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个体学习品质差异与英语教学
2019-11-06陈应彬
【摘要】学生的个体品质差异产生学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差异,因此老师研究、重视学生的个体品质差异有利于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品质差异;英语教学;效率
【作者简介】陈应彬,湖北省荆州市江陵中学。
英语教学研究的重点也逐渐从语言本体、教材与教法研究转向学生主体研究,学生个体品质差异研究逐步成为英语学习研究的主线之一,学生的个体学习品质对学习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学生个体学习品质包括年龄、性格、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和认知风格等因素。
一、年龄与英语教学
年龄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学习英语能力的发展是受大脑和生理基础影响的。在青春期到来之前,也就是在10至12岁之前,大脑可塑性强,学习英语的潜力很大,学生能够轻松掌握和学习语言知识。青春期到来之后,生理机能各个方面已基本发育成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记忆力就会逐渐下降,英语学习也就越来越难。所以,学生要利用英语学习的最佳时期学习英语,掌握英语。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在英语习得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可塑性很强,所以我国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开设英语课程是有科学依据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最佳时期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掌握英语。
二、学习能力与英语教学
英语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所具有的天生能力,这种能力因人而异,它与学生的智力总体水平有关。John Carroll指出,英语学习能力包括(1)对英语的编码和解码能力,能够灵活地对输入语言进行处理和运用的能力;(2)对英语语法正确性的认知能力,能够通过语言和语法规则正确地理解语言材料的能力;(3)对英语材料的归纳总结能力,能够熟练地组织语言材料的能力,并且掌握其主旨思想;(4)对英语的联想记忆能力,能够通过对已学知识融会贯通、吸收、同化并且理解所学新内容的能力。学生这四个方面的能力在英语学习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具备这些能力,但由于不同的学生个体学习品质存在差异,有些某项能力处于优势,而有些某项能力处于劣势,比如学生若有更强的英语编码解码能力,那么英语表达能力和听力能力就容易获得。学生在归纳英语学习能力方面是强项,那么英语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就是其优势;若学生缺乏语法认知性和敏感性,那么学习英语语法或组词造句的能力就相对欠缺。
三、认知风格与英语教学
认知风格生动而有代表性地反映了个体学习者的倾向,不同的学习个体有不同的认知风格。认知风格不存在“好”与“坏”的区分,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学习和认知方式,也有自己学习方式的长处和局限性,重要在于如何扬长避短。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测验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可以补充能力测验和能力倾向检验所提供的有关学生认知結构的信息。教师清楚学生在完成各种学习任务过程中所采取的典型思维方式,就可以正确引导学生采取和学习任务相一致的认知风格。同时,教师可以针对学习者不同的学习任务、不同的学习环境,注意发挥其特长,并能相应地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认知风格加以引导,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四、性格与英语教学
心理学家认为认知冲动型学生凭直觉来获取信息,易快速得出结论而较少注意准确性;认知审慎型的学生获取信息时具有系统性,处理问题时谨慎,且在寻求答案时,特别关注准确性。冲动型的认知方式有利于英语应用的流畅性,而审慎型认知方式能促进英语应用的准确性。
对于认知冲动型学生的积极性应当多鼓励发挥他们思维敏捷的优势,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针对他们粗心的缺陷,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他们去感悟因粗心带来的遗憾,去有意识地纠偏。而对认知审慎型的学生要因势利导,教学节奏可适当放慢,以留给他们思考的空间,尽量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老师讲授要语言流畅,逻辑性要强。
五、学习动机与英语教学
内在动机指学习者内在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内部原因引起的动机,是内在因素,分为三类:(1)知识性内部动机,只为了探索新知识提高知识水平。(2)成就型内部动机,只为了完成某一任务或目标。(3)刺激性内部动机,只为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刺激,如兴奋或愉悦。
外在动机指由外在的奖罚或害怕考试不及格等活动之外的原因激起的动机, 是外在因素, 分为三类:(1)外律,它是内化程度最低的动机类型,完全由外部因素决定。如果外因消失,它也不复存在。(2)内摄自律,指由于某种外部压力,个体采取行动并把压力转化为内需,强迫自身执行,如受到自尊的影响而努力学习。(3)认同自律,它的内在程度最高,指为了达到个人有价值的目标, 学习者把其内化为自我目标并采取相应行动, 如学生感到阅读的重要性而有计划地坚持练习。老师要引导、鼓励、帮助学生培养和发展内在动机,使他们把社会和学校的客观要求变成自己的学习动机, 使内在和外在动机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六、结语
英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各个不同因素,并结合不同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特点采取个性化教学,这对学习者的二语习得具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也对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范琳.认知风格差异与外语的因材施教[J].外语教学,2002(3):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