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日僧空海的碑铭写作

2019-11-06楼正豪

关键词:空海日本

楼正豪

(浙江海洋大学 东海发展研究院,浙江 舟山 316000)

一、空海与《性灵集》

空海(774—835),密号遍照金刚,谥号弘法大师,日本著名僧人。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31 岁的空海随遣唐使藤原葛野麻吕一行入唐。先在福建登陆,后抵达长安。805 年,他在长安青龙寺受惠果阿阇梨(746—805)灌顶。惠果临终之时嘱托空海:“劝汝远涉,授我深法,受法云毕,吾愿足矣。汝西土接我足,吾也东生入汝之室,莫久迟留,吾在前去也。”①空海本打算在中国留学二十年,但遵师遗嘱,在参加完惠果的葬礼后便于806 年归国。

空海曾完成日本史上诸多第一的创举。他是日本真言宗的始祖,其所开创的高野山金刚峰寺道场至今都是日本佛教第一圣地;他在京都东寺旁设立的“综艺种智院”是日本首个平民教育大学;他的语言学作品《文镜秘府论》是日本人所写的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诗文声律的专著;他也是作为日本最高书道家的“三笔”之一。

空海习惯“所遇而作,不假草案”,幸有高足真济“侍坐而集记,略得五百以来纸……编成十卷,名曰《遍照发挥性灵集》”。②后来,卷八至十散佚,济暹(1025—1115)“幸适窥得先圣美言、祖师遗册,为补阙文,续列篇末……勒成三卷,立题号曰《续性灵集补阙抄》矣”③,恢复十卷之数,但学者考证其中亦掺杂伪作。《遍照发挥性灵集》(简称《性灵集》)共收录空海于804 至834 年三十年间所作诗歌文章共111 篇,其中很多是与宗教活动无关的作品。《性灵集》卷一是诗歌,卷二是碑铭,卷三是上奏天皇的表、启,卷四是政府公文,卷五至七是法会念诵文或愿文等,卷八至十为后补,包含以上各文体。

中国学界对空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入唐事迹、《文镜秘府论》、密教思想及书法艺术四个方面,④以《性灵集》里的作品作为分析对象的成果较少。有以《为藤真川举净丰启》为中心,论述唐朝赴日移民袁晋卿及其家族的文章⑤;有通过《为大使与福州观察使书》考察唐日关系的研究⑥;有关注《性灵集》中的愿文,与敦煌愿文进行比较的探索⑦;还有对于《惠果和尚碑》的译注与解读等。⑧研究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空海作品并未广泛流传于国内,文献搜集具有一定难度。2011 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了1922 年北京刻经处徐文霨居士选编的《弘法大师著述辑要》,⑨收入空海著述二十八种,主要为密教关联文献,又因是木刻本影印,阅读十分不便。幸而,宗教文化出版社于2019 年出版了《弘法大师文集》,⑩此为除秘法仪轨之外,空海所有作品首次以简体横排、标点校注本的形式在国内呈现,有助于推动我国空海研究的发展。迄今为止,主要有三本研究空海生平及其学术的中文专著行世,分别是魏常海教授的《空海》、徐瑨曦女士的《空海传》11以及王益鸣教授的《空海学术体系的范畴研究》12。此外,国内曾多次召开以空海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邀请诸多日本学者参与,论文经翻译结集出版,13极大开阔了中国学者的视野。近年来,又有大量研究空海的日本优秀论著被引进国内,成为学者们的必备参考。14

二、空海撰写的三篇碑铭

本文所要重点论述的三篇碑铭出自《性灵集》卷二,15其基本信息如下表1。

表1 空海撰写碑铭基本信息

以上为目前仅存的空海所撰碑铭,恰好涵盖了墓碑和记事碑、纪功碑的三种类型,写作年代从空海30至50 岁初,间隔大致为十年。

《惠果和尚碑》作于空海入唐留学临归国前,因保存大量唐代密宗珍贵史料,备受中国学者关注,但未有从文学角度进行鉴赏的论著。碑铭内容大致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详述惠果和尚的生平,包括家世、师从、修行细节、与帝王之往来、弟子传承、佛学思想、圆寂及丧葬等内容;第三部分追忆自己与师父之因缘;第四部分为四言铭文,以韵文形式概括碑文内容。全文表达了对师父的哀思和继承遗志的决心,应该是惠果圆寂之后,由空海主动撰写,原碑立于长安青龙寺或两公里外孟村的惠果舍利塔前。

《胜道上补陀洛山碑》作于空海任高雄山寺住持时,其真言教团已初步形成。碑铭内容可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是沙门胜道(737—817)的简介;第三部分写胜道两次攀陟枥山县的补陀洛山而失败的经历;第三部分记述782 年终于登顶及所见风景;第四部分描绘784 年胜道携弟子再次登山,饱览湖光山色,并建神宫寺事宜;第五部分描述788 年再登北涯情景;第六部分讲述桓武天皇任命胜道为上野国讲师,并于807 年奉州官之命上补陀洛山祈雨情形;第七部分有撰碑缘由和五首四言铭文,彰显了胜道为法舍身、登山创寺的发心与宏业;第八部分为补叙基于友人请托而撰碑之经过,从碑文“余与道公,生年不相见,幸因伊博士公,闻其情素之雅致,兼蒙请洛山之记”可知,空海与胜道未曾谋过面,是受好友下野国伊博士公之托,听闻胜道事迹后而书写了碑文。因补陀洛山又称“二荒山”或“日光山”,此碑又被称作《二荒山碑》或《日光山碑》,原立于补陀洛山。17有学者主张现存石碑为伪作,理由是错字、漏字太多。18

《益田池碑》作于空海担任大僧都之时,碑铭内容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叙述822 年和州官员奏请兴建农业用水池,经嵯峨、淳和两代天皇终获批准之前因;第三部分抒写在空海负责监修指导下,集合人、车、马、船后,热火朝天的筑池画面;第四部分描绘空海眼中益田池的风水地理及825 年筑成之后的盛景;第五部分以七首四言铭文称颂工程之伟大,赞扬官民之功勋。从“叹苍海之数变,索铭词乎余笔。贫道不才当仁,固辞不能,课虚吐章”的内容来看,此碑是受大众请托而作。原碑立于奈良县益田池旁,从临摹纸本可见碑文混合篆、隶、楷、行、草五种字形,以飞白体书写,笔势千变万化,备受书法家关注。

三、空海在日本碑铭写作史上的开创性地位

日本使用汉字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五世纪,随着大陆移民到来与遣隋唐使往返,至七、八世纪间,日本贵族知识分子已用汉语制定法典,编纂国史。19从八世纪初的奈良时代到九世纪末的平安朝前期,日本文化深受中国影响,形成了所谓的“唐风文化”。与空海关系密切的嵯峨天皇(在位:809—823)是汉文化的狂热爱好者,在他的积极倡导之下,唐风文化特别是日本的汉文学在九世纪初期迎来了隆盛期,其标志就是“敕撰三集”的问世。20奈良时代的《怀风藻》(751)是日本最早的汉诗集。21随后出现了敕撰的《凌云集》(814)、《文华秀丽集》(817)、《经国集》(827)。《经国集》与前两者不同之处在于不仅有诗(917 首),还收录了赋(17篇)、序(51 篇)和对策(38 篇)三种文体。22

至1058 年左右,由儒者藤原明衡仿中国《文选》,编纂了日本第一部汉文学总集——《本朝文粹》,收录上自弘仁年间(809—823),下迄长元三年(1030)的作品432 篇,文体细分为三十九类,23多公文书,除诗、赞、铭之外文体皆为四六骈俪文。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道:“凡为文章,皆须对属……其不对者,止得一处二处有之……若常不对,则与俗之言无异。”24可知骈文是与平日俗言相区别的文人创作,骈文写作水平是衡量文士才学的重要标准。《本朝文粹》卷十二有赞五篇、铭九篇,其中赞一篇、铭八篇皆是短小的四言韵语,有的仅两句,有的并未严守声律规则,八篇铭中有五篇为回文。《本朝文粹》并无“碑类”,也可确认碑铭这种体裁在平安时代前期至中期(794—1068)并不流行。

目前所知日本最早碑志为596 年的《伊豫道后碑》,已佚失,有碑文流传,记天皇巡幸道后温泉,以散文写作,无铭文。25日本现存最早碑刻是646 年的《宇治桥断碑》,仅剩碑末四言铭文,无韵。日本六世纪末至十世纪前的石碑以标识坟墓的墓碑居多,形制极不规整,文字简陋古拙,仅记亡人忌日、葬地等信息。

日本墓志志文大多从几字至几十字不等,与唐代碑志文相近的仅两篇,一是707 年制作、共390 字的《威奈大邨墓志》,26一是730 年制作、共174 字的《美努冈万墓志》。27前者从墓主世系谈起,进而历数其官职,最后是卒年、葬地及80 字四言铭文,铭文押韵严谨,一气呵成。后者先述墓主姓氏由来,再写入唐经历与官职,最后是卒年。铭文四六言相杂,平仄相间但无韵。两篇墓志的作者必是当时优秀的汉文学家。九世纪日本金石文中,有四言铭文的还有698 年的《药师寺东塔檫铭》28与875 年的《神护寺钟铭》29两篇,篇幅均不大,前者不叶韵,后者除中间转用一次相邻韵外,整体一韵到底。

纵观空海的碑铭文体结构,可分为简洁的引言、翔实的叙事主体与最后的四言铭文三部分。引言与主体部分以骈文书写,铭文皆是四字韵语,符合中国的碑志文写作规范。引言开门见山式地表明主旨,《惠果和尚碑》开头以“不灭者也法,不坠者也人,其法谁觉?其人何在乎”之问引出佛法的忠实传承者是惠果和尚;《胜道上补陀洛山碑》之首以“所以异人卜宅,所以灵物化产,岂徒然乎”之问示意胜道于山中建寺的功劳,定下全文抒写佛性与大自然关系的基调;《益田池碑》开篇用“若夫感星银汉,下洒之功深;湖水天池,上润之德普”表达益田池的筑成正显示上天造水之德,渲染了全文讴歌天时地利人和的气氛。

从作品字数和运用的修辞手法来看,空海所作的骈文与铭文无疑是超越前代及相同年代任意一篇赋、序、铭和碑文的鸿篇巨制。空海在唐朝时就留心收集唐人碑铭,《御请来目录》里便有《大唐大兴善寺大辩正大广智三藏表答碑》六卷。30在日本碑铭写作体系并不发达的时代背景下,空海的三篇碑铭是空前绝后的高峰,具有开创这一文体的里程碑性质。

四、空海碑铭的修辞特色

(一)对偶

对偶是骈文最重要的要素,空海编撰的诗文理论专著《文镜秘府论》归纳出二十九种对偶方法,31但他并未全部运用于自身的创作实践之中,因为许多手法有过分雕琢之嫌,空海碑铭作品最常用的是朴实无华的单句对与隔句对。单句对即上下句单独作对,如“天纵精粹,地冶神灵;种惟凤卵,苗而龙驹”(《惠》32);“神邈救蚁之龄,意清惜囊之齿”(《胜》);“故能屮芔因之而郁茂,虫卵赖之长生”(《益》)。隔句对是第一、三句,第二、四句间隔作对的方式,如“高翔择术,嚣尘之网不能罗之;师步占居,禅林之葩实是卜食”(《惠》);“东西龙卧,弥望无极;南北虎踞,栖息有兴”(《胜》);“若夫感星银汉,下洒之功深;湖水天池,上润之德普”等(《益》)。

空海在单句对与隔句对之间偶尔插进一些特殊的对偶手法,如双拟对、联绵对、双声对、意对、奇对、侧对、当句对等。双拟对指同一句中有两字相重且隔开,如“弟子空海,顾桑梓,则东海之东;想行李,则难中之难”(《惠》)。联绵对即重字连绵作对,如“既而车马轰轰而电往,男女磤磤而靁归”(《胜》)。双声对就是以声母相同的词语作对,如“鸳鸯凫鸭,戏水奏歌;玄鹤黄鹄,游汀争舞”(《益》)中,“鸳鸯”、“玄鹤”均为双声词。意对指字面不构成对偶,而内在涵义可以成对,如“皇帝皇后,崇其增益;琼枝玉叶,伏其降魔”(《惠》)中的“琼枝玉叶”比喻皇室子孙,与“皇帝皇后”相对。奇对是相应词语包含两重以上的对偶,如“乌光激回恨情切,蟾影斡传攀擗新”(《惠》)中,“乌”与“蟾”字面上既是两种动物而成对,又借代日月而相对,空海的三篇碑铭中,奇对手法使用相对较多。侧对是以字的一侧为对,如“若乃旱魃焦叶,召那伽以滂沱;商羊决堤,驱伽罗以杲杲矣”(《惠》)中,“滂沱”的部首是水,“杲杲”的部首是木,两两相对。最后还有当句对,即当句成对,如“雪深岩峻,云雾雷迷”(《胜》)中“雪深”与“岩峻”成对,“云雾”和“雷迷”成对。空海灵活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化解了行文之单调呆板,达到增添文采的效果。

(二)声律

空海强调诗歌中的声律之美,讨论声病是《文镜秘府论》的主要内容,全书开篇即称“平上去入配四方”,33用天地造化讲说四声意义。在碑铭写作中,空海并不拘泥于诗歌声律的严格规则,在声律把握与运用上恰到好处。

首先,三篇碑铭的碑文部分以四字对与六字对为主体,四言句多注意平仄协调,抑扬有致。如“种惟凤卵,苗而龙驹”(仄平仄仄,平平平平),“辞亲就师,落饰入道”(平平仄平,仄仄仄仄),“游法界宫,入金刚界”(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异人所都,灵物斯在”(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境随心变,心随境移”(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千般锦华,百种灵物”(平平仄平,仄仄平仄),“感星银汉,湖水天池”(仄平平仄,平仄平平),“膺尧揖让,驭舜宝图”(平平仄仄,仄仄仄平),“青凫引块,赤马驱人”(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等,平仄搭配有时虽不严密,但也会产生声乐美感,空海追求的是比较自然的音韵效果。

其次,碑文的对句末尾多讲究平仄搭配,如“大师拍掌法城之行崩,诞迹昭应之马氏”,“是故三朝尊之以为国师,四众礼之以受顶灌”(《惠》);“提山垂迹,孤岸津梁”,“临水而倾绿盖,竦岩而构绀楼”(《胜》);“地是汉谙之旧宅,号则村井之故名”,“土雰雰而雪积,堤倏忽而云腾”(《益》)等,造成一平一仄、一起一伏的顿挫节奏。

最后,篇末铭文部分皆为四言韵语,读来朗朗上口,富于音韵之美。《胜道上补陀洛山碑》和《益田池碑》中的每首铭文基本都是一韵到底,如“鸡黄裂地,粹气升天。蟾乌运转,万类跰阗。山海错峙,幽明殊阡。俗波生灭,真水道先”(《胜》)的韵脚“天”、“阗”、“阡”、“先”都属“先”韵;“爰有一坎,其名益田。堀之人力,成也自天。车马雾聚,男女云连。归来似子,毕功不年”(《益》)的“田”、“天”、“连”、“年”压的也是“先韵”。《惠果和尚碑》的铭文虽只有一首,中间却有适当换韵。“生也无边,行愿莫及。丽天临水,分影万亿。爰有挺生,人形佛识。毗尼密藏,吞并余力。修多与论,牢笼胸臆。四分秉法”的韵脚“及”、“亿”、“识”、“力”、“臆”中除“及”属“缉”韵外,其余皆属“职”韵,入声的“缉”韵与“职”韵是相近之韵。紧接着“三密加持。国师三代,万类依之。下雨止雨,不日即时”的韵脚突然换为“支”韵,然后“所化缘尽,泊焉归真。惠矩已灭,法雷何春”换作“真”韵,最后“梁木摧矣,痛哉苦哉!松槚封闭,何劫更开”又换为邻近的“灰”韵。空海有时并没有执行严格的声律标准,所追求的是大体的和谐。

(三)藻饰

藻饰所讲究的是语言上的色泽之美,注重视觉美感,即常说的文采。空海在《文镜秘府论》序言里写道:“文以五音不夺、五彩得所立名,章因事理俱明、文义不昧树号”,34用有韵律、文采的语言将道理讲明就是好文章。然而文之有采,亦非刻意雕琢,保持本色,归之自然才是藻饰的精髓。三篇碑铭都有一些表现色彩的词汇。在《惠果和尚碑》中主要集中于描画惠果圆寂后,空海眼中的风景,如“庭除绿竹叶如故,陇头松槚根新移”,寺院竹林仍叶绿如故,而师父墓前却新植了松槚,两相对比,更添伤感。《胜道上补陀洛山碑》里的色彩之词多用于描写山顶的雪景,“葱岭插银汉,白峰冲碧落”、“跨白雪之皑皑,攀绿叶之璀璨”为绿色与白色的鲜明对照,“银雪敷地,金华发枝”是银与金的交相辉映。《益田池碑》的色彩多由动物来呈现,“鸳鸯凫鸭,戏水奏歌;玄鹤黄鹄,游汀争舞。龟鳖延颈,鲋鲤掉尾;渊獭祭鱼,林鸟反哺”将艳丽的鸳鸯、褐色的野鸭、灰色的仙鹤、黄色的天鹅、绿色的龟鳖、青色的鲫鱼、红色的鲤鱼、棕色的水獭、黑色的乌鸦并置,展现益田池筑成后自然界的欢腾场景。

空海注重形态藻饰,表现在对人物的动作、仪态和景物的细致刻画上。《惠果和尚碑》里“年满进具,孜孜照雪”生动描写了惠果二十岁刚出家时在夜里借着雪光勤奋读书的情景;“三藏教海,波涛唇吻;弥天辩锋,不忍交刃”以比喻手法勾勒出青年惠果博学、雄辩的形象;“浮囊不借他,油钵常自持”以佛教典故展现惠果持戒之严,刻画出惠果飘在海上拒绝别人来借浮水的气囊,手持油钵行在路上不令半滴油洒的形貌。《胜道上补陀洛山碑》以大篇幅用心描绘胜道发愿登山之情形,“二年三月中,奉为诸神祇写经图佛,裂裳裹足,弃命殉道。繈负经像,至于山麓,诵经礼佛,一七日夜,坚发誓曰:‘若使神明有知,愿察我心。’”最后终于攀至山顶,空海以“恍恍惚惚,似梦似寤”、“一喜一悲,心魂难持”形容其激动兴奋的心情。《益田池碑》描摹热闹的筑池场面时道:“既而车马轰轰而电往,男女磤磤而靁归”,既有动感的画面,又有听觉的震撼;“土雰雰而雪积,堤倏忽而云腾。云荡松岭之上,水激桧隈之下”,用“积”、“腾”、“荡”、“激”这几个动词传神状写出筑池工程进展速度之飞快。

(四)用典

用典是骈文最重要的修辞手法之一,空海汇览群书,擅于旁征博引。三篇碑铭所主要引用的中国典籍及次数大致如下表2。35

表2 空海撰写碑铭所引典故及次数

此外还有大量佛经和个别出自《礼记》、《吕氏春秋》、《三国志》和《艺文类聚》等书的典故。

《惠果和尚碑》除佛经外引用最多的古籍是《论语》,既取古事,亦用成辞。如“不幸求车,满公当之也”,有学者将“求车”解释为《法华经·譬喻品》里火宅中的诸子向富豪父亲求所许之车的故事,其实不通。其应出自《论语·先进》“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36,表明义满是惠果门下英年早逝的弟子。其他如“孔宣虽泥怪异之说,而妙幢说金鼓之梦”、“不灭者也法,不堕者也人”、“天纵精粹”、“斯言不虚,左右书绅”、“常理寡尤,权道多益”皆是化用《论语》里《述而》、《子张》、《子罕》、《卫灵公》、《为政》等诸篇中的句子。37

《胜道上补陀洛山碑》与《益田池碑》除佛经外,所引最多的是昭明太子《文选》中的辞赋作品。718 年日本元正天皇颁布的《养老律令·选叙令》规定“进士,取明闲时务,并读《文选》、《尔雅》者”,即士人熟读《文选》与《尔雅》,才有资格考中进士。38可见《文选》很早传入日本,并得到相当重视。空海入唐前,15 岁时便入京城的大学寮学习儒家经典,18 岁时进大学明经科,39定然接触到《文选》。《惠果和尚碑》未能有意引用《文选》的原因在于内容的限制,后两篇碑文有大量景色与集体劳动场面的描写,需要以辞赋的形式展开铺陈,自然多借鉴文言文教科书《文选》中的用词与笔法。

《胜道上补陀洛山碑》的“所以灵物化产,岂徒然乎”出自晋郭璞《江赋》“珍怪之所化产”40;“繈负经像,至于山麓”源于晋左思《魏都赋》“繈负尽贽,重译贡篚”41;“跨白雪之皑皑,攀绿叶之璀璨”仿自汉班彪《北征赋》“涉积雪之皑皑”42与晋孙绰《游天台山赋》“琪树璀璨而垂珠”43;“遍眺四壁神丽伙多”化用汉班固《东都赋》“于是皇城之内,宫室光明,阙庭神丽”44;还有“一览消忧,百烦自休。人间莫比,天上宁俦”参考了汉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消忧”45。《益田池碑》的“既而车马轰轰而电往,男女磤磤而靁归”出于晋左思《蜀都赋》“车马雷骇,轰轰阗阗”46;“虎啸鼓涛,则惊汰沃汉;龙吟决堤,则容与不饱”来自汉张衡《归田赋》“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47;“滉瀁渺 ,瞻望罔极。百溪之宗,万派之职。鱼鸟涵泳,虬龙斯匿”融合了晋木华《海赋》“浺瀜沆瀁,渺 湠漫”48与晋左思《吴都赋》“ 鼊鲭鳄,涵泳乎其中”49。

不管引用《论语》还是《文选》,空海都是不着痕迹,与自己的语言水乳交融,如果不仔细琢磨,根本让人察觉不出空海句句都在用典。可见他对典籍相当熟悉,并不是一边在案头抄书,一边进行创作,而是将博大的学问早已融会于自身血液之中。这最能体现在对《文选》词句的运用上,他从汉魏两晋辞赋中过分浓艳的藻饰中脱颖而出,一改过去华而不实的弊病,文风清新自然、流畅洒脱。

从1980年开始,我国先后花费8亿多美元,从国外引进技术和设备。然而,我国磷矿资源的特点是以中低品位矿为主,杂质含量高,而从国外引进的装置必须以优质磷矿为原料。为了直接利用大量的中品

综上所述,我们总结空海的碑铭写作特色如下:首先,三篇碑铭在碑文内容上所描绘咏叹的对象范围,绝不像日本同一时期的赋、序那样有意模仿中国同类作品的主题;其次,于铭文创作上,空海基本遵守声律规则,又追求自由个性。最后,空海入唐的804 年正是韩愈大力倡导古文运动之时,他的骈文对偶自然、质朴流畅、绝无刻意雕饰,而且不用僻典,深得唐人美文精髓。总之,不仅仅是这三篇碑铭,空海的诗文质量即使从整个日本汉诗文史上来看,也当属最高水准之列。50

注释:

①②③15(日)空海撰,(日)渡边照宏、宫坂宥胜校注:《三教指归 性灵集》,岩波书店1980年版,第205,155,471,182—207页。

④关于对空海入唐事迹考证的主要成果有:忻中:《空海入唐求法琐记》,《文史杂志》1988年第6期;蔡毅:《空海在唐作诗考》,《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一辑),中华书局2005 年版;王勇:《唐人赠空海送别诗》,《文献》2009 年第4 期;丁青:《再探日本名僧空海与绍兴的历史渊源》,《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 年第4 期;贾俊侠:《空海长安求法情结探赜》,《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4 期;郑莹:《空海——经海上丝绸之路前来福州的日本高僧》,《福建文博》2014 年第4 期;孙英刚:《空海仅仅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吗》,《文史知识》2018 年第6 期等。关于《文镜秘府论》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周维德校点:《文镜秘府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年版;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年版;卢盛江:《空海与〈文镜秘府论〉》,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陈望衡:《日僧空海对中国美学的独特贡献》,《襄樊学院学报》2009 年第3 期;吴双:《空海〈文镜秘府论〉编写动机新探》,《中国文化研究》2011 年秋之卷;卢盛江:《文镜秘府论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年版;卢盛江:《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修订本),中华书局2016 年版等。关于对空海密教思想研究的主要成果有:吕建福《论空海的六大缘起说》,《世界宗教研究》2004 年第2 期;王一鸣:《日本学者空海〈声字实相义〉研究》,《现代哲学》2008年第3 期;洪修平、孙亦平:《空海与中国唐密向日本东密的转化——兼论道教在日本的传播》,《世界宗教研究》2012 年第5期等。关于对空海书法研究的主要成果有:孙峰:《空海及其书法艺术》,《上海文博论丛》2006 年;付威:《空海书法新解》,《中国书法》2015 年第8 期;王晓平:《空海的千年之写》,《古典文学知识》2018 年第4 期等。

⑤韩昇:《空海与袁晋卿》,《文献》1997 年第2 期。

⑥韩昇:《从空海〈为大使与福州观察使书〉论唐日关系》,《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年第1 期。

⑦王晓平:《东亚愿文考》,《敦煌研究》2002 年第5 期;王晓平:《空海愿文研究序说》,《敦煌研究》2011 年第4 期。

⑧林子青:《弘法大师空海撰〈青龙寺惠果和尚之碑〉今译》,《法音》1984 年第4 期;陈士强:《密宗史的一则珍贵资料——关于空海和他的〈惠果和尚之碑〉》,《五台山研究》1994 年第1 期。

⑩30(日)弘法大师:《弘法大师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19 年版,第49 页。

11魏常海:《空海》,东大图书公司2000 年版;徐瑨曦:《空海传》,香港居明正堂2015 年版。

12王益鸣:《空海学术体系的范畴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

13陈国强主编:《空海研究》,华夏出版社1990 年版;空海研究编辑委员会编:《空海研究》(第二集),福建美术出版社1997 年版;空海研究编辑委员会编:《空海研究》(第三集),香港闽南人出版有限公司2000 年版;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空海入唐1200 周年纪念文集》,三秦出版社2004 年版;韩昇主编:《古代中国:东亚世界的内在交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等。

14(日)静慈圆著,刘建英、韩昇译:《日本密教与中国文化》,文汇出版社2010 年版;(日)木本南邨著,林书杰译:《弘法大师·空海与书法》,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 年版;(日)渡边照宏、宫坂宥胜著,李庆保译:《沙门空海》,东方出版社2016 年版等。

16 18(日)木本南邨著,林书杰译:《弘法大师·空海与书法》,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 年版,第123,127 页。

17 25 26 28 29(清)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第四册),朝华出版社2019 年版,第1520,1375,1427-1430,1419,1533 页。

19 21(日)加藤周一著,叶渭渠、唐月梅译:《日本文学史序说》(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年版,第7—38,38 页。

20(日)後藤昭雄著,高兵兵译:《日本古代汉文学与中国文学》,中华书局2006 年版,第1-2 页。

22(日)海村惟一:《日本早期赋学研究:〈经国集〉〈本朝文粹〉——以平安时代菅原道真兼明亲王的赋为例》,《中国韵文学刊》2015 年第1 期。

23刘瑞芝:《论〈本朝文粹〉的文体及其意义》,《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5 期。

24 31 33 34周维德校点:《文镜秘府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年版,第225-228,97—122,4,1 页。

27韩钊,高小超:《日本古代墓志的考古学研究》,《文博》2010 年第2 期。

32为便于行文,在举例时将《惠果和尚碑》、《胜道上补陀洛山碑》与《益田池碑》分别简称为《惠》、《胜》和《益》。

35部分内容参考(日)静慈圆著,刘建英、韩昇译:《日本密教与中国文化》,文汇出版社2010 年版。

36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2 年版,第111 页。

37杨伯峻译注:《论语·述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2页;《论语·子张》,第203—204页;《论语·子罕》,第88页;《论语·卫灵公》,第162 页;《论语·为政》,第19 页。

38张思齐:《日本楚辞学的内驱力》,《大连大学学报》2016 年第1 期。

39卢盛江:《空海与文镜秘府论》,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第4 页。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梁)萧统编:《文选》,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385,185,278,331—332,27,324,133,469,365,140页。

50魏常海:《空海》,东大图书公司2000 年版,第23 页。

猜你喜欢

空海日本
跨空海界面磁感应通信特性分析及应用
电影《妖猫传》与《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中空海入唐后的比较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日本有个“唐玄奘”
日本有个 “唐玄奘”
空海的成圣之路
空海协同的立体防线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