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超音段音位的比较及教学启示

2019-11-06路勤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启示比较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有着截然不同的节奏与语音语调,但是却有着基本相当的超音段音位的构成要素,即声调及可辨识的音长、音强和音质,这使得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语调与节奏表达时有可操作的基础。通过英汉超音段音位的比较,可以让中国学生从汉语声调的角度体会英语单词及意群单位内的重读、非重读,继而基本掌控英语的节奏与语调。

【关键词】超音段音位;比较;教学启示

【作者简介】路勤(1974-),女,贵州都匀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

一、英汉超音段音位

布龙菲尔德在其经典著作《语言》(language)一书中,对音位作了详细明确的论述,定义音位是“一个最小的、能区别意义的语音特征单位”(a minimum unit of distinctive sound-feature)。这一定义对音位既考虑到具体的声音和区别性的语音特征,也考虑到它的辨义功能, 并把语音系统中能区别意义的重音、语调、和停顿也当作音位来分析。在对音位的分类上,布鲁姆菲尔德把元音、辅音称为“首要音位”(primary phonemes),把各级重音、句尾的各种调型、和句子中间的停顿称为“次要音位”(secondary phonemes)。而派克(Kenneth L.Pike)于1942年提出了把音位分为“音段音位”(segmental phonemes)和“超音段音位”(suprasegmental phonemes)两类,其中,“音段音位”是指元音和辅音;“超音段音位”包括重音、声调、和音长。

二、英汉超音段音位的比较及其教学启示

1.英语超音段音位—重音。在英语语流中,其中一个音节突出形成重音。音节重音主要因其音强、音长、声调及音质与所处语流中其他非重音的音强、音长、声调及音质形成对照(突出)而表现出来,在语音外壳上有识别词的作用,同时兼具辨义的功能;而非重音在语流中让连续的音节衔接圆滑、无间断而呈现出连奏的效果。

语流中,非重音同样兼具四因素,但相对于重音,非重音的声调含糊难辨、音长较短、音强弱、音质模糊不清。

2.汉语超音段音位—声调。汉语一个字一个音节且有固定的声调,音节上固定的声调在语流中赋予该音节语义并区别于其他汉字。由于各汉字声调固定不变,音长、音强与音质特点相当,因而在语流中,每个汉字在听觉上都是以重音的形式出现。(当一个汉字出现在短语或句子中时,该字的声调可能会被另一种声调代替而出现较宽的音域,但从听者感觉上,这一变化不易察觉。)汉语中凡是在语义和结构上无须突出,从而在语音上不重读的音节(汉字)因轻读、弱化而失去其固有的声调时,发轻声。轻声是汉字固有声调中的一种变调。变调为轻声的汉字较少,主要是一些虚词、词缀等语法成分。这就导致语流中带声调的音节大大多于带轻声的音节,因而很难突出某一个重读音节的效果,也使得汉语语流呈断奏的形式。

3.汉英超音段音位“重音”和“声调”的比较。我们把英语单词中“重音”的各级重音只区分为“重音”和“非重音”,汉语中的“声调”区分为“四声”和“轻声”。所有重音与声调因其乐音的性质都表现出一定的调值,并有“重”与“弱”的区分。英语重音与汉语声调都具有明显的声调,音强强、音高高、音质清晰;而英语非重音与汉语轻声的声调都不明显,音强弱、音高低、音质模糊。因此,英汉超音段音位“重音”与“声调”都有具有共性的重音与非重音,且英语重音与非重音的物理特性与汉语的对应相似,区别只在于英语语流中非重音的数量一般多于重音的数量,汉语语流中重音的数量多于非重音的数量,从而使英汉语流表现出连奏与断奏的特征。

4.教学启示。英语语流中非重音多于重音的特征所表现出的声效及其节奏效果与汉语相对多数重音而少数非重音形式所表现出的声效及其节奏效果截然不同。这一现象导致英语本族语者说汉语时声调弱化,节奏过于连贯,而中国人说英语时不能把握非重音,且节奏频繁间断。然而,汉语声调与英语重音在音效上有相似性,可迁移。具体表现在,音节重读时,声调与汉语声调音效相同;非重读时,在相对应的声调音效基础上将音长缩短,音强减弱,声调降低,并降低音质的清晰度。如阴平(ˉ)55,弱化为(?)33, 近似于“好了”中“了”轻声的声调;上声(ˇ)214,弱化为(?)21,近似于“商量”中“量”的轻声声调。这样,英语语音教学中,我们可以在确定重音与非重音的音效特征基础上,灵活运用这些音效(其中重点是非重音的音效)来具体呈现英语语流中的语音、节奏与语调。

(1)对单词拼读的教学启示。

启示一:听单词朗读,判断单词重音与非重音。

英語超音段音位的特点是重音少与非重音多,而且无论是重音还是非重音,各音节上声调的变化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的变化让声调固定、重音与非重音的对照不明显的汉语本族语使用者难以捉摸。因此,在学习英语时要学会通过听单词判断单词重音与非重音。例如:在金山词霸软件上输入单词vitality,可以播放该单词的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朗读音效分别判断记录为:英式的[?vаiˉt??l??ti],美式的[?vаiˉt??li?ti]。该单词共有四个音节,每个音节的左下方标记记录该音节音效为弱读时的声调状态,音节的左上方标注的该音节音效为重读的声调状态。这样,即表现出语音上的重读与非重读,又能体现个音节具有的声调。练习时给出一定量的词,让学生听语音,通过听觉判断确定声调,辨别音节音强、音长和音质的差别,标注重读音节与非重读音节的声调,如此反复训练直至学生在听觉上形成自然。

启示二:先确定单词超音段音位重音与非重音,再拼读。

在语音教学中,经过启示一的训练,学生在听觉上对英语单词超音段音位重音与非重音的音效形成自然后,将启示一训练中听过的单词让学生朗读,将重点放在非重读音节相比重读音节音长短、音强弱、音质清晰度低的特性上,不断操练,直至学生能准确表现声调及音节重弱的差别。此时,英语单词的节奏就不显自现了。

(2)对语流表现的教学启示。

节奏。

启示一:听语句,判断意群及意群中超音段音位重音与非重音。

在判断英语语句超音段音位时,对意群的判断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从意义上进行判断:一个意群在语法功能和语义表达上相对完整;二是通过语音来判断:一个意群结束时,在语流中语音停顿会相对的较长。同一意群中,通过听音判断各音节的声调及音长、音强和音质,重点在非重读音节超音段音位的音效表现。在训练语句超音段音位的判断时,从规范朗读的单句开始,逐渐过渡到现实生活中的短对话,再到情节较为复杂的电影或舞台剧等,让学生能够对语流中的超音段音位的判断实现本能的反应。由于语调是语流中音节的超音段音位对语句含义的附加表现,因此,在判断语句各音节的超音段音位的同时,也包含了语调的音效;音长、音强和音质则可反映语流的节奏。所以,对语句超音段音位的确定,从实际上确定了语句的语调与节奏。

启示二:先划分意群,确定意群中超音段音位重音与非重音,再实际通过语音表现语流音效。

以语句或是语篇作为语音训练对象时,要让学生先划分意群,再以意群为单位,以所要表达的意义情感为基础,确定意群中超音段音位重音与非重音的音效,再通过语音将确定下来的音效表现出来,其中,要将非重音及语调作为重点训练。这样,对超音段音位的训练在实际上将语流中的语音、语调与节奏作为一个整体,学生在这样的训练中体会音与义的统一。

三、结语

英汉两种语言有着截然不同的节奏与语调,但是却有着基本相当的超音段音位的构成要素,即声调及可辨识的音长、音强和音质,这使得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语调与节奏表达时有可操作的基础。通过英汉超音段音位的比较,可以让中国学生从汉语声调的角度体会英语单词及意群单位内的重读、非重读,继而基本掌控英语的节奏与语调。

参考文献:

[1]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4.

[2]Kenneth.L.Pike. Phonemics[M].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47.

猜你喜欢

教学启示比较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
口译大赛选手心理压力分析及教学启示
大学英语学生作文语言错误分析研究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尊重差异 别样人生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