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工作坊实践模式分析

2019-11-06明晓慧丁顺晶童博言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实践模式分析

明晓慧 丁顺晶 童博言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与国际化接轨的相关专业应该得到强化。英语是世界性语言,要想提升学生英语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应该积极探索和创新培养模式。构建翻译工作坊就是响应当前环境变化和市场需求的有效做法。我们应该正视当前翻译工作坊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深化实践模块、对接市场需求等方面对翻译工作坊进行优化。

【关键词】翻译工作坊;实践模式;分析

【作者简介】明晓慧(1997.12.17-),女,湖北黄石人,湖北理工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英语专业;(通訊作者)丁顺晶(1983.01-),汉族,女,湖北黄石人,湖北理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和口译;童博言(1998.08-),女,湖北黄冈人,湖北理工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英语专业。

【基金项目】湖北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省级项目创新训练项目“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工作坊模式训练”(2018109 20057);湖北理工学院校级科研项目“英文儿童绘本汉译现状探究”(18xjr04Q)。

工作坊是目前高校积极推广的实践教学模式。对于英语专业本科生而言,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的角度出发,构建对应的工作坊效果比较显著,本文主要以翻译工作坊为例进行探讨。翻译工作坊的创意来自教学实践和学生主动学习,主要是通过教师和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来解决市场或者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坊内成员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通过这样的互动和交流形式来提升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水平。作为当前较为流行的英语学习模式,站在学生的角度,可以得到更多的启发,也能找到该模式在进一步推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的对策。

一、构建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工作坊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感知社会需求的能力。构建翻译工作坊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凸显以学生为中心,响应外界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工作坊模式的出现,意味着英语专业本科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知社会需求,并且能够逐步完善校园学习过程,便于学生及时调整自身的学习目标,积极响应外界需求。

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翻译工作坊的模式能够直接促进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在参与工作坊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承接项目的目标与平时的英语学习进行对接,找到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差距。学生参与其中,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平时理论学习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包括各种错误,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学生参与工作坊也能使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锻炼,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尽快踏入社会、融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有助于学生明确职业定位。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为导向,这是很多高校设置翻译工作坊的基本目标。通过翻译工作坊的设置,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当前人才市场对于相关人才的职业需求,也能让学生清晰自身的职业定位,促进其长远职业目标的实现。

二、目前翻译工作坊存在的问题

1.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还需进一步强化。当前翻译工作坊在实施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还不够强化,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教师在工作坊中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不利于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另一方面,学生在具体的项目参与中没有得到全面的锻炼。

2.有关翻译工作坊模式的实践还需要进一步深化。部分高校构建翻译工作坊更多的是做表面文章,一旦建成之后,实际上投入使用的频率并不高。一方面没有积极对接外界市场需求,没有承接相应的对外项目,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始终停留在理论学习层面;另一方面,学生参与项目的规模和深度都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教师对于学生的参与也不够重视,教学过程也没有从实践的角度进行专门设计和安排。

3.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市场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高校构建翻译工作坊其根本目的在于与市场需求紧密衔接,而实际操作中,有些学校没有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与社会需求脱节较为严重,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导致学生毕业后,仍然是停留在单纯的理论阶段,缺乏一定的应用能力。

三、优化翻译工作坊的对策

1.进一步凸显以学生为中心。高校构建翻译工作坊,本身就是贯彻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宗旨的做法。高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给社会和市场输送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因此,优化翻译工作坊,仍然应该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宗旨,并不断将实践环节进行拓展。

2.进一步深化工作坊的实践模块。高校优化翻译工作坊还应该深化实践模块,让工作坊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方面起到关键作用。高校应该加大实践环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参与更多的翻译工作流程。在实践模块设计方面,可以直接参考企业相关工作的流程设计,通过情景模拟和场景再现,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3.进一步拓展工作坊与市场需求的联系。优化翻译工作坊,还应该将眼光对接外部社会和市场,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最终是为了响应外部需求,为社会输送人才。因此,高校应该进一步拓展工作坊与市场需求的联系,一方面,高校应该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真实的企业案例;另一方面高校要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相应市场需求。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构建翻译工作坊是进一步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也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积极表现。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素质英语翻译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高校应该以翻译工作坊为重点推进模式,积极拓展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途径,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能够及时对接社会,了解和感知市场需求,做好职业定位,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闫欣.“工作坊”模式在本科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2):116-117+120.

猜你喜欢

实践模式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治理创新视角下的基层协商民主
基于学生社团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模式探讨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教学方法与实践模式初探
关于构建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思考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