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2019-11-06罗宇
罗宇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和精准扶贫的不断推进,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日益凸显,将新媒体应用于精准扶贫成为必然趋势。以“众扶桥”公共信息平台(即“众扶桥”微信公众号)为例,分析了目前新媒体应用于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精准扶贫;新媒体;“众扶桥”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4-0041-01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1 平台功能
(1)为用户提供最新的农业信息和相关政策解读,并公示目前政策实施的进度,尽量减少由于政策和农业信息晦涩、传递具有滞后性带来的影响。帮助农户获取最新信息,并根据政策调整和优化种植結构。为农户提供可以设计产品的平台,方便农户与商家对接,便于销售农作物和购买生产资料[1]。
(2)建立公示墙,农户可以将自己的切实感受、发现的问题和建议进行公示和评论留言,通过匿名的方式为农户提供发言的平台。
(3)对突出脱贫案例进行公示和讲解,便于农户中寻求经验,将具有参考价值的经营模式和农业信息应用到自身,促使其脱贫、致富。
2 平台分析
2.1 优势
2.1.1 推广成本低,操作方式简单
对于用户来说,由于微信的广泛性和高渗透度,对于微信的排斥度较低,并且点击关注就可以直接获取每个阶段的政策解读和优秀案例,不需跳转界面,操作简单。对于经营者来讲,推送、制作信息,以及经营及公众号操作方便,避免了大量技术、资金方面的投入。
2.1.2 农户对农业信息的需求迫切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农户普遍反映没有提供农业信息服务的主体,农业信息难以快速获得和理解。农户对农业信息和对稳定销售渠道的需求是“众扶桥”微信公众号发展的重要机遇。
2.1.3 同类微信公众号较少
虽然农户面临农业信息难以获得的问题,但是相关经营农业信息的微信公众号却少之又少,且大多以盈利为主,这是“众扶桥”微信公众号发展的机会。
2.2 劣势
2.2.1 宣传成本有差异性
由于区域的不同,农户对于农业信息的需求、偏好有所差异,必须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而且不同区域对于微信公众号的接受度有所不同,推广难易程度不同。
2.2.2 信用缺失
当前贫困地区的信用环境不佳,扶贫主体信用意识薄弱,农户对公益信息平台不信任,与商户对接过程中会出现违约、罢约等情况。
2.2.3 贫困农户对接能力不足
目前,存在农户对农业政策的敏感性较低、项目管理水平较低、缺乏保障自身权益的意识、政府宏观调控方向与农户个体需求的不对称等问题,阻碍了贫困农户对扶贫资源的承接。
3 结论分析
3.1 新媒体对解决“信息贫困”有更高可行性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通过新媒体进行相关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新媒体作为第三方的优势,依靠新媒体对于信息整合、处理、传播的能力,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为新媒体应用于精准扶贫提供新思路。借着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东风”,为农户切实提供信息,起到有效的“信息扶贫”,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3.2 新媒体工作者的参与度不深,难以把握农户需求
新媒体扶贫工作者在获取、整理贫困信息的过程中,仅重视对显性信息的收集、传送,忽视对隐性信息的深入挖掘,使所获信息不够完整,也不利于精准锁定农户致贫原因及其潜在的信息需求。此外,在用户量达一定规模后,工作者应着重开发更多适用于不同用户群体的功能,且当平台信息处理量进一步增大后,维护平台运行稳定,确保信息安全也面临一定风险。
参考文献:
[1]覃伊蕾.新媒体扶贫现状分析及路径探索——以凉山州夹铁乡为研究对象[J].新媒体研究,2018,4(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