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去“伪”存“真”
2019-11-05戴洁
戴洁
读了冯卫东老师的《为真学而教——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一书,我感触颇多,受益匪浅。冯老师认为:教的过多,必然是出多而入少,予多而得少,这成了一种“教不如不教”的“反教学”“负行为”。我在刚走上工作岗位时也经常患得患失,恨不得一节课上出两节课的内容。铃声一响,就处于戒备作战状态,一直在与时间赛跑,就怕遗漏了哪个知识点。如果在考试中出现了漏讲的内容,就是我的失职。过多的延伸拓展,过多的相似联结,恨不得顺藤摸瓜一手牵,使原本有限的内容无限膨胀。一堂课结束,我自认为没有任何遗憾了,心满意足地走出课堂,殊不知孩子们苦不堪言,有的只能囫囵吞枣,有的跟不上我的步伐,只能勉强地把满黑板的笔记东拼西凑地记下来。这样的课堂有3种弊端:一是快,多必然导致快,而欲速则不达;二是浅,学生没有咀嚼和反刍的时间,一切都是浮光掠影;三是短,课堂讲授成了眼前景、耳边风,容易产生过眼云烟的感觉。
得益于学校的青蓝工程结对,在不断地听课磨课后,在多位老教师的悉心指导下,我日渐成熟起来,不再像以前那么迷茫。我们的课堂需要“真学”。真学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自己,我们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真学是身心俱在地学,是以思贯一、以想为主的学,是有点难度的学,是浸润式而非浇灌式的学。教师可以是启发者、领路者,要有一种化“被学”为“主动学”的魔力。记得我用老方法来讲授七年级第一单元语法“be”这一课时,学生在这个看似简单的单词中产生了各种层出不穷的错误。有的是漏了“be”:They at home.翻译成中文——他们在家,看似毫无破绽。有的是语法搭配错误:He isnt like sports.从那以后,我并没有像从前那样急着去讲“be”的用法,而是让学生自己用不同的人称去搭配 “be”,造一些通俗易懂的句子。“I am a student.” “She is beautiful.” “We are in Class2,Grade7.” “Are you 13 years old?”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的参与,一些几乎从不开口的孩子也跃跃欲试,没人在乎你的句子有多么不完美,只要你能勇敢地说出完整的一个句子,都可以被老师快速地记录在黑板上。最后,我只负责把这些句子归类,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be”后面可以接名词、形容词、介词短语等。问题随之生成——那它为什么不能被丢掉?此时,学生就能理解:因为它像人的脖子,支撑着句首的主语。至于“be”属于连系动词,后面跟的是表语而不是宾语,这不是本课重点,无须拓展延伸。
教育是慢的艺术,因着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我们要宽容、包容孩子犯错。不犯错的学习在冯老师看来是“假学”,教师不应该千方百计地拉扯着学生避过各种陷阱,应该让学生在摸索中前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之前我在教授“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这个句型的时候,不管怎么强调,学生还是会弄混淆主语“it”,针对这个问题,我先设置了一些简单的填空题,如空出主语“it”,空出“take”填不同时态,还有选用不同的动词操练“to do sth.”,等学生们熟练了之后,就从他们的作业中挑出有代表性的错句写在黑板上集體改错,例如:“She takes half an hour to do her homework.”从单纯的语法句型到灵活的应用,在我们看来轻而易举的事,对初学的学生来说已经是跨出了一大步,这个时候更需要我们的耐心等待和亲切的关怀。让学习自然而不太流畅地发生,才是走向了教学的本真。
为“真学”而教,值得我们一辈子且教且思。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