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风景园林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运用

2019-11-06龙鑫刘铖

山西农经 2019年14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风景园林运用

龙鑫 刘铖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大部分乡村的经济仍然与城市有较大差距,仅靠发展农业很难振兴乡村经济。要想进一步振兴乡村经济,提高乡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建设乡村风景园林景观,打造乡村旅游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助力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方式。分析了我国乡村景观保护及建设现状,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风景园林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运用方式,为发展乡村经济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乡村振兴战略;运用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4-0082-02         中国图书分类号:TU982.29;TU986        文献标志码:A

1  乡村景观保护及建设对乡村振兴的意义

自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渐重视乡村的景观保护和建设。为了振兴乡村,发展当地旅游业,政府在乡村景观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并不是所有乡村景观项目都达到了预期目标。一方面,施工过程中大拆大建,破坏乡土文化原本的传承,一味追求大景观,忽视了乡村景观与城市园林的差异。另一方面,工程建设急功近利,乡村景观建设和保护工作往往没有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开展,建设过程中采用的方式不利于乡村的持续发展[1-3]。

我国幅员辽阔,多种多样地域气候和复杂的地形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和矿产资源,也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因此,乡村景观保护和建设并非一蹴而就,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建设和保护乡村景观。乡村景观保护和建设的设计师应当根据当地环境、动物、植物和民俗文化特色进行设计,使设计出的乡村景观尽量与原生态环境相契合,体现当地地域特色[4]。

2  乡村风景园林景观保护和建设原则

2.1  因地制宜

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应当综合考虑乡村当地的地形地貌、山川走向、动植物资源,尽量减少人工建设的痕迹,节约风景园林景观的保护和建设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不可与当地农民的民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发生冲突,要引导当地农民更好地与环境和谐共处。

2.2  保护乡村资源

农业用地、山脉、水系、湿地、植物、动物、民俗文化都属于乡村资源,在乡村风景园林景观保护和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对这些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避免浪费不可再生资源,将可再生资源建设成为风景园林景观的一部分[5-6]。

2.3  突出地域特色

各个地区的鄉村都应保留当地的特色,要想建设风景园林,增强乡村旅游业的实力,就必须突出乡村的地域特色,与其他乡村有所区别,为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吸引更多游客到乡村旅行休闲,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2.4  尊重当地民俗

在建设风景园林时,当地政府和设计团队必须充分尊重当地民俗,以农民为发展本位,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使用群众生活、生产用地,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积极参与风景园林的建设和后续保护,将风景园林融入乡村,挖掘乡村经济发展潜力。

3  风景园林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运用方法

3.1  利用乡村风景园林挖掘旅游项目

传统的乡村景观往往独具特色,例如民居、农田、菜园、庙宇等,都是乡村文明的结晶。在城市生活的人们习惯了城市风景园林,反而更喜欢富有乡土气息的景观,喜欢没有太多人工痕迹的自然山水。因此,乡村建设应当注意保护传统景观,依托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开发旅游活动资源,举办农产品采摘活动,组织游客参与秋季捕鱼活动,还可以依托风俗民情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举办端午龙舟赛纪念屈原,完善传统庙会、赶集场地的基础建设,向周边城市居民宣传庙会赶集活动,以吸引游客[7]。

3.2  建设生态公园和风景区

在乡村建设和保护风景园林过程中必须守住生态绿线和红线,不可因盲目追求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的建设而破坏原有的山水格局,应利用原有的、完整的山水格局建设及保护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公园,丰富当地动植物数量和种类,以此吸引更多喜爱自然生态的游客。可以在候鸟迁徙期间,吸引游客观看候鸟群聚和迁徙景观,借此发展当地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旅游名片,发展当地旅游业。

3.3  培育乡土植物

在农业生产和人类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带入很多外来植物,这些外来植物很容易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影响本土植物的生存环境,不利于稳定当地生长。在乡村风景园林建设中应当尽量减少引入和种植外来植物,通过增加本土植物的比重来增强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如果乡土植物具有较大特色,基层政府可以与其他城市联系,培育并输出乡土植物,为乡村经济振兴提供新的发展渠道。例如东北的乌拉草、浙江的雪藕、河南的腊梅、湖北京山地区特有的湖北梣等。充分发挥各地特色植物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进而大面积培育和输出,发展当地原生态植物产业,减少外来植物的侵袭[8]。

3.4  推进农业特色园区建设

从风景园林角度来说,园林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园林中的植物群定期会产出大量的花卉和幼苗,且这些花卉苗木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能够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借助风景园林的这些优势,当地政府要扶持优秀、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和个体农户,在政策、财政、技术上提供支持,大力培育农业优势品牌,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花卉和苗木品种,提高当地特色农业的核心竞争力。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业不仅可以创造经济利益,还可以建立农业采摘园、生态农庄、农家乐等产业,为当地居民提供大量工作岗位,推动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提高当地居民的综合收入。

4  结束语

有关部门应整合乡村资源,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建设符合乡村环境的风景园林,在此基础上积极挖掘和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业,以满足乡村经济振兴的需求,挖掘乡村的发展潜力,提高乡村的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王紫涵,丁绍刚.我国农业景观技术现状、问题及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5):61-67,90.

[2]朱胜萱,郑光强,卫宏健,等.计家墩理想村:文旅视角下的乡村振兴实践[J].风景园林,2018,25(5):54-59.

[3]李景奇.中国乡村复兴与乡村景观保护途径研究[J].中国园林,2016,32(9):16-19.

[4]陈舒芳.村级旧工业区升级改造风景园林设计研究——以佛山市顺德区为例[J].低碳世界,2019,9(7):375-376.

[5]李芬.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探究[J].现代园艺,2019(13):129-130.

[6]蔡传文,凡华霞.生态学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9(13):146-147.

[7]符旭.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提高对策[J].居舍,2019(19):103.

[8]刘佳音.风景园林学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J].农业工程,2019,9(6):126-129.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战略风景园林运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风景园林设计中对于人性化理念的应用探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新时期下中国风景园林标准化体系的构建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