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

2019-11-06聂月岩刘丹丹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党的政治建设人民政协中国共产党

聂月岩 刘丹丹

[摘 要]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具有深刻的历史动因、理论动因与实践动因,首要任务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促成人民政协党组织在思想上的高度统一、政治上的高度团结和行动上的高度一致,实现凝聚人心、共筑同心的目标取向和贴近民心、践行初心的价值追求。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必须从坚定人民政协政治信仰、坚持党对人民政协的政治领导、提升人民政协政治能力、净化人民政协政治生态、健全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五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9)05-0020-07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关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梦想、伟大事业”[1](P2),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出总体要求和具体部署,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指明了方向。人民政协作为政治组织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其最本质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其根本要求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提升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水平、不断增强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与坚定性,是关乎党的建设工作成效和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重大命题。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升人民政协党组织的政治領导力和思想引领力;有利于增强人民政协凝聚共识、汇聚力量、防范风险的能力,为新时代继续推进人民政协工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的生成动因

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是对人民政协七十年工作经验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立足新定位、防范政治风险、践行政治使命的重要保障,具有深刻的历史动因、理论动因和实践动因。

(一)历史动因:人民政协七十年工作经验的深刻总结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对人民政协在新中国成立以及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七十载光辉历程的经验总结。

自1949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并组织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共同筹备新政协会议,至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正式成立,再到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顺利召开,中国各民主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下合作共事、亲密无间,协商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和代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建设新中国积极贡献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之前,人民政协具有双重属性:作为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机构,它具有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的重要平台,为建设新中国发挥着极大而特殊的政治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协被确认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它积极服务、参与、推动改革开放,坚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建言资政,为探索改革路建言献策,贡献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政协面对新形势、确立新定位,继续巩固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履职尽责,不断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努力为实现中国梦建睿智之言、聚磅礴之力。

回顾七十年来人民政协的光辉历程和伟大实践,最重要的一点是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没有这样一个核心, 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2](P303),“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2](P226)。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也指出:“没有党的领导, 就没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没有党的领导, 就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3](P266)。江泽民指出,“在政治问题上,一定要头脑清醒”[4](P457)。进入新世纪,胡锦涛多次强调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提出“讲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正确、积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5](P255),“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不懈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始终站稳政治立场”[6](P579)。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强调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的建设,要求“全面肩负起实现党对人民政协领导的重大政治责任,切实发挥党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7]。深刻总结人民政协七十年来的历史经验,巩固人民政协七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继续书写人民政协新的时代篇章,仍须继续加强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

(二)理论动因: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内在要求

政治属性是政党的根本属性,政治建设是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两大观点,也是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关于政党属性的理论要求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政党不同于一般社会组织,它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一种政治组织”[8](P141),其根本属性是政治性。“放弃政治是不可能的;因为主张放弃政治的一切报纸都在从事政治。问题只在于怎样从事政治和从事什么样的政治”[9](P169),恩格斯坚决驳斥了资产阶级政府鼓吹的无产阶级政党应放弃政治的观点。列宁也指出,“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这一点,就是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起码的常识”[10](P407)。肯定政党的政治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突出特点和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先进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居于中国国家政治生活领导核心的执政党,它在领导中国各民主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人民积极发展统一战线、广泛开展民主协商、促进实现人民民主的过程中彰显出鲜明的政治属性、展现出卓越的政治作为。新时代继续发挥党对人民政协的政治领导作用,提升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整体水平,仍需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的政党建设理论也要求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鲜明的先进性与纯洁性。要继续保持和发扬这一先进性与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首要的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一根本性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政治问题历来是事关根本的大问题、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提出“讲政治, 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 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11]。中国共产党是人民政协的重要参与者,还是这一政治组织和制度安排的政治领导者。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对于维护党的政治权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价值,同时成为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增强人民政协坚守政治底线定力的重要举措。

(三)实践动因:新时代人民政协直面问题挑战、践行政治使命的现实需求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人民政协直面新时代党的建设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勇于进行自我革命的生动体现,也是人民政协在新时代立足新定位、践行新使命、作出新贡献的重要保证。

加强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是新时代党坚持问题导向、为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的变化,党的执政任务更加艰巨、执政环境更加复杂、执政能力也经受着更大的考验。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人民政协系统内部分党员干部仍存在着不能讲政治、不想讲政治、不会讲政治等倾向,突出表现为政治信仰弱化、政治立场模糊、政治理论欠缺、政治能力不足等,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永葆共产党员政治本色的紧迫性认识不到位,对此,亟须增强其政治建设的自觉性与坚定性。此外,人民政协系统内部分党员干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缺乏“制度自信”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在对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和功能作用的认识上存在着杂音噪音、在面对各种西方社会思潮时缺乏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等,这也迫切需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加强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立足新定位、践行新使命、作出新贡献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治理和制度建设的高度深化对人民政协的认识,提出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对人民政协性质定位作出的新概括和新发展。具体而言,人民政协具有组织构成的广泛性、利益诉求的复杂性、协商途径的多样性、民主形式的独特性等特点,相比于一般政治组织和国家权力机关具有特殊的政治定位和政治价值,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政协还是符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社会、贴合人民需要的政治制度,相较于西方民主政治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政治特色和政治优势,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新定位就有新责任,新责任蕴含新使命。新时代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动人民政协这一制度安排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促进人民政协在新时代大有作为、有新作为,必须继续加强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增强政协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和思想引领力,彰显中国政党制度的亲和力和中国独特的政治软实力。

二、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目标取向与价值追求

政治问题对于活跃的革命者来说是首要的问题[12],对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推动人民政协事业朝正确方向发展也是最为首要的问题。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必须理解其核心要义,深刻把握其首要任务、目标取向与价值追求。

(一)首要任务:维护核心、维护权威

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做到维护核心、维护权威。唯有这样,才能促成人民政协党组织内思想上的高度统一、政治上的高度团结、行动上的高度一致。

《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政协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7]维护核心、维护权威是政党巩固执政权力和执政地位的政治保证,也因此成为政协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具体而言,维护权威是党的根本政治任务和根本政治纪律,也是人民政协成立七十年来各项事业得以稳步推进并取得卓著成效的重要政治前提;维护核心是新时代背景下维护权威最关键的内容,也是人民政协在新时代直面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坚守政治立场,再创历史辉煌的重要政治保障。坚定维护核心、维护权威这一首要任务,有利于发挥各级政协党组织把方向和管大局作用,促进人民政协党组织在思想和政治上的团结统一,进而促使人民政协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也有助于充分发挥政协内中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并促进各民主党派、各族各界人民形成一致的目标与行动,共同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二)目标取向:凝聚人心、共筑同心

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的目标取向,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即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不断凝聚人心;促进人民政协政治共同体建设,积极共筑同心。

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从党的建设维度看,事关各级政协党组、基层党组织、政协组织中的中共党员这三级主体,是要通过党的自我革命促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1](P3),并以党的政治建设促进党的其他各项建设,最终把党建设成为具有坚强的政治领导力、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人心凝聚力的执政党。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从人民政协建设维度看,其要实现的是守住一致性的圆心并拉长包容性的半徑,积极共筑同心。“守住一致性的圆心”即为提升人民政协固守政治底线的定力、夯实人民政协共同的政治基础;“拉长包容性的半径”是指继续巩固人民政协广泛的政治联盟,不断凝聚最大的政治共识,促使人民政协形成具有统一意志和步调的政治共同体。上述两个维度的目标是有机统一的,唯有具有坚强政治领导力和强大人心凝聚力的党,才能有足够的向心力以促使人民政协内各民主党派、各族各界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共筑中国梦;同时,积极构建起的同心同向的人民政协政治共同体进一步增强了党的政治领导力和人心凝聚力,促使人民政协在党的坚强政治领导下不断凝聚共识,充分发挥其特有功能和独特优势,在新时代继续创造新的辉煌。

(三)价值追求:贴近民心、践行初心

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追根究底是为了使人民政协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更好地走进人民,贴近民心;践行党的初心,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如何真正做到走向人民、走进人民,贴近民心、顺應民心是新时代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有力地提升了人民政协党组织的核心凝聚力和社会号召力,促使人民政协内各民主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代表等在党坚强的政治领导下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始终坚持来自人民、扎根人民,坚持围绕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根本诉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积极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汇聚民智,在人民政协这一平台更好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不断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在促进人民政协更好地走向人民、贴近民心的同时,促使人民政协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扬民主精神,推进协商民主建设,彰显双向发力优势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利益最大化,积极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

三、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的路径思考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担负起党对人民政协领导的政治责任并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协调推进人民政协党的建设,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人民政协再创光辉历程、再建卓越功勋的重要保障。

(一)坚定人民政协政治信仰

“共同的政治信仰,是一个政党领导人民建设国家的思想基础。”[13](P15)坚定政治信仰是事关政党生存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的逻辑起点。

政治信仰是指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体系及其理论学说产生认同、尊崇并引导其身体力行的精神体系,它在根本上决定着政党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是汇聚党内群体意志、引领政党及其成员奋斗前行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自建立起就是一个有理想信仰的党,它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信仰,并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这一理想信仰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份的识别码、行动的航标灯,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经受住一切风险考验的精神支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 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14],深刻阐释了坚定政治信仰的极端重要性,对共产党人坚定政治信仰、夯实思想根基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定人民政协的政治信仰。一是加强人民政协思想理论武装,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和政治教育提升人民政协委员的政治知识和政治水平,以扎实坚定的思想理论增强政治上和党性上的坚定性;二是必须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政治路线这一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坚决反对一切歪曲、违背、否定党的政治路线的言论与行为;三是必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既要站稳党性立场,把准政治方向,又要坚决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二)坚持党对人民政协的政治领导

习近平强调:“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17](P20)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一领导首先就体现于党的政治领导。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首先就要求加强党的政治领导,这也成为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做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必须理解党的政治领导与党的政治建设二者所具有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以加强党的政治领导为根本内容,党的政治领导力高低是评价党的政治建设有无成效及质量高低的核心标准;另一方面,新时代强化党的政治建设是加强党的政治领导的内在要求,党的政治领导力如何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自身政治建设的效果与质量,二者在目标取向和价值归依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加强新时代党对人民政协的政治领导,一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提高政治站位,继续强化政治监督,及时纠正政治偏差,精准消除政治隐患,在方向、原则、道路、目标上与党中央保持统一意志和步调,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二是建立健全各级人民政协党委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的制度规定,并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载入政协章程,以制度规定切实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人民政协得以贯彻落实,促使人民政协更好地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务实高效、协调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

(三)提升人民政协政治能力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人民政协的根本要求。如何切实落实这一根本要求,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用,关键在于政协党组织及其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

政治能力是指政治行为主体影响政治决策的程度和可能性,具体是指政治行为主体在政治站位、战略谋划和政治工作层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与水平。如何有效提升人民政协的政治能力、发挥人民政协的政治功能、彰显人民政协的政治优势是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对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作出明确指示,要求其“切实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和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15],从两个层面对提升政治能力作出要求。一个层面要求着重强调的是战略谋划上的政治能力,另一个层面侧重于对政治工作层面的具体要求。提升人民政协党组织和政协组织内中共党员的政治能力,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践行党的历史使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政治功能与价值、践行人民政协职责与使命的必然要求。

对此,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协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彰显人民政协的政治属性。人民政协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自身的政治责任,加强党组织建设,加大政治动员、强化政治引领,不断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在人民政协各项工作中发挥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二是要提升政协党组织内中共党员的政治本领。无论是政协委员这一政治身份,还是中共党员这一组织身份,都对其加强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提出迫切需求。因此,必须强化政治教育,以科学理论武装其头脑;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培养其优秀的政治素质和政治品格;加强实践锻炼,在人民政协工作中丰富其政治经验与政治智慧,全面提升其政治本领。

(四)净化人民政协政治生态

任何政治行为主体都是在特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中生成的,而这种特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就是政治生态。人民政协的政治生态状况直接影响着人民政协职能的履行和作用的发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首次提出并反复强调“政治生态”,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政治生态提出明确要求,成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鲜明特色。人民政协作为重要的国家政治机关,既是政治生态的依托者,也是政治生态的营造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具有导向、聚合、规制和激励功能,为人民政协履职及事业发展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清正廉洁的机关作风和高效自觉的政协队伍,为开创人民政协事业新局面奠定基础。

新时代净化人民政协政治生态,一是净化各级政协党组织的政治生态,充分发挥政协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和价值导向功能。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党关于人民政协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发挥好政协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切实担负起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责要求,坚守共同的政治思想基础,坚定人民政协政治共同体意识,加强人民政协政治共同体建设,充分发挥政协党组织的价值导向功能。二是净化政协委员政治生态,展现出新时代政协委员的风采。政治人是政治社会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政协委员的风貌直接影响着政协组织的政治生态。要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把好政协委员的“入口关”和“出口关”;要提高政协委员的素质与本领,政协委员既要有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履职本领,还必须具备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政治素质。三是净化政协机关政治生态,发展积极健康的政协政治文化。要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继续开展内部巡查,坚决反对“四风”;通过学习教育及具体工作实践加强政协机关文化建设,提升政协委员精神风貌,展现政协机关良好形象,营造积极健康的政协政治文化,努力建设模范机关。

(五)健全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

制度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和巩固党的政治建设成果、发挥党的政治建设长远之效的制度基础。

制度历来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制度建设历来是管根本、管全局、见长效的建设。习近平多次谈及党的制度建设的战略地位、推进路径和重要价值,明确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有坚强的制度作保证,要“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16](P59)。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17](P26),明确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制度建设,并将党的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政治建设之中,深刻阐明了党的政治建设与制度建设的内在统一性。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制度建设,要求在推进党的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这就为党的制度建设提供了正确方向、确立了根本原则;将党的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政治建设之中,要求突出强调党章的根本大法地位,并不断完善党的纪律法规和制度体系,继续强化政治监督,严肃追责问责,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巩固党的政治建设的成果。新时代健全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并以此保障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成果、推动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取得更大成就。一是落实领导责任,健全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工作责任制,各级政协党组书记必须切实履行好抓政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和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长效机制,促使各级各类法规章程、制度机制集成联动,真正实现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三是强化政治监督,用好问责利器,及时发现并纠正政治偏差,全方位确保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取得实效。

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事关党的建设工作的方向与水平,也关乎人民政协事业的永续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有序推进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有效提升。唯有加强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才能使人民政协在新时代把握好新方位新使命、展现出新气象新作为;唯有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才能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稳步向前,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江澤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胡锦涛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6]胡锦涛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7]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8-10-15.

[8]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2-14.

[12][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马克思、恩格斯与政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1).

[13]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1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15]习近平.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为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N].人民日报,2018-07-01.

[16]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

[1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陈文杰

猜你喜欢

党的政治建设人民政协中国共产党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根本遵循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人民政协70年的“变”与“不变”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努力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新局面
旗帜鲜明讲政治
党的政治建设内涵探析
中国共产党科学运行党内政治生活的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