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对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分析

2019-11-06孙建明高元平郝卫刚王轶佳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10期
关键词:息肉胃肠道红细胞

孙建明,高元平,郝卫刚,王轶佳

胃肠道息肉指胃肠道内局部黏膜出现增生而逐步发展的隆起样病变[1]。胃肠道息肉在发病初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而在病情严重时,患者易表现为便血、腹痛、贫血及息肉脱出等症状。以往临床治疗胃肠道息肉多采取内镜下电凝切除术,虽该术式可有效切除胃肠息肉,且操作较简便,但切除深度却极难掌握,仅在治疗带蒂型息肉及隆起性息肉中可取得较显著的疗效,而切除扁平型息肉时若未熟练掌握其切除深度,极易使病变部位切除不彻底或引发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微创诊疗技术的发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是当前一种新型的内镜下治疗手段,该术式将电凝切除与黏膜下注射的优势相结合,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等优势,因而在临床切除胃肠道息肉术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在切除扁平型息肉中疗效更为确切[2]。故本次研究对两院收治的胃肠道息肉患者采取EMR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两院收治的胃肠道息肉样病变患者31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EMR组(160例)与对照组(155例)。EMR组中,男81例,女79例,年龄34~79岁,平均(54.5±7.4)岁;息肉位置:胃息肉69例(72枚),包括幽门12枚,胃窦23枚,胃底16枚,胃体21枚;结肠息肉86例(99枚),包括直肠15枚,升结肠6枚,降结肠46枚,横结肠7枚,乙状结肠25枚。对照组中,男79例,女76例,年龄35~76岁,平均(53.6±7.6)岁;息肉位置:胃息肉67例(75枚),包括幽门13枚,胃窦25枚,胃底18枚,胃体19枚;结肠息肉88例(92枚),包括直肠14枚,升结肠5枚,降结肠44枚,横结肠5枚,乙状结肠24枚。两组性别、年龄、息肉位置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分组研究价值。

1.2 入选与排除标准

1.2.1 入选标准 ①经内镜检查确诊为胃肠道息肉样病变者;②息肉直径均>5 mm;③无相关手术禁忌症;④本次研究经两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有表达障碍,意识不清者;②合并有肾、心、肝功能不全者;③属过敏体质或对本次研究所需药物过敏者;④治疗依从性差者。

1.3 治疗方法

1.3.1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常规胃肠镜检查,并对其血型、心电图、凝血动能、血常规及传染四项等进行全面的检查。

1.3.2 对照组 本组患者给予常规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即采用内镜确定体内息肉位置,切除前息肉见图1A,并在距离息肉2 mm位置采用高频电刀将息肉进行切除,切除时尽可能切至黏膜下层,息肉被完全切除后,对患者创面进行止血处理。

1.3.3 EMR组 本组患者给予EMR治疗,即采用胃肠镜确定息肉位置并选择肛侧边缘或病变口侧作为注射点,进行注射时以针尖入至黏膜下层为宜,同时在患者息肉底部的黏膜下层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根据病灶大小决定注射量,黏膜下注射(图1B);黏膜下注射后黏膜下层分离并明显抬举,息肉基底部降起(图1C),待病灶充分隆起后便可拔除注射器;随后将圈套器插入,将息肉完全套住后收紧并通电,随后采用混合电流将息肉切除,息肉切除后创面较大,根据创面情况采用钛夹以预防出血(图1D、图1E)[3]。若息肉较大,应分次切除。切除后若发现患者创面渗出少量血迹可对其喷洒0.8%去甲肾上腺素,若创面较深或出血较多者可使用肽夹夹闭,切除的息肉均进行病理检查,术毕抽出胃肠内气体,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及便血等情况[4]。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息肉切除情况;②采用酵母花环法检测两组患者术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包括C3bRR(C3b受体花环率)、ICRRR(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外周血红细胞膜表面CD58、CD59及LFA-3(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术后炎性因子水平,包括IL-1β(白细胞介素1β)、IL-6(白细胞介素-6)、IL-8(白细胞介素-8)、IL-12(白细胞介素-12)。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息肉切除情况

2.2 两组术后外周血红细胞免疫功能比较

术后,EMR组外财血中C3bRR、ICRRR及外周血红细胞膜表面CD58、CD59及LFA-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见表1。

图1内镜下黏膜切除胃肠道息肉 A:息肉切除前,内镜下确认息肉位置;B:黏膜下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C:黏膜下注射后黏膜下层分离并明显抬举,息肉基底部降起;D:息肉切除后创面较大;E:息肉切除后根据创面情况采用钛夹以预防出血

表1 两组术后外周血红细胞免疫功能比较

2.3 两组术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术后,EMR组炎性因子IL-1β、IL-6、IL-8及IL-1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3 讨论

胃肠道息肉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属于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根据息肉分布位置分为胃息肉与肠道息肉,好发于中老年群体[5]。随着现代内镜技术逐步的提高,内镜下电凝切除术因掌握时间短、操作简便而被临床广泛使用,但在切除息肉时,其切除深度较难把握,若切除较深,患者易发现消化道穿孔等,若切除较浅,不易彻底切除病变组织,以此提高了该切除术的风险[7]。故及时、尽早研究出风险较小、临床疗效更为确切的治疗方式是当前临床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EMR为一种新型的内镜下治疗方式,该术式主要通过黏膜肌层及消化道黏膜层注射分离息肉,在通过圈套器将隆起的病变组织切除[8-11]。该术式与电凝切除术比较,EMR可更清晰、直观的观察病变部位,且圈套器可将病灶黏膜组织完全清除,以此降低复发率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最终提高临床疗效[1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术式治疗后,胃息肉、结肠息肉均被完整切除。EMR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3.13%)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表明EMR治疗胃肠道息肉可有效切除胃肠息肉,且术中并发症较少。

陈慕维等[13]研究表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老年胃肠道息肉患者术后红细胞免疫功能较好,炎症反应较弱。“红细胞免疫”为近几年临床研究发现的免疫机制,该类免疫机制在为机体运输二氧化碳、氧气的同时,还可经表面多种免疫分子提高NK细胞活性、促进吞噬细胞做吞噬工作及抗原浓缩等[14-15]。补体C3b的受体为CR1,其为红细胞膜表面最为重要的免疫分子,人体血液中85%以上的CR1均位于红细胞内,其能有效形成免疫复合物,递呈及识别抗原,促进免疫复合物的吞噬及吞噬细胞的吞噬[16]。其中,C3bRR、ICRRR为表现红细胞通过CR1促进免疫应答的最主要的指标,且红细胞可经细胞表层的CD58、CD59、LFA-3对淋巴细胞的功能进行调节[17-18]。而内镜下手术治疗时产生的创伤可抑制红细胞免疫功能[1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EMR组术后C3bRR、ICRRR、CD58、CD59、LFA-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EMR治疗胃肠道息肉对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更小,与该研究报道的结果相符。且经研究发现,经内镜治疗易损伤患者消化道黏膜,提高黏膜组织内炎症因子水平,激活相关信号通路,以此释放大量炎性因子并使其分泌进入至血液循环中[2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EMR组IL-1β、IL-6、IL-8、IL-1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采用EMR治疗胃肠道息肉对炎性因子的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采用EMR治疗胃肠道息肉的效果确切,术中并发症少,且对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更小,炎症反应较弱,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息肉胃肠道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破碎红细胞检测研究进展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