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儿童过敏性紫癜预后的影响

2019-11-06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紫癜例数常规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消化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过敏性紫癜(HSP)是小儿最为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之一,该症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但临床研究证实[1],HSP发病诱因与感染、过敏等因素有关,有学者认为[2],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HSP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抗Hp治疗对改善HSP预后有积极价值。对此,本研究将对近年我院收治的HSP伴Hp感染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抗Hp治疗,其宗旨为分析Hp感染对HSP患儿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6例HSP患儿,其中男80例,女76例;年龄3~12岁,平均(7.6±1.2)岁;均为首次发病;均符合《内科学风湿免疫科分册》的诊断标准[3],可触性(必要条件)皮疹伴如下任何一项:①弥漫性腹痛;②任何部位活检示IgA沉积;③关节炎/关节痛;④肾脏受损表现[血尿和(或)蛋白尿];排除心肝肾严重功能障碍、其他病因所致的皮肤紫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者、持续蛋白尿者、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近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及抗生素类、抗过敏类药物、临床资料不全者、随访资料丢失者。

1.2方法

1.2.1分组方法 对所有患儿均先采用尿素13C呼气试验检查,以筛查有无Hp感染,对未合并Hp感染患儿列为非Hp感染组;对合并Hp感染患儿,按给药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抗Hp治疗组。

1.2.2给药方法 所有患儿均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免疫学组制定的《儿童过敏性紫癜询证诊治建议》的规范治疗建议,予以抗感染、抗组胺、维生素C、钙剂、去除过敏原、抗血小板聚集等基础治疗,对于伴有关节受累、消化道症状者适当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抗Hp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根除Hp三联疗法治疗,克拉霉素20 mg/(kg·d),阿莫西林50 mg/(kg·d),奥美拉唑肠溶片0.8 mg/(kg·d)。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记录Hp感染情况;②观察对比非Hp感染组、常规治疗组和抗Hp治疗组的临床疗效;③随访6个月,对比非Hp感染组、常规治疗组和抗Hp治疗组病情复发情况。

1.4评定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评定临床疗效,其中临床治愈:治疗14 d内,皮肤紫癜及其他症状均完全消失,且无新发紫癜,实验室各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治疗14 d后,皮肤紫癜消退≥50%,腹痛、关节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有少量尿蛋白及尿红细胞;无效:治疗14 d后,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病情恶化。临床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Hp感染调查结果 156例HSP患儿中,无Hp感染91例(58.33%),将其列为非Hp感染组;合并Hp感染65例(41.66%),根据给药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32例和抗Hp治疗组33例。

2.2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三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n,%)

注:χ2=0.357,P=0.857

2.3三组随访复发情况比较 随访6个月,非Hp感染组复发8例(8.79%),常规治疗组复发8例(25.00%),抗Hp治疗组复发2例(6.06%),常规治疗组与非Hp感染组、抗Hp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Fisher 的精确检验结果,P值分别为0.030,0.044。

3 讨论

HSP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可侵犯皮肤及其他器官细小动脉、毛细血管,从而形成过敏性血管炎,并常累及肾脏、关节、心脏等脏器及组织,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大量临床研究表明[4-6],HSP的发生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关系密切,且感染、过敏是其常见诱发条件。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7-11],Hp可能是引起HSP发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分析可能是由于:①Hp感染可刺激机体释放Hp-IgG、Hp-IgA,并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将补体C3活化为C3a、C5a、C3b等过敏毒素,可损伤血管内皮及组织;②Hp可刺激浆细胞产生Hp-IgE,从而诱发Ⅰ型变态反应,致使皮肤黏膜病理发生改变;③Hp感染可削弱胃肠黏膜屏障作用,降低胃肠道自我保护能力,而增加机体和消化道内变应原接触的风险,易引起腹型HSP;④Hp可上调血液中氧自由基水平,可损伤血管内皮,并使血管内皮炎症持续存在,致使Hp诱发的HSP易反复发作。

据朱晓琴等研究显示[12],对80例腹型HSP患儿行13C呼气试验显示,有49例呈现Hp感染阳性,感染率高达61.25%。另据陈颢予等研究显示[13],对18例腹型HSP伴Hp感染患儿行胃镜检查,可见17例存在胃黏膜病变。本研究结果显示,156例HSP患儿中合并Hp感染占41.66%。结果提示,Hp感染可能是引起HSP的病因之一。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均证实,Hp感染会引起胃黏膜病变,并会通过自身细胞毒素等毒性产物,引起全身免疫反应及慢性炎性反应,诱发HSP。

据张春燕等[14]研究报道,对30例HSP伴Hp患儿辅以抗Hp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31例未抗Hp治疗的74.19%(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组临床疗效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常规治疗组复发率最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对HSP患儿中合并Hp感染者经抗Hp治疗,相较于常规治疗,有助于减少病情复发,提高临床预后质量。另据舒建义等研究表示[15],Hp感染会增加HSP患儿肾损伤风险,因此即使根除Hp感染,对预防肾损害有积极作用。由于本研究对象样本量较少、研究时间尚短,且观察指标相对较少,尚未对Hp对HSP患儿远期影响进行研究,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需扩大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增加观察指标,以明确Hp感染对HSP远期预后的影响。

综上所述,Hp可能是HSP发病的感染诱因之一,对伴有Hp的HSP患者辅以根除Hp三联疗法,有助于减少病情复发,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紫癜例数常规
常规之外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说说过敏性紫癜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别受限于常规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应用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