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怀化市区域景观系统构建研究*

2019-11-06李玉杰付晖许先升

广东园林 2019年5期
关键词:绿道绿地全域

李玉杰 付晖 许先升

城市作为“典型的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是要素通过一定层级结构,以一定形式联结成具有复合功能的人类文明有机集合体[1]。区域景观系统是城市一定范围内的自然与人文要素的复合系统,其作为城市“巨系统”的子系统,要用系统、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因其具备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等系统特征,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时,应重点把握城市的物质核心和地学、文化内涵[2]。国内对景观系统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的景观系统层面[3~4],从全域旅游视角解读区域景观系统问题的研究较少。

全域旅游作为一个系统概念,强调的是产城融合[5],与区域景观系统结合,便是将旅游相关要素融合到城市规划建设中,不再是把旅游业作为单一要素,而是与城市景观系统形成联动发展:景观系统作为旅游系统的部分物质基础,全域旅游理念与景观都市主义构成景观系统构建的价值导向,把城市景观系统和区域旅游业建设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来统筹规划[6]。由此,形成区景观系统为主体,全域旅游作为系统驱动力,两者相辅相成的系统脉络(图1)。

由此,本文以怀化市“鹤中洪芷”(鹤城区、中方县、洪江市和芷江县)核心区为例(图2),尝试构建全域旅游政策下的区域景观系统,为全域旅游发展,景观系统优化及两者的协同发展提供可行性方案,从而提升城市系统效率,实现都市景观化、旅游全域化。

1 研究区域概况

怀化是中国铁路网上的路网枢纽之一,2003—2030年总体规划将其定位为5省(市)边区的中心城市,建设成“山水绿都·田园花城”[7]。由怀化市1974—2017年的城市空间扩张历程(图3)可看出,其城市自组织发展呈现以鹤城为核心,向东向南、依河附河、十字放射拓展、团块填充的特点。城市化蔓延,导致城市蓝绿空间时空分布失衡,未能充分发挥景观作为基础设施的作用,且与全域旅游发展、城市化进程不协调。因此,在进行景观系统规划设计时,应尊重怀化的山水城市基底、发展脉络、地域文化特色,强化其独特的景观空间层次与景观生态基底;结合“鹤中洪芷一体化”的区域融合背景,将“鹤中洪芷”核心区作为研究区域,进行该区域内的景观系统层次梳理、结构优化与重点打造。

图1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景观空间系统

图2 “鹤中洪芷”核心区区位

图3 怀化市城市空间扩展历程示意图

2 区域景观系统作为旅游发展催化剂

区域景观系统与风景游憩系统在对象上存在交集,因此景观系统的构建可优化风景游憩系统结构,提升全域旅游品质。怀化自然禀赋优良、人文资源丰富,但因长期处于周边张家界、湘西和黔东南的旅游阴影区,缺乏旅游吸引力。因此,作为旅游产业发展滞后型城市,怀化应充分利用其五省边区、交通发达、生态基底优良的优势,打造成地区旅游集散中心。而“鹤中洪芷”核心区域景观系统的构建,可以很好地将分散的风景游憩点联通,为区域的旅游形象塑造夯实基础,对内可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对外可增强怀化作为旅游集散地的吸引力,打造基于区域景观系统的风景游憩系统,优化全域旅游体系。

3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区域景观系统

研究区域的景观系统空间上形成“四区·三环·两轴·两带·多斑块·多网络”的结构(图4)。“四区”指鹤城区、中方县、洪江市和芷江县;“三环”由郊区到市中心为环山风景道、环城风景道、城市风景道;“两轴”指两条交通辅助绿道;两带指太平溪与舞水河;“多斑块”指大型公园和分布式绿地;“多网络”指蓝绿网络廊道。以上景观要素与城市其他要素有机整合构成区域化、协同化、网络化的区域景观系统。

3.1 区域线性开放空间系统

研究区域空间整体识别度低,城市面貌陈旧,街巷拥挤、绿量不足,城市缺乏特色,且现有公园绿地、城市轴线空间和不同功能组团间缺乏联系,无法形成体系化的城市风貌。因此,公共空间开放系统的线性布局可以联合城市斑块绿地,共同形成“绿网”。

3.1.1 区域绿道系统

为缓解研究区域内绿量少、市民游憩空间不成体系的情况,优化街区“第一轮廓线”,改善“第二轮廓线”,打造宜居、宜游的邻里空间,需整合区域内的主要河流,串联主要游憩绿地和民俗文化街区,构建城市慢行网络,将郊区的“前景山”(凉山、南山寨、中坡山、韭菜坡)和“衬景山”(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自然风貌纳入区域景观系统。结合绿道分类体系,研究区域内绿道均属于城市型绿道[8],细分为生态绿道、游憩绿道、生活绿道和交通辅助绿道(表1)。为了展示城市风貌,强化城市意象,选择D1和D2作为东西和南北景观轴线。D1串联了城市发端以来不同风格的建筑簇群,可作为城市演变的记忆轴线;D2两端是城市结构山脉,视野通透,可作为展示城市自然风貌和看山观景的视线通廊。

图4 “鹤中洪芷”核心区景观系统

表1 区域绿道系统

3.1.2 区域风景道系统

与绿道系统的功能有所不同,风景道系统是全域旅游与交通干道的结合,是全域旅游系统的景观骨架,不仅可串联主要旅游景区、展示城市形象,还可通过服务设施的布局,提升城市的旅游服务系统效率。依据现状道路运行体系、现状旅游资源和怀化市旅游发展战略,确定环山风景道、环城风景道和市内风景道的三环系统[9](表2)。

环山风景道目的在于构建城市外围生态屏障,建设城郊山地观光风景道,串联周边风景游憩绿地(EG1)和生态保育绿地(EG2),依托优良的环城山体自然资源以及“鹤中洪芷”城市服务体系,打造集休闲、观光、度假于一体的城市近郊旅游产业带;环城风景道则意在展示怀化生态田园之美,充分挖掘、保护环城高速沿线的山、田、水、城、乡的特色景观资源,通过乡村风貌改造、绿化视线引导和形象节点打造优化景观风貌,通过近郊乡村旅游项目拓展旅游体系;市内风景道可衔接城市各个板块、新旧街区,缝合城市,串联综合公园;在城市内部形成环路,挖掘城市文化,打造精致景观,形成市区内的休闲游憩环线,提升绿地公园系统整体性与路线识别度。

3.2 区域绿地公园系统

区域绿地公园系统是在区域景观系统框架下,为居民提供游憩健身、集会休闲的公园绿地、附属绿地以及区域绿地的集合[10]。绿地公园系统作为社会生活、城市生态地区发展的重要载体,正在经历以下变化:感官体验上,由视觉静态景观进化到动态新型景观[11];社会性上,由独立功能斑块转变到与其他城市元素协同;功能性上,由大公园服务大范围渐变成分散绿地服务分散居民[12]。因此,在未来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应建立层次更为丰富的绿地公园系统,更加生态、自然、人性化的绿地形式,以服务不同需求的市民与游客,创造更大的社会生态价值。

3.2.1 综合公园系统

大型公园由市内风景道串联,其作为未来怀化城市绿色空间的发展核心,需要与城市更加融合,功能更加复合,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要素对自然性与社会性需求,成为绿色综合体。

怀化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大型公园,部分综合性公园仍悬停在规划阶段(表3),因此需结合上位规划、场地现状和城市发展需求,从全域旅游视角,重新定义其作为绿色综合体的建设目标:迎丰公园周边是居住用地和铁路设施,且建成部分是怀化历史最久的公园,因此可突出文化特色,作为文化展示窗口;岩门公园紧邻市政府,地貌类型丰富,可作为城市风情公园;湖天公园和高堰游园紧邻,铁路用地为主,是怀化南大门,可作为城市形象公园;河西公园和舞阳公园位于河西经济开发区,未来是商务休闲的集合地,可打造商务体验空间;五溪公园周边多居住和办公用地,且有大面积市民广场,可作为城市庆典公园;中坡山国家森林公园可定位为康养运动休闲公园。

3.2.2 分布式绿地系统

传统“绿心模式”导致公园服务范围有限,只有将小型绿地空间充分利用,根据居民的差异化需求建设成个性化的、空间分布均衡的、使用率高的分布式绿地,才能发挥绿地公园系统的综合效用。例如,红星游园(G12)处交通流量大、居住区聚集、政务办公机构众多,其不仅可提供活动场地,分散迎丰公园人流,还能作为太平溪滨水绿道的景观节点;城西小游园(RG)位于经济开发区,可作为功能专一化的商务会谈空间,避免不同类别人群的干扰;黄花坪小游园(G14)面积大且滨河,除满足居民游憩活动外,还可发挥滞洪、生物生境、气候调节等生态功能。还应考虑对城市绿地边界空间与及非设计空间等边缘绿地的建设,最终实现小型空间缝合,优化绿地空间网络的目的。

表2 区域风景道系统

表3 怀化市综合公园系统

3.3 区域景观水系统

区别于区域绿道系统中的线性生态绿道,区域景观水系统是以水系统辐射的带状区域为对象,重点是“河流+城市+生活”协同。作为“五溪之地”(太平溪、舞水河、谭口溪、岩堰溪、坨院溪),怀化在城市发展初期受到“五溪”的引导和限制。进入外延式发展阶段后,城市扩张侵占了区域景观水系统的生态文化空间。由于驳岸硬化严重,植被覆盖率低,亲水性差,减弱了景观廊道的联通性。因此,需协调景观系统与水系规划的关系,注重水文化设施与活动的适应性建设,构建全局化水脉络,实现“山水城共融”的城市愿景。

太平溪由北向南依次流经鹤城区新城区、老城区和工业运输区。新城区段人口密度小、人口结构年轻化,可更多展示城市活力元素;老城人口密度大、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且其承载着城市记忆,可定位为休闲文化主题;工业运输区河流段最终会汇入舞水河,需更加注重生态性,结合海绵措施,打造成生态河流段。综上,将太平溪整体作为城市记忆的展示廊道。

舞水河是怀化的“母亲河”,由芷江流经鹤城流向洪江,串联了如湘西小镇、侗族吊脚楼和荆坪古村等少数民族生活区和怀化优美的山水风光,因此可将舞水河作为文化、山水展示廊道,打造景观游憩带。

岩堰溪与谭口溪与居民区深度融合,在城市内部穿梭,尺度亲切,但两岸高耸的堤坝导致两岸间景观互动性弱,居民亲水需求无法满足,因此要“打开院墙,推窗见水”,让生活融入水岸。坨院溪现状为软质驳岸,有很强的生态塑造性,具有打造成假期疗养场所的潜质。

3.4 区域景观设施及标志系统

区域景观设施及标志系统针对不同城市空间或景观类型有不同要求,应结合各景观系统子系统的特性及场地特性来进行设计,以保证空间的可识别性与独特性。此外,秉承“全域布局,个性打造”的原则,糅合全域旅游理念,应将“少数民族文化”“巫傩文化”“三古文化”“红色文化”以及怀化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打造富于地方特色、具有旅游吸引力的景观设施和标志系统。

4 结论与讨论

整体而言,风景道、城市景观轴线和主要水系构成整个景观系统的骨架与文化脉络,串联斑块绿地,使其成为城市“自然呼吸器”,其他绿道作为补充与蓝绿要素有机结合,共同形成景观网络,发挥区域景观系统的社会文化、自然生态效应,实现各子系统间的物质文化交流与空间弹性更替。

再者,全域旅游视角下的区域景观系统变化在于:1)对象泛化,由市民扩展到游客;2)价值叠加,不仅满足游憩需求,而且赋予其旅游体验的吸引力;3)功能分异,大型斑块功能更复合,小型斑块趋向于针对某类人群,提升利用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线性绿地融合慢行系统,打破纯绿化的低效空间模式;4)建设模式转变,由“由上至下”的旧模式转化为“顺向控制逆向调节”新模式。

综上,在进行区域景观系统规划设计时,要以景观格局与综合价值为导向,由三维空间到面到线再到点进行思考;将景观作为“巨系统”需要用跨领域策略,而不是某一专业的方案去解决景观系统病灶。全域旅游和区域景观系统的规划建设的结合将会是互利共赢途径,也与多规合一的价值导向不谋而合,会有极大的实践价值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绿道绿地全域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绿道 享受城市“慢生活”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走进绿地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