地综合气象指标的构建及对旅游需求的影响

天气气候是诸多气象要素的综合,且各要素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单一气象因子无法很好地反映天气气候的特征。故而一些研究探讨采用综合气象指标来表征目的地气候,以评估其对旅游需求的影响,如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综合舒适指数、旅游气候指数(TCI)、生理等效温度(PET)等。其中,PET将气温、大气湿度、风速、短波和长波辐射等影响人体能量平衡的气象参数都体现在内,并考虑了衣服的热传输抵抗力和体内产热[49],被认为是最合适的综合气象指标之一。Ploner和Brandenburg发现PET对奥地利不同公园游憩者的到访量影响最大,超过降雨量和云盖度[50]。在中国大陆地区相关研究亦开展得较多,主要研究区域气候舒适度与旅游客流的关系,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等[51-54]。综合指标中各气象因子的权重分配亦被研究者所关注,如Dubois等认为降雨在TCI中的权重仅为20%,可能严重偏低[3]。同时,综合气象指标的适用性如何亦是关注焦点。如Amelung 等指出TCI对于观光、购物和一般的旅游活动比较适用,但对冬季运动等气候依赖性强的旅游活动就不适合;依赖不同气候和不同地点的旅游活动要采用不同的气象因子组合[55]。

2.2 客源地天气气候对旅游需求的影响

游客出游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客源地天气和气候状况的响应。客源地气候舒适度对旅游需求有重要影响,与国内旅游需求正相关,而与出境旅游需求负相关[56]。当客源地天气气候发生某些不利变化,如变得更阴冷、潮湿,将推动居民到更温暖干燥、阳光更充足的地区旅行[8-57],特别是在具有阴冷潮湿且复杂多变天气的英国,诸多研究均得到类似结果[58-60]。从美国的研究也可以发现,当异常寒冷的冬春季出现时(拉尼娜现象),美国居民赴国外温暖地区的旅行增加[57,61]。天气气候较好的地区居民更多地选择境内旅游而不是出境旅游[62]。如当暖冬暖春出现时(厄尔尼诺现象),美国居民赴国外温暖地区的旅行减少[57,61]。客源地气温与出境旅游需求之间呈U型曲线关系,其中非常热和非常冷地区的居民更可能出境旅游,而“不出境旅游”的温度拐点是14.7 ℃[9]。

客源地天气对境内外旅游需求影响会有时间上的差异,通常对出境旅游的影响更为滞后。Jørgensen和Solvoll发现恶劣的夏季天气会增加挪威次年夏季出境旅游需求[63]。Agnew等观察到英国国内旅游需求对年内的天气变化较敏感,而出境旅游需求则更多是对上一年天气变化的响应;更干暖的天气将促进当月的国内旅游,而更湿冷的天气将提高下一年出境旅游人数[64]。Rosselló-Nadal等亦有类似的发现:更温暖的天气可以促进同一年的英国国内旅游,但将对下一年的出境旅游产生负影响[65]。Taylor和Ortiz认为出现这种差异是因为人们对出境旅游通常会提早较多进行安排,而相比之下国内旅游的安排更为灵活,一般无需提前太久,因此也更易受到实时天气情况的影响[29]。

上述研究表明,客源地天气气候因素对旅游需求既有正推力作用,亦有负推力作用;当客源地的天气状况不好时,对旅游客流起正推力作用;反之,则为负推力作用。而且客源地天气气候的正推力作用在时间上往往滞后于其负推力作用。但是,较多文献是以国家为尺度(如英国、挪威、菲律宾等,尤以英国为多)进行研究,因而主要涉及客源地天气气候对国内旅游、出境旅游的影响。而对于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的国家如中国,客源地天气气候则可能更为复杂,需要更深入地探讨。

2.3 客源地和目的地天气气候相互作用对旅游需求的影响

除了客源地、目的地天气气候会对旅游需求产生影响外,一些研究发现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天气气候差异亦会对旅游需求产生影响。如Li等研究发现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最高日气温差值显著影响了中国香港赴祖国大陆19个城市的旅游客流[56]。Li等还构建了表征客源地与目的地年内气候差异的相对气候指数,指出该相对气候指数与香港居民赴中国大陆的旅游需求有显著关系[66]。Goh亦发现,香港天气变化对与香港天气差异大的美国游客的旅游需求有显著影响,而对与香港天气变化差异较小的中国大陆地区和日本游客的旅游需求没有影响[67]。

3 研究结论与展望

图 1 天气气候对旅游需求的影响机制Figure 1 Mechanisms on the effects of weather/climate on tourism demand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第一,研究主线主要是从目的地天气气候和客源地的天气气候的角度展开探讨(图1)。其中目的地天气气候的影响研究更为广泛而深入,客源地天气气候影响的研究相对偏少,而客源地-目的地天气气候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还很少开展。第二,研究内容涉及了重要气象因子对旅游需求的影响研究,但其作用程度还存在一定的分歧;一些研究构建和应用综合气象指标,测量区域气候对旅游的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旅游需求的研究近年来受到关注(图1)。第三,从研究层次看,目前大多探讨天气气候对旅游需求的表观影响,而对影响的机理特别是天气气候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研究还相对较少(图1)。第四,从研究区域看,目前更多集中在温带和地中海地区。

虽然学者们已有较多的探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研究亦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有待于今后加强:

第一,当前更侧重于对目的地天气气候影响的研究,而客源地天气气候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重要气象因子(如气温、降雨)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主要是从目的地的角度出发来探讨;与旅游需求相关的综合气象指标构建也主要是针对目的地。而且当前客源地天气气候的影响研究较多以国家(或地区)为尺度,从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两个层面展开。对于气候类型多样、疆域辽阔的国家如中国,客源地天气气候的影响可能更为复杂,需要更进一步的探讨。

第二,客源地—目的地天气气候相互作用对旅游需求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还很薄弱。客源地不同,游客对于目的地气候的感知、对气候条件的重视程度、偏好度和容忍度都有所差异。但究竟是来自气候较好地区的游客对目的地气候更挑剔,选择更讲究[16, 62];还是来自气候不舒适地区的游客更加重视和偏好目的地良好的气候,选择的灵活性更小[68-69],现有研究结果却相异较大。现有文献表明,气候的所谓“舒适”或“好”都只是相对而言的,部分人认为“舒适”的气候对其他人可能是“不舒适”的[70],游客会到一些气候条件“不好”的目的地,只因为他们之前没有体验过[71],因而去寻找与客源地明显差异的新奇气候[66]。也有研究认为客源地与目的地如果相距较远,天气变化不具有同步性,会影响游客对目的地天气变化的关注程度和敏感性,并进而影响旅游需求[67]。但显然这些还不能够充分地解释客源地-目的地天气气候相互作用对旅游需求的影响。同时,游客在适应与客源地相异气候的过程中需要付出一定的生理成本。游客赴与客源地气候差异较大的目的地旅游时,适应环境的压力如果较高,可能会损伤游客的生理健康[72]。这种生理适应成本的高低可能也是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之一。因此,未来的研究应从旅游者的感知、旅游体验、期望、猎奇心理和生理适应等诸多方面,系统深入地揭示客源地和目的地天气气候相互作用对旅游需求的影响机制。

第三,旅游者对不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尚不充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发生的频率可能增加,其对旅游需求的影响可能更加凸显,这给旅游需求的科学预测带来挑战。旅游客流是游客个人行为的宏观体现,揭示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下游客的适应行为变化,对于深入理解旅游需求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73]。目前国际上极端天气事件感知研究对象主要是一般公众,仅有较少数研究探讨游客对极端天气事件的感知。此外,游客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适应性行为研究也很有限,当客源地和目的地分别面临不利的天气状况时,游客如何响应?不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间游客适应性行为有何差异?决定这些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除了现有研究指出的(如逗留时间长短和目的地性质[74]、游客特征包括旅游动机、文化背景、兴趣、个人经历等[48])外,是否还有其他因素?游客对不同极端天气类型的感知、适应行为、健康效应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是什么?目前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行深入研究,特别应加强在不同客源地(包括国内外的比较)、不同旅游动机、不同类型旅游目的地游客间的差异比较。

第四,与旅游需求紧密相关的气象指标构建研究仍需加强。天气气候对旅游需求的影响是一种综合的影响,影响旅游的气象条件有很多,既包括热因子如气温、风速、太阳辐射等,又包含美学因子如日照时数、太阳辐射、云盖度等,以及物理因子如风、降雨、雪等[75]。而目前相关研究仍以温度和降雨居多,考虑的气象因子比较有限,对美学因子的考虑较为缺乏。此外,统一构建的气候舒适度指标并不一定具有普适性。而气候变化下一些强烈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亦对旅游需求带来显著影响,因而探讨影响旅游需求的气候异常表征指标亦很有必要。目前只有少部分研究将南方涛动指数(SOI)、北大西洋涛动指数(NAO)等气候异常指数与旅游需求相联系[57-58,76-77]。因此,深入探讨能够与旅游需求紧密相关的气象指标,以建立更合理更适用的气候-旅游需求模型,仍是今后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五,旅游需求与天气气候关系在不同类型旅游目的地、不同旅游目的间的差异研究仍不足。研究表明,气候对山区、乡村和海滨等目的地旅游需求的影响不同,这与它们所提供的旅游吸引物类型密切相关;即使是在一个很小的区域,气象条件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也会因不同地点、不同旅游吸引物而异[78]。户外的活动项目明显要比室内的项目更依赖气候和天气[79]。另外,游客的旅游动机和度假类型亦不相同,对天气气候的适应行为也有所差异,从而导致不同旅游动机旅游客流与天气气候的关系有很大差异[80-81]。但目前很少有相关的差异比较。鉴于此,今后应更多扩展不同类型旅游地、旅游目的之间的比较研究。

第六,研究区域仍需拓展。不同气候区具有各自的特点,天气气候与旅游需求之间的关系可能有所差异。同时,全球气候变化对各个气候区造成的影响不同,因而今后应扩大研究的区域,特别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此外,之前的研究较多从国家尺度进行研究,相比之下中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需要更多从不同气候区域出发开展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客源地目的地降雨
恋爱中的城市
迷宫弯弯绕
Veejet80150喷头特性及其在降雨机中的应用
龙王降雨
基于大数据的吉林省旅游国内客源地量化分析
动物可笑堂
我国邮轮游客满意度调查研究
泥石流
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碳税征收标准评估
——以山东省长岛县为例
边缘地旅游客源地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