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

2019-11-07刘殿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29期
关键词:蓝光黄疸胆红素

刘殿杰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后(28 天内)十分常见的疾病,临床发病率高。该病是由于患儿胆红素发生代谢异常,从而表现出皮肤、黏膜黄染的临床症状。其中生理性黄疸发病时间多在出生后2 d 后,恢复时间快,患儿无其他明显临床症状;而病理性黄疸则发病早,一般出生后24 h 内即可出现明显症状,且患儿病情较重,持续时间长。并且病理性黄疸还会引发一系列伴随症状,对患儿的健康成长有不利影响。目前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该方法操作简单,能够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使其快速由尿液排出[1-2]。由于新生儿的特殊情况,治疗中需要护理人员精心配合,以达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我院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采取了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案,护理效果极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76 例患有新生儿黄疸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病例选取时间分布于2016 年4 月—2018 年8 月间。所有患儿确诊为新生儿黄疸后均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组比较。观察组共有患儿38 例,男婴19 例,女婴19 例;日龄3~24 d,平均日龄(6.71±2.33)d;对照组共有患儿38 例,男婴18 例,女婴20 例;日龄2~26 d,平均日龄(7.01±2.71)d。纳入标准:(1)日龄<30 d 的新生儿;(2)符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3)符合蓝光照射治疗指征,并使用蓝光照射治疗;(4)家属对此次研究同意。排除标准:(1)生理性黄疸患儿;(2)合并有其他系统或脏器严重病变的患儿。两组患儿的各项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1.2.1 蓝光照射治疗 两组患儿均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操作方法如下:治疗前首先检查蓝光箱是否正常,选择波长420~470 nm 的蓝色荧光灯管,根据患儿情况调节蓝光箱内的温度和湿度,使患儿保持舒适。将患儿放入蓝光箱前务必为患儿带好黑色遮光眼罩,护理人员应该对患儿的会阴部位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对患儿的皮肤仔细小心的清洁,将患儿抱入箱内,使其仰卧,密切观察患儿的情况,对进行照射的时间要加以记录,完成此操作后,再将患儿的体位变换,而后继续进行照射。每天接受照射的时间根据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决定,一般为12 h/d,连续治疗3 d。根据患儿病情遵医嘱配合药物治疗。

1.2.2 护理方法 于对照组患儿中实施常规护理,即治疗前为患儿准备好蓝光箱,调整好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做好防护工作,并常规清洁患儿皮肤,修剪指甲。观察患儿治疗中的情况,为其变换体位。观察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和措施如下。(1)蓝光照射治疗前的护理:新生儿患病后家属不免焦虑紧张,首先做好新生儿家属的健康宣教,告知其患儿病情,并对治疗方案的原理、优势等情况进行说明,使其充分了解蓝光治疗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减轻患儿家属的心理负担。另外,由于治疗中患儿需长时间离开家属,因此,取得家属的信任和理解十分重要。患儿抵抗力较差,应当为其控制好治疗室的温度和湿度,以及清新的室内空气。蓝光箱内温度保持在30℃~32℃为宜,患儿入箱前需先为其预热。为了避免患儿的碰撞,蓝光箱周围需以软布覆盖;为避免患儿治疗中抓伤自己,需修剪指甲,并带棉质手套和足套;为提高患儿在箱内的舒适度,为其垫上头圈。在对患儿进行操作时动作轻柔。(2)蓝光照射治疗中的护理:患儿治疗过程中长时间与母亲分离,再加上箱内舒适度较差,因此难免哭闹不止,这主要与缺乏安全感有关。为了缓解患儿的烦躁情绪,可对其进行抚触护理,以温和轻柔的语气安抚患儿,使其感受到母亲般的关爱。治疗中患儿保持同一姿势十分不适,因此必须定时为患儿翻身,变换体位,在保证全身接受最大程度蓝光照射的同时提高患儿舒适度。部分患儿开始会难以接受奶瓶喂养,操作中要有耐心,提高喂养频率,促进胎粪排出,从而减少肠内胆红素的吸收。喂养中要避免患儿发生溢奶,及时清理呕吐物,防止发生窒息。蓝光治疗期间,部分患儿出汗较多,护理人员应细心观察,为其擦拭,保持皮肤干燥,减少皮肤斑丘疹的发生。定时为患儿更换尿布,防止造成红臀。提高患儿液体量的补充,有利于促进排尿,从而加速胆红素的排出,降低体内血清胆红素水平。(3)蓝光照射治疗后的护理:蓝光照射治疗结束后,先为患儿预热包裹衣物,再将其从箱中抱出,在眼罩摘除时动作轻柔。随后为其洗澡或擦拭,检查患儿皮肤有无损伤,其他各方面情况是否正常,并向医师进行反应。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及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调查是以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为标准进行统计的,共有3 个级别:不满意、基本满意和满意。护理满意度=(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0.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使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7.37%,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84.21%,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更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表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例(%)]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多数新生儿会发生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患儿发病轻重程度不同,存在较大差别,症状轻微的患儿通过多晒太阳等方式均能够较快自愈。而黄疸症状较重者则需要进行更加全面的治疗,可通过药物治疗、蓝光照射治疗等。其中蓝光照射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一种治疗方式[3-5]。蓝光照射治疗一方面操作简单,另外对于降低胆红素水平有着较高的疗效[6]。其作用原理是通过蓝光照射,新生儿体内未结合的胆红素可转变为一种水溶性的异构体,从而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而不需经过肾脏的代谢,从而减少了肾脏负担,避免肾脏并发症的发生[7-8]。然而蓝光对人体又存在一定危害,包括对视网膜的损害和会阴、肛门部位的损害。因此,治疗中一定要通过高效的护理配合,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由于婴幼儿的特殊性,治疗中不能够主动配合,并且容易出现哭闹不止等表现,不利于治疗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是近年来临床推广实施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通过提高护理质量以保证达到更优的治疗效果。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通过做好家属宣教,可缓解家属焦虑紧张情绪,配合治疗开展;通过调整治疗室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使患儿处于更加舒适的治疗环境中,避免哭闹等情况发生;通过抚触护理、调整患儿姿势,提高患儿的安全感和治疗舒适度[9-13]。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儿,以上数据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为患儿的治疗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猜你喜欢

蓝光黄疸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胆红素增高怎么办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