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案例探析

2019-11-06吕晓霞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非遗传承视角

吕晓霞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一个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财富。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技”视角下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以庄子“技进于道”和魏源的“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的艺术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感知非遗知识,习得非遗技艺,领略非遗文化。本文通过非遗教学,探析“进技”视角下学校“非遗”的传承、发展策略,以求教于方家。

【关键词】“进技”视角;非遗传承;蓝印花布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080-02

许多学校,在传承“非遗”时,总是习惯于开发一些教材,如《某某文化》,然后让学生阅读,让教师说教。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获得的只是“非遗知识”,没有领略到非遗的实践智慧,更没有体会到非遗的深厚文化。在“非遗进校园”实践中,我们美术课题组以“进技”方式展开,取得了积极成效。“进技”一词,出自《庄子·内篇·养生主》之“庖丁解牛”——“庖丁释刀对(文惠王)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一、以“技”促“知”,感知非遗知识

作为一种珍贵的、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非遗”在当前校园传承过程中出现了与学生越来越疏离的尴尬局面。究其根本,是因为学校的说教、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只会纸上谈兵。以“技”促“知”,就是通过了解非遗工艺,来直观感知非遗知识。非遗文化并不是玄奥的,而是感性的、可触摸的。学生没有对非遗文化的直观感知,是很难领悟非遗文化的精髓的[1]。

如在推动《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进校园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一方面让学生观看视频,另一方面将学生带到蓝印花布印染作坊,引导学生实地察看。通过感知,学生认识到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如蓝印技法,首先是配色,其次是看缸,最后是下缸;如蓝印花布的染制,其图案手工镂刻,具有淳朴、粗獷、明快的风格,其艺术形象往往高度概括和夸张,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如印花布的制作过程,一是挑选坯布,二是脱脂,三是裱纸,四是画样、替版,五是刻花版,六是上油,七是刮浆,八是染色,九是刮灰,十是清洗、晾晒。通过观看视频、实地查看,学生感受到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之复杂、之精致。这样的感知,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让学生领略到蓝印花布博大的文化。在观看过程中,学生被蓝印花布的悦目纹样深深折服,这些纹样有“龙凤呈祥”“百凤朝阳”

“凤戏牡丹”“五福捧寿”“二龙戏珠”等。

以“技”促“知”,就是围绕非遗文化中的技术,让学生超越纯粹的美术理论知识,而获得对非遗技艺的初步了解。这种了解,不仅让学生认识了非遗的起源、发展,认识了非遗的历史渊源,而且为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学习非遗技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以“技”引“行”,习得非遗技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非遗进校园,不能让学生停留在感知的层面,停留在“坐而论道”的层面上,而应当上升到“起而行道”的高度。以“技”引“行”,就是要让学生习得非遗技艺。以“技”引“行”,提倡让学生“亲历诸身”和“验诸实事”。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实践,从而引导学生传承非遗、发展非遗,帮助学生积淀非遗活动经验,获得对非遗的深刻感悟。

如蓝印技法是保持了几百年的传统工艺,也是整个蓝印花布印染工艺的基础。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种传统工艺。在“配色”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蓝靛倒入小缸中,二点五千克的蓝靛配四千克的石灰、五千克的米酒。加入适量的水搅拌,使得蓝靛水变黄,水面上起靛沫,这就是民间所谓的“靛花”,即可倒入大缸待染。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每天看缸,看大缸中的染色水是否成熟,只有成熟了才可染色。当布下缸后,要充分浸染后才可以出缸氧化。如此,引导学生反复浸染七八次,直到染到学生满意的颜色为止。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规范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技术素养和合作技能。在技艺学习中,教师还要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进技”的视角,笔者认为,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技艺,才能让学生“以技进道”。

手工蓝印花布技艺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学习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既是非遗进校园的要求,也是美术教学的应有之为。在蓝印花布印染教学中,教师要站到“学生立场”上去,把握学生的学习意向,倾听学生的学习心声,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此,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力,发展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三、以“技”进“道”,领略非遗文化

基于“进技”视角的非遗学习,其最高境界就是“技进乎道”。“技进乎道”源于清代魏源的“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换言之,当学生熟练掌握某一技艺后,就可进一步走进“道”的境界了。以“技”进“道”,就是要让学生领悟非遗文化,感受、体验非遗精神[2]。

如在印染实践中,学生对蓝印花布的俗称有了更深的体悟。“蓝印花布”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这里的“药”,也就是染色原料——蓝草,这里的“斑”,也就是防染浆剂印后构成的纹样大小斑点。这些“斑点”,可以防止染上蓝色,从而保留坯布白色,所以称为“药斑布”,俗名“浇花布”。蓝印染料,最初是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现在可以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浆烤蓝,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刻版、刮浆等多道印染工艺制成。蓝印花布已经伴随江浙百姓走过了近500年的历程。现在,民间的蓝染作坊逐步减少,这更加让学生认识到传承蓝染技艺、发展蓝染技艺的必要性。蓝印花布那朴拙幽雅的文化韵味,能让学生在学习获得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通过技艺学习,有学生表示,今后将传承蓝印染色技艺,研究蓝印染色技艺、创新蓝印染色技艺,从而让蓝印花布这一民间工艺显示出越来越独特的艺术魅力。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庖丁的“技”是“通道之技”。学生的美术学习,所习之“技”为“道”之基础,所悟之“道”为“技”之目的。——传承、发展非遗文化,应当“技”“道”并举。只有引导学生反复实践,让学生掌握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认识到蓝印花布印染规律,学生才能熟能生巧,得心应手,才能运用自如,迎刃而解,从而进入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井浩淼.中国蓝印花布图案的文化内涵[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2]李斌,李强,杨小明,等.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起源和发展研究[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3(02).

猜你喜欢

非遗传承视角
浅谈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创新
“三维协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尕妹子回族剪纸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具体实施与成果
基于非遗传承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川东竹琴在非遗传承中的创新
视角、对话与真情
真实世界的寓言
郭沫若与惠特曼诗歌比较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