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爆弹侵彻多层间隔混凝土靶数值模拟分析
2019-11-06张斌伟舒健生李亚雄孟少飞
张斌伟,舒健生,李亚雄,孟少飞,武 健
(火箭军工程大学作战保障学院,西安 710025)
0 引言
穿爆弹穿透混凝土板后的剩余速度决定了弹体的打击深度。剩余速度较大的话,就有足够的动能侵彻进入目标的内部,经过引信的延时后再发生爆炸,可以有效地毁伤目标。因此,有效地预测弹体的剩余速度,可为武器设计和工程防护提供帮助。
弹丸侵彻混凝土靶的研究方法可分为3 种:即经验方法,理论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由于经验方法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因此,一直被人们所重视,但是经验方法求解的大多是侵彻深度,侵彻后的剩余速度,难以求解侵彻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等量。为了利用侵深公式得到瞬态量,Young[1]提出了一种近似计算方法,该方法把加速度在弹体冲击每一层混凝土靶过程中看作常量,未考虑靶背崩落的影响,计算精度比较差。韩丽[2]提出了一种“线性加速度模型”计算方法,较好地改善加速度波形,但是求解穿透每层靶板后的剩余速度与实际有较大的误差。许多实验表明[3-4],弹丸侵彻混凝土目标时,加速度衰减很剧烈,且穿透薄靶板时靶背往往出现崩落现象。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加速度模型来求解穿透每层靶的剩余速度,并考虑靶背崩落的影响。
1 非线性加速度模型
为了用侵深公式求解穿爆弹穿透每层混凝土靶板后的剩余速度,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加速度模型。假设在第n 层中满足:
式中,a 为加速度,x 为侵彻距离。
积分式(1)可得
式中,vn为弹体侵彻第n 层时的速度,xn为假定第n层为无限厚时弹体在该层中的侵彻距离。
式中,δn为穿爆弹穿透第n 层的有效厚度,根据相关实验结果,δn约为原厚度的0.6 倍[5]。θ 为侵爆弹的入射角,入射角为导弹轴线与入射表面法线的夹角。
2 贯穿多层间隔混凝土薄靶板的计算
为了与Young 氏方法和“线性加速度模型”计算方法进行比较,本文中的计算选用Young 混凝土侵深公式。Young 侵深公式[6]具体如下:
式中,H 为侵彻深度(m);m 为战斗部质量(kg);A为弹的截面积(m2);N 为弹头性能系数,对于卵形弹头
式中,ρ 为弹头部表面曲率半径,D 为弹体横截面直径;S 为混凝土的可侵彻性指标;K 为尺缩效应系数。当m<182 kg 时,K=0.46m0.15;当m>182 kg 时,K=1.0。
其中混凝土可侵彻性指标值用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P 为混凝土中钢的体积分数(%);f 'c为实验时混凝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MPa),Kc与混凝土材料有关。在无足够的数据计算混凝土S 值时,建议采用S=0.9。
3 穿爆弹侵彻3 层间隔混凝土靶板数值模拟
计算的基本假设:穿爆弹与混凝土靶板为均匀连续介质,初始应力为零;整个侵彻过程为绝热过程;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同时不考虑重力的作用。计算软件采用LS-DYNA 程序。LS-DYNA 程序是一款非线性动力分析软件,具有强大数值模拟功能,特别适合求解高速碰撞、爆炸冲击等问题。
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战斗部壳体的材料为钢42 SiMn,密度为7.89 g/cm2,采用各向同性弹塑性模型*MAT_PLASTIC_KINEMATIC。本构模型采用Von-Mises 准则,破坏准则采用有效失效准则,即当单元的应变达到临界值时,认为单元破坏。
炸药和引信按原始装药进行处理,炸药采用*MAT_HIGH_EXPLOSIVE_BURN 材料模型,不设置起爆点;引信采用塑形动能*MAT_PLASTIC_KINEMATIC 模型。在数值计算时,为了方便建模,将战斗部内除壳体外的重量全部附加到弹药部分,因此,其密度与炸药的实际密度有所区别。装药和引信的材料参数参考文献[7]。
混凝土材料采用*MAT_JOHNSON_ HOLNQUIST_CONCRETE 模型,又称为H-J-C 模型。该模型主要用于高应变率、大变形下的混凝土和岩石的模拟。其中混凝土的参数根据文献[8]提供的方法来确定。
3.2 垂直侵彻三层间隔混凝土靶数值模拟
3.2.1 有限元模型
战斗部采用球形弹头,3 层靶板厚度分别为30 cm、25 cm、25 cm。考为了节省计算时间,建立三维1/4 模型,如下页图1 所示。在对称面面上施加对称约束,靶板上下界面为自由界面,不施加任何约束,靶板边界施加固定约束。战斗部与靶板之间的接触面采用面- 面接触中的侵蚀算法,单位为cm-g-μs。其中PART1 为壳体,PART2 为装药,PART3、PART4、PART5 为3 层混凝土板。
图1 正侵时弹与靶板的有限元模型
3.2.2 侵彻过程分析
图2 给出了内爆式战斗部以800 m/s 的速度侵彻3 层间隔钢筋混凝土靶板在不同时刻的侵彻效果及弹、靶板的变形和破坏情况。
图2 正侵时不同时刻靶板的破坏情况
从图2 中可以看出战斗部穿透靶板过程中对靶板的破坏情况。由于靶板较薄,战斗部对靶板的作用属于冲击贯穿,没有隧道穿孔阶段。而且还可以看到,战斗部穿透靶板飞出时,出现靶背崩落现象,靶板背面部分临空介质随着溅落。
3.2.3 侵彻速度曲线
图3 为战斗部的速度-时间历程曲线,其中A曲线表示战斗部壳体的速度历程曲线,B 曲线为装药部分的速度历程曲线。由速度-时间历程曲线可以看出,战斗部在侵彻3 层钢筋混凝土靶板的过程中,速度有3 次阶梯式下降,主要发生在战斗部对每层靶板的侵彻过程中,而战斗部在空气飞行速度基本没有损失。在战斗部侵彻每层靶板的过程中,开始时战斗部的速度下降比较缓慢,这一段时间正是战斗部开始撞击靶板到弹头侵入靶板的过程。之后到塞块形成这段时间内,速度下降很快,几乎成直线下降。战斗部和塞块一起运动直到弹尖到达靶板背面这段时间,速度下降又相对缓慢。战斗部开始穿出靶板时,速度曲线变化比较剧烈,完全穿出后,速度渐趋平稳,最终以703.3 m/s 的速度穿出靶板。
图3 正侵时弹体速度-时间曲线
3.3 着角侵彻三层间隔混凝土靶数值模拟
3.3.1 有限元模型
战斗部以20°着角侵彻3 层间隔钢筋混凝土靶板,靶板厚度与垂直侵彻一样。根据对称性建立三维1/2 模型,如图4 所示。在对称面面上施加对称约束,靶板上下界面为自由界面,不施加任何约束,靶板边界施加固定约束。战斗部与靶板之间的接触面采用面-面接触中的侵蚀算法,单位采用cm-g-us建模。
图4 斜侵时弹与靶板的有限元模型
3.3.2 侵彻过程分析
下页图5 给出了侵爆战斗部以800 m/s 的速度以20°着角侵彻3 层间隔钢筋混凝土靶板在不同时刻的侵彻效果及弹、靶板的变形和破坏情况。
从图5 中可以看出,战斗部穿透靶板后在靶板上形成的弹坑也包括初始弹坑和隧道区,但与垂直侵彻时形成的弹坑有明显的不同。垂直侵彻时,形成正截锥形的弹坑,径向方向上的开坑半径相同;倾斜侵彻时,初始弹坑为斜截锥形。
图5 斜侵时不同时刻靶板的破坏情况
3.3.3 侵彻速度曲线
图3~图5 为20°着角条件下战斗部的速度-时间历程曲线,其中A 曲线表示战斗部壳体的速度历程曲线,B 曲线为装药部分的速度历程曲线。由速度-时间历程曲线可以看出,战斗部在20°着角条件下侵彻3 层钢筋混凝土靶板的过程与垂直侵彻过程类似,速度有3 次阶梯式下降,主要发生在战斗部对每层靶板的侵彻过程中,而在空气飞行速度基本没有损失。在战斗部开始撞击靶板时,战斗部的速度下降比较缓慢;在弹头侵入靶板时,塞块开始形成,战斗部的速度迅速下降很快,几乎成直线下降;而战斗部开始穿出靶板时,速度曲线变化比较剧烈,完全穿出后,速度则渐趋平稳,最终以697.2 m/s 的速度穿出靶板。
图6 斜侵时弹体速度-时间曲线
4 数值模拟结果及与计算的对比
为了验证本文所提出方法的合理性,首先利用该方法计算穿爆战斗部以800 m/s 的初速度垂直侵彻和以20°着角侵彻3 层间隔混凝土靶板过程中穿透每层靶板后的剩余速度,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垂直侵彻和以20°着角侵彻的结果对比如表1和表2 所示。
表1 本文方法与数值模拟结果比较(垂直侵彻)
表2 本文方法与数值模拟结果比较(20°着角)
由表可知,无论是垂直侵彻还是倾斜侵彻,利用该方法计算所得结果与数值模拟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本方法的合理性。
为了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计算剩余速度的精度,将文献[9]中的试验值与本文方法、Young 氏方法、线性加速度模型方法及数值模拟结果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如表1 所示。
从表1 中可以看出,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本文数值模拟的模型和材料的合理性;Young 氏方法计算结果明显偏大,线性加速度模型相对Young 氏方法结果较小,但对于试验结果来说仍然偏大,而本文的方法则更接近试验值,说明本文方法能很好地减小计算剩余速度的误差。
5 结论
从数值模拟结果与本文方法计算结果的一致性验证了该方法合理性。Young 氏方法虽然也可以计算剩余速度,但由于其设定加速度为常值,致使剩余速度越来越大,误差很大;而线性加速度模型虽然改善了加速度曲线波形,但是计算剩余速度时有较大的误差,而本文的方法则能有效减小计算剩余速度的误差,可以提高计算剩余速度的精度,特别适用于计算弹丸贯穿多层混凝土薄靶板剩余速度的求解。而且还可近似计算弹丸侵彻半无限厚混凝土目标过程中的瞬时量,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