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像学检查中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干预方法

2019-11-07王君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2期
关键词:外渗造影剂影像学

王君芳,杨 军

(1甘肃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兰大二院西固医院> 甘肃 兰州 730060)

(2武警甘肃总队医院 甘肃 兰州 730060)

近年来,影像学检查在飞速发展的医疗技术作用下在临床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将精准的参考依据提供给了临床的诊断与治疗。增强影像学检查能够进一步明确病灶范围、血供及肿瘤性质,被称为临床医生的“第三只眼”。但是在检查过程中缺乏恰当的操作,则会引起造影剂外渗;对比剂外渗可引起局部并发症,同时会破坏检查结果。若未及时恰当处理,可能会极大程度的损伤患者机体。本研究探讨了影像学检查中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干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8年8月我院影像学检查中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基础护理干预组(120例),在增强影像学检查前告知患者注意事项,询问过敏史,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综合护理干预组(120例),施以综合护理干预。

1.2 方法

1.2.1 基础护理干预组 在患者有造影剂外渗发生后立即停止注射,尽可能回抽外渗药液,并拔针,外渗较轻者(<20ml)使用舒康博水凝胶及冰袋交替外敷,促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水肿、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减轻痛感;外渗较多者(>20ml)抬高患肢,加速外渗药液的吸收,并适当延长外敷时间。

1.2.2 综合护理干预组 检查前让患者充分了解检查目的及配合检诊的重要性,消除焦虑情绪,给予其个体化的治疗与护理。由两名经验护士评估穿刺血管,并全程密切观察患者,必要时选择合适的约束带或夹板进行制动,一旦发生造影剂外渗,除有效的基础护理外,及时疏导患者不满、不安情绪,启动影像科室造影剂外渗应急预案,如有水泡发生,即刻用无菌注射器抽吸,冷敷、并外敷一层厚约1cm聚维酮碘软膏,纱布加压包扎,若发生肌筋膜高压综合征则需外科介入进行相应处理。

1.3 观察指标

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进行评定,总分100分,0~49分、50~59分、60~69分、70~100分、分别评定为无焦虑、轻度焦虑、中度焦虑、重度焦虑。此外,由科室质控小组从图像对比、层次、增强效果、伪像、分辨率等方面进行图像质量评价,总分10分,≤5分为不合格,6~8分为良,>8分为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综合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基础护理干预组(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变化情况比较(±s,分)

表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变化情况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焦虑评分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基础护理干预组 120 83.41±5.10 70.05±4.22综合护理干预组 120 83.01±5.43 40.27±2.50 t-0.552 63.99 P-0.582 0.000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综合护理干预组患者中红肿2例,水泡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基础护理干预组患者中红肿9例,水泡5例,溃疡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综合护理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基础护理干预组(P<0.05)。

2.3 两组患者的质控图像质量比较

综合护理干预组图像质量优64例,良52例,合格率为96.7%;基础护理干预组图像质量优48例,良64例,合格率为93.3%。综合护理干预组质控图像质量显著高于基础护理干预组(P<0.05)。

3 讨论

增强影像学检查对全身各器官、多种疾病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1],在使用增强扫描技术过程中,为了增加某一内脏组织或腔道对比度,更加清晰地显示器官或腔道的形态、轮廓及病变特征,常需要应用某些特殊物质,即造影剂。本研究为了探讨影像学检查中增强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干预方法,随机抽取240例检诊患者,分为基础护理干预组和综合护理干预组,通过统计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基础护理干预组,以此认为综合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焦虑不安情绪。基础护理组干预图像质量显著低于综合护理干预组。综合优质护理对患者进行全程干预,医护联合实时、密切监测检诊过程,并与患者有效沟通,可以提高图像质量。综合护理干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基础护理干预组,与刘微[2]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增强影像学检诊综合护理干预较基础常规护理效果显著,可极大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优质化医护联动有助于提高影像学诊断准确性,在临床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外渗造影剂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增速预注射在降低肿瘤非首疗程化疗患者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
放疗患者CT定位造影剂外渗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