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9-11-06杨双骏马春英

山西农经 2019年14期
关键词:信息披露会计信息上市公司

杨双骏 马春英

摘 要:从4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对会计信息失真现状提出了改进意见,希望可以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帮助。

关键词:会计信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4-016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233        文献标志码:A

会计信息是投资者和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是会计单位按照规定的法律法規,以财务报表、财务报告、附注等方式,反映企业特定时期的财务情况、运营效果、现金流量等状况的资料资源。现如今,在上市公司运营过程中,大部分会存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这时,会计信息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些上市公司用关联方交易等手段虚增营业收支,窜改会计数据,以到达粉饰财务报表、夸大企业盈利能力等目的。

1  会计信息质量的概念

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符合会计准则、制度、规则的要求,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特征总和。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是有差别的。信息提供者认为只需要依照会计法规有关规定执行,就可以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而信息使用者却认为可以切实反映公司一定期间内的财务情况和运营效果的会计信息,才能真正称之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1]。

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原因

近年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事件频发,所以要对这一问题引起重视,进行深层次分析。本文从数据的真实性、监督机构人员素质、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以及上市公司整体的资格不高等方面进行了剖析。

2.1  会计数据不真实

有些公司为了让业绩或利润额达标,会对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和对应的项目进行篡改,来欺骗会计信息使用者。公司只使用对其有利的会计信息,剔除对其不利的会计信息和数据,从而使会计数据失真。有些公司在出台重大政策时,会钻法律的空子,公司审计部门也没有行使监督和检查职责[2]。

同时,公司之间合理的关联交易本来能够优化公司内部的资本结构,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发展。而不合理的关联交易则会虚增公司的利润,夸大公司的收益能力,使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无法作出精准的评估,进而影响投资决策,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2.2  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及时披露会计信息可以使信息使用者作出有效决策。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往往不会及时披露会计信息,而是利用时间差采取某些不合法的手段对会计信息进行交易,进而影响投资者作出正确决策,使投资者的利益受损。要想使信息高度匹配,就需要对会计信息进行及时披露,延时披露会导致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合,使会计信息出现较大偏差。

相关条例指出,上市公司在发生有可能影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但投资人尚未知晓的重大事情时,应以临时报告的方式及时向社会大众阐明事件来龙去脉,同时将有关重大事件的报告提交给证券交易所和证监会。到目前为止,我国多数会计信息的获取者只重视定期的财务报告,停留在表面上的“及时性”,而实际的及时性偏低,这样就会误导信息使用者作出错误决策[3]。

2.3  上市公司的整体上市资格不高

在研究中发现,大多数上市公司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最初的上市资格不够高。这些公司上市的原因是一些地方性政府将原来固有的资本市场看作公共财政政策的一种延伸,将一些“皮包公司”和公用事业单位重新进行包装,投放到市场上,通过这种方法减轻财政压力,某些地方政府甚至将上市公司的储备资金直接挪用到原来应该由公共财政出资的公用事业项目上[4]。这种带有强烈目的性的上市会促使他们急于求成,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最终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同时也对投资者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造成误导。

2.4  社会监督机构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审计机构的监管力度直接或间接决定着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因此,应该保持机构的独立性,以一个公平公正的态度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查[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在利益的中心,很容易在利益的驱使下将个人的职业与利益进行捆绑。有些素质较低的会计人员抵挡不住各种诱惑,不能坚守底线,为谋取私利而贪赃枉法。部分会计人员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没有公平公正和爱岗敬业的精神,法律意识淡薄,在工作中做出违背诚信道德的事情。从目前情况来看,有些审计机构也存在法律意识淡薄、没有职业品德、审计独立性差、审计质量不高等问题。有些审计机构在公司披露会计信息时,为了谋求个体私利,对公司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篡改,对实际项目庇护,并出具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审计报告,串通上市公司,对立审计机构的检查,从而使公司的信息失真,欺骗信息使用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6]。

3  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3.1  加大会计信息失真的惩罚力度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和制度不规范,惩罚力度不够,惩罚的代价小于失真所带来的利益,没有对企业造成太大影响,使信息失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会计信息失真行为的惩罚力度,除了对其进行金钱上的惩罚外,还可以对其进行政治权利上的限制,并在个人档案和公司档案中留下记录,这样也能使投资者更好地选择投资目标。

3.2  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披露机制

建立和完善披露机制是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手段。

(1)改进会计准则中不够准确的地方,缩小会计自由处理的空间,降低造假的可能性,使一切操作都处于制度之下。

(2)我国上市公司缺乏主动披露会计信息的意识,大多数都是在法律规定或者采取强制的情况下才被迫披露。因此,相关部门可以制定鼓励政策,对主动披露会计信息的企业给予一定奖励,提高企业披露的积极性。

(3)有关部门要规定上市公司披露的周期,可以适当缩短期限,例如将1年1审更改为半年1审,半年1审改为1季度1审,通过缩短时间来有效控制失真行为。因此,我国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管理。

(4)我国应根据实际的市场情况对会计相关准则进行更改和修整,减少无法可依的情况。

3.3  提高公司上市的審查评判标准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我国公司上市的步骤简单,标准也很低。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想要上市的公司的审查力度,也要适当提高标准,对公司的法人和重要创办人的个人档案进行检查,对其进行政治审查,提高上市公司的基本素质,尽量避免后续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发生。只有上市公司的质量提高了,才能为投资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使投资者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要想从根本上处理好我国资本市场中存在的会计问题,就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只有这样,我国的资本市场才能从目前的以财富再分配功能为主转变为以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为主。

3.4  提高监督机构人员的技能和素质

要想对公司进行更全面的审查,还需要监督机构人员具有高技能和高素质。在技能方面,可以通过定期的培训考试、实际操作演练、实际情况模拟等方法提高技能。而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会计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学历水平不高、专业技能不扎实、职业原则性不强。可以聘请一些业务过硬、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该熟练掌握金融、经济、计算机、法律等知识。

在素质方面,可以对违规的成员进行惩罚,还可以对遵守职业道德、办事公平公正的成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以此来引导其他成员提高自身素质。

3.5  提高社会监督意识

社会监督意识的提高可以很好地减少造假行为。目前,我国面临上市公司多而审计部门和会计人员少的问题,审计任务艰巨,社会监督可以适当分担一些审计任务。要想提高社会监督意识,就要让公众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会计信息,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有失真的可能,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申请检查。在检查后,如果确实存在会计失真行为,可以对举报者进行嘉奖,以表达对此类监督行为的支持。此方法也可以用于上市公司之间,使上市公司之间形成互相监督的氛围。

4  结束语

对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从公司会计信息数据不真实、社会监督机构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不高4方面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加大会计信息失真的惩罚力度、提高监督机构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披露机制、提高公司上市的审查评判标准等对策。以降低会计信息失真情况发生的概率,为投资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更加准确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俊杰.内部控制视角下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析[J].经济视野,2019(1):115.

[2]陶友竹.浅谈市场经济下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2006(2):64.

[3]于月,王海龙.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3):158-159.

[4]童云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2(8):44-46.

[5]贺健,李青.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探讨——基于经济学角度分析[J].价值工程,2010(26):60.

[6]李姝.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剖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4):84-87.

猜你喜欢

信息披露会计信息上市公司
新时期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研究
国内外证券注册制比较研究
商业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研究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