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措施分析

2019-11-06梁爱龙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措施

梁爱龙

【摘 要】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小学生应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也是语文综合素质的教育。新时期的农村小学要结合新课程思想,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和方法开展作文教学。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237-01

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部分,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师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可是因为学生刚开始学习和掌握各种句子、词语,没有形成语言表达能力,也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写作内容匮乏,导致作文空洞,不能有效表达思想情感[1]。特别是农村小学,因为教学方法单一,工具简陋,学生没有更宽的社会接触面和见识,写作过于模仿,和实际生活相脱离,写作方式单一,有应付了事的思想等,这些现象都会影响学生的写作。语文教师要应用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写作质量。

一、细心引导,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小学生刚开始学习语文知识,没有掌握很多词语,阅读量少,教师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字数和要求写作文时,学生会感觉有很大难度,产生畏惧心理,写作时东拼西凑,想着完成教师的任务就行。学生不能有效分析和思考写作方法,也没有相应的课外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写作进行细心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要在学生低年级开始学习句子和组词时,就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意识,在造句、看图说话时,要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对学生进鼓励,增强学生语言应用的信心。在三年级接触作文时,选择学生容易理解的优秀文章详细解读,从文章结构、语言特点、内容选择等各个方面了解和掌握写作方法,开始以记叙文的形式让学生写日记,写感想等进行写作启蒙教育,让学生对作文写作产生兴趣。

二、创设情景,开拓学生写作思维

小学生年龄小,对新奇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可是在语文作文写作时,却不能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2]。对于这样的情形,语文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时进行各种写作训练,营造各种写作氛围,开拓学生写作思维。农村小学可以利用能随时与大自然亲近的条件,组织学生写作,如组织学生写花草、农田、风景、山石、动物等。引导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事物进行想象,并有效表达;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写作要求进行写作;组织学生审题、选择内容、应用写作格式等各方面的学习和点评,让学生明确该写什么,怎么写,并自觉在自己写作的基础上重新改写,实施二次创作。同时,对于农村学校不容易接触的事物,教师可以应用手机网络进行查询和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相关图片、动画等的观看,进行想象,并进行反复练习,掌握相应的写作技巧和方法,逐步体现自己的真实情感,使作文有血有肉,具有真实感。如教师要求学生写家乡变化的作文,可先引导学生对自己已知的写作资料进行筛选,明确写作内容和确定写作题目,比如一个学生写《我家的住房》,她先是回忆自己家原来的房子和邻居家的房子,并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主动向家长请教或者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和自己现在的住房对比,写出家乡的变化。

三、结合课外阅读,进行写作素材积累

文章閱读对学生的写作有重要作用,语文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必须培养学生有效阅读。在进行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增强学生文章欣赏能力,积累词汇和写作技巧,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规律。小学生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在进行课外文章阅读时,应多了解风土人情、体会各种思想情感,积累相应的写作素材。小学生都喜欢童话、故事,教师可以选择不同故事和童话让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体会每个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语言表达方式。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要力求内容题材丰富多样,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如寓言故事、谚语格言、社会知识等,在阅读中要记录各种好词好句,并有意识的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经过长时间积累,学生的作文就会逐渐语句优美,富有真情实感。

综上所述,在农村小学进行语文作文教学时,要根据其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语文教学要求,采用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参考文献】

[1]何敏.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2).

[2]王月莲.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J].时代教育,2017(24).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