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策略探究
2019-11-06刘宝英
刘宝英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如果采取传统模式则会出现较多的弊端,所以语文教学应用信息技术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同时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重要的条件,本文主要针对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238-01
目前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技术普及程度远远不如城镇地区,同时语文教育方面也不如城镇地区,课堂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比较低。随着我国教育不断发展,农村教育也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通过加强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之中的应用,以增强农村地区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提升教学直观性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充分使用信息技术,进而促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生动性和直观性,在目前的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通过信息技术要对语文课堂进行优化,目前大多数农村学生知识面都比较窄,同时有些学生难以对于一些比较抽象语句、诗句进行理解,因此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应该充分地使用信息技术,将一些比较抽象的词句转变成为生动直观形象的画面,另外可以将静态动图片转变成为具有趣味性影像或者视频等等,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另外可以促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这一课的讲解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应当通过使用多媒体工具播放乌鸦喝水动画片,促使学生能够观察到乌鸦喝水各个环节,进而增强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促使学生对《乌鸦喝水》产生更为深入的理解,另外,讲解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课文《秋天》过程当中,所以如果直接语言描述,学生无法感受到秋天的美丽,课堂当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秋天,通过多媒体视频了解秋天的天空、大雁以及秋天树叶等等,进而感悟作者对于秋天的喜爱之情。
二、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本身思想不够成熟,并不能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价值。一般来讲,学生对于自身感兴趣的事物则会花心思投入其中。所以,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乐于接受,促使学生可以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之中,可以将抽象文字以及符号转变成为形象以及生动画面或者视频,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好奇心,而且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加深对课文以及生字的理解。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之中,教师应当促使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相互整合,进而促使信息技术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这样促使学生产生强烈兴趣。一旦学生对于语文学科有了学习兴趣,则具备探求欲望,促进学生对知识渴求。教师教学中要通过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兴趣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后产生强大学习动力。另外,还要通过信息技术增强师生互动质量,创造和谐学习氛围,进而促使学生爱学、乐学以及易学,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如讲解《乌鸦喝水》的过程中,通过采取信息技术演示乌鸦喝水的全部过程,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相对于传统讲授的方式,学生乐于接受,能够加深学生印象。
三、使用信息技术弥补示范不足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弥补教师示范技能不足之处,由于农村地區相对落后,在当前农村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优化教学,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如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性的朗读,但是由于一些农村教师普通话发音或多或少都受当地发音的影响,发音并不标准,将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发音也缺乏准确性,甚至会影响到普通话普及,如果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播放一些标准化音频,促使学生能够掌握标准普通话。如在讲解人教版教材第三十七页课文《伯牙绝弦》的过程之中,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播放《高山流水》音乐,通过音乐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讲解《伯牙绝弦》的过程之中,教师不可能现场弹奏一曲《高山流水》,但是,不通过《高山流水》这首古筝学生无法理解俞伯牙和钟子期友谊。因此,通过多媒体播放高山流水不失为一种弥补示范不足的良好手段。又如在讲解人教版教材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小女孩,调皮的小男孩以及奶奶等角色,但是,教师无法给学生示范,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播放电影视频等,学生通过视频就可以进行排练,进而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同时应当提升信息化水平,增强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升小学生语文成绩以及学生语文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