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氧运动在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11-06王莉李雪琳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10期
关键词:因性有氧直肠癌

王莉,李雪琳

现阶段,术后辅助化疗是治疗结直肠癌有效手段,有助于控制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限。但术后化疗疗程长,化疗药物毒副反应明显,导致患者出现消极情绪及癌因性疲乏,从而影响化疗效果[1-2]。值得注意的是,癌因性疲乏不会随治疗结束而消失,可在治疗结束后持续数年或数月,大大降低了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3-4]。文献报道,运动是唯一有效的癌因性疲乏干预措施[5]。有氧运动是指在运动期间,机体吸入氧气量大约等于机体所需氧气量,从而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该运动模式无需实验室设备及专业人员的监督,相比于其他监督指导的运动,价格低廉,且实践方便,患者参与性强,现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6-7]。但关于其在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中仍缺乏大量循证依据,为此本研究将有氧运动指导应用于39例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探究其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研究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41~79岁,平均(56.77±7.34)岁;分化程度:高分化13例,中分化18例,低分化8例;TNM分期:Ⅱ期9例,Ⅲ期16例,Ⅳ期14例。对照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42~80岁,平均(57.29±6.58)岁;分化程度:高分化15例,中分化19例,低分化5例;TNM分期:Ⅱ期10例,Ⅲ期17例,Ⅳ期12例。两组临床资料(分化程度、性别、TNM分期、年龄)均衡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选取标准

1.2.2 纳入标准 ①经术后组织病理学确诊;②非急诊手术;③采用XELOX化疗方案;④行第1周期辅助化疗;⑤半年内接受8个周期术后辅助化疗;⑥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承诺书。

1.2.3 排除标准 ①近期均接受放化疗治疗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③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④全身急、慢性感染者;⑤依从性差者;⑥肢体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1.3.1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出院康复指导,如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发生不良反应时需及时到院复查;发放结直肠癌宣传手册,强化患者疾病知识,增强其疾病意识。于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于术后2周后进行有氧运动指导:①健康教育。主动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癌因性疲乏相关知识,讲解有氧运动对癌因性疲乏改善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鼓励家属参与有氧运动制定及实施过程,以起到督促、鼓励的作用。②运动方案制定及实施。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制定针对性运动方案,自化疗第1 d开始,至化疗进程结束。运动形式包含健身操、上下楼梯、快走、骑自行车,运动强度为中度强度,即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55%~65%(最大心率=220-年龄),运动时间为20~30 min,运动频次为4次/周。指导患者记录有氧运动日记,包含运动时间、形式、心率及自身感受,并在接受新一周期的化疗时,交于主治医师,共同讨论运动时感受,适时给予其鼓励及安慰;每周与患者电话联系1~3次,及时解答其运动期间遇到的问题,并督促其运动、记录运动日记等。

1.3.2 检测方法 于清晨采集4 mL空腹肘静脉血,离心15 min(3 000 r/min),取上清液,保存于-20 ℃冰箱内待测。选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的DxH800血液分析仪检测Hb,试剂盒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4 观察指标

1.4.1 干预前后两组VO2max、Hb水平 VO2max测定方法:通过库伯的“12 min跑”间接测定VO2max,受试者以稳定速度尽力跑完12 min,12 min内完成的最远距离即为测试成绩。VO2max=35.97×距离(km)-11.29。

1.4.2 干预前后两组癌因性疲乏程度 选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中文版4(Revised Piper Fatigue Scale,RPFS)[8]从认知及情绪、感觉、情感、行为及严重程度等4个项目进行判定,各个项目评分范围为0~10分,即7~10分为重度疲乏;4~6分为中度疲乏;1~3分为轻度疲乏;0分为正常。

1.4.3 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 应用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开发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9]从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等4个维度判定,分值越低生活质量越差。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VO2max、Hb水平比较

干预前、干预后两组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VO2ma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VO2max、Hb水平对比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

2.2 RPFS评分

干预前,两组RPFS各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情感、感觉、认知及情绪、行为及严重程度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EORTC QLQ-C30评分

干预前,两组EORTC QLQ-C30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认知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RPFS评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

表3 两组EORTC QLQ-C30评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

3 讨论

癌因性疲乏是癌症患者最常见且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始于疾病诊断初期,随治疗加剧,一直延续到治疗结束后几个月,甚至几年,加以化疗中使用了大量细胞毒性药物,可诱发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贫血等不良反应,降低身体机能,加重疲乏程度[10-11]。目前,虽癌因性疲乏在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中具有较高发病率,但仍未引起医务工作者重视,迄今仍无完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及方法。

有氧运动是当前广泛应用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在癌症治疗及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关于有氧运动在缓解乳腺癌化疗、胃肠道肿瘤化疗所致癌因性疲乏已得到临床证实[12-13],但关于其对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所致癌因性疲乏仍缺乏大量数据,为此,本研究将有氧运动用于39例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结果发现,干预后研究组情感、感觉、认知及情绪、行为及严重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有氧运动有助于缓解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所致癌因性疲乏,提高生活质量。可能机制为:有氧运动可促使垂体腺释放内啡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能力,增强机体耐受力,减轻癌因性疲乏程度;可加快机体新陈代谢,增加重要脏器供血量,提高机体生理功能;能使机体神经系统产生微电刺激,减轻肌肉紧张、精神抑郁,放松大脑皮层,消除抑郁、紧张等负性心理,对认知及情绪改善具有积极临床意义[14-16]。此外,有氧运动还具有以下优势:①可减少慢性炎症发生,降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②可提高肺活量,增强心脏功能;③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少肿瘤转移灶毒作用[17-18]。

近些年,随临床对癌因性疲乏发病机制不断深入,曹玉瑶等[19]研究指出,有氧运动还可通过增加Hb水平、改善VO2max等途径缓解癌因性疲乏。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检测78例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分别给予有氧运动和常规出院康复指导,结果显示,干预前、干预后两组Hb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且两组Hb水平较干预前降低,与上述研究存在出入,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小、观察时间短有关。同时本研究还发现,干预后研究组VO2max高于对照组(P<0.05),可能是由于有氧运动能有效拮抗VO2max降低,维持机体运动适能,抑制癌因性疲乏加重[20]。

综上所述,有氧运动用于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可提高组织摄氧能力,减轻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因性有氧直肠癌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九句因理论的形式语义学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