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沙尼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探析

2019-11-06郭达张瑞

职业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爱沙尼亚一带一路

郭达 张瑞

摘 要:《2009—2013年爱沙尼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发展计划》是爱沙尼亚在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制定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发展计划。该计划吸取了《2005—2008年爱沙尼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发展规划》VET发展的经验,并根据欧洲整体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局势和爱沙尼亚本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进行了开拓与创新。

关键词 :爱沙尼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9)09-0078-08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2015年3月28日,国务院三部委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加快共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建设是以经济贸易为主要载体、以互联互通为核心概念、以互利共赢为基本目的的跨国战略合作设想,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升华。“一带一路”东接亚太经济圈,西进欧洲经济圈,沿途连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等64个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亿万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1]。“一带一路”建设主要包含经济贸易、区域秩序、人文交流三方面的内涵,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其中民心相通主要包括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职业技能培训[2]。因此,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状况,对于我国职业教育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与发展,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适应、服务与引领“一带一路”建设,并在这一伟大进程中做强自身,建成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但是,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碰到的一个重大障碍与瓶颈问题将会逐步出现:那就是在当地缺乏大量技能型人才或训练有素的技能型劳动力。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迫切需要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研究更多关注的是美、日、德、俄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忽视对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情况的了解与借鉴。对爱沙尼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介绍与分析,可以在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经验与借鉴的同时,帮助“一带一路”沿线职业教育体系并不发达的国家提高职业教育发展的质量与水平。

一、爱沙尼亚政治经济背景概况

爱沙尼亚是波罗的海沿海三国之一,地处东欧平原西北部,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北线。爱沙尼亚国土面积为45 200平方千米,总人口约有129万人。爱沙尼亚曾先后被普鲁士、丹麦、瑞典、波兰、德国、沙俄和苏联占领统治。与中国一样,都有着被多国侵略,并通过坚持不懈的斗争最终取得独立的历史。1991年8月20日,爱沙尼亚脱离苏联,宣布恢复独立,同年9月11日与中国建交。2004年加入欧盟。

在经济发展方面,自恢复独立以来,爱沙尼亚一直奉行自由经济政策,大力推行私有化,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经济发展迅速,年均经济增速在欧盟成员国中名列前茅。2011年,爱沙尼亚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33亿欧元,同比增长8.3%。此后,由于受到欧债危机影响,爱沙尼亚经济增速放缓,2012年降至4.7%,2013年降至1.6%,2014年爱沙尼亚经济增长有所回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95亿欧元,同比增长2.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4 860欧元[3]。

面对全球实体经济的激烈竞争,美欧等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将政策重心聚焦到职业教育上。把职业教育作为支撑与振兴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举措。爱沙尼亚紧跟欧美发达国家的步伐,制定了《2009—2013年爱沙尼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发展计划》,将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发展实体经济、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石,職业教育成为爱沙尼亚支撑综合竞争力的核心与关键。

二、《2009—2013年爱沙尼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发展计划》制定的背景

2008年11月4日,爱沙尼亚政府决定由教育部和研究部(MER)下属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部负责制定《2009—2013年爱沙尼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发展计划》。爱沙尼亚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部通过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前期经验进行总结,对收集的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在充分考虑爱沙尼亚职业教育与培训(VET)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于2009年上半年颁布了《2009—2013年爱沙尼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发展计划》[4]。这是爱沙尼亚制定的第三个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发展计划。该计划吸取了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前期发展的宝贵经验,并根据欧洲整体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局势与爱沙尼亚本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对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发展进行了开拓与创新。

(一)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的政策背景

2000年3月,欧盟各国领导人在里斯本达成协议:到2010年,欧盟要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知识型经济体。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个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欧盟认为,达成以上目标的前提条件是推行高质量的终身学习和不断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2002年建立在里斯本战略(Lisbon Strategy)目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哥本哈根进程(Copenhagen Process)规定,欧洲每两年要在总结VET前一时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设置新的发展目标,推动欧盟各成员国在VET领域的合作。关于VET主题的会议已经在马斯特里赫特(Maastricht,2004)、赫尔辛基(Helsinki,2006)和波尔多(Bordeaux,2008)举行。尤其是哥本哈根宣言(Copenhagen Declaration)重点强调了VET在欧洲层面的重要性,要求欧盟各成员国在VET领域内加强合作,以促进对技术技能的统一认证,增加劳动力的流动性并为实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目前,欧洲资格框架(Europe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简称EQF)已经建立,一个共同的分数转换体制(ECVET)和欧洲质量保证参考框架(European Quality Assurance Reference Framework,简称EQARF)也正在建设之中。

(二)爱沙尼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与欧盟各国职业教育培训的比较分析

VET与劳动力市场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经济发展的国际化使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日趋复杂化,与欧盟其它成员国的VET体系发展局势进行比较,才能够客观准确地把握爱沙尼亚的VET在整个教育体系和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以便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对VET作用与贡献进行评价与分析。

1.欧盟各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参与率

2005年,爱沙尼亚VET参与率为24%,低于27个欧盟成员国的平均水平(33%)。爱沙尼亚仅比拉脱维亚和立陶宛高九个百分点,但是与法国、卢森堡、斯洛文尼亚、芬兰和瑞典等国相比,爱沙尼亚的VET参与率几乎落后了50%。2006年,爱沙尼亚的VET参与率为30.9%,在欧盟成员国中只有立陶宛、匈牙利和塞浦路斯排在爱沙尼亚之后。捷克、澳大利亚、瑞士和斯洛伐克在欧洲拥有最多的VET学生,几乎为学生总数的80%。在比利时、荷兰、斯洛文尼亚、芬兰、罗马尼亚、卢森堡和意大利,超过60%的学生获得VET资格,德国和瑞典稍低于这个水平。虽然近年来爱沙尼亚参与VET的人数已经有所增长,但是仍旧低于欧盟平均水平。

2.欧盟各国成人终身学习参与率

里斯本战略中设定的一个重要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欧洲成人参与终身学习的比例提高到12.5%。2007年,爱沙尼亚成人参与终身学习的比例在6%~7%之间,低于欧盟平均水平(9.7%),立陶宛为5.3%,拉脱维亚为7.1%,芬兰为23%,而丹麦为29%。2008年,成人参与终身学习的比例在许多国家仍旧保持稳定,只有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有轻微下降。爱沙尼亚成人参与终身学习的比例有较为显著的提高,为9.8%。在经济危机的局势下,爱沙尼亚的经济想要快速恢复,针对成人的继续教育和再培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欧盟各国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资金投入

一个国家对不同类型教育的资金投入总量是评估某种教育类型重要性的指标之一。在爱沙尼亚,普通中等教育资金投入状况一直比VET好,爱沙尼亚对VET的资金投入从1997年的11%一直下滑到2004年的8%,虽然在2006年趋势有所转变,但是资金投入总量也仅仅是刚回升到1997年的最初水平。对VET资金投入最多的国家有芬兰、荷兰、澳大利亚、捷克共和国、瑞典和斯洛伐克。2005年,对于VET和普通教育资金投入的比例差异最大的几个国家是马耳他(6.3%)、立陶宛(12.2%)、塞浦路斯 (13.2%)、拉脱维亚(15.4%)、匈牙利(19.1%)、爱沙尼亚(22.1%)。差异最小的几个国家为荷兰(51%)、捷克共和国 (42.4%)、芬兰(42.3%)、斯洛伐克(37.8%)和澳大利亚(37.5%)。

(三)爱沙尼亚的就业状况

2004—2008年,爱沙尼亚的经济快速增长。劳动力市场需求减缓了就业压力,但是对VET也产生了消极影响。例如,建筑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巨大增长使许多学生过早离开VET院校参加工作,这主要是因为个体即使没有参加过VET也可能会找到工资待遇较好的工作。2008年的经济萧条促使行业大幅度削减生产成本从而增加了失业。然而,经济发展的消极趋势导致人们对教育和职业生涯发展更加关注,他们希望通过VET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从而在劳动市场中增加自身竞争力。因此经济萧条对于VET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

对于爱沙尼亚来说,时刻密切关注欧洲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是十分重要的。由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raining,CEDEFOP)主持的一个以准备欧洲对专业技能需求的中期预测为目的的研究,该研究的内容包括什么样的工作将会在欧洲兴起,哪些工作可能会消失。研究表明,欧洲经济结构已经从以农业为主导的初级发展阶段向知识密集型为主导的高级发展阶段迈进。工作岗位数量增长最多的是商业和服务业领域(共900万)。贸易运输、住宿和饮食行业将会产生350万新的就业岗位,将会有320万就业岗位在公共服务领域(教育、医疗和公共管理等领域)产生,同时超过200万的就业岗位将会在农业领域消失,50万的就业岗位在制造业领域消失。建筑业领域将有50万新的就业岗位产生。

预计到2015年,欧洲大约有超过3 400万个就业岗位将在工业领域出现。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数量在欧洲仍旧保持在1 700万~1 800万之间。在服务和销售业不仅高级技术工人的数量将会有所增长,对低级技术工人的需求也会有所增加。根据预测,到2020年将会有31.5%的就业岗位需要具有高级技能资格人才,50%的就业岗位需要中级技能资格,对低技能水平资格的需求从2006年的33%下降到2020年的18.5%。2006—2015年将会有1.05亿个新的就业岗位产生,58%的新的就业岗位将会需要具有中等技能人才,4 100万就业岗位需要具有高级技能资格人才,1 000万工作岗位需要低技能资格的工作者,这最终将在总体上改变整个欧洲劳动力技能等级需求的结构[5]。

三、存在的挑战:对执行《2005—2008年爱沙尼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发展计划》的经验总结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爱沙尼亚的就业率显著提高,然而劳动生产率却仍旧处于较低水平,2007年爱沙尼亚劳动生产率仅为欧盟27个成员国平均水平的64.7%。世界经济论坛《2007—200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指出:“23.4%的雇主认为显著阻碍爱沙尼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因素是对工人培训不足。15~74岁之间的人口中,有45.5%的个体没有接受过VET,即约为476 000人。在15~34岁之间的人口中,有32 900人仅达到基础教育水平或者已经从基础学校毕业而没有继续参加任何教育或培训。”当前,爱沙尼亞VET主要面临以下三方面的挑战。

(一)需要增加对辍学者和成人教育的关注

1.减少辍学率

当前,参加VET的学生中没有基础教育资格的人数量很多,这主要是因为大量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辍学并且没有参加VET。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个体工作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部分群体会逐渐成为VET的对象。在这种局势下,爱沙尼亚必须重点关注辍学者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实际需求,以便提高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得成功的可能性。

在所有VET类型中,辍学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中等教育后的VET中辍学的问题更加严重。过去几年执行的扩充学习津贴、学校午餐津贴等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辍学率,但是下降的程度并不明显。辍学率在2007年8月第一次有所下降,VET平均辍学率为19.8%,但是辍学率依旧很高。根据由EEIS提供的2007年8月的辍学记录显示,有34.6%的学生辍学是因为没有完成预期的学习目标而被开除,不接受培训直接参加工作导致辍学的学生占11.2%。

2.关注成人教育

在年轻人数量不断减少的现实情况下,必须更多地关注成人VET。2007年8月,25岁以上有中等教育基础的VET学生数量增长到43.1%,而2004年5月这个比例仅为36.7%。在2009—2013年,参加VET的成人数量必须进一步增加以提高爱沙尼亚劳动力在欧洲劳动力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VET为了吸纳更多的成年人,首先,为成年人准备的VET相关课程必须足够灵活,避免他们工作和照顾家庭的时间与参加VET的时间相冲突,并根据成年人的教育水平和工作经验来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计划与内容。其次,还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应用越来越广泛的E-learning,以增加成年人可以选择的学习方式。

(二)需要加大对VET的资金投入,建立合理的学习津贴制度

1.提供充足和可持续的资金投入

2004—2008年,爱沙尼亚对VET的资金投入显著增加,政府投资的预算增加了6.55亿EEK(爱沙尼亚货币单位)。2005年,公共领域对VET投资最多,投资了2.86亿EEK。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人均学习成本的增加、学习津贴的发放,欧洲社会基金(European Social Fund,简称ESF)和欧洲区域发展基金(European Regional Development Fund)共同投入资金所造成的。另一个投资量显著增加的时间是在2007年,对VET投资占GDP的比例达到了0.6%,但是2008年跌至0.52%。总体来说,尽管爱沙尼亚对VET的资金投入有所增加,但是仍旧小于对其它类型教育的资金投入。2007年,VET资金投入占公共教育类型的12%,但是在2008年跌至为10.8%。为了增加对VET的资金支持,必须建立起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

2.建立学习津贴制度

当前爱沙尼亚的VET津贴制度是以个体学习绩效为基础的,不能有效激励所有参加VET的个体。学习津贴的总额很少,2008年每人每月的津贴是600EEK,并且津贴总量只能够支持50%的学习者。因此,必须重新建立学习津贴体制,合理规划资金的使用方式,以允许社会弱势群体能够在进入劳动市场之前接受必要的VET,减少因为经济问题而导致的辍学现象发生。同时,学习津贴体制应该有效地激励学习者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亟需提高VET质量

1.综合采取各种措施改进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

根据前期经验,VET质量高低与否主要取决于对教师的培训是否跟得上技术的发展,课程开发是否密切联系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VET院校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VET质量评估与保障机制是否合理,资金是否充足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其中供给高质量VET的一个先决条件是配备具有现代化设备的实践培训基地。爱沙尼亚职业教育院校的实践培训设施已经逐渐和社会与经济对VET的需求相一致。2004—2006年在ERDF资助的第一个阶段,有10所职业院校接受了投资,建设了现代化的实践基地;2007—2013年在ERDF资助的第二个阶段,有29所职业教育院校接受了投资,建设了现代化的培训基地。

2.需要加强教师培训

对教师的初始和继续培训是供给高质量VET的一个关键因素。爱沙尼亚VET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缺少年轻教师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VET院校很难通过资金投入和制度改革等吸引相关行业技术专家离开相关专业领域成为VET教师。2008年9月,爱沙尼亚VET教师的平均年龄为48.5岁,比上一年仅有微弱的增长,约有49%的教师超过50岁。与工作量和责任相关的薪资体系是雇佣新教师和激励在校教师的决定性因素,然而VET教师的最低薪资水平仍旧低于爱沙尼亚的平均工资水平。为了吸引新教师,必须创新VET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方式,并且针对VET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切实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挑战的回应:《2009—2013年爱沙尼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发展计划》的目标与措施

(一)目标一:使VET体系具有灵活性,充分满足学习者的实际需要,为不同目标群体提供参加VET的机会

爱沙尼亚VET具体目标见表1。

爱沙尼亚为了达成以上目标,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首先,采取各种措施使个体有足够的兴趣和机会参与VET。使普通学校的毕业生更多地参加中等职业教育与培训,以增加具备职业资格的年轻人数量。增加中等VET之后的学习机会,拓宽和丰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路径,使劳动市场高级专门人才的比重增加。

其次,进一步完善VET学分转换制度。在成人教育中引入先前认证学习(RPL)机制,对成人在入学前已有的学习经历、培训和工作经验(无论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都给予认可。增加成人教育的灵活性,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培训,包括夜校、周末班、网上学习和B-Learning(混合式学习,即傳统与网络学习兼用的学习方式)等。

最后,为那些有学习障碍的学习者、超过义务教育年龄却没有参加过VET的个体、有特殊需要的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必须保证每位学习者具有公平参加VET的机会,年龄、教育水平、已获得的资格、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等因素差异都不能成为阻碍个体参加VET的原因。将参加VET中途辍学的学生重新纳入到VET体系中,鼓励VET的学生主动参加职业生涯指导和其它形式的就业咨询与服务,并在爱沙尼亚教育信息体系(Estonian Education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EEIS)的支持下建立辍学监控体系,使每一个VET学生都能接受到职业生涯计划的必要支持,最终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二)目标二: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首先,VET的内容必须与员工和雇主的需求相匹配。VET的功能是帮助学习者获得与时俱进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从而使个体更好地应对快速变化的劳动市场,保证参加过VET的学习者顺利进入劳动市场将对爱沙尼亚的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VET体系必须针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对新专业的需求和劳动市场所需的技能做出灵活、准确的反映。因此,开发符合劳动市场实际需求的VET课程非常重要。开发课程的过程中必须要同时考虑学习者和劳动市场的综合需求。此外,还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来,保持课程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步更新。

其次,采取一系列措施使职业院校中参加过教师培训的教师比例由2008年的53%上升至2013年的95%。要加强理论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践课教师的教学理论知识,促进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及职业教育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最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鼓励学校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和进行质量评估(同行学习,同行评议等),定期举行爱沙尼亚职业教育机构的质量评比活动,并颁布相应的奖项。爱沙尼亚还要积极参加欧洲和世界级的技能大赛。在宣传方面,编制和出版关于VET的宣传材料(包括电子和视频资料),大力宣传有关VET的最新信息,促进人们对于VET认识的提高。明晰VET学生的兴趣爱好,大力开展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这不仅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还能够增强VET的吸引力。

(三)目标三:加大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资金投入,推动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职业教育与培训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爱沙尼亚设定的具体目标如表2所示。

逐年提高VET学生的生均投入水平,并且使VET教师的工资水平至少与爱沙尼亚整体工资平均水平持平。重新设计以需求为基础的津贴制度,科学合理分配资金投入,允许所有的学习者都能够接受资助,增加职业教育机构在研究、设计和实施津贴制度与规则方面的自主权。此外,还要对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的基础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翻新和建设宿舍楼,为学生创造现代化的生活环境。

五、启示

爱沙尼亚制定新的VET发展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在2009—2013年全面提升劳动力职业技术技能水平,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2009—2013年爱沙尼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发展计划》是关于爱沙尼亚VET制度的基本纲领性文件。其充分借鉴了《2005—2008年爱沙尼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发展计划》的成功经验,秉承上一个计划确保经济快速增长和VET有效变革的基本理念,进行了开拓与创新。爱沙尼亚作为欧盟成员国中的重要一员,顺应欧盟发展职业教育大趋势,同样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并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先进经验。总体来看,爱沙尼亚职业教育成为支撑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与关键,爱沙尼亚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一)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由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在这种大背景下,要求我国职业教育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文件,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心,已由规模扩张外的延式发展向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为职业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指明了方向。

职业教育质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为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互联互通,前提是要充分借鉴“一带一路”国家丰富多样的发展经验,提高自身发展质量。

第一,开发符合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的职业教育课程。课程开发是职业教育提高质量的核心内容。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要密切联系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将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中,从而围绕专业课程内容与职業标准对接从根本上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这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

第二,职业教育教师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根据爱沙尼亚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在职业教育教师方面,爱沙尼亚十分重视对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例如,爱沙尼亚采取一系列措施,使职业院校中参加过职业培训的教师比例由2008年的53%上升至2013年的95%。爱沙尼亚还重点强调职业教育教师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协同发展。因此,借鉴爱沙尼亚的经验,我国要创新职业教育教师协同培养机制,落实职业教育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并要健全职称评审制度,构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激励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此外,还要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围绕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对职业教育教师进行理实一体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完善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建立教师轮训制度,专业教师每五年企业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6]。

第三,完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在重点抓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师两个关键点的基础上,要大力完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完善职业院校治理结构和质量年报制度,并建立诊断改进机制。尤其是要将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通过网络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公开发布,这不仅会有助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时了解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状况,为职业教育互联互通做好准备,而且也反过来倒逼我国职业教育质量持续提高。

(二)职业教育要关注弱势群体,彰显社会公平正义

爱沙尼亚十分重视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例如。爱沙尼亚为有学习障碍者、超过义务教育年龄却没有参加过VET的个体、有特殊需要的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保证每个个体参加VET的学习机会平等,年龄、教育水平、已获得的资格、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等因素差异都不能成为阻碍个体参加VET的障碍。爱沙尼亚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这种发展理念对我国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尤其是在我国2020年要实现全面小康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促进公平的功能必须得到全面的释放。

第一,职业教育要树立起公平的发展理念。职业教育要保证每个个体都能够充分利用教育与培训的机会,在接受职业教育的途径、被对待的方式以及结果方面均要体现公平的理念。

第二,要根据弱势群体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对于女性弱势群体,职业教育要开展灵活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尤其是要考虑到女性在家庭劳务中所付出的时间和经历,在时间和地点等维度方面建立灵活的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对于老年人的职业培训,要意识到老年人具有的丰富经验,在职业教育培训中可以利用老年人的丰富经验帮助青年失业者快速掌握职业技能培训的诀窍。对于早期辍学者,要尽快开展职业指导,鼓励他们完成或重返教育与培训体系之中,提升他们的能力以顺利进入劳动市场。

第三,制定并实施教育与培训政策时必须采取跨行业、跨领域的支持弱势群体的职业教育政策。弱势群体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不能仅靠教育与培训领域的单方面努力,个体、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都有可能成为阻碍弱势群体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障碍。因此,社会各个组织和部门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制定支持弱势群体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政策,达成支持弱势群体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共识,在社会上营造关爱弱势群体、赋予弱势群体生存技能的良好氛围,惟其如此,才能够保证职业教育促进公平的功能的充分释放。

(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是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爱沙尼亚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经费投入。职业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保障职业教育实施的重中之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完善经费稳定投入机制”“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依法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具体来说,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加大力度,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指定生均教育经费,实行生均拨款制度。多年来,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实践表明,落实经费投入,发挥其支撑保障作用,就必须牵住生均标准这个牛鼻子,准确把握影响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核心和关键问题——生均拨款制度[7]。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明确要求,2015年底前,各地依法出台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同年10月30日财政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2017年各地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应当不低于12 000元,从2014年起,中央财政建立“以奖代补”机制,综合奖补包括拨款标准奖补和改革绩效奖补两部分。在国家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顶层设计明确后,地方各级财政必须严格按照生均拨款标准持续强力投入,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建立职业教育经费多元投入机制。由于职业教育发展要紧跟经济发展的形势,在这个过程中,先进设备的引进、企业技术骨干的聘用都需要大量经费。因此,需要社会各部门共同投资职业教育,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它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职业教育经费多元投入机制建立过程中,要加快明确国家省级、市级和区县等各级政府的经费配套标准和支付范围,在此基础上要继续完善立法,明确企业、行业协会、政府、职业院校各方主体相关经费投入责任。

第三,经费投入要发挥扶贫功能,体现教育公平。逐步建立起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加快形成以国家免学费、助学金为主,以定岗实习、学校和社会资助为辅的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同时探索职业教育经费精准资助机制,保障职业院校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增强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广惠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要向西部地区倾斜,对职业教育经费在预算分配、使用过程和投入效果上进行评价和监督,保证职业教育经费在公平分配的基础上,提高经费投入使用效益。

总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爱沙尼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现状进行介绍与分析,并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职业教育要关注弱势群体、彰显社会公平正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是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三方面论述了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对于我国建立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开放型职业教育体系,扩大引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鼓励职业院校走出去做出贡献,并且有助于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明确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存在的问题与前进方向,最终势必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互通互联。

参考文献:

[1-2]葛剑雄,胡鞍钢,林毅夫.改变世界经济地理的一带一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179.

[3]王勝三,陈德正.一带一路列国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70.

[4]Estonian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Development Plan for the Estonia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2009-2013[R].Tartu:Estonian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2009.

[5]Krusell S. Position of Estonians and non-Estonians in the labour market[R]. Tallinn :Statistics Estonia,2008:62-64.

[6]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Z].2015-10-19.

[7]杨进.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4[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44.

(责任编辑:张宇平)

猜你喜欢

爱沙尼亚一带一路
爱沙尼亚将建全球首座“数据大使馆”
爱沙尼亚想尽快引入共享单车
丛林中的爱沙尼亚狙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